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0 KB
- 8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xxxx实业、东盛不锈钢厂区1#~12#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YK2010-50勘察阶段:详勘施工单位:批准人:审定人:审核人:报告编写:工程负责:―6―
目录一、前言1(一)工程概况1(二)勘察目的、任务1(三)勘察依据1(四)勘察工作布置1(五)勘察方法与技术要求2(六)勘察工作概况与主要工作量2二、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一)地形、地貌2(二)地质构造2(三)地震2(四)工程环境2(五)岩土层结构及其工程特性2(六)地下水4(七)场地土标准冻结深度4三、岩土工程条件分析与评价4(一)各岩土层工程特性指标的分析与选用4(二)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判别4(三)抗震参数4(四)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与抗震地段的划分4(五)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5(六)地下水5四、建议5(一)地基基础方案建议5(二)地基检验6(三)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事项6附表1、勘探点一览表12、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23、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层统计表34、标贯分层统计表45、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分层统计表5附图1、工程地质图例12、勘探孔平面位置图23、冲沟、采石坑与建筑物位置图34、钻孔柱状图4~155、工程地质剖面图16~1026、固结试验成果图1037、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104附件1、检测报告2、岩石点荷载试验成果汇总表―6―
一、前言(一)工程概况拟建xxxx实业、东盛不锈钢厂区场地位于xx开发区206国道、岗嵛居委西南,厦门路东北。场地坐标(西安80坐标系)及工程布置详见图2,工程概况详见下表。工程概况一览表建筑物名称平面形状平面尺寸(m)设计标高(m)层数结构类型基础型式工程重要性等级备注室内室外1#厂房矩形长115.00m宽36.48m35.4532.20~36.501F钢结构独立基础三级1.钢结构厂房,单跨跨度18.00~24.00m,内有吊车3t~20t。2.厂地内设计有三条挡土墙,甲方另外委托勘察。3.高程为黄海85高程。2#厂房矩形长115.00m宽45.48m35.3034.05~37.001F钢结构独立基础三级3#厂房矩形长115.00m宽96.48m36.1534.90~37.851F钢结构独立基础三级4#厂房矩形长104.00m宽36.48m38.2532.20~38.921F钢结构独立基础三级5#厂房矩形长104.00m宽45.48m39.1036.50~39.141F钢结构独立基础三级6#厂房矩形长104.00m宽96.48m39.9537.00~39.991F钢结构独立基础三级7#厂房矩形长104.00m宽36.48m44.6043.96~46.301F钢结构独立基础三级8#厂房矩形长104.00m宽45.48m45.1544.18~47.151F钢结构独立基础三级9#厂房矩形`长110.00m宽96.48m46.3045.03~48.001F钢结构独立基础三级10#厂房矩形长110.00m宽36.48m47.9046.00~47.951F钢结构独立基础三级11#厂房矩形长110.00m宽45.48m48.7548.74~46.301F钢结构独立基础三级12#厂房矩形长96.48m宽87.00m49.6047.15~50.001F钢结构独立基础三级(二)勘察目的、任务受建设单位委托,xxxx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承担该场地的岩土工程详勘任务。根据任务委托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技术要求,本次勘察工作的主要目的为:1.查明场地的地形地貌特征。2.查明场地岩土层类型、分布规律、埋藏条件、厚度、均匀性及工程特性。3.查明场地及其周围有无不良地质作用,若有,则进一步查明其分布范围、成因类型及发展趋势,分析评价对工程的危害程度,必要时提供岩土治理方案建议及所需岩土参数。4.查明场地内地下水的埋藏条件、类型、水位变化规律及多年变化幅度;若地下水埋藏较浅,应进一步查明含水层的渗透性能及地下水水质状况,提供基坑降水方案建议;判定水和土体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划分场地土类型与场地类别;判别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划分场地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地段。7.分析评价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8.分析评价天然地基的均匀性、承载力;对不均匀地基,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9.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10.提供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建议。(三)勘察依据本次勘察执行的主要《规范》、《标准》、《文件》: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5.《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建筑地基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8.《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K14-S3-20029.《xxxx实业、东盛不锈钢厂区1#~12#厂房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四)勘察工作布置场地地形较为复杂,地势起伏较大,总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最大高差约24m,地貌单元属剥蚀残丘,微地貌发育,表现为冲沟、陡坎、采石坑及水塘。根据踏勘及调查资料:第四系地层为:素填土,厚度约1.0m;粉质粘土层,厚度约1.0~4.0m,分布不均匀。场地基底岩性为粉子山群岗嵛组云母片岩,冲沟处露头较好,产状较平缓,局部见有伟晶岩、石英脉穿插。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确定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结合建筑物的重要性等级,综合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根据该场地岩土条件结合建筑物设计标高,按照《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有关规定,沿建筑物周边共布设233个勘探钻孔,孔距22.00~26.0m。其中:测试孔122个(由于场地内粉质粘土层分布不均匀,故未专门布设取土孔,但要求凡是粉质粘土层厚度符合取样条件的钻孔尽可能取原状样),一般性钻孔111个,设计孔深3.5~12.0m,且要求所有钻孔均钻进强风化岩层,并钻进至基底标高以下不小于―6―
1.00m。(五)勘察方法与技术要求1、钻探钻探施工使用六台“XY-2”型工程钻机,采用回转钻进工艺,钻孔开孔直径110mm,终孔直径75mm,素填土、粉质粘土、全风化岩层采用干钻,强风化以下岩层钻进采用泥浆为冲洗液。回次进尺控制在1.5m以内。2、取样填土和风化岩层只要求采取现场鉴别样;粉质粘土采用重锤少击法取原状土样,预计取原状样70件。3、原位测试原位测试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场地内每一主要土层的原位测试数据不少于6组,对于分布不均匀的粉质粘土、全风化岩层和厚度大于0.5m透镜体加强原位测试,预计标贯测试350次。(六)勘察工作概况与主要工作量1、钻孔定位及高程测量钻孔定位是利用甲方提供的各建筑物角点坐标采用GPS定位、用钢尺测距法布设。钻孔孔口标高采用黄海高程,以距场地约300m处的206国道旁IB003(黄海高程22.108m)为基准点,用水准仪测量。2、钻孔回填所有钻孔均用级配较好的砂石进行回填。3、勘察工作起止日期钻探施工自2010年11月3日开始,至2010年11月17日结束,历时15天。4、完成的主要工作量本次勘察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下表:主要工作量一览表钻孔/放点(个)钻探总进尺(m)标贯测试(次)原状样(件)剪切(件)压缩(件)水质简分析(件)土质易溶盐分析(件)2331521.3038978544722二、场地岩土工程条件(一)地形、地貌场地地形较为复杂,地势起伏较大,总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最大高差23.64m,地貌单元属剥蚀残丘,微地貌发育,表现为冲沟、陡坎、采石坑。场地内的冲沟呈东南-西北向,宽约20~60m,切割深度约3~7m。厂区东南有一挖方陡坎,坡高约4~10m。114号钻孔处有一采石坑,坑深约13m,局部进行回填。(二)地质构造胶东断块是由胶北、胶南两个块隆和胶莱中生代凹陷组成的复式向斜构造。在区域地质上,场地位于胶北块隆的北部边缘。根据已有区域地质资料以及美国2号地球资源技术卫星1973年10月29日和1975年5月20日成像的xx幅照片判译结果,胶东断块内的主要断裂自西向东主要有以下几条:玲珑断裂(NNE)、xx~蓬莱北断裂(NWW)、俚岛~海西头断裂(NW)、石沟~巫山断裂(NNE)。这些断裂规模中等,走向延长20~50公里,新构造时期以来,都有一定活动表现。本场地内未见明显活动断裂。(三)地震在地震活动上,xx5级以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在沂沐断裂带以西的地区。胶东断块,特别是块体内部,5级以上地震相当少。胶东半岛地震特点是频率高、强度小、震源浅、有感面广,在空间上多沿北部沿海的xx~蓬莱北断裂带分布。半岛内陆由于地壳相对稳定,断裂规模不大,活动不甚强烈,地震能量不易集中,多以群震、小震和有感地震释放,据二千年地震记载,半岛内陆至今无一次6级以上地震,自1970年胶东建立地震网以来,半岛内陆至今没发生5级以上地震。综合地质构造和地震资料,场地内没有较大活动断裂通过,场地是相对稳定的。(四)工程环境根据调查及钻探资料,场地周围环境比较空旷,场地内无架空或地下管线分布,场地内的边坡高度约4~13m,坡度较大,采石坑处近于直立,自稳能力较好,没有发现滑坡遗迹,场地及其周围无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地质环境未遭受破坏。(五)岩土层结构及其工程特性据钻探揭示,场地表层为素填土,其下为粉质粘土,基底岩性为粉子山群岗嵛组云母片岩。场―6―
地岩土地层结构及特征,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3节自上而下定名和描述如下:1、第①层素填土层(QmL):该层分布不均匀,42、43、47、80、81、100、115、118、203、204、218、219号孔处未见该层分布,黄褐色~黄棕色~黄灰色,稍湿,松散,为造田回填土,成分为粘性土混风化岩屑、砂砾等,极不均匀。厚度:0.20~7.40m,平均0.86m;层底标高:26.40~62.03m,平均41.60m;层底埋深:0.20~7.40m,平均0.86m,层底坡度局部大于10%。钻探及测试表明,该层成分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工程性质差。2、第②层粉质粘土层(QaL+dL):该层分布不均匀,见于1、13、18、25、31、33、52、53、56、58、62、71、74、75、81、84、86、94、96、98、99、101、103、104、105、107、108、115、116、120、123、124、125、126、127、128、129、131、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2、143、144、148、158、161、166、167、173、177、179、180、181、184、185、186、187、190、191、192、193、194、197、198、199、201、206、208、210、215、220、229、232号孔处,黄褐色~棕褐色,成分较均匀,韧性中等,切面光泽,无摇振反应,含少许砾。厚度:0.40~5.60m,平均1.57m;层底标高:26.03~58.97m,平均39.84m;层底埋深:1.00~6.00m,平均2.22m,层底坡度局部大于10%。该层取原状样78件,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附表2、附表3,统计结果见下表: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项目最小值Xmin最大值Xmax平均值Xm数据个数n标准差σ变异系数δ标准值XkW(%)22.327.725.2781.40.06γ(kN/m3)19.220.119.6780.20.01e0.6170.7520.709780.0300.04WL(%)30.637.533.8782.00.06Wp(%)18.221.119.6780.80.04IP12.416.414.2781.20.08IL0.240.480.40780.050.12C(kPa)31.050.041.7545.30.1340.5φ(度)16.219.818.3540.90.0518.1α1-2(MPa-1)0.100.260.19470.030.18ES(MPa)6.6916.279.52471.780.19该层标贯测试93次,测试结果详见附表4,统计结果见下表:标贯测试统计表统计项目统计个数范围值(击)平均值(击)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击)实测值937.5~13.010.21.50.149.9修正值7.4~13.010.11.40.149.8上述结果表明该层呈可塑~硬塑状态,力学性质较均匀,属中压缩性土,工程性质较好。3、第③层全风化云母片岩层(Pt1fG):该层分布不均匀,见于20、28、38、39、51、72、79、89、97、113、119、123、128、129、130、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4、148、149、152、153、158、163、167、169、173、174、190、192、193、196、200、201、205、210、212、214、223、233号孔处,黄褐色,稍湿,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岩心风化剧烈,风化裂隙发育,岩心呈粉末状、粉砂状,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属极软岩,岩体质量等级Ⅴ级。厚度:0.50~5.30m,平均1.15m;层底标高:34.13~55.15m,平均42.30m;层底埋深:0.90~6.60m,平均2.52m,层底坡度局部大于10%。该层标贯测试42次,测试结果详见附表4,统计结果见下表:标贯测试统计表统计项目统计个数范围值(击)平均值(击)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击)实测值4212.0~25.019.52.80.1418.8修正值11.9~25.019.32.90.1518.5钻探及测试结果表明,该层风化剧烈,风化程度及力学性质较均匀,工程性质较好。4、第④层强风化云母片岩层(Pt1fG):该层为基底岩层的强风化带,黄褐色,主要矿物成份为云母,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岩心风化强烈,风化裂隙发育,岩心呈碎屑状、碎渣状,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属极软岩,岩体质量等级Ⅴ级,本次勘察部分钻孔揭穿该层,揭露厚度为1.20~6.00m;层顶标高26.03~62.03m;顶面埋深0~7.40m。该层标贯测试252次,测试结果详见附表4,统计结果见下表。标贯测试统计表统计项目统计个数范围值(击)平均值(击)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击)实测值25234.0~198.073.935.40.4870.2修正值31.9~186.171.233.30.4767.7钻探及测试结果表明,该层风化程度及力学性质不均匀,随着深度的增加,风化程度越来越弱,力学性质越来越好,工程性质好。5、第⑤层中风化云母片岩层(Pt1fG):该层为基底岩层的中风化带,仅32、33、37、38、39、43、44、45、46、49、50、51、52、55、56、57、61、62、63、82、83、87、92、93、97、98、102、103、108、111、112、113、116、117、118、120、121、122、159、160、162、163、164、165、167、168、169、172、173、174、175、176、182、188、19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3号孔揭露该层,本次勘察该层揭露厚度1.00~7.50m,顶面标高:23.85~58.03m,顶面埋深:4.00~11.00m―6―
。该层黄褐色~浅灰色,主要矿物成份为云母,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岩芯呈块状、碎块状、短柱状,裂隙发育,岩石极破碎,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V级,标准贯入试验困难,该层力学性质及工程性质好。参照厂区东北方向约100m处xx开发区东方国际商务中心岩土工程成果(详见附件2):fr=13.5~16.5MPa,标准值frk=14.36MPa,建议该层frk=13.5MPa(由于揭露厚度较小,故取最小值)。6、第⑥层微风化云母片岩层(Pt1fG):该层为基底岩层的微风化带,仅114、117、225、226、227、228、230、231、232号孔揭露该层,顶面标高:34.64~52.63m,顶面埋深:2.30~11.00m,揭露深度1.20~5.50米。该层灰色,主要矿物成份为云母,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岩石破碎,岩芯呈块状、柱状,裂隙发育,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V级,标准贯入试验无法贯入。该层力学性质及工程性质好。参照厂区东北方向约100m处xx开发区东方国际商务中心岩土工程成果(详见附件2):fr=16.7~27.1MPa,标准值frk=18.08MPa,建议该层frk=16.7MPa(由于揭露厚度较小,故取最小值)。上述地层的空间分布特征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六)地下水本次勘察期间,钻探深度范围内绝大部分钻孔未揭露地下水,只位于采石坑及水塘内的114、122、127、177、182、188号钻孔见有地下水,水位埋深0.20~5.20m,水位标高29.60~37.30m。该部为的水体实际为采石坑及水塘内积存的地表水,因为钻探施工局部回填(筑坎地基),只钻孔处水位位于地表下。(七)场地土标准冻结深度场地土标准冻结深度取0.50m。三、岩土工程条件分析与评价(一)各岩土层工程特性指标的分析与选用根据室内试验及原位测试结果,按照《规范》GB50021-2001、《规范》GB50007-2002有关规定,各岩土层工程特性指标的代表值按下列要求选用。1.土的物理指标的代表值取平均值;内聚力、内摩擦角、标贯击数的代表值,按不利组合考虑取标准值。素填土、风化岩石的重度根据经验取值;素填土、风化岩的内聚力、内摩擦角根据经验取值。2.含水量、重度、塑性指数、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取平均值,风化岩层的压缩模量根据经验取值。3.承载力取特征值,根据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结果,并结合地区经验综合取值。4.剪切波速按照《规范》GB50011-2010表4.1.3、并结合地区经验估值。各岩土层工程特性指标的代表值详见下表:各岩土层工程特性指标一览表层号岩土名称W%rkN/m3eIpILCkPaφ度a1-2MPa-1Es1-2(Es)MPaN击km/dVsm/sfakkPafakPa①素填土18.0315590②粉质粘土25.219.60.70914.20.4040.518.10.199.529.8240190③全风化云母片岩20.0(20)18.5230180④强风化云母片岩21.0视为不可压缩层67.7550350⑤中风化云母片岩23.0视为不可压缩层10501300⑥微风化云母片岩24.0视为不可压缩层16001600注:部分经验数据查阅《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相关章节内容。(二)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判别根据场地岩土层条件,承载力特征值和场地等效剪切波速综合评价,该场地不会产生震陷破坏及其它震害。(三)抗震参数xx市开发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四)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与抗震地段的划分场地土剪切波速VS=90~240m/s,场地土类型为软弱土~中软土。按最不利条件组合估算场地等效剪切波速:5#、6#、7#、8#、9#、10#厂房Vse=90m/s,结合场地覆盖层厚度7.40米(122号钻孔地质资料),按照《规范》GB50011-2001有关规定,划分场地类别为II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一组时,设计特征周期取Tg=0.35s;1#、2#、3#、4#、11#、12#厂房Vse=185m/s,结合场地覆盖层厚度2.50米(76号钻孔地质资料),按照《规范》GB50011-2001有关规定,划分场地类别为I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一组时,设计特征周期取Tg=0.25s。根据场地现状地面标高和室外设计标高分析,场地属半挖半填场地;另外,场地四周将产生填方边坡或挖方边坡。综合分析,场地属―6―
抗震不利地段。(五)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场地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较小,基底岩层为云母片岩,无全新活动性断裂构造穿越。场地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现状地面标高27.53~63.53m,场地室外设计标高32.20~50.0m,将来场地需大面积开挖约4~13m,场地只局部回填约4~10m,现状场地内的陡坎、边坡绝大部分已被整平,但平整后的场地四周将会产生规模较大的填方边坡和挖方边坡(挡土墙、边坡由甲方进行另行委托提供专门报告),综合分析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一般,但填方区可能会出现地面不均匀沉降。(六)地下水本次勘察期间,只位于采石坑及水塘内的114、122、127、177、182、188号钻孔见有地下水,水位埋深0.20~5.20m,水位标高29.60~37.30m。该部位水体实际为采石坑及水塘内积存的地表水,对采石坑、水塘回填前应进行疏干清淤。本次勘察取水样2见水质分析结果(详见附件1的1#、2#水样):1、场地地下水(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①按环境类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勘察场地环境类型属Ⅱ类,据场地地下水试样分析结果,SO42-含量为90.00~160.00mg/L,Mg2+含量为14.14~17.68mg/L,NH4+含量为0.12~0.16mg/L,OH-含量0.00mg/L,总矿化度为435.77~606.12mg/L;据场区土试样分析结果,SO42-含量为18.00mg/kg,Mg2+含量为8.32~31.63mg/kg,OH-含量0.00mg/kg。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表12.2.1,判定场区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②按地层渗透性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场地地下水主要含水层为强透水层,场地地下水PH值7.54~7.64,侵蚀性CO2含量0.00~2.14mg/L,HCO3-含量为153.77~201.37mmol/L;场区土PH值7.45~7.51。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表12.2.2,判定场区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综合判定:场地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2、场区地下水和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据场区地下水试样分析结果,Cl-含量为43.61mg/L;据场区土试样分析结果,Cl-含量为19.76mg/kg。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表12.2.4,判定场区地下水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七)天然地基分析与评价根据场地岩土层的分布情况、埋藏条件、厚度、层面坡度、承载力、变形性状及工程对地基的变形要求,对天然地基综合分析评价见下表。地基基础分析、评价一览表建筑物名称基础型式室外设计标高(m)天然地基持力层基础埋深(m)持力层顶面标高(m)参考剖面天然地基均匀性天然地基适宜性1#厂房独立基础32.20~36.50②、④0.50~3.5230.33~36.201~37~12不均匀基础埋深尚可,适宜采用天然地基。2#厂房独立基础34.05~37.00④、⑤0.50~0.5133.09~39.684~67~12视为均匀地基基础埋深较浅,适宜采用天然地基3#厂房独立基础34.90~37.85④、⑤0.50~7.9527.80~47.0613~23视为均匀地基大部分地段基础埋深尚可,局部地段基础埋深过大,可局部处理。4#厂房独立基础32.20~38.92②、③、④0.50~7.9526.40~40.8424~2630~34不均匀大部分地段基础埋深尚可,局部地段基础埋深过大,可局部处理。5#厂房独立基础36.50~39.14②、③、④0.50~4.8931.11~43.8627~2930~34不均匀基础埋深尚可,适宜采用天然地基。6#厂房独立基础37.00~39.99②、③、④0.50~8.8434.64~48.6035~44不均匀基础埋深尚可,适宜采用天然地基。7#厂房独立基础43.96~46.30②、③、④3.28~18.5527.45~41.2845~4751~55不均匀基础埋深过大,需进行处理。8#厂房独立基础44.18~47.15②、③、④0.50~6.3739.93~46.6848~5051~55不均匀大部分地段基础埋深尚可,局部地段基础埋深过大,可局部处理。9#厂房独立基础45.03~48.00③、④、⑤0.50~1.1046.06~55.5656~65不均匀大部分地基基础埋深尚可,局部地段基础埋深过大,可局部处理。10#厂房独立基础46.00~47.95②、④4.56~13.7729.00~43.2466~6872~77不均匀大部分地基基础埋深尚可,局部地段基础埋深过大,可局部处理。11#厂房独立基础48.74~46.30②、③、④0.50~9.0936.51~48.2769~7173~77不均匀大部分地基基础埋深尚可,局部地段基础埋深过大,可局部处理。12#厂房独立基础47.15~50.00②、④、⑤、⑥0.50~3.1245.62~62.0378~87不均匀基础埋深较浅,适宜采用天然地基备注:1、建筑物基础埋深自室外设计标高算起,基础埋深最小按0.50米考虑。四、建议(一)地基基础方案建议根据场地岩土层的分布情况、埋藏条件,结合建筑物室内、外设计标高综合分析,1#、2#、5#、9#、12#厂房楼建议采用天然地基、独立基础设计方案,地基持力层选用第②、④、⑤、⑥层。2#、5#厂房可视为均匀地基,1#、9#、12#厂房为不均匀地基,地基基础设计时应进行变形计算,所需参数详见前述“工程特性指标一览表”及固结试验成果图、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图103~104)。3#、6#、8#、10#、11#厂房建议采用以天然地基、独立基础设计方案为主,地基持力层按前述“地基基础分析、评价一览表”选用,局部埋深过大部位采用强夯处理地基或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设计方案,地基持力层选用第④、⑤层,地基为不均匀地基,地基基础设计时应进行变形计算。7#厂房埋深过大部位采用强夯处理地基或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设计方案。―6―
桩基础设计所需桩基参数详见下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基础参数一览表层号岩土名称人工挖孔灌注桩备注qsik(kPa)qpk(kPa)①素填土1.执行《规范》JGJ94-2008。2.素填土层不予提供3.施工图设计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单桩静载荷试验结果确定。4.单桩静载荷试验应符合《规范》有关规定。②粉质粘土65③全风化云母片岩80④强风化云母片岩1303000⑤中风化云母片岩2207000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上述参数进行估算,准确的单桩竖向承载力应通过现场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结果确定。上表中参数为桩径d≤800mm时桩的设计参数,当桩径大于800mm时,应考虑桩的尺寸效应。若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据岩性特征,桩端进入强风化岩其深度大于2倍桩径(2ф)为宜;如果基岩面倾斜时,以低面为准。浇注砼前严禁被水浸泡,以防降低强度。为确保桩端抗滑稳定及避免应力叠加,相邻基桩的桩端倾斜角度不宜过大。由于场地局部回填土厚度较大,为了防止回填土的固结和侧向变形对桩基的破坏,建议桩基施工前对回填土进行强夯处理,并加大桩的入岩深度。(2)单桩竖向承载力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本报告对人工挖孔灌注桩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有关公式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人工挖孔灌注桩采用122号钻孔资料,进行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估算,估算结果见下表。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估算表孔号持力层有效桩长(m)桩顶标高(m)桩型桩规格(mm)进入持力层深度(m)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122④20.5546.0人工挖孔桩ф10002.03171注:1.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除以安全系数2为相应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上表数据未考虑由于新近填土堆载引起的负摩阻力影响。单桩竖向承载力大于桩身强度时,宜取桩身强度。2.由于素填土呈松散状态,易产生塌孔及顺坡向滑移;同时考虑减小地面沉降建议先对第①层素填土进行密实处理;建议人工挖孔应采取护壁措施。(二)地基检验基槽开挖及桩基成孔后,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三)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事项1.场地存在特殊性岩土:风化云母片岩。其遇水易发生崩解软化和开挖曝晒后加速风化。施工期间,应严禁被水浸泡地基,防止其进一步风化软化。2.场地局部回填土厚度较大,为避免场地回填土地段产生过大的沉降变形和蠕滑,建议回填施工时,对填土进行强夯处理,填土厚度大于5m处分层强夯处理,控制回填土的质量应遵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6.3.4条执行。若采用强夯处理地基作为持力层,强夯的设计、施工及检测应符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有关规定。3.桩基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深厚填土负摩阻力对桩基承载力和沉降影响。4.水体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应符合《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BG50046有关规定。5.厂区四周的挡土墙和挖方边坡需及时进行勘察并提供专门报告,以妨影响设计进度及设计结果。―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庆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勘)
- 陕西黄土高原高速公路边坡滑坡治理地质勘察报告
- 某水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水库安全鉴定地质勘察报告
- 河堤综合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精品】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重庆)
- 内蒙古矿区隐伏矿床预测地质勘察报告
- 哈尔滨铁塔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宁夏大学餐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
- 山东某煤矿竖井及选煤厂全套岩土地质勘察报告
- 广东选矿厂尾矿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广东水库溢洪道改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广西公寓楼深基坑岩土地质勘察报告
- 广西高边坡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岩质边坡详细勘察)
- 江苏养殖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江苏市政边坡防护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
- 江苏桥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图阶段)
- 江西某新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