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7 MB
  • 10页

内蒙古矿区隐伏矿床预测地质勘察报告

  • 10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xxxxxx地区地质勘查[摘要]此次社会实践为小组形式,老师带队前往xxxxxx地区,进行矿区隐伏矿床的成矿预测和成矿原因的调查,主要为银多金属矿床。我们的任务是进一步完善矿区前期工作,给予数据与理论的支持。研究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的考察、对已知矿点、矿化点的矿产地质特征的考察、以及对矿山企业、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单位中的专家的访谈和文字、图件资料的收集。[关键词]xx银多金属矿内生金属矿床定向三等距分布成矿论铁帽前言1.概述在得知此次能有跟老师去野外进行地质工作的见习机会时,我们都很珍惜。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很难得的学习机会。因为地质方面的工作是需要很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所以,在大学期间我们都渴望能够有更多的野外学习机会,不但是对理论学习的一种实践,更是一种做事做人的学习。我想,这样的学习对个人的发展是很有指导意义的。矿区所在地的生活、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但是更能激励我们去奋斗。为此,我们都做好了各个方面充分的准备,以挑战此次的任务。本次去内蒙其工作团队的主要工作内容:(1)、收集研究区相关资料。包括对研究区外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单位、矿山企业所具有的相关资料的收集,如:钻探工程布置图、勘探线剖面图、地形地质或各种综合地质图、1:2万或1:2·5万~1:20万的各种区域矿产地质图、各种矿产地质勘探报告、各种物化探的成果资料等;(2)、野外地质调查。主要完成的任务包括对研究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的考察、已知矿点、矿化点的矿产地质特征的考察、以及对矿山企业、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单位中的专家的访谈和文字、图件资料的收集;在野外我们重点的工作内容:收集物化探等野外资料数据,协助老师采集标本,量产状,野外描述跟记录,室内标本整理。这次实习的机会,使我们在野外的实践工作经验得到极大的提高,学习到很多地质工作技能。知道首先应如何去开展工作。懂得怎样去查看和分析地质图,对如何辨认岩石、岩性的有理解,对探槽、 钻孔也有很多认识,明白探槽的设置理论、方法与用途,初步认识了如何去进行地质勘察。特别是对尹老师提出的“内生金属矿床三等距成矿预测”新理论有较好的认知,在如何运用他的新理论方面我们获得了他的珍贵指导。2.此次社会实践情况介绍此次社会实践为小组形式,老师带队前往xxxxxx地区,进行矿区隐伏矿床的成矿预测和成矿原因的调查,主要为银多金属矿床。我们的任务是进一步完善矿区前期工作,给予数据与理论的支持。3.见习所在地情况(1)位置交通xx银多金属矿位于东乌旗旗府所在地乌里雅斯太镇北东110公里,行政区划属白音呼布苏木所辖(见插图1)。北起达木宾敖包特,南东至xx大队旧址,面积21.38平方公里,工作区范围地理坐标:X:~Y:~区内有东乌旗乌里雅斯太镇至额仁高璧苏木的乡镇柏油公路从矿区南侧通过,交通较为方便。(2)自然地理与经济情况该区属低山丘陵草原区,地势起伏不大,海拔高度1000-1150米,最大相对高差150米左右,一般只有50米左右。本区为大陆性草原半干旱气候,区内水系不发育,多为季节性径流,由于地势平缓,雨 季后在低洼处形成沼泽地,地下水资源比较充足。年平均气温在0ºC左右,每年10月下旬至翌年6月初为冰冻期,无霜期较短,降水量多集中在7、8月份,四季多风,特别是春秋两季。当地居民稀少,主要为蒙古族,以牧业为主,劳动力缺乏。区内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比较落后。近期电力发展较快,有动力电可用。本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矿种有Cu、Ag、Au、Pb、Zn等。(3)区域地质该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缝合线北侧铜、银多金属成矿带中部。次一级构造单元为兴安地槽褶皱系之xx早华力西地槽褶皱带中段,查干敖包—阿荣旗深断裂附近,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十分有利。该区与矿化关系密切的地层为晚古生界之泥盆系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安山质凝灰岩。中晚泥盆世该区为浅海环境,形成了一套碎屑岩和泥质岩石建造,晚泥盆世末期由于受华力西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xx早华力西褶皱带;伴随褶皱产生了一系列深大断裂,而在深大断裂的两侧次级构造中赋存着众多铜银多金属矿点,它们多数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燕山早期岩浆的侵入为区内多金属矿产的生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热液以及丰富的成矿物质。由于构造运动较强烈,褶褶和断裂均较发育,区内北东向断裂构造及蚀变破碎带既是良好的导矿构造,又是良好的容矿构造。赋矿层位为泥盆系上统安格尔音乌拉组,矿床多为沿构造裂隙充填交代的热液脉状矿床。区内有Ⅰ级及Ⅱ级Cu、Pb、Zn、Ag(Au)金属量异常多处,且伴有铅重砂异常。二、社会实践前工作安排1.现有资料的学习与整理我们之前在桂林已经查找了一些关于这次工作的资料,对需要具备的一些知识跟技能也相应的学习了些。但是到达矿区的时候,我们得到了更加具体的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关于矿区的整体地质情况,还有一些他们前期实地,具体工作的宝贵资料。有了这些资料,对我们的这次工作也是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的工作安排跟计划也可以更加有目的性,也提高了准确性。首先,我们对这个地区的1:2000跟1:10000的地质图进行了大致的观看。了解了这个地区的地质概况。对野外工作的环境有了大致的认识。 其次,我们还仔细的看了矿区前期所打的钻孔的剖面图,我们就进行了分工,把每一张剖面图上所反映出来的重要信息进行记录。例如,哪个钻孔的岩性比较特别,跟其它钻孔的岩性有什么区别,是什么样的岩性。每条钻孔在什么位置出现了什么样的突变。对这些重要的信息我们都进行了记录。这对我们的工作范围跟工作方法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三、社会实践中工作进程1.野外勘察到野外工作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老师安排了利于工作的工作时间计划。由于当地气温是早上跟下午较凉爽,中午气候闷热且太阳很热烈,中午不太利于工作。所以,我们是早上早起工作,中午休息,下午再工作。工作区分成Ⅰ区、Ⅱ区、Ⅲ区;也称为北区、东区、南区。前期野外踏勘:工作目的,根据地图对野外的地形地貌进行了解,形成一个空间上的感观认识。所以这次出野外是对重点区域进行观察,对工作区所有地方都进行勘察,但只是在可能成矿靶区进行认真细致的观测,并且采样。成果:发现矿脉成一定成矿规律分布。在Ⅰ区的山脊侧面发现有花岗岩的隐伏,这在公司所Ⅱ区斜井给的地质图中并未标注。很多破碎带在图中标注有但在野外没能见着。对地图进行了修正。分析踏勘数据并制定野外工作计划:分析野外数据,结合理论知识,对可能成矿区进行了划定。对野外将要做的工作进行细致分工,分为采样人员,记录人员,核实人员和其他人员等。准备要用的工具。实施工作计划:由于工作区表面基本上是泥盆纪的覆盖层,很难发现有露头的存在。所以要以露头来推测地层的构造是很困难的。所以老师决定从已经打好的探槽为工作方向,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有时候可以发现根基比较深的转石,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地质证据。由于Ⅲ区离我们的基地比较近,所以我们选择了先开展Ⅲ区的工 作。在Ⅲ区,我们发现了几个转石。而且转石的根基比较深,可以做为有力的证据。把转石取了样,为了以后方便对其进行验证。在取样的地方我们都打桩做为标记。对取样的标本进行了编号。初步肉眼鉴定,采集到的三个转石为铁帽,属矿化形成的硫化物。并且这三个标本大致程直线分布,走向为东西向。初步推测是一个矿化带。在与矿化带成60度的方向上发现了一个破碎带。初步推测此处有矿脉的存在。这就是Ⅲ区的工作。Ⅲ区随后我们到Ⅰ区开展工作。Ⅰ区是工作的重点所在,因为从之前的数据跟资料都显示Ⅰ区的成矿前景是最好的。在Ⅰ区工作时我们主要是以钻孔的位置来确定位置的。主要的观察内容也是以探槽为主,还有就是一些出露比较好的露头。主要工作方法和方向跟Ⅲ区相同。在Ⅰ 区工作的时候,在罗盘的使用方面我们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实习的机会少,使用罗盘的时间也少,在用起罗盘的时候感觉很笨拙。林老师建议我们多使用罗盘,林老师从事地质工作很多年,野外工作经验很丰富,对各种地质野外工作所需技能都很熟悉。在林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很快就可以准确的定位。在相对位置的确定上也不再模糊,例如自己位于什么位置时应该读南针。再有就是标本的采集和编号。在采集标本之前首先要给标本定位,如果产状比较好的要用罗盘量其产状,带有相机的话最好是给标本照相以便室内在电脑上恢复地貌以便观察跟论证。所有的编号都要统一,这样才不会凌乱。还应该要有专门的记录人员对标本进行描述跟记录。这些是我们在野外学习到的很实际有用的东西。2.观察并采集岩芯对岩芯的观察跟研究是工作的重点,主要还是因为地表的岩石露头很少,并不能直观的反映地质现象。岩芯恰恰具有这些优点,岩芯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地下岩石的信息。而且具有说服力,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据。岩芯已经被采集,而且已经封存了2年。我们首先是把要观察的岩芯按钻孔的顺序排开,再把每个钻孔按照深度从浅到深的依次排开。由于之前我们已经对所有的钻孔资料进行了很仔细全面的分析,所以我们的目的性很强,那些矿化比较好的岩芯以及有特殊异常的岩芯是我们主要的采集对象。Ⅰ区褐铁矿化脉对采集的岩芯我们是以钻孔的编号跟深度来编号岩芯标本的。在采集岩芯时,要注意对岩芯的完整性的保护,无论怎么采集,都要留下二分之一的岩芯封存着。之后,我们就对岩芯中矿化比较好的地方进行了采集,对岩芯中的岩性不同的地方进行采集。3.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在回到工作室的时候,我们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后期的整理工作。首先,还是对采集的标本进行整理,对标本确认。然后就是把标本按照用途进行分类,以便后期对标本实验分析。 整理标本的描述,每个标本都有照片,还要做的就是把照片跟岩石对应起来。最后就是野外记录的整理跟书写。四、社会实践后工作总结1.通过本次野外实习,加强了对本专业知识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更好的将在校所学理论与野外实践相结合,野外工作思路分为野外踏勘和野外详查。先对重点成矿区进行详细考察,后再对外围的可能成矿区进行考查。采取的野外工作方法为前几天一起随同老师对矿区的主要岩性进行认真观察。对重点成矿区域进行圈定。了解采样的标准和技巧。后几天自己出野外随勘探线方向追踪矿脉和接触带。加强了对地质现象的观察能力,通过判断山体的走向,山谷的剥蚀程度判定区域地质的总体概况。学会了对地层节理面和层面的区分。通过土壤层的风化产物和表面覆盖的植被密集程度对底层的岩性进行初步判定。熟悉了如何整理标本的工作,对照野外记录和标本照片进行标本的归类。(附表)对矿床成因问题有了初浅的认知,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兴安地槽褶皱系(Ⅲ)xx早华西地槽褶皱带(Ⅲ2)北东段,东部为火山岩区(Ⅳ),南部为查干敖包—阿荣旗深断裂带,其西北部与蒙古南戈壁省—努库特达斑岩成矿带毗邻,亦是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次火山岩多金属成矿带西延的一部份。区内出露地层为泥盆系上统安格尔音乌拉组,岩性以粉砂质泥岩、板岩等为主。其中Ag、Cu、Pb背景值较高。在矿区西北部有华力西期灰黄色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岩侵入。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多为北东、北东东向,成矿多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根据矿产分布特征看,区内各种矿产较为丰富,火山基底隆起是主要成矿部位,区内满都宝力格—麦狠温都尔火山基底隆起,除分布有朝不愣大(中)型铁、锌矿、xx银矿、乌兰陶勒盖铜、银多金属矿外,尚有有色金属矿点、矿化点十几处。其成因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次火山热液型和岩浆热液型,其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早期。学习了如何应用“内生金属矿床定向三等距分布成矿论”(尹全七,2007)中有关矿体、岩体、地层三体配位特征理论来指导观察、分析研究区矿(化)体的矿床地质特征的方法。尹老师凭借自己在大 厂的多年工作经验和对国内外多个重大矿区的认真考察工作,形成了一套找矿三等距定律理论,并已编著成书。尹老师在野外结合地质图和实地地形地貌,给我们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讲解了矿体的可能隐伏位置,其中心思想为岩体、构造、地层的三体配位。矿区位于花岗岩与围岩的内接触带上,在外接触带上已有矿业公司在开采银矿。在Ⅰ区圈定了三个储矿构造,加起来可能为一个大——中型矿体,预测成功率在50%以上。Ⅲ区为中型矿体,预测成功率在10%——20%。Ⅰ区开矿前景较好,通过尹老师的讲解,我们对成矿因素有了初步的了解。2.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们的团队在众位老师的带领下团结协作,工作态度认真,很好的完成了老师所交待的任务。这次工作学到了很多团队合作的精神。这主要体现在工作当中,我们分工合作、互相帮助、相互学习。我们明白,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超越个体的局限,发挥集体的协作作用,产生1+1>2的效果。五、结束语一个月的地质见习实习很快就结束了,我们都很认真的对待了这次难得的社会实践。我们这个团队都很团结,充分的配合老师工作。从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们更加清楚自己以后的工作环境跟方向。以后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跟技能,现在也有了自己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实践能力。这次的地质实习得以顺利完成。要感谢高老师在整个工作中的统筹安排,尹老师的理论指导,林老师的丰富野外工作经验,感谢团队的团结合作,感谢自己的坚持。光片、薄片表格编号岩性备注ZK12-1-1围岩,砂岩,有网脉状的闪锌矿,黄铁矿石英脉。薄片ZK8-5-11围岩蚀变,轻微的绿泥石化。薄片ZK4-1-1中—粗粒花岗岩,轻微蚀变。薄片ZK4-1-2矿化:闪锌矿品位很富,和少量的黄铁矿伴生。光片ZK4-1-3粗粒花岗岩,有一条石英脉及一条钾长石脉。薄片ZK12-1-2围岩:粉砂岩,有网脉状的金属硫化物,有一条莹石脉。薄片ZK12-1-3薄片 围岩:粉砂岩,有网脉状的金属硫化物,有一条莹石脉。ZK12-1-4围岩:(?)两条细脉状石英脉中间是10—12mm宽的黄铁矿。薄片ZK7-3-27—8mm宽的黄铁矿脉穿插于围岩。薄片ZK7-3-15少量闪锌矿与大量黄铁矿伴生,黄铁矿以星点状分布。薄片ZK7-3-18石英砂岩中有金属硫化物脉,以黄铁矿、闪锌矿为主。薄片ZK7-3-23石英砂岩中有金属硫化物脉,以黄铁矿、闪锌矿为主。薄片ZK7-3-28围岩蚀变?有黄铁矿脉,晶形发育不错。薄片ZK19-2-6绿泥石化(轻微)中间有条细的石英脉。薄片ZK7-3-36中—粗粒花岗岩为围岩,脉状黄铁矿厚约为1cm。薄片ZK7-3-37黄铁矿脉与含闪锌矿的石英脉成条带状分布。光片ZK7-3-40黄铁矿脉与含闪锌矿的石英脉成条带状分布。薄片ZK0-5-2黄铁矿与铝矿为伴生矿石。脉石脉物石英脉。光片ZK0-5-3黄铁矿与铝矿为伴生矿石。脉石脉物石英脉。光片ZK0-5-7ZK0-5-8ZK0-5-9多金属硫化物的矿化体,以黄铁矿居多,褐铁矿化明显,有石英脉贯入。薄片、光片ZK0-5-11围岩(凝灰岩)多条黄铁矿脉及金属硫化物脉。薄片ZK8-5-10136m处,见一破碎带,取岩芯样,为破碎角砾岩。薄片ZK8-5-14275m处,见一破碎带,取岩芯样,为破碎角砾岩。薄片ZK8-5-17320m,粉砂质凝灰岩,有绿泥石化,石英硫化物呈脉状充填。光片、薄片ZK8-5-12170m,为深灰色粉砂质凝灰岩,见绿泥石化,黄铁矿化。薄片ZK8-5-15305m,深灰色粉砂质凝灰岩,有石英硫化物脉,脉宽约1cm薄片ZK8-5-13约220m处,浅灰色粉砂质凝灰岩中有闪锌矿。光片ZK8-5-16 约318m处,浅灰色粉砂质凝灰岩中,有石英硫化物脉,新鲜面可见黄铁矿,黄铁矿晶形较差,为他形。光片,薄片ZK4-2-6绢云母化中粗粒花岗岩,其中石英脉充填,脉宽约3—4mm。薄片ZK4-2-8绢云母化中粗粒花岗岩,有石英脉充填,疑为绢云母石英脉,脉宽约2mm,并可见平行的黄铁矿石英脉。薄片、光片ZK4-2-9绢云母化中粗粒花岗岩,见黄铁矿石英脉,脉宽4—5mm。薄片ZK4-2-3绢云母化中粗粒花岗岩,,可见多条平行的黄铁矿石英脉。薄片ZK23-2-1粗粒花岗岩中见灰黑色的凝灰质的围岩捕虏体。光片、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