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复习题

  • 311.95 KB
  • 28页

生态学复习题

  • 28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0绪论、填空题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种群是栖息在一定空间中的(同种个体)的复合体(植物)、(微生物)的复合体(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大气圈)的下层。3.生物群落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的(动物)、4.生态系统是在同一地域中的(生物群落)和5.生物圈包括(岩石圈)的上层、(水圈)6.生态系统是研究以(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为中心的宏观生物学。7.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中各组成成分之间,尤其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8.生态学按照研究的生物组织水平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9.生态学按照生物分类类群主要分为(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选择题1.在一定空间中,由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是D.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与生物圈A.个体B.种群C.群落2.生态学研究的重点是下面哪种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A.个体与环境B.种群与环境C.群落与环境\n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一、填空题1、生态学中的环境一般以(生物)为主体,而环境科学中的环境一般以(人类)为主体。2、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3、根据生物因子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可将其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非密度制约因子)。4、生态因子作用作用特征包括(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阶段性作用)、(直接和间接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5、生物的大环境包括(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6、休眠是生物抵御(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有效生理适应机制。7、休眠是生物抵御(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有效生理适应机制。8、根据生物对非生物因子的反应或外部条件变化对生物体内状态的影响,可把生物区分为(内稳态生物)和(非内稳态生物)。9、生物的大环境包括(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10、生物对特定环境条件的一整套适应性特征称为(适应组合)。11、光是电磁波,其主要波长范围在(150〜4000nm)。12、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平衡之处称为(光补偿点)。13、根据植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将其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14、动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常表现在(行为)、(生理)和(形态)。15、发育起点温度又称为(最低有效温度或生物学零度)。16、水生植物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17、陆生植物可分为(湿牛植物)、(中牛植物)和(旱牛植物)。18、生活在海洋高渗环境中的动物,其获得水分的主要方式为(食物)、(饮水)和(代谢水)。19、陆生动物失水的主要途径有(皮肤蒸发)、(呼吸失水)和(排泄失水)。20、地球上光照强度在赤道地区最大,随纬度增加而逐渐(减弱)。21、哺乳动物排出含氮废物的主要形式是(尿素)。二、选择题1、下列哪一生态因子可归入生物因子()。A:人为因子B:海拔因子C:地形因子D:气候因子2、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对生态因子及其强度有不同的需求,这是指生态因子的()。A:综合性作用B:主导因子作用C:阶段忤作用D:不可替代性作用3、最小因子法则是由哪一位科学家提出的()。A:TansleyB:LiebigC:HaeckelD:Shelford4、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所诱发的生物生理补偿变化通常需要较长时间,这种补偿变化称为()。A:实验驯化B:气//驯化C:人工驯化D:休眠5、在光谱中,380〜760nm波长范围的光属于()。A:紫外光B:红外光C:可见光D:蓝光6、昆虫的休眠和滞育主要与下列哪一生态因子有关()。A:温度B:食物C:湿度D:注7、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这个规律称为()。\nA:Allen规律B:Bergman规律C:Logistic增长D:Tilman模型8、动物在低温环境中降低身体终端的温度,这种适应是()A:生理适应B:行为适应C:形态适应D:对高温的适应9、发育起点温度又称为()。A:最低温度B:最低有效温度C:温度下限D:温度上限10、有效积温法则T=C+KV中,V的含义是()。A:总积温B:有效积温C:发育速率D:发育起点温度11、生物体的含水量一般在()。A:90%以上B:50〜70%C:60〜80%D:80以上12、植物每生产1g干物质约需水量为()。A:349gB:200〜300gC:300〜600gD:600〜800g13、体液浓度随环境渗透浓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是()。A:变渗动物B:高渗动物C:低渗动物D:恒渗动物14、海洋生活的低渗动物具有发达的排泄器官,其功能是()。A:排出水分B:获取水分C:排出溶质D:获取溶质15、从赤道到两极,光照强度随纬度的增加而()。A:减弱B:增强C:不变D:略增强16、适合在强光照环境中生活的植物称为()。A:湿生植物B:中生植物C:阳生植物D:阴生植物17、()是水生生物最重要的限制因素。A:水温B:光照C:溶氧D:盐度18、陆生动物排出含氮废物有不同的方式,以减少水分的丧失,鸟类排出的含氮废物是()。A:尿素B:尿酸C:尿素和尿酸D:氨19、()往往是动物适应不良环境条件的第一性手段。A:行为适应B:生理适应C:滞育D:休眠20、对生物起着直接影响的邻近环境称为()。A:地区环境B:生物圈C:大环境D:小环境21、食物、天敌和流行病属于()。A:人为因子B:生物因子C:气候因子D:稳定因子三、判断题1、在生态学中,环境因子和生态因子是同一概念,具有完全相同的含义。()2、人为因子属于特殊的生物因子,它的提出是为了强调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特殊作用。(V)3、小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大,大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小。()4、广适性生物属狭生态幅物种,狭适性生物属广生态幅物种。()5、一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是固定不变的,即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是一定的。()6、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不是固定不变的,能根据环境条件进行小的调整。(V)7、内稳态生物能控制体内环境的稳定,所以完全能摆脱环境条件的限制。()8、紫外光因其波长短而能产生大量的热,地表热量基本上都是由紫外光产生的。()9、高温可使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加强。()10、光饱和点是指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光合作用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V)11、在适宜温度区内,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V)\n12、Allen规律是指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13、植物各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随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14、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和盐的浓度是植物对高温环境的生理适应。(V)15、水中溶氧量是水生生物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V)16、水既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又是一切代谢活动的介质。(V)17、不同植物生产1g干物质所需的水量(即需水量)是一样的。()18、海洋生活的低渗动物一般有发达的排泄器官。(V)19、淡水动物面临的主要渗透压调节问题是排出过量的溶质、获取大量的水分。()20、陆生动物获得水分的方式有食物、代谢水和直接饮水。(V)21、日照长度是指白昼的持续时数或太阳的可照时数。(V)22、光照强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温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V)23、陆生脊椎动物均以尿酸的形式排出体内的含氮废物。()四、解释名词1、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的生命活动(如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分布等)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其含义与环境因子基本相同,只是生态因子总是对生物起作用。2、限制因子在众多的环境因素中,任何接近或超过生物耐受极限而阻止其正常生命活动(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素,称为限制因子。在实际工作中找出限制因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生物就会衰竭或不能生存。4、小环境是指小范围内的生物的特定栖息地,小环境中的气象条件称为小气候。5、内稳态生物能保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而相对独立于自然界。如动物一定程度的恒温性(恒温动物通过控制代谢产热来调节体温,生理调节;变温动物通过行为来调节,行为调节。大大提高了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扩大了生存空间,增加了生态幅。五、简答题\n1、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1)有效积温法则最早是从研究植物中总结出来的,其含义是“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各发育阶段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总热量称为热常数(thermalconstant)、总积温(sumofheat)、有效积温(sumofeffectivetemperature)。K=N(T-C)K:热常数,完成某一发育阶段需要的总热量,单位是“日度”N:发育历期,完成某一发育阶段需要的天数,单位是“d”T:发育期的平均温度C:发育起点温度(2)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K(年总积温)/Ki(完成一个世代的总积温)预测生物地理分布:该地区的年积温是否能满足某种生物的总积温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推算生物的年发生历2、说明海洋低渗动物面临的主要矛盾及渗透压调节机制首先说明海洋低渗动物与水环境的关系(1)主要矛盾:排出过量的溶质,获得充足的水分(2)调节机制?获得水的方式:食物饮海水:主要方式代谢水?排出溶质的方式发达的排泄器官:鳃、直肠腺3、说明淡水动物面临的主要矛盾及渗透压调节机制首先说明淡水动物与水环境的关系(1)主要矛盾:排出过多的水,获得溶质2)调节机制?获得溶质食物鳃或上皮组织主动从环境中摄取?排出过多的水排泄器官排稀尿4、陆生动物的失水途径与保水机制\n1)失水途径皮肤蒸发呼吸排泄失水(2)得水途径和保水机制得水途径:食物、饮水、代谢水保水机制:?昆虫几丁质的外骨骼和蜡质层,气门瓣控制开闭?爬行动物的角质磷和皮下脂肪?鸟类长的呼吸道、肾的重吸收、皮肤腺退化等?兽类鼻腔冷凝水、重吸收\n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一、填空:1.种群是指特定空间内能自由交配、繁殖后代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2.种群是指(特定空间)内能自由交配、繁殖后代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3.生物种群的存活曲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凸型)、对角线型和凹型存活曲线。4.生物种群的存活曲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凸型、(对角线型)和凹型存活曲线。5.生物种群的存活曲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凸型、对角线型和(凹型)存活曲线。6.种群的分布格局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中分布。7.种群的分布格局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中分布。8.种群的分布格局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中分布)。9.哈-温定律(Hardy-Weinberglaw)认为,在一个(巨大的)、随机交配和没有干扰基因平衡因素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10.哈-温定律(Hardy-Weinberglaw)认为,在一个巨大的、(随机交配)和没有干扰基因平衡因素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11.哈-温定律(Hardy-Weinberglaw)认为,在一个巨大的、随机交配和(没有干扰基因平衡因素)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n1.哈-温定律(Hardy-Weinberglaw)认为,在一个巨大的、随机交配和没有干扰基因平衡因素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2.地理物种形成说认为,物种的形成过程包括地理隔离、独立进化、(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3.地理物种形成说认为,物种的形成过程包括(地理隔离)、独立进化、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4.地理物种形成说认为,物种的形成过程包括地理隔离、(独立进化)、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5.在生物在进化过程中,(r)-对策者向着小型化、高出生率、高扩散能力方向发展。6.在生物在进化过程中,(K)-对策者向着大型化、低出生率、高竞争能力方向发展。7.动物的婚配制度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多雌多雄制(混交制)]、一雌一雄制(单配偶制)、一雄多雌制和一雌多雄制。8.动物的婚配制度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多雌多雄制(混交制)、[一雌一雄制(单配偶制)]、一雄多雌制和一雌多雄制。9.动物的婚配制度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多雌多雄制(混交制)、一雌一雄制(单配偶制)、[一雄多雌制]和一雌多雄制。10.种群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竞争]、偏害彳^用(他感作用)、寄生、捕食和共生。11.种群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竞争、[偏害彳^用(他感作用)]、寄生、\n捕食和共生。23.种群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竞争、偏害作用(他感作用)、[寄生]捕食和共生。24.种群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竞争、偏害作用(他感作用)、寄生、[捕食]和共生。25.种群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竞争、偏害作用(他感作用)、寄生、捕食和[共生]。二、选择题1.下列哪一个因素与出生率无关?A.性成熟的速度;B.种群死亡率;C.单位时间的繁殖次数;D.繁殖期长短。2.下列哪一个因素与死亡率无关?A.种群密度;B.个体发育期;C.环境优劣;D.自然反应时间。3.迁出会引起种群的变化是:A.种群数量减少B.种内竞争加剧C.种间竞争加剧D.种群数量增加4.迁入会引起种群的变化是:A.种群数量减少B.种内竞争降低C.种间竞争降低D.种群数量增加5.生命表中&表示:A.死亡率B.存活分数C.平均寿命D.死亡数6.生命表中dx表示:A.死亡率B.存活分数C.平均寿命D.死亡数7.生命表中qx表示:A.死亡率B.存活分数C.平均寿命D.死亡数\n1.生命表中lx表示:A.死亡率B.存活分数C.平均寿命D.死亡数2.动态生命表又称为:A.特定时间生命表B.垂直生命表C.水平生命表D.静态生命表3.静态生命表又称为:A.垂直生命表B.同生群生命表C.水平生命表D.特定年龄生命表4.人类的存活曲线一般是A.A型B.B型C.C型D.A或B型5.卵生鱼类的存活曲线一般是A.A型B.B型C.C型D.A或B型6.多数鸟类的存活曲线是A.A型B.B型C.C型D.A或B型7.种群世代增长率(入)又称为:A.无限增长率B.瞬时增长率C.内禀增长率D.周限增长率8.哪一个不是逻辑斯谛增长模型A.dN/dt=rN((K-N)/K)B.Nt=K/(1+e0-代)C.dN/dt=rN((K-N)/N)D.Nt=K/(1+e-r(t-"r))16.当种群数量Nt=K/2时,最大可持续收获量(MSY)为:A.K/2B.rK/4C.K/4D.rK/217.雪兔及其捕食者狰现种群的年变动规律为:年周期B.3-4年周期C.2年周期D.不规则波动18.在自然界最常见的种群分布类型是:\n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集中分布D.规则分布16.与植物集中分布无关的成因是:A.繁殖特性B.微域差异C.天然障碍D.气候节律变化17.与动物集中分布关系不密切的成因是:A.局部生境B.社会关系C.天然障碍D.配偶和生殖结果18.下列种群特征哪一个属于种间关系?A.密度效应B.等级制C.利他行为D.捕食作用19.下列种群特征哪一个属于种内关系?A.种间竞争B.通讯C.寄生D.共生20.哪一位生态学家首先提出了生态位(Niche)的概念?A.GrinellB.EltonC.HutchinsonD.Odum21.下列哪一个不属于自然选择类型?A.稳定选择B.定向选择C.筛选选择D.分裂选择:三、判断题:1.种群大小指该种群所包含的个体的大小。2.生态密度是指单位栖息空间内生物的数量。V3.种群的性比是指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V4.年龄比例是指种群中各年龄级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V5.绝对死亡率是指种群在最适环境条件下测得的死亡率。6.迁入是指一些个体从一个种群移动到另一个种群的现象。7.动态生命表适于寿命较短的种群的研究。V8.动态生命表适于寿命较长的种群的研究。9.静态态生命表适于寿命较短的种群的研究。\n9.静态生命表适于寿命较长的种群的研究。V10.许多鸟类的存活曲线属于B型。,11.许多鸟类的存活曲线属于A型。12.许多鸟类的存活曲线属于C型。13.自然反应时间越长,种群受到干扰后返回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越长。V14.自然反应时间越长,种群受到干扰后返回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越短。15.基因库是指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的总和。V16.种群中基因频率随机增减的现象成为遗传漂变。V17.种群进化的两种动力是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V18.种群进化的两种动力是自然选择和生物适应。19.最后产量恒值法则认为,当条件相同时,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种群的最后产量接近。V20.当条件相同时,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种群的最后产量接近。这一规律被称为-3/2幂定律。21.种群社会等级的形成使种内个体争斗加强。22.种群社会等级的形成使种内个体争斗减少。V23.两个种群的生态位越接近,种间竞争强度越大。V24.两个种群的生态位相差越接大,种间竞争强度越大。四、名词解释1.生态位:生态位是指物种在其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2.协同进化:是指物种A的性状作为对物种B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物种B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物种A性状的反应而进化3.种群:种群是指特定空间内能自由交配、繁殖后代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n合。1.年龄金字塔:按年龄级由小到大的顺序,将各龄级个体数或年龄比例用图形表示。上下表示年龄级,左右宽度表示各龄级个体数或年龄比例。2.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习性相近(食物、利用资源的方式等相同)的两个不同种群不能在同一地区长期共存。即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种群不能永久共存。3.自然反应时间:表示种群受到干扰后,返回平衡所需要的时间。4.随机分布: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相等。5.他感作用:指某些植物能分泌一些有害化学物质,对别种生物发生影响的现象。6.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个年龄级个体数的分布情况。7.生命表:描述种群死亡过程的表格。8.水平生命表:记录同一时间出生的种群存活(死亡)过程的生命表。五、问答题1.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的区别是什么(8分)?动态生命表:记录同一时间出生的种群存活(死亡)过程的生命表。个体经历了相同的环境条件。适于寿命较短的种群。又称同生群(cohort)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水平生命表。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某一种群进行年龄结构的调查所编制的生命表。各年龄的个体经历了不同的环境条件。适于稳定的种群和寿命较长的动物。特定时间生命表,垂直生命表。\n1.比较r-和K-两种进化对策(12分)项目(特r-选择(对策)者(鼠)K-选择(对策)者(象)征)0.种群增长曲线1.寿命2.出生率3.体型4.存活率5.密度6.对子代投资7.能量分配8.迁移能力9.发育速度10适应环境平衡点不稳定,种群数量剧烈波动短,常小于1年高,rm高,提早生育,平均世代长度短小,种间竞争能力弱低,C型存活曲线,死亡多因环境引起不稳定,常低于K少,缺乏抚育和保护机制较多地用于繁殖器官,以量取胜强,适于扩散快多变,不确定的环境,自然反应时间短有一个稳定的平衡点,并接近K,受扰动可恢复,扰动过大,趋于消亡。长,常大于1年低,rm低,延迟生育,平均世代长度长大,种间竞争能力强高,A,B型存活曲线,死亡多因密度引起稳定,常在K附近大,具完善的抚育和保护机制较多地用于提高适应、竞争能力,以质取胜弱,不易占领新的生境慢稳定的、较确定的环境,自然反应时间长3.年龄金字塔有几种类型,各具什么特点(8分)?\n增长型金字塔:典型金字塔,基部宽、顶部狭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稳定型金字塔:钟形,各部相近。出生率与死亡率相近。衰退型金字塔:壶形,基部窄,中上部宽。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数量趋于下降。4.逻辑斯谛增长模型及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10分)?模型:dN/dt=rN((K-N)/K)r为瞬时增长率,与指数方程相比,该方程新增添了一个因子(K-N)/K,它是瞬时增长率r的修正因子,随密度增加,r按比例下降。修正项(K-N)/K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剩余空间”或“称未利用的增长机会”。或答:模型的积分式为:Nt=K/(1+e°-代尸K/(1+e-r(t-°/r))积分式中a表示曲线对原点的相对位置,a=ln((K-N0)/N0)。当t=/时,即Nt=K/2时,曲线处于一个拐点。在此拐点上,dN/dt最大。在到达拐点以前,dN/dt随种群增加而上升,称为正加速期;在到达拐点以后,dN/dt随种群增加而下降,称为负加速期。5.动物的婚配制度有哪几种类型(8分)?多雌多雄制(混交制):如鱼类。性比多不稳定,对后代照顾少。一雌一雄制(单配偶制):如晚成鸟。性比稳定,亲体照顾较多。一雄多雌制:如鸡、马、盘羊等。性比不稳定,较强壮的雄性拥有交配权,其基因易被保留,繁殖力强。一雌多雄制:如螳螂、大鸨、鱼安鱼康等,少见。性比不稳定。6.种群内分布型的类型(12分)。随机分布: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相等。如面粉中的\n黄粉虫。在资源和空间充足、较均匀时常呈此分布。均匀分布:个体之间保持相近的距离。如人工林,海岸悬崖上的海鸥巢。这种分布要求空间资源均匀,再加上人为影响、虫害或种内斗争等而引起。集中分布(成群分布):个体的分布呈密集的斑块。自然界中大多数种群呈此分布。4.简述种内关系的类型(12分)。密度效应、领域性、集群、分散、婚配制度、等级制、利他行为、通讯等。5.自然选择的类型(6分)稳定选择: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数量特征分布中间的个体有利,“淘汰”两侧的极端个体,选择属于稳定型的。如出生体重。定向选择:当选择对一侧的“极端”个体有利时,种群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动。这可能是基因型变化最快的一类。大部分人工选择。分裂选择:当选择对两侧的“极端”个体有利时,“中间”个体被淘汰,使种群分成两部分。6.简述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12分)竞争、偏害作用(他感作用)、寄生、捕食、食草作用、偏利共生、原始合作、互利共生。第三部分群落生态学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生物群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分化有利于A生存竞争B资源利用C占据空间2下列哪一特征是生物群落的特征A年龄结构B社群结构C性别比例D营养结构3在植物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由另一个群落所取代的过程叫A共生B演替C生态平衡D波动4我国东部和南部为森林分布区,向西北依次出现了草原区和荒漠区,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哪一个生态因子所致\nA光B湿C水D土壤5对植物群落分布影响最大的一组生态因子是A光和热B光和水C水和热D水和土壤6一个区域内所有植物种类的组合叫A植物区系B植物分布C植物群落D植被7内蒙古分布着大面积的草原,其原因是A温度较低B水热条彳^差C土壤沙漠化D水分较少8群落的优势种的确定,与下列哪个概念关系最密切A重要值B多度C显着度D生活型9随着纬度的增加,下列变化哪一个是正确的A物种多样性增加B群落结构简单化C种间关系趋于稳定D优势种不明显10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科之一是A冬青科B松科C大戟科D壳斗科11植物群落可以净化空气,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监测有毒物质B富集有毒物质C分泌抗生素D降解有毒物质12热带雨林的分层结构A明显B不明显C不定13下列哪一条不是温带阔叶林的特征A四季分明B分层明显C灌木层不发达D有的动物冬季休眠14群落在不同的年份,一些数量特征发生变化叫A竞争B分化C发展D波动15生物量较大的生物群落是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林C北方针叶林D肥沃的农田16生物量较小的生物群落是A草原B草甸C干旱农田D荒漠17水生生物群落与陆地生物群落相比A光环境优越B氧气供应充分C牛物量低D种类复杂18建群种一致的群落叫\nC群系D单优森林A群丛B群组19顶级群落是指A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B在时间上的变化是静止的群落C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变的群落2021D种类不再发生迁移的群落多样性梯度变化是A随纬度增加而增加C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加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群落成员型B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D随热量的增加而增加A伴生种B优势种C指刁二种偶见种22表述种的个体数量多少的指标是A盖度B密度频度重要值23最大的根系生物量集中在A表层B深层表层与深层之间24层的分化主要集中在A高度B生活型附生位置藤本长短25陆地群落的分层与那种因素有关二填空题(30分,每空1分)1到8代表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如下表所示(表中数字表示(B)1生物群落A、B、C、D含有以数字每平方米的个体数)⑵在生物群落D中,各个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C)a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物训群.、种落、“12345678A924001111B025202020500C0235402000D06520103200问:⑴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危害程度不断增加)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最大的是(A).A、B、2一个动物种群,从侵入新栖息地,经过种群增长到建立种群后,一般有几种情况,如图中C、所示,说明各曲线的意义,\n\nC(表示经过波动后衰落,最后灭亡)3群落中植物的重要值是指植物的(相对密度)、(相对显着度)和(相对频度)的综合。4华北地区、华南地区、东北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分别是(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北方针叶林)。5举出热带雨林的三个基本特征(无明显季节交替)、(种类丰富)、(结构复杂)o6植物群落的三级基本分类单位是(植被型)、(群系)、(群丛)o7中国最南部属于(热带)温度带,此地(热量)充沛,在此沿海地区生长的代表性植被是(热带雨林)。8对生物群落的分布影响最大的一组生态因子是(水分)和(热量)以及(二者的组合状况)。9群落的波动可以分为(不明显波动)、(摆动性波动)和(偏途性波动)o10荒漠植物的适应方式是1(发达的根系和小面积的叶子)、2(肉质的植物)、3(短命的植物)。三名词解释(20分,每个2分)1生物群落:特定空间和特定条件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2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种叫优势种。3植被型: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似的、同时对水热条件的生态要求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4层片:同一生活型、不同种植物的组合。5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6草原:以旱生、多年生禾草植物占优势的群落叫草原。7荒漠:指以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的地上不郁闭的一类植物组成的群落,称之为荒漠。8物种多样性:指生物有机体的多样化,包括种的丰富度和种的均匀度。9生活型:是指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10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带。四问答题(25分,每题5分)1群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题要点:1具备一定的种类组成;2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3形成群落环境;4具有一定的结构;5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6有一定的分布范围;7群落的边界特征。2试述群落的分层现象及其对环境的适应。答题要点:1群落分层包括地上分层和地下分层;2地上分层可以充分利用阳光和空间;3地下分层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和水分;4群落中动物也有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有关;5水生群落中生物的分层主要与光因子有关。\n3写出种的重要值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其在研究群落特征时的意义。答题要点:公式: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基盖度。意义:1是一个反映种的大小、多少和分布状况的综合指标;2反映了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3可确定群落的优势种,表明群落的性质;4可推断群落所在地的环境特点;5是用于群落分类的一个很好指标。4试述控制群落演替的几种因素。答题要点: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作用;4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5人类的影响。5捕食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答题要点:,泛化种:吃生物量高(竞争力强)的种,为竞争力弱的种提供空间,提高了物种多样性。但采食压力过大时,植物种树又随之下降,因为它不得不吃生物量小的植物。特化种:吃优势种,(同泛化种一样,使多样性增大);吃非优势种,加大了优势种的竞争能力,使竞争上处于劣势的种数量降低,使物种多样性降低。采食压力\n第四部分生态系统、选择题1、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A、增强生物种类B、增强能量输入C、减少能量输出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2、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除去生产者,分解者的变化曲线是A、NC、NA、贮存的能量逐级减少N为分解者数量3、生态系统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D、生物体变少了C、热量逐级丢失4、进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大约有多少可以传递给下一营养级A、1%B、2%C、5%D、10%5、在某一能量金字塔中,构成金字塔基层的生物可能是A、一种细菌B、一种真菌C、酵母菌D、草食性动物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A、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B、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D、生态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保持生态平衡7、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②①D、③①④8、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占生态系统10、在生态系统中,已知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分别为Mi、M2,则下列4项中正确的是总能量比例最多和最少的消费者依次是A、猫头鹰和食草虫C、食草虫和猫头鹰9、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A、照射到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C、该系统牛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青草和猫头鹰D、食草虫和青草B、照射到该系统植物体上的全部太阳能D、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能量Ni、、N2个体平均重量分别为AN1M1N2M2B、N1M1=N2M2\nC、Ni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