• 71.50 KB
  • 3页

生态学中的定量计算题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 试题

  • 3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生态学中的定量计算题孙智敏1.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田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志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志过的个体10只。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为()A.30只B.32只C.64只D.96只(2)若某种群有成鼠a只(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头雌鼠一次产仔16只,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成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的产仔数为()A.只B.只C.只D.只解析:(1)根据计算公式,可以得出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96只。(2)代数123……n产仔数1616×816×8×816×8n-1因为亲代成鼠数为a,其中只有雌鼠产仔,所以第n代产仔数为。答案:(1)D(2)C2.在某土著民族生活的地方有植物、草食性动物、小型肉食动物。如果人的食物70%来自植物,20%来自草食动物,10%来自肉食动物。假设能量流动效率为10%~20%。那么人获取的能量至少占生产者固定总能量的比例为多少?解析:首先确定能量传递效率。人获取的能量占生产者固定总能量的比例要想最小,那么,人在获取相同数量的能量时就要消耗最多的生产者。所以应按照10%的传递率来计算。第二步,根据题意画出食物网\n设人固定的总能量为A。由植物提供0.7A,需植物固定;由草食动物提供0.2A,需植物固定,由肉食动物提供0.1A,需植物固定。共需植物固定100A。共需植物固定。所以,人获取的能量至少占生产者固定总能量的比例为1/127。3.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大象的粪便为食,设一头大象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同化的能量为108kJ,则这部分能量可流入到蜣螂体内的约为()A.B.C.D.解析:蜣螂在该生态系统中充当分解者的角色,大象粪便是大象消化后的食物残渣,其中的有机物并未被大象所同化,所以被大象所同化的能量没有流入到蜣螂的体内。答案:C方法规律:(1)计算某种群数量时,公式为,其中a表示第一次捕获并标志的个体数量,b表示第二次捕获的数量,c表示在第二次捕获个体中被标志个体的数量。(2)已知第一营养级(生产者)生物的量,求最高营养级生物获得的最大量时,食物链按最短计算,传递效率按20%计算;求最高营养级生物获得的最少量时,食物链按最长计算,传递效率按10%计算。(3)已知最高营养级生物的量,求消耗生产者(第一营养级)的最大量时,食物链按最长计算,传递效率按10%计算;求消耗生产者(第一营养级)的最少量时,食物链按最短计算,传递效率按20%计算。(4)能量流动按照比例流动时,若是已知高营养级向低营养级摄取能量的比例,则从高营养级开始计算;反之,则从低营养级开始计算。失误防范:\n(1)由种群数量的计算公式计算所得的仅为理论值,只有在调查时间内,没有很多个体出生死亡、迁入迁出,即种群增长率为0时,才接近于实际值。(2)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一部分有机物,释放能量供自身生命活动利用;一小部分能量流入到下一个营养级中(最后一个营养级除外);流向分解者,被分解者利用。(3)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消费者摄入的能量-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