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2 MB
- 18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甘)水保资证乙字第005号工程设计丙级272205-sb**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建设单位:**自治州交通局编制单位:****2009年6月\n\n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自治州交通局编制单位:****\n\n目录1综合说明11.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31.3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4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4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41.6水土保持监测51.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61.8结论与建议6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92.1方案编制的目的意义92.2编制依据92.3指导思想与编制原则132.4方案编制深度142.5设计水平年及方案服务期142.6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153项目概况173.1基本情况173.2项目组成及布置193.3工程占地283.4土石方平衡283.5施工组织333.6移民(拆迁)安置373.7投资及进度安排374项目区概况394.1自然概况394.2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424.3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46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35.1主体工程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535.2主体工程方案比选方案的分析与评价535.3主体工程占地的分析与评价565.4主体工程中土石方、弃渣场、取土场、施工组织、方法、工艺评价565.5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分析与评价585.6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615.7结论性意见、要求及建议62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636.1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原则636.2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依据636.3防治责任范围63III\n6.4水土保持防治分区647水土流失预测697.1水土流失预测的基础697.2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和形态分析697.3预测单元和时段717.4预测内容和方法737.5水土流失预测737.6预测结果综合分析86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918.1防治目标91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918.3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958.4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998.5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设计1078.6水土保持临时防护措施设计1118.7水保措施工程量汇总1168.8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1188.9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安排1209水土保持监测1259.1监测目的和意义1259.2水土保持监测规划1259.4监测机构与人员1339.5监测经费1349.6监测成果及制度134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13710.1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估算13710.2水土保持效益分析14911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15711.1组织领导与管理15711.2水土保持工程的后续设计15811.3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15811.4水土保持工程监理15811.5水土保持监测15911.6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管理15911.7检查与验收16011.8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16011.9竣工验收16112结论与建议16312.1结论16312.2建议164III\n附件:1、**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授权委托书;2、关于印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确认函;4、水土保持投资估算表。附图:1、主体工程总布置及平纵缩图;2、主体工程路基标准横断面图;3、弃渣场平面布置图;4、取土场平面布置图;5、主体工程排水措施设计图;6、主体工程草皮护坡防护设计图;7、主体工程三维网植被设计通用图;8、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及措施总布局、监测点位布设图;9、施工期路基临时防护设计图;10、2#弃渣场典型设计图;11、6#取土场典型设计图。III\n\n1综合说明1综合说明1.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1.1主体工程概况本项目所处地域行政区划属于甘肃省****与**的交接处,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向陇南山地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该区域内有尕海湿地,它是甘肃省1982年与1992年分别建立的尕海和则岔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于1998年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由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代表着我国特有的高原湿地类型,他的水源涵养功能维系着黄河、长江的重要支流—洮河和白龙江源头水的安全,特别是它的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全球意义,这主要体现在尕海湿地中的尕海湖—天鹅湖域。现有**交通对以尕海湖和天鹅湖为栖居地的鸟类的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并且撞死、撞伤鸟类的事件多有发生,给我国自然保护事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它使尕海湿地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保护,它影响了我国湿地保护的国际声誉,它是尕海湿地申报《Ramsar湿地名录》的关键性障碍。项目原有公路顺接国道213线桩号为K389+100,沿尕海自然保护区的尕海湖与天鹅湖之间穿过,肢解了“尕海湖-天鹅湖”地域作为尕海湖湿地核心区核心的完整性,按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要求及公路交通发展状况,现有公路的线位走向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重新开辟修建新的公路势在必行。**工程位于**西南部,甘、青、川三省交界处。项目起点为**县**镇,接国道213线K386+400,经李恰如牧场、**县尼玛镇、中间穿越西倾山,终点为**县城,与**县城街道顺接,全长60.3km。本工程为新建二级公路,工程等级为Ⅱ级,公路等级二级,汽车荷载为公路-Ⅱ级。推荐线路工程总挖方142.40万m3(不含表土);总填方192.10万m329\n1综合说明;借方总量为70.87万m3;本工程产生弃方21.17万m3,临时堆放表土23.31万m3。本项目预计征占土地143.93hm2,其中永久占地121.78hm2、临时占地22.15hm2。本建设项目推荐方案估算总投资4.90亿元,其中土建投资4.20亿元。本项目建设计划于2009年5月开工,2010年10月底建成通车,施工期18个月。1.1.2前期及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依据甘肃省公路局甘公计[2007]356号文《关于委托**至**县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任务的通知》进行编制的。根据委托书的要求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于2008年5月编制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3月我所受**交通局的委托,开始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接到委托任务后,我所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于2009年4月15日至25日到项目区开展外业调查、测量工作,在外业工作的基础上,于2009年6月完成了该报告送审稿的编制工作。1.1.3项目区概况项目所在区域地处秦岭东西复杂带之西段南亚带内,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3400~4200m之间,线路所经区域有中低山、中高山、冲积平原三种地貌。沿线属青藏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受西风环流影响和高原地形作用,气候寒冷湿润,光照丰富,雨量充沛,长冬短夏,春秋短暂。区域内年平均气温2.1℃,年极端最高温度25.1℃(2000年07月26日),年极端最低气温-28.0℃(1991年01月05日);年均降水量615mm,降水多集中在6-8月;沿线区域最大冻土深度为140cm。沿线经过地区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黄河及其支流甘河,水量较大;项目区以亚高山草甸土为主,间有草甸土、沼泽土;项目区植被覆盖良好,达90%,29\n1综合说明草木生长茂盛,主要类型有高寒灌丛、草甸和草原。1.1.4方案编制深度、设计水平年及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有关方案编制深度的规定,本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深度与项目主体工程设计一致,为可行性研究深度,设计水平年确定为2011年。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本工程经过的**县是**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码曲县是国家级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参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规定,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统一执行Ⅰ级标准。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1)本工程选线没有制约性因素。(2)本工程选线、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满足防治水土流失的基本要求,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是可行的。(3)取土场、弃渣场位置合理,数量上不再增减。(4)主体工程设计中,根据实地地形、地质情况,依照相关设计规范,考虑到工程建筑安全与施工安全,对公路工程采取了一系列防护措施,这此措施同时有利于水土保持。(5)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在保证主体工程安全的同时,有效的减少了土石方开挖数量,对防治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本方案应在主体工程设计的基础上对应增加的水土保持工程进行设计,取土场、弃渣场、施工临建区、临时道路、表土剥离、路基临时防护等的防护问题主体工程考虑的较少,本水土保持方案应进行重点补充设计。(7)主体设计单位应将本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防治措施纳入主体设计中。29\n1综合说明1.3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该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169.47hm2,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面积143.93hm2,按行政区域划分,**县122.82hm2,码曲县21.10hm2;直接影响区面积为25.54hm2,按行政区域划分,**县19.48hm2,码曲县6.06hm2。本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为3个一级分区(中低山区、中高山区、冲积平原区)和5个二级分区(主体工程防治区、弃渣场防治区、取土防治区、临时道路防治区和施工临建防治区)。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工程建设过程将损坏原地貌面积143.93hm2,其中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143.93hm2。工程建设弃土(石、渣)量为21.17万m3,共设置3个弃渣场,占地面积1.97hm2。预测期内水土流失总量为9357.68t,新增水土流失量8290.10t。公路建设的基础开挖、削坡和路基填筑改变了原地形,形成的高陡边坡破坏了原地表的稳定性,若不及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对公路正常运营和行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本方案在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基础上,确定水土流失防治重点,防治重点区是主体工程区(填方区、挖方区)、弃渣场区、取土场区。主体工程区(填方区、挖方区、服务设施区)布设了截水沟、排水沟等,进行了边坡绿化、场地的绿化美化,各项防护措施标准高,方案主要需补充施工期临时防护措施的设计。方案措施设计以弃渣场区为重中之中,防治措施布设时,弃渣场首先布设截排水沟,之后进行土地整治、植被恢复等防治措施,防止弃土(渣)流失;对弃渣场临时占地堆放的清理表层土则设计填土编织袋拦挡防护措施,防止表层土流失,堆渣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进行土地整治。29\n1综合说明取土场布设排水系统和削坡、土地整治等措施,形成完善、系统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使新增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临时道路和施工临建区布设防洪排导、施工工区废弃物清除、土地平整等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水土保持工程主要工程量(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①主体工程防治区,土方开挖27521m3,土方回填27521m3,浆砌石截、排水沟47450m;②弃渣场防治区,土石方开挖561m3,土石方填筑132m3,浆砌块石318.76m3,土地整治1.78hm2;③取土场防治区,土石方开挖1833.80m3,土石方填筑103.80m3,浆砌块石1726.16m3,土地整治11.22hm2;④施工临建区,土地整治5.74hm2;⑤临时道路区,土地整治1.76hm2。(2)水土保持植物措施:①主体工程防治区,植物类护坡46.93hm2;②弃渣场防治区,人工铺草皮1.91hm2;③取土场防治区,人工铺草皮12.10hm2;④施工临建区人工铺草皮6.00hm2;⑤临时道路区种草1.84hm2。(3)水土保持临时工程措施:①主体工程防治区,填土编织袋拦挡与拆除3575m3,铺彩条布27600m2,开挖土质排水渠180m3,开挖泥浆池、沉淀池土方168.00m3;②弃渣场防治区,填土编织袋拦挡与拆除285.60m3;③取土场防治区,填土编织袋拦挡与拆除354.69m3;④施工临建区,开挖土质排水渠216.00m;⑤临时道路区,开挖土质排水渠828.00m,砂砾垫层5520.00m3。1.6水土保持监测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的规定,水土保持监测采用地面观测法、调查监测法和巡查法,在注重最终观测结果的同时,对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全面定位监测,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实现监测资料的连续性。水土保持监测频次应根据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具体安排确定,分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分别对待。29\n1综合说明各路段的监测点位布设为路基扰动地面监测点、弃渣场监测点、不良地质段监测点,监测点共计7个。1.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工程水土保持工程估算总投资3136.17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1955.62万元,植物措施投资504.97万元,施工临时工程投资292.46万元,独立费用为138.10万元(其中水土保持监理费20.00万元,水土保持监测费为27.04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为71.55万元。方案实施后,扰动土地整治率、治理度、拦渣率、植被恢复系数、林草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控制比分别为99%、96%、99%、98%、48%、1,达到或超过了防治目标。1.8结论与建议1.8.1结论主体工程在可研阶段的推荐线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与评价,无制约项目上马的水土保持制约因素,项目建设是可行的。1.8.2建议(1)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在下阶段设计中对隧道方案作进一步比选,优化设计、对高填深挖路段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2)本方案对弃渣场进行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设计,建议业主委托具有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在后续工程设计中认真落实相应阶段的水土保持初步和施工设计,并将有关设计文件报送本方案审批主管部门备案。(3)建议业主签定承包合同时,要明确施工单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严禁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扩大扰动面积,严禁随意弃土弃渣。(4)落实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制度,建议业主委托具有相应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承担水土保持工程监理。(5)落实水土保持工程监测制度,建议业主委托具有相应29\n1综合说明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制定水土保持监测规划,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6)地方水土保持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以保证水土保持方案各项措施的落实。29\n1综合说明**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填表日期:2009年6月项目名称**流域管理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涉及省区甘肃省涉及市或个数**涉及县及个数**县、**县项目规模二级公路,全长60.30km。总投资(亿元)4.90土建投资(亿元)4.20动工时间2009年5月完工时间2010年10月设计水平年2011年项目组成建设区域长度(m)/面积(hm2)挖方量(万m3)填方量(万m3)主体工程区挖方区15000/43.31142.40192.10填方区48950/79.65桥隧区240.04/0.49服务设施区0.33hm2/9处弃渣场区1.97hm2/3处21.17取土场区12.34hm2/9处70.87临时道路区1.84施工临建区6.00国家、省级重点防护区类型重点预防保护区地貌类型草原土壤类型亚高山草甸土为主气候类型青藏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主要为草原原地貌侵蚀模数[t/(km2.a)]300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169.47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1000项目建设区(hm2)143.93扰动地表面积(hm2)143.93直接影响区(hm2)25.54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143.93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9357.68新增水土流失量(t)8290.10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5土壤流失控制比0.8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7林草覆盖率(%)25防治措施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主体工程区土方开挖27521m3,土方回填27521m3,浆砌石截、排水沟47450m植物类护坡类46.93hm2综合护坡7.14hm2填土编织袋拦挡与拆除3575m3,铺彩条布27600m2,开挖土质排水渠180m3,开挖泥浆池、沉淀池土方168.00m3弃渣场区土石方开挖561m3,土石方填筑132m3,浆砌石截排水沟318.76m3,土地整治1.78hm2人工铺草皮1.91hm2填土编织袋拦挡与拆除285.60m3取土场区土石方开挖1833.80m3,土石方填筑103.801m3,浆砌石1726.16m3,土地整治11.22hm2人工铺草皮12.10hm2填土编织袋拦挡与拆除354.69m3临时道路区土地整治1.84hm2种草1.84hm2开挖土质排水渠828.00m,沙砾垫层5520.00m3施工临建区土地整治6.0hm2人工铺草皮6.00hm2开挖土质排水渠216.00m投资(万元)1955.62504.97292.46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3136.17独立费用(万元)138.10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20.00监测费(万元)27.04方案实施期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方案编制单位**建设单位**自治州交通局地址安定区永定路352号地址**合作市项目负责人及电话法人及电话联系人及电话联系人及电话传真/邮编传真/邮编电子信箱电子信箱29\n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1方案编制的目的意义项目所在地位于**西南部,甘、青、川三省交界处。东与四川省若尔盖县接壤,南与四川省阿坝县相邻,西与青海省久治县、甘德县、玛沁县相连,北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相接。本项目起点为**县**,接国道213线K386+400,经李恰如牧场、**县尼玛镇、中间穿越西倾山,终点为**县城,与**县城街道顺接,全长60.3km。项目的建设必将对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路建设扰动沿线的地形地貌,损坏原有的地表植被,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使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受到损害;(2)路堑的开挖、路基的填筑,特别是弃渣及高填深挖地段极易造成水土流失;(3)由于施工线路长,临时建筑物、施工场地、便道等对土地的占用、堆填碾压等会形成一些新的裸露面,引起加速侵蚀。因此,在本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直至整个施工阶段和公路运营期,对公路建设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要引起足够重视,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就是预防和控制公路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使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确保主体工程的安全,有效控制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同时,也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提供依据。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对保障公路建设和安全运行,防治公路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2.2编制依据2.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29\n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1985年6月18日);(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7)《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发[2000]38号文);(8)《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3年9月29日甘肃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4年6月4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第二次修正);(9)《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4年11月23日青海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10)甘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细则(1989年5月4日甘肃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2.2.2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第5号令,1995年5月30日发布,2005年修订);(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2000年1月31日);(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6号令,2005年修订);(4)《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告2006年第2号);(5)《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19号,2004年9月15日)。2.2.3规范性文件(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水保[1994]513号文);29\n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2004-2015)》(水利部2004年8月);(3)《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务院[1993]5号);(4)《关于印发<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的通知》(水保[2001]12号);(5)《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保监[2001]15号);(6)《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水保监[2008]8号);(7)《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8)《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8号,2006年12月19日);(9)《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管理暂行办法》(水利部水保[2003]第202号;根据2005年7月8日《水利部关于修改或者废止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范性文件的决定》修改);(10)《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7]发改价格670号);(11)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办函[2002]154号;(12)《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列计的指导意见》保监[2005]22号;(13)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7]184号文,2007年5月21日);(14)《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29\n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水利部令第29号,2006年12月19日);(15)《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2000年5月19日);(16)《甘肃省水土流失危害补偿费、防治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甘肃省物价委员会、财政厅、水利厅1994年9月)。2.2.4技术规范与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3)《防洪标准》(GB50201-94);(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5)《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7)《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8)《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9)《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10)《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11)《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1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SL387-2007);(13)《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14)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投资[1999]1340号文”发“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对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概算中‘价差预备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计投资[1999]1340号文件”);(15)交公路发[2005]230号文交通部关于完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的有关内容的通知。29\n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2.5技术文件及资料(1)《**可行性研究报告》(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5月3日);(2)**、**县《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年鉴》。2.3指导思想与编制原则2.3.1指导思想方案编制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护,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充分利用已有的水土保持科研成果和治理经验,针对主体工程建设的特点、规模、布局、建设时序及施工工艺,通过实地勘察和调查,在预测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数量、范围和危害的基础上,对主体工程进行水土保持功能分析评价,明确方案编制重点,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和防治措施布局,注重预防保护,采取全面治理与重点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提出水土保持防治方案,优化设计单项措施,建立一个与主体工程相衔接、水土保持功能完善、结构合理、效益显著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达到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环境,保障公路建设安全运行、并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目的。2.3.2编制原则(1)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甘肃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甘肃省水土流失危害补偿费、防治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等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2)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在水土流失预测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公路建设的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并据此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329\n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坚持“三同时”原则。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4)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分析项目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治理措施,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地布设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从根本上把新增水土流失危害降到最低程度。(5)与主体工程相衔接的原则。通过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评价,提出补充、完善意见,完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把保持水土资源与公路建设及安全运行有机地结合起来。(6)突出重点原则。在水土流失预测的基础上,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加强对重点部位和重点时段进行预防治理措施的布设,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7)生态环境建设优先原则。把植被恢复作为水土保持的一项治本措施,优先考虑土地复垦利用及林草措施,把防治新增水土流失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保护和恢复土地生产力有机地结合起来。(8)坚持“经济、合理、安全、高效”的工程设计原则。2.4方案编制深度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有关方案编制深度的规定,“新建、扩建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内容和设计深度与项目主体工程所处的阶段要求相适应”。目前主体工程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因此,本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深度与项目主体工程设计一致,为可行性研究阶段。2.5设计水平年及方案服务期**实施安排为施工准备期2009年4月,施工期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故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确定为2011年。本工程为建设类项目,方案服务期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设计水平年结束,共2.6年,总计31个月。29\n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6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本工程经过的**县是**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县是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参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统一执行Ⅰ级标准,即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5%、土壤流失控制比0.8、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7%、林草覆盖率达25%。29\n\n3项目概况3项目概况3.1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2)建设单位:**自治州交通局(3)建设性质:新建工程(4)地理位置:项目所在地位于**西南部,甘、青、川三省交界处。东与四川省若尔盖县接壤,南与四川省阿坝县相邻,西与青海省久治县、甘德县、玛沁县相连,北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相接。本项目起点为**县**,接国道213线K386+400,终点为**县城,与**县城街道顺接,全长60.3km。项目地理位置见图3-1。(5)等级与建设规模 **至**公路总长60.30km,前31km为新线,K31至终点段基本利用现有路线,并在部分段落展线。工程等级为Ⅱ级,公路等级二级,设计车速为60km/h,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路线起点位于G213线K386+400处,距离**10.4km,距尕海至**公路原起点12km,路线终点位于**县城,顺接城市道路。路线基本走向为由北向南,其间翻越西倾山,以此为界,北面属于****县,南面属于**县。全线主要的控制点为:**、李恰如、忠克、**县城。(6)总投资与土建投资本建设项目推荐方案估算总投资4.90亿元,其中土建投资4.20亿元,全部为国投。(7)建设工期本项目建设计划于2009年5月开工,2010年10月底建成通车,施工期18个月。工程项目特性参见表3-1。29\n3项目概况29\n3项目概况表3-1 **项目特性表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2建设地点路线起点位于G213线K386+400处,距离**10.4km,距尕海至**公路原起点12km,路线终点位于**县城,顺接城市道路。路线基本走向为由北向南,其间翻越西倾山,以次为界,北面属于****县,南面属于**县。全线主要的控制点为:**、李恰如、忠克、**县城。3工程等级Ⅱ级公路等级二级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4工程性质新建及改扩建工程5建设单位**自治州交通局6技术指标线路里程(km)60.3km设计速度(km/h)60路基宽度(m)10/12车道宽度8.5/11.5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沥青砼路面隧道全宽(m)10最大纵坡(%)5桥面宽度(m)9+2×0.25;11+2×0.25特大桥设计洪水频率1/100大中小桥涵及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507总投资(亿元)4.908土建投资(亿元)4.209建设工期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总工期18个月二、项目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项目组成占地面积(hm2)工程规模合计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单位数量主体工程区挖方区41.3141.310.00m15000填方区79.6579.650.00m48950桥梁区0.490.490.00m/座240.04/4服务设施区0.330.330.00处1弃渣场区1.970.001.97处3取土场区12.340.0012.34处9临时道路区1.840.001.84m4600施工临建区6.000.006.00处6合计143.93121.7822.15 三、项目土石方工程量总土石方量(万m3)334.50弃渣场堆渣量(万m3)21.17工程总挖方(万m3)142.40表土临时堆放23.31工程总填方(万m3)192.10工程总借方(万m3)70.873.2项目组成及布置3.2.1现有公路状况现有公路起点位于G213线K389+100处,终点**29\n3项目概况县,路线全长51.9Km,路线由北向南布线,现有**K0+000~K19+000穿越尕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边沿,对自然保护区建设影响较大,本段是重点改建路段;K19+000~K31+200段沿峡谷布线,旧路两侧山体陡峻,平面指标低,部分路段纵坡较大;K31+200~K41+500段为翻越西倾山路段,路线平面指标低,回头弯道多,纵坡大,冬天积雪严重,行车存在很大危险,为重点改造路段。沿线旧路宽7.5m,为沥青路面,两侧为混凝土护肩,宽0.25m。现有公路平整度较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路面出现剥落、坑槽、网裂、波浪、吭边等病害,局部路段有翻浆产生,路面基本无路拱坡度。公路两侧排水设施不健全,除局部路段采用浆砌片石进行边沟加固外,其余均为土边沟,路基受地下水的侵蚀,局部路基有沉陷现象。防护设施较少,沿沟路基不断受流水掏蚀,边坡坍塌,路基可用宽度变小。原路堑边坡局部路段为碎石土,坡体松散,间隙有大块石崩坍于路面,阻塞交通,影响公路运营。沿线经草原,公路两侧坡面开挖后未进行及时的绿化,破坏生态,土体外露,植被消失,极难恢复。交通标志缺乏,无法及时引导及警示来往车辆,造成行车缓慢,险情较多。桥涵设施基本健全,但破坏严重。旧有涵洞为拱涵及板涵两种,均不同程度存在板拱裂缝、基础沉陷、堵塞现象,个别涵洞八字墙损坏。3.2.2新建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1)路线走向项目路线总的走向是自北至南,前31km为新线,K31至终点段基本利用现有路线,并在部分路段展线。路线起点位于G213线K386+400处,距离**10.4km,距尕海至**公路原起点12km,路线终点位于**29\n3项目概况县城,顺接城市道路。路线基本走向为由北向南,其间翻越西倾山,以此为界,北面属于****县,南面属于**县。(2)主要控制点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G213线K386+400处,终点位于**县城,顺接城市道路,主要的控制点为:**、李恰如、忠克、**县城。3.2.3工程布置3.2.3.1主体工程区**推荐线全长60.3km,其中填方长48.95km,挖方长15km,全线共设桥梁4座,总长240.04m,其中大桥216.50m/2座,中小桥23.54/2座;共设涵洞167道;推荐线设隧道1座,长3310m;本项目与等级公路平面交叉共有5处;在桩号K54+500处设置1处养护管理站。主体工程总布置图见附图-01(1:200000)。(1)路基工程本路段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K0+000~K46+600路基宽10m,路面宽度为8.5m,K46+600~K60+300路基宽度12m,路面宽度10.5m,路拱横坡2%,两侧为0.75m的土路肩。①路基边坡:本项目地处草原,植被较好,但生态脆弱,破坏后需及时恢复,进行坡面绿化,根据沿线土质及岩石风化程度,确定一般路基边坡率如下:路堤边坡:填土路堤采用折线形边坡,填土高度1~8m为1:1.5,填土高度8~20m为1:1.75,填土高度20m以上为1:2,并在20m处设2m宽的平台。路堑边坡率:胶结密实的碎(砾)石土及风化较严重的岩石或泥岩0~16m采用1:0.75,大于16m采用1:1,对于小于16m路段,均采用1:1边坡,以利于后期绿化;硬质岩路段0~16m采用1:0.5,大于16m采用1:1,土石交界处设置2m宽碎落台,土质边坡设置边坡1:1。边坡每8m设一宽2m碎落台,路基边缘设置1m碎落台。29\n3项目概况在地面横坡陡于1:5的旧路边坡上加宽填筑路堤时,路堤基底应开挖成台阶状,宽度1~2m,并设4%的倒坡,原旧路填土疏松地段应超挖回填。②路基防护护坡:沿线经过地带局部为沟道,为防止波浪冲刷坡脚,保证路基边坡稳定,在填方坡脚处设置M7.5浆砌片石护坡进行防护。挡土墙:K31至终点路段,路线基本沿旧路布设,由于局部路段线位较高,旧路宽度不足,且部分路段侵占沟道,坡脚离开路基较远,因此为保证路基边坡稳定,设置M7.5浆砌片石挡土墙进行防护。骨架护坡:本项目地处草原地带,为恢复植被,对坡面先做好初期防护,对于坡面较陡路段设置骨架护坡,稳定种植土。驳岸墙:为防止河流冲刷路基,不断掏蚀路基边坡,顺沟坎设M7.5浆砌片石驳岸墙进行防护。内护墙:路线沿旧路布设段,由于局部路段路基较窄,需开挖山体拓宽路基,为保证边坡稳定,防止边坡坍塌,沿路基挖方坡脚设置设M7.5浆砌片石内护墙。③路基、路面排水结合沿线地质地理情况,为确保路基稳定,防止边坡冲蚀及防止开挖后对环境破坏加剧,路基、路面排水设施应与桥涵及天然沟道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以排除地表水。路基纵向排水以边沟为主,设置排水沟、渗沟等设施将水引(排)出路基范围以外或引入桥涵,排水设施均采用草皮进行加固。局部路段坡面较长,雨季水流汇集,形成沟渠冲刷路基,因此,在路基边坡外不小于5m处设置截水沟,将水进行截流,避免水流掏蚀路基。路线经过草原地带,部分路段为沼泽,地下水位较高,沿路基设置渗沟,将水引离路基。(2)路面工程29\n3项目概况根据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中对二级公路的要求,填方压实度0~80cm范围内≥95%,80~150cm范围内的压实度应≥94%,150cm以下的压实度应≥92%;零填及路堑路床(0~80cm)的压实度应≥95%。根据交通量和公路等级对路面强度的要求,并考虑路面面层坚实、耐磨和抗滑的功能要求,结合沿线气候、水文、地质和材料供应情况,经过计算拟定以下路面结构组合方案。上面层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厚3.0cm下面层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厚4.0cm基层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用量5%)厚20cm底基层水泥石灰稳定砂砾土(水泥用量6%)厚20cm垫层天然砂砾厚15cm挖方、填方路基标准断面见附图-02。(3)桥涵工程项目所在地位于**西南部,甘、青、川三省交界处。区域内高山、草原、河谷相间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环水绕,草原辽阔,海拔在3400~4200米之间。桥涵均结合地形设置:共设大桥2座,小桥2座,涵洞167道。桥梁设置具体见表3-2。表3-2 桥梁设置一览表序号桩号孔径结构类型长度(m)桥型备注1K4+3705-20.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106.5大桥新建2K31+3201-13.0m钢筋混凝土空心板8.5小桥新建3K39+7101-6.0m钢筋混凝土空心板15.04小桥新建4K56+8205-20.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110大桥新建(4)隧道工程本项目在K43+250~K46+560设1座隧道,长3310m,属特长隧道,隧道组成为石质。隧道按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的建筑限界进行设计,按双车道布置。隧道的建筑限界如下:行车道宽度2×29\n3项目概况3.5m,净空高度5m,左右侧侧向宽度均为0.5m,左右侧人行道宽度均为1m,隧道内设置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宽度为3.5m,长度40m,间距不大于750m。洞内路面设计荷载:公路-Ⅱ级。隧道设置情况具体见表3-3、3-4。表3-3隧道设置一览表起讫桩号长度地质分类隧道组成备注K43+250~K46+5603310m特长隧道石质新建表3-4 隧道设计标准表公路等级设计时速行车道宽度左右侧侧向宽度左右侧人行道宽度全宽净高二级公路60Km/h2×3.5m0.5m1.0m10.0m5m表3-5隧道工程地质概况表起讫桩号长度隧道名称洞身围岩地质特征备注K43+250~K46+5603310m西倾山隧道隧址区大部分路段为二迭系所覆盖,局部出露石炭系和三迭系地层。岩层为深灰色块状灰岩,夹黑色薄层粉砂岩、页岩、砂质灰岩,岩层间节理发育,局部挠曲极明显,未发现大的溶蚀现象。围岩级别:Ⅲ~Ⅴ(5)交叉工程本项目推荐方案为二级公路,根据技术规范的规定,当主线与其他等级公路及农道相交时,应设置平面交叉道口。平面交叉型式根据被交叉道路等级和交通量及地形条件确定,采用合理的交叉型式,以确保交通的顺利通过。本项目与等级公路平面交叉共有5处,其余为等外交叉。等级平交面层铺设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路面3cm,基层设置20cm水泥稳定砂砾。(6)养护设施根据路线等级、长度和沿线交叉状况,在桩号K54+500处设置1处养护管理站,以便公路养护及隧道管理。(7)不良地质地段沿线发育的主要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有崩塌和软土。29\n3项目概况沿线K30+600~K31+600段右侧山体较高,虽为基岩边坡,但由于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呈碎石状镶嵌结构,易发生崩塌、碎落现象。K40+600~K41+600段右侧山坡为坡积的块石、碎石,结构松散,未胶结,经常发生崩塌、碎落现象。边坡开挖不当会诱发崩塌进一步发生,对路基有一定影响。因此边坡开挖时应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避免放大炮,放缓边坡坡率,有条件时可选择路线左移,避免对山体的扰动。沿线地表腐植土广布,黑色,湿至饱和,呈软塑状。厚度一般在0.5m左右。局部低洼地带,由于长期浸水,腐植土呈饱和状,形成淤泥质土,厚度达1.0m以上,呈现沼泽地貌,其承载力较低,属软土。位于填方段的腐植土应清表,并集中堆放,用来恢复植被;填方段的沼泽地应清除淤泥质土并换填砂砾、碎石等。挖方段应集中堆放表层的腐植土,用来恢复植被。不良地质分布及主体工程的处理措施见表3-6。表3-6不良地质地段表序号起讫桩号长度(m)类型不良状况处理措施1K0+000~K60+30060300软土沿线地表腐殖土广布,黑色,湿至饱和,呈软塑状。厚度一般在0.5左右。局部低洼地带,由于长期浸水,腐殖土呈饱和状,形成淤泥质土,厚度达1m以上,呈现沼泽地貌,其承载力较低。1、位于填方段的腐殖土应清表,并集中堆放,用来恢复植被,填方段的沼泽地应清除淤泥质土并换填砂砾、碎石等。2、挖方段应集中堆放表层的腐殖土,用来恢复植被。2K30+600~K31+6001000崩塌该段右侧山体较高,虽为基岩边坡,但由于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呈碎石状镶嵌结构,易发生崩塌、碎落现象。边坡开挖不当会诱发崩塌进一步发生,对路基有一定影响。1、边坡开挖时应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避免放炮。2、放缓边坡坡率。3、路线左移,避免对山体的扰动。29\n3项目概况3K40+600~K41+6001000崩塌路线右侧山体多为坡积的块石、碎石,结构松散,未胶结,经常发生崩塌、碎落现象。边坡开挖不当会诱发崩塌进一步生生,对路基有一定影响。1、放缓边坡坡率。2、路线左移,避免对山体的扰动。(8)特殊路基段本项目沿线存在的特殊路基有沼泽、腐植土、边坡滑塌。①沼泽:路线跨越沟道时,局部路段为沼泽,成黑泥状,对该路段采用抛块片石挤淤进行处理,块片石平均粒径≥30cm,片石抛入水面后,采用重型压路机反复碾压,使填石密实,然后在其上铺筑碎石10cm及天然砂砾20cm作为反滤层,再填筑路基。②腐植土:路线沿草原地带布设,由于局部路段植被较厚,多年积累,形成腐植土,易发生冻胀、翻浆,需要进行超挖换填处理。换填材料采用渗水的天然砂砾,厚度不小于50cm,并在渗水路段渗水一侧设置渗沟截断地下水对路基影响。③边坡滑塌:边坡滑塌易出现在薄层表土与下伏岩石段,施工开挖边坡后,坡面受雨水冲刷、冲蚀,水下渗至岩土交界面或薄弱面,使其稳定性下降,从而引发边坡滑塌。处治措施:边坡开挖后及时采取绿化,挂网等处置措施,拦截坡面水入排水沟,并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采用卸载、抗滑支护等措施保证边坡稳定性。特殊路基分布及主体工程的处理措施见表3-7。表3-7特殊路基地段表序号起讫桩号处理措施长度(m)平均宽度(m)厚度(m)1K10+200~K10+500抛石挤淤3002422K17+200~K17+500抛石挤淤3002423K18+100~K18+300抛石挤淤2002424K43+000~K43+200挖除腐殖土2002415K50+100~K50+300挖除腐殖土2002413.2.3.2弃渣场主体工程推荐线拟定了3个渣场,渣场总占地面积1.97hm2,全部为临时占地,弃渣量为21.17万m3。根据弃渣场29\n3项目概况所在的桩号,按地形地貌分区统计各弃渣场布设情况见表3-8,渣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03。表3-8弃渣场布设情况表分区序号行政区划桩号弃渣量(m3)表土剥离(m2)最大堆高(m)占地面积地地类型新修便道终期恢复方向中低山区1**K2+460-K3+020左侧路基边18621622050.62草地100×4草地2**K5+700-K5+800右侧路基边30039405100.33草地100×4草地中高山区3**K20+460-K22+400右侧路基边16301010350101.01草地100×4草地合计211670169751.973.2.3.3取土场本项目共有9个取土场,总占地面积为12.34hm2,取土量为70.87万m3,取土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04。各取土场特性见表3-9。表3-9取土场特性表分区序号桩号行政区划取土量(m³)表土剥离(m2)最大挖深(m)占地面积地地类型新修便道终期治理情况中低山区1K3+900右侧500m**县42300960080.96草地500×4草地2K13+800右侧100m**县1970404240084.20草地100×4草地中高山区3K29+100左侧500m**县1401460.01草地100×4草地4K34+160右侧500m**县101080107401.07草地100×4草地5K36+500右侧100m**县10120012820101.28草地100×4草地6K37+420右侧100m**县1075179240100.93草地100×4草地9K50+500右侧100m**县724401259081.26草地100×4草地冲积平原区10K56+300右侧100m码曲县216082700100.27草地100×4草地11K60+200右侧200m码曲县6539223590102.36草地100×4草地合计70871712369412.343.2.3.4施工临建区该区域主要包含路线施工场区、施工生活区、预制场等,一般选在地形开阔平坦处。本工程沿线共设置6处施工临建区,每处占地1.00hm2计,共占地6.00hm2。施工临建区占地类型全为草地。3.2.3.5施工临时道路区工程主要利用已有国道省道和乡村公路,同时为了满足施工要求,布设施工临时道路。施工临时道路主要为了连通现有公路与弃渣场、隧洞口、取土场而修建。为了满足施工车辆通行要求,临时道路设计宽度为4.0m。29\n3项目概况根据主体设计报告,施工临建区、料场利用现在公路及便道,不新增施工临时道路。根据规划量算,施工便道总长度4.6km,占地面积1.84hm2,占地类型全为草地。3.3工程占地本项目路线总长60.30km,预计征占土地143.93hm2,其中永久占地121.78hm2,临时占地22.15hm2。按工程类型划分,主体工程占地121.78hm2,弃渣场占地1.97hm2,取土场占地12.34hm2,施工临建区占地6.00hm2,临时道路区占地1.84hm2。按地形地貌分区统计工程占地面积详见表3-10。3.4土石方平衡本项目路线里程长,地质条件复杂,建设规模大,桥隧等工程数量大,使得土石方工程量大,弃方数量大,对此应统一安排和规划,尽量考虑综合利用,尤其是隧道弃渣,可作为填方用料,以挖作填,力争填挖平衡。隧道出渣方法为边挖边运走,本工程隧道长3.31km,出渣量为31.31万m3,就近调配利用到路基填方工程中。本工程不良地质地段处理的土石方工程量已包含在路基土石方量之中。考虑到河流、山体等自然因素对土石方调运的影响,按自然节点分段进行土石方平衡见表3-11,从表知推荐线路路基总挖方158.42万m3(其中含剥离表土16.02万m3),推荐线路总填方192.10万m3,借方70.87万m3,永久弃渣21.17万m3(未含剥离表土)。另外,取土场,弃渣场共计剥离表土7.29万m3。本工程总共产生弃方44.48万m3,其中永久弃渣21.17万m3,将其在选定的弃渣场堆放,加强各种防护措施,以防产生水土流失,临时堆放表土23.31万m3(暂时堆放在公路征用地范围之内,待路基及取土场、弃渣场完成后用于绿化覆土)。工程土石方平衡及调配利用详见表3-11。土石方流向框图见图3-2所示。3-10工程占地面积表单位:hm229\n3项目概况分区起迄桩号长度分区占地类型及数量(hm2)合计占地性质(km)荒坡河滩草地旧路中低山区K0+000~K16+50016.5主体工程区挖方区 29.70 29.70永久占地填方区 45.49 45.49永久占地桥梁区 0.20 0.20永久占地服务设施区 永久占地小计 75.39 75.39 弃渣场区 0.96 0.96临时占地取土场区 5.16 5.16临时占地临时道路区 0.72 0.72临时占地施工临建区 2.00 2.00临时占地小计 84.23 84.23 中高山区K16+500~K53+30036.8主体工程区挖方区0.61 11.00 11.61永久占地填方区 18.119.2027.31永久占地桥梁区 0.08 0.08永久占地服务设施区 永久占地小计0.61 29.199.2039.00 弃渣场区 1.01 1.01临时占地取土场区 4.55 4.55临时占地临时道路区 0.84 0.84临时占地施工临建区 3.00 3.00临时占地小计0.61 38.609.2048.41 冲积平原区K53+300~K60+3007主体工程区挖方区 永久占地填方区 1.884.966.84永久占地桥梁区 0.21 0.21永久占地服务设施区 0.33 0.33永久占地小计 0.212.214.967.38 弃渣场区 临时占地取土场区 2.63 2.63临时占地临时道路区 0.28 0.28临时占地施工临建区 1.00 1.00临时占地小计 0.216.124.9611.29 合计60.3主体工程区挖方区0.61 40.70 41.31永久占地填方区 65.1514.1679.65永久占地桥梁区 0.21 0.49永久占地服务设施区 0.33 0.33永久占地小计0.610.21106.7914.16121.78 弃渣场区 1.97 1.97临时占地取土场区 12.34 12.34临时占地临时道路区 1.84 1.84临时占地施工临建区 6.00 6.00临时占地合计0.610.21128.9414.16143.93 29\n\n3项目概况表3-11土石方平衡及调配利用表单位:m3分段开挖回填本桩利用调入调出外借永久弃渣路基开挖剥离表土数量来源数量去向数量来源数量去向K0+000~K5+00099100150002238009910082400K5+000~K10+000段82400 42300K3+900右侧500m K5+000~K10+00031620015300112700112700 203500K0+000~K5+000段82400,K10+000~K15+000段72440,废弃48660 48660K2+460-K3+020左侧路基边,K5+700-K5+800右侧路基边K10+000~K15+00027500147001557802750072440K5+000~K10+000段72440 55840K13+800右侧100m K15+000~K20+000124001260015360012400 141200K13+800右侧100m K20+000~K25+000269620165009811098110 171510K25+000~K30+000段8500,废弃163010 163010K20+460-K22+400右侧路基边K25+000~K30+000108260120001169001082608500K20+000~K25+000段8500 140K29+100左侧500m K30+000~K35+000287001170012978028700 101080K34+160右侧500m K35+000~K40+000239001140012510023900 101200K36+500右侧100m K40+000~K43+30070800990037217070800193853K43+300~K46+600段193853 107517隧道开挖方193853,K37+420右侧100m K43+300~K46+600313133 313133K40+000~K43+300段193853,K46+600~K50+000段119280 K46+600~K50+000226001020014188022600119280K43+300~K46+600段119280 隧道开挖方119280 K50+000~K55+00011704015000189480117040 72440K50+500右侧100m K55+000~K60+300147001590010170014700 87000K56+300右侧100m,K60+200右侧200m 合计14239531602001921000735810476473 688143 708717 211670 31\n\n3项目概况工程总挖方:165.71万m3路基隧道挖方:142.40万m3路基剥离表土16.02万m3临时堆放表土16.02万m3用于后期绿化弃渣21.17万m31~3号弃渣场工程本桩利用填方量:73.58万m3工程借方量:70.87万m3工程总填方量:192.1万m3工程调配利用填方量:47.65万m31~6、9~11号取土场图3-2土石方流向框图3.5施工组织3.5.1施工工艺(1)路基工程路基工程采用机械施工为主,适当配合人工施工的方案。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033-95)和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路基工程施工主要包括清基、修筑截排水沟、取土、筑路、削坡、路基边坡防护等工艺。按照规范施工前首先进行场地清理,主要包括既有建筑物拆除、草皮清理、坑穴回填、填方路段耕作土清除。为防止施工层表面层积水,路基施工前需修筑必要的截排水设施。挖方路段:在石质部位的开挖采用台阶式爆破作业,爆破模式要使最大粒径小于30cm61\n3项目概况,对于粘性土的部分,应结合运至填土地点的距离选择不同的施工机械。施工形成挖方边坡,土层土体较为紧实,但再塑地貌坡度增大,开挖松散物容易加速水土流失,边坡失稳会产生崩塌等重力侵蚀,应首先完善汇水地段排水沟及涵洞体系。填方路段:一般地基填筑路堤时,选择比较干燥的粘性土;在低凹地等处施工,应先将明水排除,再进行清挖换填,分层填筑、碾压,下层应选用水稳定性好的砂砾填筑;对于用粗粒土填筑的路堤边坡,要避免地表水渗入填土内部,防止因土质过于潮湿而使边坡或路基失去稳定。再塑填方路段,堆填土施工阶段较为松散,抗侵蚀能力弱,再塑地貌坡度增大,容易产生加速侵蚀。填挖过渡路段:首先完善坡脚的防护工程,再进行开挖,对开挖松散物及时移运加工,严格按施工规范采取措施,防止通车后产生错台,使路面破坏。地质不良路段:软土段位于填方段的腐殖土应清表,并集中堆放,用来恢复植被,填方段的沼泽地应清除淤泥质土并换填砂砾、碎石等,挖方段应集中堆放表层的腐殖土,用来恢复植被。崩塌段边坡开挖时应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避免放炮,放缓边坡坡率,避免对山体的扰动。边坡防护施工:路基完工后采取多种防护措施。绿化坡面防护主要采取植草的形式;稳定加固防护采用锚杆、锚索、窗式绿化护面墙等。对于路堤边坡,当路堤边坡高度4.0m时,边坡防护进行植草皮、喷播草籽、三维网植草和喷混植生等合理的防护形式。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土壤流失,但植被恢复期植物措施保护了坡面,对坡面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2)路面施工路面基层及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5%%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采用6%水泥石灰稳定砂砾土,垫层采用天然砂砾,上面层采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下面层采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隧道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61\n3项目概况路面施工优先采用全机械化施工方案,以及有丰富路面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引进高效的宽幅摊铺机和拌和配套搅拌设备,实行集中拌和。(3)桥梁工程桥同时可兼做牛羊等动物通道。其工序主要包括临时防洪工程的修建、基坑开挖、地基处理、混凝土浇筑、桥面铺设、临时防洪工程的拆除等工艺。桥梁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或挖孔桩。大中桥梁上部结构均采用桥面连续的简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跨径采用10m、13m、16m、20m,小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或钢筋混凝土矩形板。桥梁下部构造根据河床地质情况,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式墩、肋形台。(4)隧道工程根据工程及水文地质调查,沿线隧道均采用曲墙式衬砌,支护结构采用复合式衬砌或喷锚式衬砌,隧道围岩较差的地段设置仰拱,当隧道边墙以下为整体性较好的坚硬岩石时可不设仰拱。根据不同的围岩级别,选取合理的衬砌形式,以达到安全美观,经济合理的目的。3.5.2施工用水、电及通讯工程用水可从沿线河沟中抽取,汛期河水含泥量大时,需开挖渗水池对河水进行沉淀处理后,再进行抽取,运至施工现场使用,水质优良,运输方便。沿线有电网分布,工程项目靠近输电线路时,工程用电可与电力供应部门联系,其余路段应考虑自行发电。沿线通讯条件便利,移动电话全线可以使用。3.5.3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沿线砾石、中粗砂、块片石、水等材料均需从路线两端购买,可利用现有便道,汽车运输,开采及运输较为方便。(1)石料61\n3项目概况块片石、碎石:可从路线起点附近、**县甘河上游沟内料场购买(其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不在本方案之内),岩性分别为砂岩、硅质灰岩。石质致密、坚硬,品质优良。可加工块片石、碎石,用于道路、桥涵工程。(2)砾石、中粗砂砾石、中粗砂料可从**县城附近黄河滩砂石料厂购买,砂砾系砂岩、灰岩、花岗岩等岩石碎屑。含泥量少,分选性、磨圆度均较好,品质优良,料厂生产级配砾石、中粗砂,储量丰富。采砂场分布见表3-12。表3-12沿线采石场一览表材料名称料场位置料场说明储量开采方法运输方式料场交通上路桩号上路距离(m)左右块片石、碎石K0+0001000料场位于路线起点左侧山包上,岩性为硅质灰渣,灰色,石质坚硬致密,品质良好。为合朗路石料场,可购买。碎碱石可由片石加工而成,供路面、构造物基础换填用丰富购买汽车运输利用现有公路、便道块片石、碎石K55+3001000料场位于路线右侧沟内。岩性为砂岩、灰绿色,石质坚硬致密,品质良好。碎石可由片石加工而成,供路面、构造物基础换填用。可购买丰富购买汽车运输利用现有公路、便道砂砾、中粗砂K60+3008000料场位于**县城附近黄河河滩,砂砾系砂岩、灰岩、花岗岩等岩石碎屑。含泥量少,分选性、磨园度均较好,品质优良,生产级配砾石、中粗砂,储量丰富。可购买丰富购买汽车运输利用现有公路、便道水1000沿线河沟中有常流水,工程用水可林中抽取,水质好丰富自采汽车运输利用现有公路、便道粘土K32+3001000可在李恰如牧场附近山坡开采,岩性为棕色强风化泥岩。可购买丰富购买汽车运输利用现有公路、便道本项目所需的沥青、木材、水泥、和钢材主要由市场供应,业主采取订购方式或招标方式进行购买。61\n3项目概况3.6移民(拆迁)安置项目设计选线时均避开现有建筑物,所以没有拆迁安置工程。3.7投资及进度安排本建设项目推荐方案估算总投资4.90亿元(土建投资4.20万元),平均每km造价813.23万元。由于本项目位于甘南藏区自治州的**县和**县境内,受到国务院、省、州相关部门及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改善当地交通条件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需要,全部建设资金申请交通部藏区公路建设资金。据调查本项目区域的最低气温低,无霜期短,冰冻深度大,所以气候对工程施工期的影响较大,冬季基本无法施工,本项目的施工期限为2009年5月开工至2010年10月建成通车,除隧道冬季可以施工外,其他扣除冬季,实际施工期为10个月。具体项目施工进度及安排见表3-13。表3-13施工进度安排表年份2009年2010年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10月月份45678910111212345678910施工准备路基土石方工程路基防护工程小桥、涵洞大、中桥隧道工程路面工程路基、路面排水安全设施备注:施工准备包括施工防线、场地准备、施工运输便道整修及征地拆迁、材料进场等。61\n\n4项目区概况4项目区概况4.1自然概况4.1.1区域地质和工程地质项目所在区域地处秦岭东西复杂带之西段南亚带内,由于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故形成了一系列强烈复杂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并伴有微弱的岩浆活动及岩石的区域变质作用。根据甘肃省《地震烈度区划图》,本项目所在地区地震烈度小于Ⅵ度。秦岭东西复杂带横贯全区,主要为由古生代到三迭世地层中的一系列近于东西方向的褶皱、压性断层、片理、千枚理及压性劈理和岩脉,以及南北方向的张性断裂,北西、北东方向的扭性断层组成。秦岭东西复杂带在项目区域所反映的构造形迹主要为走向东西的压扭性构造—白龙江复式背斜。该复式向斜分布在沿线中段的为其西延部分,它的北面以走向断层与**复式向斜相接触,轴线呈东西向,轴部出露的最老地层,为前志留系浅变质的中酸性火山岩,两翼依次为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及三迭系组成。该复式背斜的两翼较为完整对称,北翼岩层倾角较陡,为60~70°,南翼岩层倾角较为平缓,为50~60°。4.1.2地层岩性项目所在区内地层出露不全,仅出露有石炭系、白垩系和第四系地层。石炭系(C):出露于路线中段的山坡上,岩性为灰岩、砂岩夹板岩;白垩系(K):主要分布在路线起点段山体,岩性为紫红色砂砾岩构成,地层产状平缓;第四系(Q):沿线广泛分布有第四系上更新统(Q3al+pl)冲洪积物,岩性由淡灰黄色亚粘土夹卵砾石,表层多覆盖腐植土,层厚0.5~1m。4.1.3地形地貌项目所在区域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西秦岭山系的西倾山脉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西北向绵延进入项目区域;属昆仑山系的阿尼玛卿雪山(积石山)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东西向横穿61\n4项目区概况项目区域。这里高山、草原、河谷相间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环水绕,草原辽阔,海拔在3400~4200m之间。区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坡陡沟深,沟道断面多为“V”型,地貌单元组成有梁峁、沟坡、沟谷和沟道、阶地、河漫滩等。沟壑密度1.5km/km2。(1)中低山地貌:主要分布在K0+000~K16+500段,海拔在3400~3800m,高差在160m以内,公路线路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的台地和山地,部分地段跨越河流,通过区段里程16.5km,占总里程的27%;山体植被较好,基岩零星出露,山势浑圆;地表为腐植土,下伏残积碎石土,强风化板岩,灰岩。(2)中高山地貌:主要分布在K16+500~K53+300段,海拔在3500~4200m,里程36.8km,占总里程的61%,周边区域相对高差小于1000m,路线经过区有挖方、填方和隧洞;山体基岩裸露,山势高峻;地表为腐植土,下伏残积碎石土,强风化板岩,灰岩。(3)冲积平原地貌:主要分布在K53+300~K60+300段,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海拔3500m左右,地势较为平坦,呈现平原地貌;地表为腐植土,下伏冲积卵砾土层。通过区段里程7.0km,占总里程的12%,路线经过区以填方为主。4.1.4气象沿线属青藏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受西风环流影响和高原地形作用,具有冬春长而夏秋短,气温日差较大和无霜期短的特点。气候高寒阴湿,多雨雪。根据**县气象站(1958-1980年)统计资料,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冰雹、暴雨和连阴雨。(1)气温项目所在区域内年平均气温2.1℃,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8.9℃,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10.6℃,年极端最高温度25.1℃,年极端最低气温-28.0℃,≥10℃活动积温258.6℃,年蒸发量1353.4mm,平均风速为1.6m/s,最大风速2.5m/s,年大风日数79.9天,61\n4项目区概况全年没有绝对无霜期。(2)降水年均降水量615mm,最大1h降雨量为23.60mm,最大6h降雨量为30.90mm,最大24h降雨量为36.20mm,降水多集中在5-9月,降水量为437.88mm,占全年降水量的71.2%。**县气候寒冷,全年降雪天气多,近14年年平均降雪日数97.2天,最多年份121天,最少年份92天。年平均最大积雪深度8.6cm。(3)冻深根据《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的规定,拟建公路自然分区为Ⅶ3,即河源山原草甸区。沿线区域最大冻土深度为140cm。4.1.5水文与河流(1)地表径流沿线经过地区属黄河流域,主要地表径流有黄河及其支流甘河,水量较大。黄河:干流经青海省门堂乡进入**县,环绕县境南、东、北而过,由西北部阿格托回流入青海省。黄河干流在**县境流程约433km,流域面积10190.8km2,年平均流量440m3/s,径流量138.6亿m3。沿线黄河支流分布较少,仅在**县城附近的甘河水量较大,发源于西倾山。(2)地下水测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由于受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的控制,其分布位置、分布范围和赋存条件相差甚远。61\n4项目区概况基岩裂隙水:贮存在各类基岩的风化裂隙、构造裂隙中,主要依靠降水、冰雪融渗补给,沿裂隙通道以泉的形式排泄,或以潜流的形式进入河谷、沟谷、盆地的孔隙潜水中。其贮存受降水、地质、地貌、植被条件影响较大,地下水水量随空间、时间的变化亦较迅速。埋藏条件由裂隙发育程度和地貌条件控制,分布极不均匀。松散岩类孔隙水:贮藏在松散的第四系砂砾、卵石层孔隙中,分布在河谷、沟谷、尕海盆地等地区。依靠降水、基岩裂隙水、地表水补给,以泉或潜流的形式排泄至地表。该类地下水较为丰富。(3)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沿线地表地下水平均总硬度13.8℃,最高为19.6℃,最低为10.3℃,均低于国家规定饮用水25℃的标准。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或HCO3—Ca—Mg型,矿化度为0.5g/L。项目区水系图见图4-1。4.1.6土壤与植被本区土壤主要以亚高山草甸土为主,间有草甸土、沼泽土。亚高山草甸土上承高山草甸土,下接黑钙土或灰褐色土,处于海拔2700—4000m之间。其表层草毡厚度10~15厘米,草根盘结但无弹性,母质多为残积堆积物,土壤质地为轻壤或砂壤,碳酸钙淋溶,土体中有蚯蚓活动。pH值6.1~8.5之间;有机质含量4~20%,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0.20~0.75%、0.14~0.29%和1.93~3.74%。当地林业资源丰富,植被覆盖良好,草木生长茂盛。植被类型属森林草原,覆盖度为80%~90%。主要类型有高寒灌丛、草甸和草原。森林多分布在大夏河两岸及其支流的山地阴坡,上接亚高山灌丛草甸,下连低山草原。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圆柏、桦木、山杨、河柳等;灌木有花楸、忍冬、枸子、蔷薇、绣线菊、沙棘等。草丛有异针茅、硬质早熟禾、线叶蒿草、珠芽蓼草、野青茅等。4.2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4.2.1社会经济概况**是****县通往州政府与省政府所在地的最便捷通道,项目的建设将直接对**县、**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交通起到积极的作用。项目直接影响区内各县社会经济情况如下:61\n4项目区概况⑴**自治州**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南与四川阿坝州相连,西南与青海黄南州、果洛州接壤,东面和北部与本省陇南、定西、临夏毗邻。全州总面积4.5×104km2,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境内河流众多,水能资源得天独厚,黄河、白龙江、洮河、大夏河四条河流及其120多条支流纵横全州,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61.37×104kw,占全省水能总蕴藏量的21%,可利用量215.86×104kw,目前仅开发利用占可开发量的8.04%。甘南地下矿藏贮量丰富,现已探明有金、铜、铁、锑、硅石、铅、锌等各种矿产地270处,探明矿种24种,其中14个矿种贮量居全省前五位,黄金产量居全省第一位,矿产潜在经济价值100多亿元。甘南有草原面积4084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848万亩,80%的天然草场联片集中,53%的草场是草质优良的亚高山草甸草场,载畜能力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一倍多,属青藏高原和甘肃省天然草场中自然载畜能力较高、耐放牧性最大的草场,是全省主要牧区。全州总人口67.84万人,其中藏族33.93万人,占总人口的49.7%;农牧业人口56.04万人,占总人口的82%;2006年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9.9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3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3.86亿元。⑵**县**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甘、青、川三省结合部,九曲黄河之首曲。东北与本省**县接壤,东南与四川省若尔盖县、阿坝县相邻,西南、西北与青海省久治县、甘德县、玛沁县毗邻,北接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总面积10190.8km2。**县境内有丰富的畜牧资源、药材资源、水电资源及旅游资源。畜牧资源:**县是甘肃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畜牧业是**61\n4项目区概况的基础产业。境内草原广袤,拥有连片集中、草质优良、耐牧性强的“亚洲第一优质牧场”1288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4.3%,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245万亩,占草场面积的96.7%。**县主要的畜种有牦牛、藏系绵羊和河曲马,均为适应高寒草场以放牧生栖的土种畜。药材资源:全县有39科、100属、151种野生药用植物,其中分布面积广、数量多、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高的有冬虫夏草、水母雪莲、甘肃贝母、列香杜鹃、列吐羌活、唐古特大黄、多花黄芪、甘青乌麻花艽等20余种。水电资源:**县占居黄河九曲之首曲,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理论蕴藏量为151.7×104kw,占全州水能总蕴藏量的42%,目前只开发了0.2%;黄河流入**县境内时的水流量占黄河总流量的20%,出境时水流量增加到65%,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充区和调蓄区,素有“高原水塔”之称号。 全县总人口4.29万人,其中牧业人口3.33万人,是一个藏民族聚居的纯牧业县,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4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968.3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70元。⑶**县**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东边缘,甘、青、川三省交界处,北接夏河县,东邻卓尼县,西南与**县接壤,西连青海省河南县,南与四川省若尔盖县毗邻。全县总面积5298km2,其中草场面积591.7万亩,耕地4.1万亩,森林1.3万亩,分别占总面积的92.37%、0.81%、4.12%。畜牧业、水利、矿产、旅游业是我县的四大资源优势。 畜牧资源:畜牧业是**县的支柱产业,草场总面积39.4×104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3.3%,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5.74×104hm2,草场植被覆盖率95%,属高山草原植被类型,天然牧草共计67科253属,630种,其中牲畜可食牧草566种,主要有披碱草、早熟禾、细叶苔等;61\n4项目区概况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为野生动植物的繁殖和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茂密的森林和辽阔的草原上栖息着雪豹、苏门羚、林麝等十几种国家一、二、三类珍稀保护动物。有大黄、党参、秦艽、防风、柴胡、冬虫夏草等药用植物。旅游资源:**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集雪山、草地、森林、石林、河流等自然景观和以藏传佛教文化为主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独具特色,绚丽多彩、风光旖旎的大草原,让人心旷神怡。被誉为高原明珠的尕海湖,天水相连,是候鸟栖息的乐园。则岔石林群峰屹立,层峦叠障的森林,清澈见底的流水,大自然的能工巧匠造就了“青天一线”、“灵猿望月”等数十处景点。恢宏、神奇的郎木寺、西仓藏传佛教寺院等人文景观和浓郁、纯朴的藏民族民俗风情交相辉映。水电资源: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水能蕴藏量丰富。黄河、长江的主要支流洮河、白龙江发源于境内,洮河、白龙江、黑河等主要河流过境流程达188km,产水面积4295km2。洮河年均流量55.3m3/s,总落差424米,水能蕴藏22.96 万kw/h;白龙江年均流量0.8m3/s,总落差440m,水量蕴藏量3483kw/h。洮河、白龙江两河流水能总蕴藏量达32.05万kw/h。现已开发利用的水能仅占蕴藏量的2.8%。全县总人口3万人,其中牧业人口25126人,藏族占全县总人口的84%,是以藏族为主,汉、回等民族聚居的纯牧业县。2006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达21023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2406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2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4003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63元。4.2.2土地利用概况本项目途经**的**县和**县交界处,少数民族聚集,经济欠发达,草原广漠,植被茂密。**自治州: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全州总面积4.5km2,甘南有草原面积272.27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256.53万hm2,61\n4项目区概况经济发展水平比沿线其他县较高,城镇建设较强,近年来土地开发利用率有明显上升,随着招商引资工作步伐的加快,工业用地面积逐渐增加。**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甘、青、川三省结合部,九曲黄河之首曲。总面积10190.8km2 ,**县是一个纯牧业县,境内草原广袤,拥有连片集中、草质优良、耐牧性强的“亚洲第一优质牧场”85.87万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4.3%,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83万hm2,占草场面积的96.7%。近年来非农建设用地偏大,草原面积不断减少,出现沙化现象。**县:全县总面积5298km2,其中草场面积39.45万hm2,耕地2733hm2,森林866.67hm2,畜牧业、水利、矿产、旅游业是我县的四大资源优势。公路建设是一项消耗土地资源十分巨大的工程,必须处理好建设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关系,必须处理好建设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必须处理好建设与合理补偿的关系。本项目将从项目规划和设计开始,以及在项目的建设和营运期间,本着严格控制耕地占用的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认真作好征用土地的补偿工作。本项目征用土地补偿主要按《土地管理法》、《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参照省、市征用土补偿费用的标准,以及国土资发《甘肃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甘肃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补偿实施办法》的精神办理。4.3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4.3.1水土流失现状公路沿线以草原为主、属牧区,大部分地区均有良好植被覆盖,人口密度相对较小,水土流失比较轻微,全线均属微度、轻度侵蚀范围,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在200~2000t/km2.a之间,侵蚀类型主要是水蚀、冻融侵蚀,侵蚀形式有面蚀、沟蚀、泻溜、崩塌等。在甘肃61\n4项目区概况省水土保持三区划分通告中,项目区属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影响,严重超载放牧,牧草地投入少、建设慢、基础设备落后,加上鼠虫害,草场受到一定程度的侵蚀,退化日渐严重,草场的优势种明显减少,毒杂草逐年增多,水土流失相应日趋增加。沿线区域内一些草场退化严重的地区,地表零星裸露,土壤略有沙化。少部分地段鳞片状面蚀已开始明显。根据线路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及沿线植被分布情况,进行现场实际调查,结合《甘肃省水土保持区划》,进行综合评判,确定项目各区域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由于草原、宅基地具有良好的植被和地势较平坦的特点,根据土壤侵蚀分级确定为300t/km2.a,原有公路路面为沥青路面,经调查确定为300~2000t/km2.a之间。4.3.2水土流失的危害项目区是黄河上游主要的涵养水源地和水土保持重点地区之一,不仅天然草原面积广阔,同时也是甘肃省天然草场自然载畜能力较高、耐放牧性最强的草场。但由于受特有的高寒气候的影响,这里的生态环境又十分脆弱,高寒草甸的生成和生长速度极其缓慢,一旦遭到破坏,难以复原。区域内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表现在人为开发建设、以及草原严重过牧带来的旱化、沙化、草原退化、盐碱化现象。近年来,随着**草原干旱现象加剧,草场沙漠化扩大,黄河首曲地区出现了大面积沙化现象。据了解,**县草地以亚高山草甸为主,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全县草场没有一点沙化,到处都是一片“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到六七十年代,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场开始出现零星沙化。从1980年到1998年,**县的沙化面积由最初的2.16万亩发展到67.18万亩,平均沙化速度达21.8%。在靠近黄河岸边的植被,因黄河水长期侵蚀,淘空了植被下面的流沙层,形成大面积塌陷沙滩。这样的沙化带,在**县境内的黄河沿岸已达119km。61\n4项目区概况公路在建设过程中,若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必然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危害。项目建设一方面要占用土地,破坏原有的地表植被,另一方面公路在施工过程中,其开挖、移运、填筑土石方较多,具备造成水土流失的条件。其危害主要表现为:表土流失,降低土壤肥力,草场退化,使土地资源难以利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等。水土流失的加剧和发展,会导致生态环境链式反应,危害严重。4.3.3水土保持现状在甘肃省水土保持三区划分通告中,本项目线路穿越了国家及省级重点预防保护区。本区在管理措施上,应以保护现有草原及植被为重点。当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区所在地甘南草原的生态恶化问题,积极组织各方面的进行不懈的治理,“九五”以来,**县先后投入资金6515万元,完成草场承包83万hm2,人工种草1.33万hm2,草原围栏16.47万hm2,干旱草场治理0.75万hm2,治虫灭鼠24万hm2,改善草场面积12万hm2。牧业方面,合理利用草场,发展多年生人工改良草场,调整畜种和畜群结构。防止过牧造成草场退化。有计划的增加牲畜头数,以草定畜,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改良草场,提高牲畜的质量,同时加强草原灭鼠工作,对目前已发生土壤侵蚀的局部地方,及时采取防治和保护措施,防止侵蚀加剧。林业方面,在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采取扩大地面积,继续发展林业生产,增加森林蓄积量,适当减少和合理确定采伐量,解决好消耗量超过生产量的问题。积极调整林分结构中各龄组的比例,着重进行中幼林的间伐和抚育,使后续资源速生快长,做到永续利用。同时,地方政府还联合有关科研单位研究探索治理模式,2002年由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承担、针对黄河首曲沙化治理的“甘肃省黄河上游**(黄河首曲)61\n4项目区概况荒漠化综合整治研究与优化模式建立”项目已开始实施。该项目包括6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分别是:优化河岸防护林及沙化草地生态系统组成研究;优化河岸防护林及沙化草地生态系统结构研究;优化河岸防护林及沙化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研究;恢复和修复河岸防护林体系及沙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措施研究;适于高寒高原的优良防护林树种;草种的筛选研究;优化河岸防护林体系及草地生态系统模式的建立。该项目目前还在实施中,实施后对提高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能力,防止水土流失,减少黄河泥沙含量,维护上游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保证黄河中上游、甚至下游地区的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3.4水土保持经验本项目区正在实施的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实施主要有以下经验和教训。(1)执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程序,按技术标准进行编制①详细勘察。尽可能地对线路区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勘察,掌握第一手外业资料,合理进行线路比选,编制出符合实际的水保方案。②合理分区,综合防治。公路建设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建立在对水土流失分区预测的基础上,总体上都按照“分区控制分单元治理”的方式进行布局,主要分为主体工程(路基工程、桥梁隧道、服务设施)、取土场、临建工程、临时道路4个单元区,各单元按照水土保持工程项目构成进行实施。建设期重点是路基工程、取土场及其它项目建设扰动类型。③防治思路。防治措施布设时,首先按照”先拦后弃、拦弃同步”的思路,集中治理易产生水土流失的部位;及时对取土场按照”逐级放坡”的方式进行有序取土,取土结束后,及时布设工程护坡、植物措施、配套排水措施,加强水土流失过程控制;通过配套的土地整治工程、植物措施,完善沿线的绿化工程。④重视施工期临时防护工程。包括路基路堑临时防护、路基路堤临时防护、取土场、等剥离表土临时防护。路基坡面采用雨季临时遮盖措施,坡脚采用编织土袋装料围护。取土场的临时防护,在其堆放场地四周采取临时防护,用编织土袋围护。61\n4项目区概况⑤重视取土场、工程防护措施。取土场取土之前将表层熟化土剥离并堆放在安全地带,在可能产生坡面汇流的地方用截、排水沟进行截流;表土在土壤结构、物质组成、理化性状等方面都要优于其它级层土壤,是最珍贵的土壤资源,应重点保护,既要防止表土的流失,也要防止表土的压埋。取土结束后的防护工程措施以削坡工程、护坡工程和排水工程为主,取土形成的平面将剥离的表土覆土整治。工程完工后进行植被恢复。⑥重视植物措施,生态防护优先。在树种的选择上遵循“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兼顾与周边景区植物树种的协调一致性,选择防护效果好、经济价值较高、景观效果良好的树种。根据项目区气候、土壤等自然特点,草种要求抗逆性强,保土性好、生长迅速的乡土优良草种。主要乔木树种有云杉、桦、山杨、栎类及少量冷杉、紫果云杉、杜鹃等;灌木有箭竹、柳、绣线菊、忍冬、蔷薇、花椒、沙棘等;草本主要有球芽蓼、苔草、蒿类、花苜蓿、蕨类。在本项目中乔木树种选择了云杉;灌木选择了沙棘;草本主要选择了花苜蓿。该项目目前还在实施中,实施后对提高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能力,防止水土流失,减少黄河泥沙含量,维护上游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保证黄河中上游、甚至下游地区的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强调方案实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①健全组织及各项规章制度。公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把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到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实行水保工作领导负责制,责任落实到人,建立施工过程水土流失问题应急处理机制,避免和减少了由于施工方法不当引起的水土流失。②加强宣传工作。工程建设与水土保持同步。③执行水土保持监理、监测。把公路水保方案落到实处,切实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61\n4项目区概况④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和竣工验收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61\n\n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1主体工程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工程区位于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为省级、码曲为国家级),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工程建设占压草地,不当地畜牧业生产有一定影响;工程建成后对保护尕海湿地有积极的作用;工程施工组织合理、施工工艺科学;工程弃渣能够得到全部防护。所以,从水保角度看,工程建设对破坏生态环境、当地牧业生产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但建成后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保护尕海湿地有积极作用,从长远来看,本工程没有制约性因素。5.2主体工程方案比选方案的分析与评价公路建设项目路线的选定不仅直接决定工程投资和建成后的交通量,而且还影响到公路沿线的生态与环境,因此,公路路线的比选除了需要进行多种路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还应充分考虑由于公路建设对项目区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宜选择技术标准高、造价合理,而且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影响小的工程路线。5.2.1主体工程路线方案项目划分为两个比选方案,即方案Ⅰ和方案Ⅱ,推荐方案又分为两个比较方案,即A方案和B方案。(1)方案Ⅰ项目全线路基采用标准宽度10m和12m相结合的方法,从路线起点至西倾山隧道出口采用10m宽路基,长度为46.6km,从隧道出口至**县城段采用12m宽路基,长度为13.7km,该方案采用10m的路基宽度占路线总长的77.28%,该部分路基较窄,可较少开挖山体,减少土石方数量,减少占地,进而降低对草原植被的破坏,同时考虑到K46+600~K60+300段基本利用原有三级公路,路基宽度7.5m,采用12m路基宽度。该段不会过多增加工程量,且靠近**61\n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县城并接县城城市规划道路,也符合城市发展要求,故该项目推荐方案拟采用10m和12m相结合的路基宽度标准,相对于全线采用12m的路基宽度标准降低了投资,故做为推荐方案。缺点是采用10m路基宽的部分路基较窄,不能更好的适应当地混合交通的需要,特别是在牧区,人、蓄、车混合过往,不利于行车安全。(2)方案Ⅱ项目全线采用12m的路基宽度,本方案优点是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地牧区人、蓄、车混合过往的交通状况,更有利于行车安全,也满足**交通量长期增长的需要。缺点是全线占地多、土石方量大,对草原植被破坏也较大,工程总投资相对较高,故做为比较方案。(3)局部方案比选方案Ⅰ内比选:本项目对K3+000~K7+100段进行开挖路基(方案A)及隧道穿越(方案B)两个方案进行比较,方案A路线平纵指标较低,采用绕避展线的方法克服高差,在垭口开挖,最深挖27m,无隧道,工程造价较低。缺点是本方案占用草场较多,山体开挖大,对草原植被环境影响较大,防护工程较大。方案B路线平纵指标较高,采用隧道方式穿过垭口,占用草场少、以隧道方式穿越垭口,减少了开挖山体,土石方量较小,对草原植被环境的影响也较小。缺点是本方案增加一座530m的隧道,工程造价较高。综合比较,建议将方案A作为推荐方案。通过加强防护、环保设计可与有效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将方案B作为比较方案。5.2.2主体工程比选方案水土保持评价在公路建设中应注重水土保持工作,以下从征占地面积、路基工程量及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等方面,进行各比选方案的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并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提出最佳推荐线路,结合公路选线原则,对线路做进一步的优化。61\n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1)方案Ⅰ与方案Ⅱ比较方案Ⅰ与方案Ⅱ在位置上处于同一线路,方案Ⅰ有部分10m宽路基,方案Ⅱ全部为12m宽路基,所以方案Ⅰ在工程占地、土石方工程量,防护工程量、工程等价等方面优于方案Ⅱ。根据主体工程交通量预测,方案Ⅰ能够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所以主体工程推荐方案Ⅰ,从水保角度来分析是合理的。(2)方案A与方案B比较方案A在工程占地、路基工程量方面大于方案B,方案B有一条长530m的隧道,所以在弃渣量、工程造价方面大于方案A。方案A虽然路基工程量大、占地面积大,但工程设计的防护工程量相应的也大,所以对环境不会有大的影响,方案B弃渣难以调配利用,且工程造价高,所以主体工程推荐方案A从水保角度分析是合理的。方案比较详见表5-1。表5-1方案比较表路段方案A方案B项目单位推荐方案(K3+000~7+100)比较方案(K3+000~K5+939)公路等级级二级二级路基宽度m10.010.0路线长度Km4.12.939土/石方km3137.88/80.2221.03/22.51隧道m/座/530/1大桥m/座106.5/1106.5/1涵洞道125防护工程m31919.54703.49路面1000m235.19920.681环保工程圬工m31957.4737.81植草m24448745169排水m41001578征地hm29.256.53造价万元4183.22274723.0531平均每km造价万元1020.29821607.027361\n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3主体工程占地的分析与评价主体工程占地143.93hm2,其中永久占地121.78hm2,临时占地22.15hm2。占地类型为荒坡0.61hm2,河滩0.21hm2,草地128.94hm2,旧路14.16hm2。从占地类型表5-2可以看出,工程占地主要以草地为主,其次为旧路。项目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牧业生产将造成一定的影响,但项目建成后改善了沿线的交通条件,对促进沿线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符合项目整体利益。本项目为**尕海至**的重要路段,根据尕海自然保护区的长远规划,原有公路K0+000(G213线389+100)~K19+300段属于尕海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范围,需将原路废除开辟新线,拟将路线起点设定于G213线K386+400处,距离**10.4km。此次路线布设既考虑到尕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县的长期规划,同时又考虑到现有公路的等级过低,以适当提高公路等级,在方案拟定时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路线布设除了尕海湿地保护区重新确定线位外,其他路段尽量利用旧路,以减少占地和拆迁,局部超标路段进行裁弯取直、提高平、纵面指标。本方案实施后临时占地全部恢复为草地,共22.15hm2。表5-2工程占地类型及数量占地类型荒坡河滩草地旧路占地性质合计永久临时占地面积(hm2)0.610.21128.9414.16121.7822.15143.93比例(%)0.420.1589.599.848515100.005.4主体工程中土石方、弃渣场、取土场、施工组织、方法、工艺评价5.4.1土石方平衡评价通过对前面本工程土石方平衡及流向分析,主体工程只是对全线的路基工程的土石方进行了调配、平衡,其余的土石方工程未做平衡调配。在本水保方案中,对全线的土石方在整体上做了调配、平衡,以最大的利用减少了废方的排弃,减少了弃渣和借方量。本工程全线路基总挖方61\n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142.40万m3,剥离表土16.02万m3。总填方192.10万m3,借方总量为70.87万m3,弃方总量为21.17万m3。5.4.2弃渣场、取土场评价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全线设取土场9处,取土总量70.87万m3;设弃渣场3处,弃渣总量21.17万m3。经现场勘查,弃渣场、取土场均未处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告的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从地形、占地类型、是否影响行洪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弃渣场、取土场的位置、数量较为合理。5.4.3施工道路布设评价主体工程在可研阶段没有布设施工道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全线布设施工道路长4.6km,道路宽4m,占地面积1.84hm2,全为草地。施工道路布设的长度、宽度、数量比较合理。5.4.4对表土保护的评价表土资源是最重要的土资源,应重点保护,既要防止表土的流失,也要防止表土的压埋。主体工程在可研阶段没有对表土进行剥离,集中堆放。本方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工程建设区内永久占地的16.02万m3表土进行剥离,集中堆放,临时拦挡,用于路基边坡绿化覆土;对临时占地内23.31万m3表土同时进行剥离,集中堆放,临时防护,用于恢复耕地和植物措施的恢复。5.4.5施工组织、施工工艺评价(1)路基工程采用机械施工为主,适当配合人工施工的方案。①挖方路段:在石质部位的开挖采用台阶式爆破作业,对于粘性土的部分,应结合运至填土地点的距离选择不同的施工机械,施工设计合理,符合水土保持要求。②61\n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填方路段:一般地基填筑路堤时,选择比较干燥的粘性土;在水田等处施工,应先将明水排除,再进行清挖换填,分层填筑、碾压,下层应选用水稳定性好的砂砾填筑;对于用粗粒土填筑的路堤边坡,要避免地表水渗入填土内部,防止因土质过于潮湿而使边坡或路基失去稳定。施工设计合理,符合水土保持要求。③边坡防护施工:路基完工后采取多种防护措施。绿化坡面防护主要采取植草的形式;稳定加固防护采用锚杆、锚索、窗式绿化护面墙等。施工设计合理,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主体工程在挖方路段和填方路段设计施工均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挖方路段在施工时首先完善汇水地段截水沟、排水沟及涵洞体系,填方路段在施工期间作好填方路段的临时防护措施。(2)路面施工优先采用全机械化施工方案,以及有丰富路面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引进高效的宽幅摊铺机和拌和配套搅拌设备,实行集中拌和,施工效率高,施工设计合理,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但需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地表和植被的破坏。(3)全线桥梁以标准跨径的预应力空心板、小箱梁、T梁为主,一般采用场地集中预制,桥梁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式墩、肋形台,减少了对地表的扰动面积,施工设计合理,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但跨河桥梁基础施工应避开汛期,同时将临时防护措施落实到位。(4)隧道施工坚持管超前,弱支护,紧衬砌,勤观测的原则进行施工,施工工艺紧凑,洞口开挖时首先制定维护洞口稳定的具体措施,避免大面积开挖,保护隧洞口土体稳定,隧道进洞前对边坡进行防护或加固,作好截、排水工程,设计合理,符合水土保持要求。(5)集中取土、集中弃渣,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但取土、弃渣前在工序上首先应作好截、排水防护措施。总之,主体工程施工组织、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设计合理,按其施工可满足水土保持要求。5.5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分析与评价61\n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分析主体工程中具有的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有利于充分利用主体工程中具有的水土保持功能的防护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水土保持方案新增措施的类型和数量,不仅可避免措施的重复设计,而且有利于布设与主体工程相衔接的完整的防护体系,从水土保持角度评价,主体工程设计中的有些措施在发挥主体工程所应有的功能和保障主体工程安全的同时,具备了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具体分析评价如下:5.5.1水土保持工程的界定根据《水土保持法》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规定,按水土保持工程界定的原则,本工程主体设计的各类截水工程、排水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护坡工程、土地整治、植被恢复等工程,以防治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措施作为该项目的水土保持工程,并作为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内容纳入本方案的投资中。以主体工程设计功能为主、兼有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在水土保持方案中,应视情况要求主体工程设计予以完善或在水土保持方案中进行设计。(1)不纳入水土保持方案中的主体工程设计措施主体工程设计中出于工程运行安全考虑而布设的防护措施,虽然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但防护目的与水土保持措施有较大差异,在本方案中只做水土保持分析,不纳入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体系,不计入水土保持投资。主要有:①路面、沿线服务设施及地面硬化;②特殊路基地基防护工程;③桥梁、隧道、交叉工程;④浆砌石挡墙和浆砌石护坡工程。(2)纳入水土保持方案中的主体工程设计措施对主体工程设计中的以防治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措施纳入本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同时计列投资。主要有:①边坡工程防护。本项目地处草原地带,为恢复植被,对坡面先做好初期防护,对于坡面较陡路段设置骨架护坡,稳定种植土。②沿线主体工程排水。主体工程设计的边沟、截水沟、急流槽等,应纳入本方案的防护体系,并计列投资。③桥隧的上下游护坡、施工围堰的拆除,应纳入本方案的防护体系,并计列投资。④对管理服务区、等区域种草绿化,应纳入本方案的防护体系,并计列投资。⑤表土剥离,61\n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应纳入本方案的防护体系,并计列投资。主体工程排水设计见附图-05、主体工程草皮护坡防护见附图-06、主体工程三维网植草设计见附图-07。5.5.2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数量统计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的水土保持功能数量统计见表5-3。表5-3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的水土保持功能数量截水沟、边沟、排水沟长度截水沟、边沟、排水沟土方开挖截水沟、边沟、排水沟M7.5浆砌石综合护坡草皮护坡喷播植草表土剥离mm3m3hm2hm2hm2m34745027521151847.145.8341.116.025.5.3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评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分析评价主体工程,主体工程设计中的选线、防护工程和绿化措施,在保障主体工程安全和改善环境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具体为:(1)主体工程在设计理念上贯穿了环境保护意识,在设计上符合水土保持对开发建设项目保护环境的要求。(2)主体工程在选线中重视环境保护,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水土流失、地物等因素对路线的影响,避开了不良地质,大量采用高架桥和隧道,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占地,尽量减少了对原有地貌、植被的破坏,以及民房、电力、电讯、水利和水土保持设施等的拆迁,使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3)主体工程设计桥梁施工安排在枯水期,能够有效的防止河水对基坑开挖物的冲刷,从而减轻了施工期水土流失的强度。(4)主体工程设计的土方合理调配、集中取土、集中弃渣方案能有效减少对地表的破坏,经现场查勘主体工程选定的取土场、弃渣场位置合理,但对取土场、弃渣场防护措施未做具体设计,需本方案进行重点设计。61\n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主体工程考虑了较为完善的截排水工程,包括截水沟、边沟、急流槽、过水涵洞等,这些截、排水工程能有效地将地表径流引排出路基范围以外或引入自然沟道,可有效的防止地表径流对路基的冲刷,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本方案不再重复设计。(6)路基采用浆砌片石、植草骨架护坡,有效地防止了路基、路堤坡面泻溜、崩塌、滑塌等侵蚀的发生,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但对填方路段施工期间未作临时性防护,本方案将对填方路基施工期间的临时性防护进行重点设计。(7)主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临建区、临时道路未布设防护措施,本方案将补充设计。(8)主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表土的剥离、临时性堆放,未做防护措施,本方案将补充设计。5.6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表土清理、路基开挖、填筑、架设桥梁、隧道施工、施工临建区、临时道路建设、取土、弃渣等活动将不可避免的扰动地表,改变微地形、破坏原有植被和地表径流流向,打破其本身的平衡关系,将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由于施工中对地表的扰动,降低了原地貌的水土保持功能,使原地貌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发生了变化,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也随之改变。高陡边坡的形成延长了坡长、增大了坡面坡度,增大了裸露面积,弃土为水土流失提供了物质来源等,地表植被损坏降低拦蓄功能等都是加剧或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所以项目建设将不可避免的加剧项目区水土流失。因此,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可以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是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工程安全的重要内容。5.7结论性意见、要求及建议61\n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1)本工程选线、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满足防治水土流失的基本要求,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是可行的。(2)取土场、弃渣场位置、数量合理。(3)主体工程设计中,根据实地地形、地质情况,依照相关设计规范,考虑到工程建筑安全与施工安全,对公路工程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这些措施的设计从水文、地质资料的运用,防洪标准、设计标准的选用,构筑物结构、形式、材料的选定,抗滑、抗倾覆、地基承载力安全系数的确定等方面,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防洪标准》等水土保持方面的规范要求,是合理的、可行的。(4)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在保证主体工程安全的同时,有效的减少了土石方开挖数量,对防治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因防护目的与水土保持存在一定差异,防护体系不够完善,防护效果不能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同时对不危及工程安全的部位如取土场、弃渣场、施工临建区、临时道路、表土剥离和防护等临时防护等缺乏防护设计。(5)本方案应在主体工程设计的基础上对新增的水土保持工程进行设计,取土场、弃渣场、施工临建区、临时道路、表土剥离和防护等临时防护工程等的防护问题主体工程考虑的较少,绿化美化措施不完善,本水土保持方案应进行重点设计。(6)主体设计单位应将本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防治措施纳入主体设计中。61\n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6.1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原则⑴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⑵项目建设全局考虑的原则。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取土场区、施工临建区和临时道路区;⑶建设区以征占地范围界定原则。依据主体工程可研报告,参照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土地堪界的有关规定,按照实际的征占地范围面积,确定建设区范围;⑷直接影响区确定原则。直接影响区指由于工程建设活动而对周边区域造成的或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危害的地区,直接影响区结合同类工程及现场调查分析确定,并依据该工程地表形态,估算直接影响区面积,其它区域按实际发生确定。6.2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依据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规定及主体工程本阶段设计成果,同时结合本工程建设及运行可能的影响范围,将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6.3防治责任范围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明确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实施相应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在现场勘察和调查的基础上,确定该项目水土流失方案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169.47hm2。项目区防治责任范围见附图-08。水土流失防治面积统计见表6-1。6.3.1项目建设区67\n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项目建设区是指开发建设项目永久占地及施工期间的临时征、租地范围和土地使用的管辖范围,这是直接造成损坏和扰动的区域,是治理的重点区域。初步确定本项目建设区面积143.93hm2,按行政区域划分,**县122.82hm2,**县21.10hm2。6.3.2直接影响区根据二级公路保护范围的要求,该工程的直接影响区包括主体工程两侧(属征地范围)、弃渣场区和取土场区周边外延的区域、施工临建区、临时道路区等,估算直接影响区面积为25.54hm2,按行政区域划分,**县19.48hm2,**县6.06hm2。详细情况见表6-1。6.4水土保持防治分区6.4.1防治分区依据根据外业调查、勘测结果,在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内,依据工程所在区的地貌类型、主体工程布局、工程特点和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等、结合地形变化,水土流失类型及强度等因子进行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分区。6.4.2防治分区原则划分过程主要遵循的原则是:(1)区内气候特征、地貌、地面物质组成和外营力(侵蚀营力和抗蚀性)相似,区间存在差异;(2)分区的工程建设类型一致,造成水土流失的成因、形式、强度、发生发展过程保持相对一致,区间存在差异;(3)区内防治措施选择具有相似性,区间存在差异。6.4.3防治分区结果按照上述依据及原则,本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区首先划分为3个一级分区(中低山区、中高山区和冲积平原区)和5个二级分区(主体工程防治区、弃渣场防治区、取土场防治区、施工临建防治区和临时道路防治区)。各分区面积详见表6-2。67\n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表6-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统计表单位:hm2分区防治责任范围占地性质面积合计**县**县界定依据永久临时中低山区主体工程区挖方区建设区29.7 29.729.7 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02.612.612.61 路基工程施工,影响区在路基两侧各延伸2m 填方区建设区45.49 45.4945.49 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03.993.993.99 路基工程施工,影响区在路基两侧各延伸2m 桥梁区建设区0.2 0.20.2 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0 00 桥梁工程施工,影响区已在征地范围内服务设施区建设区0 00 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0 00 服务设施区施工,影响区已在征地范围内 弃渣场区建设区 0.960.960.96 征地范围 直接影响区 0.050.050.05 下游延伸10m取土场区建设区 5.165.165.16 征地范围 直接影响区 0.150.150.15 影响区在周边2m范围内施工生产生活区建设区 222 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 0.020.020.02 地势平缓、影响区在周边2m范围内临时道路区建设区 0.720.720.72 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 0.360.360.36 两边各延伸1m,下边坡延伸3m小计建设区75.398.8484.2384.23 直接影响区7.187.187.18 中高山区主体工程区挖方区建设区11.61 11.619.292.32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04.364.363.490.87路基工程施工,影响区在路基两侧各延伸2m 填方区建设区27.31 27.3121.855.46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010.3310.338.262.07路基工程施工,影响区在路基两侧各延伸2m 桥梁区建设区0.08 0.080.08 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0 0 桥梁工程施工,影响区已在征地范围内 服务设施区建设区0 00 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0 0 服务设施区施工,影响区已在征地范围内 弃渣场区建设区 1.011.011.01 征地范围 直接影响区 0.050.050.05 下游延伸10m取土场区建设区 4.554.553.291.26 征地范围 直接影响区 0.140.140.14 影响区在周边2m范围内施工生产生活区建设区 332.40.6 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 0.030.030.020.01地势平缓、影响区在周边2m范围内临时道路区建设区 0.840.840.670.17 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 0.420.420.340.08两边各延伸1m,下边坡延伸3m小计建设区39.09.4148.4138.599.81 直接影响区015.3315.3312.303.03 67\n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续表6-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统计表单位:hm2一级分区防治责任范围占地性质面积合计**县**县界定依据永久临时冲积平原区主体工程区挖方区建设区0 0 0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0 0 0路基工程施工,影响区在路基两侧各延伸2m 填方区建设区6.84 6.84 6.84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02.82.8 2.8路基工程施工,影响区在路基两侧各延伸2m 桥梁区建设区0.21 0.21 0.21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0 0 0桥梁工程施工,影响区已在征地范围内 服务设施区建设区0.33 0.33 0.33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0 0 0服务设施区施工,影响区已在征地范围内 弃渣场区建设区 00 0征地范围 直接影响区 00 0 坝体下游延伸10m取土场区建设区 2.632.63 2.63 征地范围 直接影响区 0.080.08 0.08 影响区在周边2m范围内施工生产生活区建设区 11 1 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 0.010.01 0.01地势平缓、影响区在周边2m范围内临时道路区建设区 0.280.28 0.28 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 0.140.14 0.14两边各延伸1m,下边坡延伸3m小计建设区7.383.9111.29 11.29 直接影响区03.033.03 3.03 一级分区合计主体工程区挖方区建设区41.31 41.3138.992.32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 6.976.976.100.87路基工程施工,影响区已在征地范围内 填方区建设区79.65 79.6567.3412.30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 17.1217.1212.254.87路基工程施工,影响区已在征地范围内 桥梁区建设区0.49 0.490.280.21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 00.000.00桥梁工程施工,影响区已在征地范围内 服务设施区建设区0.33 0.330.000.33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 00.000.00服务设施区施工,影响区已在征地范围内 弃渣场区建设区 1.971.971.970.00征地范围 直接影响区 0.100.100.100.00下游延伸10m取土场区建设区 12.3412.348.453.89 征地范围 直接影响区 0.370.370.290.08 影响区在周边2m范围内施工生产生活区建设区 664.401.60 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 0.060.060.040.02地势平缓、影响区在周边2m范围内临时道路区建设区 1.841.841.390.45 征地范围直接影响区 0.920.920.700.22两边各延伸1m,下边坡延伸3m二级分区合计建设区121.7822.15143.93122.8221.10 直接影响区025.5425.5419.486.06 总计 121.7847.69169.47142.3027.16 67\n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表6-2水土流失各分区情况表单位:hm2一级分区二级分区占地性质面积合计**县**县分区特点永久临时中低山区主体工程区挖方区29.7 29.729.7 线状工程填方区45.49 45.4945.49 桥梁区0.2 0.20.2 服务设施区0 00 弃渣场区 0.960.960.96 以堆垫地貌为主取土场区 5.165.165.16 以堆垫地貌为主施工临建区 222 以建筑物为主临时道路区 0.720.720.72 线状工程小计75.398.8484.2384.23 中高山区主体工程区挖方区11.61 11.619.292.322线状工程填方区27.31 27.3121.855.462桥梁区0.08 0.080.080服务设施区0 000弃渣场区 1.011.011.01 以堆垫地貌为主取土场区 4.554.553.291.26以堆垫地貌为主施工临建区 332.40.6以建筑物为主临时道路区 0.840.840.670.168线状工程小计399.4148.4138.599.81 冲积平原区主体工程区挖方区0 0 0线状工程填方区6.84 6.84 6.84桥梁区0.21 0.21 0.21服务设施区0.33 0.33 0.33弃渣场区 00 0以堆垫地貌为主取土场区 2.632.63 2.63以堆垫地貌为主施工临建区 11 1以建筑物为主临时道路区 0.280.28 0.28线状工程小计7.383.9111.29 11.29 合计121.7822.15143.93122.8221.10 67\n\n7水土流失预测7水土流失预测7.1水土流失预测的基础水土流失量预测的基础为:按开发建设项目正常的设计功能,无水土保持工程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与危害。7.2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和形态分析本工程起于G213线K386+400处,距**10.4km,终于**县城,沿线所经区有中低山区、中高山区和冲积平原区。公路建设呈带状分布区域,地域偏僻、人口较少、植被破坏现象少,水土保持现状良好。在本工程建设过程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作用于自然的结果,通过采取预防措施以及避免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可大大减少水土流失危害。7.2.1水土流失影响自然因素分析(1)地形地貌因素项目建设区地貌类型大部分区段以中低山区为主,小部分区段为中高山区和冲积平原区,K0+000~K16+500为中低山区,项目区周边相对高差小于160m,公路线路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的台地和山地,部分地段跨越河流,通过区段里程16.5km,占总里程的27%;K16+500~K53+300为中高山区,里程36.8km,占总里程的61%,周边区域相对高差小于1000m,路线经过区有挖方、填方和隧洞;K53+300~K60+300为冲积平原区,该区段地势较开阔、平缓,通过区段里程7.0km,占总里程的12%,路线经过区以填方为主。因此,整个线路区域地形地貌因素基本一致,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也大致相同。但施工过程的开山削坡、填筑路基改变局部微地貌,必然引起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2)水文气象因素降雨是决定侵蚀强度的主要水文气象因子。项目区属青藏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受西风环流影响和高原地形作用,气候寒冷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61589\n7水土流失预测mm,降雨在时间分布上也极为不均,季节性很强,降水量集中在6~8月,平均降水量448.95mm,占年降雨量的73%左右,降雨强度大,在工程建设等多种因素集中出现的条件下,降雨径流对地表形成强烈的溅蚀和冲刷,容易导致剧烈的水土流失。(3)土壤植被因素项目区全路线以亚高山草甸土为主,间有草甸土、沼泽土。亚高山草甸土表层草毡厚度10~15cm,草根盘结但无弹性,母质多为残积堆积物,土壤质地为轻壤或砂壤,碳酸钙淋溶。该土壤持水能力好,肥力高,抗侵蚀能力较好,如果受到破坏将容易引起面蚀、沟蚀、滑塌等形式的水土流失。项目区全线植被覆盖良好,草木生长茂盛。全线主要类型有高寒灌丛、草甸和草原,覆盖度在80%左右,故从总体看,本项目路线分布区域植被状况良好,水土保持功能强,水土流失轻微,土壤侵蚀强度均属微度。本工程为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对沿线的土壤植被的扰动影响较大,将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植被破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是植被损坏后,植被抗雨滴击打、滞留降水、减缓流速等对土壤的保护作用消失,导致剧烈的水土流失。7.2.2工程因素影响和侵蚀形式分析(1)人为因素影响本项目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侵蚀对象是工程线路基础开挖弃渣、隧洞开挖弃渣形成的松散堆积物,以及开挖、填筑再塑地貌形成的路堤边坡、路堑边坡,这些人为因素都改变了原地貌的土壤、植被和地形条件,强化了土壤可蚀性和降雨径流侵蚀的动力条件,将加剧泥沙流失。(2)侵蚀形式89\n7水土流失预测工程建设再塑地貌形式主要包括开挖扰动和堆积两部分。开挖扰动形成切土层土体紧实,抗蚀能力较堆积坡强,开挖边坡可能发生崩塌、滑坡等形式的重力侵蚀;开挖平台以溅蚀、片状侵蚀为主;堆积部分土体松散,抗侵蚀能力极弱,除普遍受到面蚀作用外,极易受地表径流下切产生细沟,并可进一步发展为切沟侵蚀,通常堆积平台以面状侵蚀为主,堆积边坡以切沟侵蚀和片蚀为主。7.3预测单元和时段7.3.1预测单元预测单元的合理与否不但影响预测准确度,也关系到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布置。根据本项目的平面布局及工程特点,进行水土流失分区:首先根据地形地貌因素,本工程划为3个一级区,即中低山区、中高山区和冲积平原区;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建设类型划分为5个二级预测单元,即主体工程单元、弃渣场单元、取土场单元、施工临建单元和临时道路单元;在二级分区的基础上,依据工程建设再塑地貌及水土流失特点进行三级分区。其分区结果如下:(1)主体工程单元本项目主体工程单元是包括路基范围在内的公路沿线的带状区域。由于公路建设占地面积广,根据工程建设再塑微地貌特征、地表破坏程度及水土流失特点,将主体工程单元划分为4个三级单元,即挖方单元、填方单元、桥梁单元和沿线服务设施单元,其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路基工程建设阶段。公路建设不可避免破坏原地貌及植被,改变土壤结构和层次,形成填方路堤和挖方路堑等人工地貌,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尤其是高挖深填施工期间,由于坡面汇流,往往形成强烈的土壤侵蚀。(2)弃渣场单元弃渣场(含覆土堆放区)将原有植被和土地占压、碾压,形成新的堆垫地貌,客土较为松散,短时间内难以达到自然土体的特性指标,而区域内造成水土流失的外营力非常强烈,沟蚀尤为严重。(3)取土场单元89\n7水土流失预测取土场将原有植被和土地破坏,土体裸露,植被抗雨滴击打、滞留降水、减缓流速等对土壤的保护作用消失,形成挖方陡坡人工地貌,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侵蚀强烈。(4)施工临建单元该区域主要包含线路施工场区、施工生活区、预制场等,一般选在地形开阔平坦处,对原地貌损坏较轻微。(5)临时道路单元本工程临时道路主要为了是连通现有公路与弃渣场、取土场及施工临建区而修建,通常地势较为平坦,稍加平整即可使用,土石方开挖量不大,地貌损坏相对较轻。7.3.2预测时段公路建设分为施工准备期、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建设期,建设期为水土流失预测的重点时段;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主要针对主体工程未相应采取防护措施的时段进行。根据甘肃省有关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科研及监测结果,实施防治方案的再塑地貌,在自然恢复期3年内基本可以有效控制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因此,自然恢复期时段按3年计算。本工程施工准备期为2009年4月,建设时段为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底,工期为1.5年,自然恢复期预测时段3年。故本工程预测时段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总计为5.2年。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按具体项目施工时间所处的水土流失季节,以不利时段进行预测。工程区域为水蚀侵蚀区,雨季集中在5~9月份(5个月),为水土流失的最不利时段,因此,预测时段不简单套用施工工期,而是根据施工所处时段占整个雨季时段的比例计算,超过雨季长度按全年计算,未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长度的比例计算。依据本工程的施工进度安排及雨季的时段分布,确定水土流失预测计算时间如下表7-1。89\n7水土流失预测表7-1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表水土流失区施工准备期(2009年4月)施工期(a)(2009年5月—2010年10月底)自然恢复期(a)(2010年11月—2013年11月)主体工程单元挖方单元(2009年5月—2010年10月),占雨季10个月,折合2.0年占雨季15个月,按3年计填方单元(2009年5月—2010年10月),占雨季10个月,折合2.0年占雨季15个月,按3年计桥梁单元(2009年5月—2010年10月),占雨季10个月,折合2.0年沿线设施单元(2010年5月—2010年9月),占雨季5个月,折合1.0年弃渣场单元(2009年5月—2010年10月),占雨季10个月,折合2.0年占雨季15个月,按3年计取土场单元(2009年7月—2010年10月),占雨季8个月,折合1.5年占雨季15个月,按3年计施工临建单元(2009年4月),折合0.2年(2009年5月—2010年10月),占雨季10个月,折合2.0年占雨季15个月,按3年计临时道路单元(2009年4月),折合0.2年(2009年5月—2010年10月),占雨季10个月,折合2.0年占雨季15个月,按3年计7.4预测内容和方法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结合本工程的建设特点,本方案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为主体工程单元(挖方单元、填方单元、桥梁单元和沿线设施单元)、弃渣场单元、取土场单元、施工临建单元和临时道路单元等再塑地貌单元。预测内容包括施工扰动原地貌及植被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工程弃土(渣)量、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及其危害等。预测采用类比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见表7-2。表7-2预测内容和方法对应表序号预测内容预测方法1扰动原地貌和植被面积根据主体工程可研报告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图纸量算和现场复核。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数量3弃土(渣)量根据主体工程可研报告提供的数据统计,并进行图纸量算。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调查法和定量计算。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若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定性分析水土流失对本工程、社会、经济、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89\n7水土流失预测7.5水土流失预测7.5.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及实地查勘,结合征占地使用范围,对项目建设期开挖扰动地表、占压土地和破坏林草植被面积分别进行测算和统计。统计结果为:本项目建设区将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总计143.93hm2,详见表7-3,各地类所占比例如图7-1。表7-3**扰动、损坏原地貌面积统计表单位hm2分区占地类型及数量(hm2)占地性质合计荒坡河滩草地旧路永久临时主体工程单元挖方单元0.61 40.7 41.31 41.31填方单元 65.1514.1679.65 79.65桥梁单元 0.21 0.49 0.49服务设施单元 0.33 0.33 0.33小计0.610.21106.7914.16121.78 121.78弃渣场单元 1.97 1.971.97取土场单元 12.34 12.3412.34施工临建单元 6 66临时道路单元 1.84 1.841.84合计0.610.21128.9514.16121.7822.15143.937.5.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根据对项目区的调查,在工程施工范围内,损坏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施的面积为143.93hm2,详见表7-3。根据甘肃省水利厅【1995】11号文《甘肃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对表7-3按行政区域进行汇总,**县122.82hm2、**县21.1hm289\n7水土流失预测,需要向水行政主管部门一次性交纳水土保持补偿费,详见表7-4。表7-4**至**公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单位:hm2分区占地类型及数量(hm2)**县**县小计荒坡河滩草地旧路主体工程单元0.610.21106.7914.16106.6115.16121.77弃渣场单元1.971.9701.97取土场单元12.348.453.8912.34施工临建单元64.41.66临时道路单元1.841.390.451.84合计0.610.21128.9514.16122.8221.1143.937.5.3工程弃土(渣)量(1)弃土(渣)来源及数量依据本工程公路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特点,弃土(渣)的来源和数量,遵循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等原则,定性分析确定弃渣场位置。首先通过图上初选,再经过现场实地查勘后进行优选,最终确定较为理想的3个弃渣场。根据主体工程可研报告提供的路基土石方数量估算表,对挖填土石方数量在区段内进行平衡后,剩余21.17万m3弃渣,弃渣组成均为土石混合物。(2)弃渣场规划根据渣料来源及组成分析,遵循“减少运距、就近堆放、集中存储、合理利用、少占耕地”的原则,将其堆放在项目区优选的弃渣场。优选的3个渣场(坡地型),全部布设于公路沿线附近,设计总容积约为21.17万m3左右,所有弃渣场均可避开大面积沟道和坡面径流的冲刷,地形条件也有利于防护措施的布设。弃渣量及弃渣场位置详见表7-5。表7-5**弃土(渣)量及弃渣场位置表编号位置占地类型弃渣数量桩号左(m)右(m)小地形(m3)1#弃渣场K2+800100 坡地型草地1862189\n7水土流失预测2#弃渣场K5+750 100坡地型草地300393#弃渣场K22+400 100坡地型草地163010合计2116707.5.4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量预测(1)背景值的确定依据主体工程可研报告及选定的调查路线,在收集本工程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状况、气象水文资料及邻近地区类似工程的水土流失监测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外业调查工作。根据线路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及沿线植被分布情况,进行现场实际调查,结合《甘肃省水土保持区划》进行综合评判,确定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由于草原、荒坡地具有良好的植被,林草覆盖度达80%左右,旧路为沥青路面,水土流失轻微,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的要求,结合现场实地调查,本工程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全线确定为300t/km2.a。中低山区原地貌中高山区原地貌冲积平原区原地貌89\n7水土流失预测(2)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①中低山区和中高山区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中低山区和中高山区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采用调查法,考虑到水土流失的影响因子(降雨、地形、土壤、植被和人为因子),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按照国标中规定的坡面细沟和浅沟侵蚀量的量标方法,参照《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中细沟侵蚀占总侵蚀量的50-70%和野外土壤侵蚀调查资料,通过分析推算其侵蚀模数。中低山区弃渣场和取土场细沟侵蚀调查见表7-6、7-7;中高山区弃渣场和取土场细沟侵蚀调查见表7-8、7-9。表7-6中低山区弃渣场细沟土壤侵蚀模数调查计算序号沟宽(cm)沟深(cm)长度(m)侵蚀量(m3)侵蚀量(t)侵蚀强度(t/km2)时段(年)细沟侵蚀模数(t/km2.a)总侵蚀模数(t/km2.a)114.011.8100.05480.08210275520552936212.811.5100.04890.073310.87.5100.02690.04049.310.0100.03080.046511.89.0100.03530.053612.810.5100.04460.06778.86.8100.01970.03087.36.0100.01450.022913.39.8100.04310.0651011.59.8100.03740.056合计 0.35590.5339表7-7中低山区取土场细沟土壤侵蚀模数调查计算序号沟宽(cm)沟深(cm)长度(m)侵蚀量(m3)侵蚀量(t)侵蚀强度(t/km2)时段(年)侵蚀模数(t/km2.a)总侵蚀模数(t/km2.a)111.88.5100.03330.0505997319992856210.811.0100.03940.05939.87.5100.02440.03749.59.3100.02930.04458.08.5100.02270.03467.38.0100.01930.02979.37.5100.02310.03587.56.5100.01630.024合计 0.20780.31289\n7水土流失预测表7-8中高山区弃渣场细沟土壤侵蚀模数调查计算序号沟宽(cm)沟深(cm)长度(m)侵蚀量(m3)侵蚀量(t)侵蚀强度(t/km2)时段(年)侵蚀模数(t/km2.a)总侵蚀模数(t/km2.a)114.512.3100.05920.08911578523163308212.811.3100.04780.072311.88.5100.03330.050410.311.0100.03760.056512.810.0100.04250.064612.811.0100.04680.07079.87.8100.02520.03888.37.0100.01930.029913.310.8100.04750.0711012.010.5100.04200.063合计0.40110.6016表7-9中高山区取土场细沟土壤侵蚀模数调查计算序号沟宽(cm)沟深(cm)长度(m)侵蚀量(m3)侵蚀量(t)侵蚀强度(t/km2)时段(年)侵蚀模数(t/km2.a)总侵蚀模数(t/km2.a)114.311.8100.05580.08410634521273038212.310.8100.04390.066311.38.0100.03000.04549.810.5100.03410.051511.89.5100.03720.056612.010.5100.04200.06379.37.3100.02240.03487.87.0100.01810.027912.810.5100.04460.0671011.510.5100.04030.060合计 0.36840.5525①冲积平原区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A:冲积平原区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采用类比法。国道G213在**过境段(合作~郎木寺段)与本公路工程冲积平原段基本处于同一地域,其多年平均降雨量分别为400~700mm、606~700mm,其值接近,均处于冲积平原区,本工程的控制点**与类比工程89\n7水土流失预测国道213线K386+400相接,相距较近,是与本工程相距最近的已建公路工程,均为线状工程,降雨强度基本相同,工程特性、土壤性质相似,水土保持现状和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形式亦相同,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因此国道G213**过境段(合作至郎木寺段)可作为本工程冲积平原段的类比工程。对照特性见表7-10。表7-10**至**公路冲积平原段与类比工程特性对比表项目本工程类比工程资料来源公路建设对甘南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干旱气象》第23卷第4期2005年12月工程名称**国道G213**过境段(合作至郎木寺段)地理位置位于甘南高原,经**县、穿越西倾山、**县。位于甘南高原,穿越合作市、夏河县、**县。东经114°45′~114°52′,北纬34°05~35°00′。气侯条件高寒湿润的高寒气候区,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年平均降水量606~700mm,大多集中于5~9月。高寒湿润的高寒气候区,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400~700mm,大多集中于5~9月。土壤土壤以亚高山草甸土为主。土壤以山地草甸草原土、山地草甸土为主。植被项目区植被良好,草木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80%,主要植被类型为高寒灌丛、草甸、草原,草类以禾本科及莎草科为主。项目区植被良好,草木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80%,主要植被类型为草甸草原,草类以禾本科及莎草科为主。地形地貌工程经过区段地形为冲积平原区。为甘南高原草原亚区,海拔3100~3800m,工程经过区段地形为冲积平原区。水土保持情况属重点预防保护区,工程区水土保持状况良好,为微度侵蚀。属重点预防保护区,工程区水土保持状况良好,为微度侵蚀。主要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冻融侵蚀。侵蚀形式为面蚀、沟蚀。本工程侵蚀形式为:取土场水蚀;路堑和路堤边坡水蚀;以及其它水力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冻融侵蚀。侵蚀形式为面蚀、沟蚀。本工程侵蚀形式为:弃渣场水蚀、取土场水蚀;路堑和路堤边坡水蚀;以及其它水力侵蚀。与类比工程比较 相同或相似,可以类比。B:本工程与类比工程的比较从表7-11可以看出,由本工程冲积平原段与类比工程水土流失因子如降雨、土壤、植被、地形(坡度、坡长)相同或相近,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因此本工程冲积平原段扰动后各预测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89\n7水土流失预测采用类比工程各侵蚀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调查值。类比工程土壤侵蚀模数结果见表7-12。表7-11类比工程与主体工程冲积平原段水土流失基本条件比较项目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取土场区施工临建区临时道路区挖方段填方段类比工程多年平均降雨615.5mm615.5mm615.5mm615.5mm615.5mm615.5mm土壤土石混合物土石混合物土石混合物土石混合物山地草甸土山地草甸土植被裸露,无植被裸露,无植被裸露,无植被裸露,无植被裸露,无植被裸露,无植被地形平均坡度(°)45°-53°29°-33°18°-33°33°0-5°5-10°平均坡长(m)15m8m12m15m--来源调查调查调查调查调查调查本工程多年平均降雨615.5mm615.5mm615.5mm615.5mm615.5mm615.5mm土壤土石混合物土石混合物土石混合物土石混合物山地草甸土山地草甸土植被裸露,无植被裸露,无植被裸露,无植被裸露,无植被裸露,无植被裸露,无植被地形平均坡度(°)45°-53°29°-33°20°-33°33°0-5°5-10°平均坡长(m)17m6m10m17m--表7-12类比工程土壤侵蚀模数单位:t/km2.a项目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取土场区施工临建区临时道路区挖方段填方段侵蚀模数275028002800275017401740③工程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通过对以上土壤侵蚀模数的类比、调查计算、分析,最终确定本工程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其中中低山区和中高山区主体工程挖方段土壤侵蚀模数和取土场土壤侵蚀模数一样,中低山区和中高山区主体工程填方段土壤侵蚀模数和弃渣场土壤侵蚀模数一样,通过类比和分析,冲积平原区土壤侵蚀模数直接采用类比工程的。各区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详见表7-13。④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89\n7水土流失预测在自然恢复期植被逐渐恢复,扰动后的侵蚀模数逐步减小,由于目前没有开发建设项目自然恢复期侵蚀模数的监测资料,因此,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确定参照定西安家沟小流域径流小区资料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土壤流失量分别按扰动后值依次减少30%、50%和70%的比例来估算的。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确定见表7-14。表7-13本工程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确定分区本工程一级二级三级土壤侵蚀模数(t/km2.a)中低山区主体工程单元挖方单元2850填方单元2950桥梁单元2100服务设施单元1900弃渣场单元2950取土场单元2850施工临建单元1900临时道路单元1900中高山区主体工程单元挖方单元3050填方单元3350桥梁单元2200服务设施单元2000弃渣场单元3350取土场单元3050施工临建单元2000临时道路单元2000冲积平原区主体工程单元挖方单元2750填方单元2800桥梁单元1800服务设施单元1740弃渣场单元2800取土场单元2750施工临建单元1740临时道路单元1740表7-14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确定防治分区侵蚀类型扰动后侵蚀模数自然恢复期侵蚀模数(t/km2.a)(t/km2.a)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中低山区弃渣场单元水蚀295020651475885取土场单元水蚀285019951425855施工临建单元水蚀19001330950570临时道路单元水蚀19001330950570中高山区弃渣场单元水蚀3350234516751005取土场单元水蚀305021351525915施工临建单元水蚀200014001000600临时道路单元水蚀200014001000600冲积平原区弃渣场单元水蚀280019601400840取土场单元水蚀275019251375825施工临建单元水蚀1740121887052289\n7水土流失预测临时道路单元水蚀17401218870522(4)水土流失量预测利用再塑地貌类型面积、原地貌及扰动后侵蚀模数,计算再塑地貌土壤侵蚀量。利用7.5.1节统计的面积和本节确定的侵蚀模数,统计本工程水土流总量和新增水土流失量。其水土流失量计算公式分别为:((7—1))((7—2))式中:W—土壤流失量,t;△W—新增土壤流失量,t;Fji—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面积,km2;Mji—某时段某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Mji—某时段某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Tji—某时段某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a;i—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时间,a;j—预测时段。表7-15-1**至**段公路工程施工准备期水土流失量计算表项目侵蚀面积(hm2)侵蚀模数(t/km2.a)侵蚀时间(a)背景流失量(t)预测流失总量(t)新增水土流失量(t)背景值扰动后中低山区施工临建单元2.0030019000.21.207.606.40临时道路单元0.7230019000.20.432.742.30小计2.72 1.6310.348.70中高山区施工临建单元3.0030020000.21.8012.0010.20临时道路单元0.8430020000.20.503.362.86小计3.84 2.3015.3613.06冲积平原区施工临建单元1.0030017400.20.603.482.88临时道路单元0.2830017400.20.170.970.81小计1.28 0.774.453.6989\n7水土流失预测合计7.84 4.7030.1525.45表7-15-2**至**段公路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量计算表项目侵蚀面积(hm2)侵蚀模数(t/km2.a)侵蚀时间(a)背景流失量(t)预测流失总量(t)新增水土流失量(t)背景值扰动后中低山区主体工程单元挖方单元29.7030028502178.201692.901514.70填方单元45.4930029502272.942683.912410.970桥梁单元0.2300210021.208.407.200服务设施单元0300190020.000.000.000弃渣场单元0.96300295025.7656.6450.880取土场单元5.1630028501.530.96294.12263.160施工临建单元23001900212.0076.0064.000临时道路单元0.72300190024.3227.3623.040小计84.23 505.384839.334333.95中高山区主体工程单元挖方单元11.613003050269.66708.21638.55填方单元27.3130033502163.861829.771665.91桥梁单元0.08300220020.483.523.04服务设施单元0300200020.000.000.00弃渣场单元300335026.0667.6761.61取土场单元30030501.527.30277.55250.25施工临建单元3002000218.00120.00102.00临时道路单元300200025.0433.6028.56小计48.41 290.403040.322749.92冲积平原区主体工程单元挖方单元0.00300275020.000.000.00填方单元6.843002800241.04383.04342.00桥梁单元0.21300180021.267.566.30服务设施单元0.33300174021.9811.489.50弃渣场单元300280020.000.000.00取土场单元30027501.515.78144.65128.87施工临建单元300174026.0034.8028.80临时道路单元300174021.689.748.06小计11.29 67.74591.28523.54合计143.93 863.528470.937607.4189\n7水土流失预测表7-15-3秀至**段公路工程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量计算表项目侵蚀面积(hm2)侵蚀模数(t/km2.a)侵蚀时间(a)背景流失量(t)预测流失总量(t)新增水土流失量(t)背景值扰动后中低山区弃渣场单元第一年0.96300206512.8819.8216.94第二年0.96300147512.8814.1611.28第三年0.9630088512.888.505.62取土场单元第一年5.163001995115.48102.9487.46第二年5.163001425115.4873.5358.05第三年5.16300855115.4844.1228.64施工临建单元第一年2300133016.0026.6020.60第二年230095016.0019.0013.00第三年230057016.0011.405.40临时道路单元第一年0.72300133012.169.587.42第二年0.7230095012.166.844.68第三年0.7230057012.164.101.94小计8.84 79.56340.59261.03中高山区弃渣场单元第一年1.01300234513.0323.6820.65第二年1.01300167513.0316.9213.89第三年1.01300100513.0310.157.12取土场单元第一年4.553002135113.6597.1483.49第二年4.553001525113.6569.3955.74第三年4.55300915113.6541.6327.98施工临建单元第一年3300140019.0042.0033.00第二年3300100019.0030.0021.00第三年330060019.0018.009.00临时道路单元第一年0.84300140012.5211.769.24第二年0.84300100012.528.405.88第三年0.8430060012.525.042.52小计9.40 84.60374.12289.52冲积平原区弃渣场单元第一年0.00300196010.000.000.00第二年0.00300140010.000.000.00第三年0.0030084010.000.000.00取土场单元第一年2.63300192517.8950.6342.74第二年2.63300137517.8936.1628.27第三年2.6330082517.8921.7013.81施工临建单元第一年1300121813.0012.189.18第二年130087013.008.705.70第三年130052213.005.222.22临时道路单元第一年0.28300121810.843.412.57第二年0.2830087010.842.441.60第三年0.2830052210.841.460.62小计3.91 35.190141.896106.70689\n7水土流失预测合计22.15 199.35856.60657.25表7-15-4**至**段公路工程预测段水土流失总量表分区 背景流失量(t)预测流失总量(t)新增水土流失量(t)主体工程单元挖方单元247.862401.112153.25填方单元477.844896.724418.88桥梁单元2.9419.4816.54服务设施单元1.9811.489.50小计730.627328.796598.17弃渣场单元29.55217.54187.99取土场单元185.101253.561068.46施工临建单元93.60426.98333.38临时道路单元28.70130.80102.10小计336.952028.881691.93合计1067.579357.688290.10主体工程单元:主体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挖方单元、填方单元、桥梁单元、服务设施单元,这些单元区域将不可避免引发新的水土流失。自然恢复期挖方单元、填方单元主体工程有完备的防护措施,桥梁单元进行土地整治,服务设施单元有高标准的绿化措施,根据已建成工程的防护效果,土壤流失轻微,自然恢复期不再计算水土流失量。经计算主体工程单元水土流失总量为7328.79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为6598.17t。弃渣场单元:弃渣场将占压原有植被和土地,外来土石方形成堆垫地貌,土体较为松散,短时间水土流失的外营力强烈,沟蚀尤为严重,在施工期、自然恢复期都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经计算弃渣场建设单元水土流失总量为217.54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87.99t。取土场单元:开挖改变了原地形,形成裸露的侵蚀面,面蚀、沟蚀较为严重,在施工期、自然恢复期都产生较大的水土流失。经计算取土场单元水土流失总量为1253.56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068.46t。施工临建单元:生活区、材料存储等施工临建区需要清理地表、平整土地,在施工准备期、施工期、自然恢复期将造成水土流失。经计算施工临建单元水土流失总量为426.98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为333.38t。临时道路单元:临时道路在施工准备期、施工期、自然恢复初期,地表裸露,受机械碾压,将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经计算临时道路单元89\n7水土流失预测水土流失总量为130.80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02.10t。(5)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量总量整个预测时段内本项目水土流失总量为9357.68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为8290.10t。7.5.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水土流失危害往往具有潜在性,若不采取治理措施,将对工程本身、项目区周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1)对工程建设本身的影响公路建设的基础开挖、削坡和路基填筑改变了原地形,形成的高陡边坡,破坏了原地表的稳定性,增加水土流失的潜在威胁,容易出现损坏路基边坡、切割路基,严重情况下可能诱发路基边坡滑坡、崩塌、泻溜现象,若不及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对公路正常运营和行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对项目建设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项目建设中扰动原地貌、占压土地、损坏植被面积143.93hm2,其中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143.93hm2。路线所经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荒坡、河滩、草地及旧路等,完全改变了这些土地的利用性质,破坏了自然土壤结构和水循环路径,造成局部土地资源破坏和土地生产力下降,相应改变了生物的生存环境,阻碍生态系统交流,环境抗逆能力和环境容量有所下降,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工程建设将减弱地表抗冲抗蚀能力,增加了水土流失量和水流含沙量,对下游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3)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水土流失,可造成路线所经河流流域含沙量增加,改变河道的水沙状态,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路线经过居民点、草地等,建设过程中的临时堆渣在雨季会改变原有的径流泥沙形态,造成掩埋植物、破坏生态环境。89\n7水土流失预测7.6预测结果综合分析7.6.1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工程建设过程将损坏原地貌面积143.93hm2,其中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143.93hm2。工程建设弃土(石、渣)量为21.17万m3,共设置3个弃渣场,占地面积1.97hm2。预测期内水土流失总量为9357.68t,新增水土流失量8290.10t,其中施工期准备期新增水土流失量25.45t,施工期新增水土流失量7607.41t,自然恢复期新增水土流失量657.25t。水土流失危害往往具有潜在性,必须实施水土保持方案,避免对工程本身、项目区生态环境和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7.6.2预测结果综合分析和指导性建议(1)水土流失分布的区域和部位分析该工程根据路线所经地貌的不同,将其分为中低山区、中高山区和冲积平原区3个区段,新增水土流失量依次为4603.68t、3052.49t、357.80t,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量的49%、33%、7%。按单位流失量计算,新增水土流失依次为279.01t/km、82.95t/km、93.67t/km。因此,从单位新增流失量来看,中低山区、中高山区较大,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段。对工程的各施工部位进行分析,从表7-16和图7-2可以看出,主体工程单元、弃渣场单元、取土场单元、施工临建单元和临时道路单元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量依次为6598.17t、187.99t、1068.46t、333.38t、102.10t,分别占新增水土流失量的78%、2%、13%、5%、1%,其中主体工程单元中挖方单元、填方单元、桥梁单元和服务设施单元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量依次为2153.25t、4418.88t、16.54t、9.50t,分别占主体工程单元新增水土流失量的33%、67%、0.3%、0.1%。从中可以得出,主体工程单元及渣场单元、取土场单元是本项目水土流失量最大的单元区域,而主体工程单元中又以填方单元、挖方单元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桥梁单元、服务设施单元、施工临建单元和临时道路单元水土流失较小。因此,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首先应实施主体工程单元的线、片状临时防护,特别是挖方单元和填方单元89\n7水土流失预测的临时防护,其次,要抓住弃渣场和取土场的点状防护工程,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它部位的防护。表7-16预测段各部分新增流失量分析表部位主体工程单元弃渣场单元取土场单元施工临建单元临时道路单元合计挖方单元填方单元桥梁单元服务设施单元小计新增流失量(t)2153.254418.8816.549.56598.17187.991068.46333.38102.108290.10占总流失量(%)0.330.670.0030.0010.780.020.130.050.01 (2)水土流失的强度分析与防治对策根据面积加权平均计算,本工程项目各预测单元的水土流失强度按照挖方单元、填方单元、桥梁单元、服务设施单元、弃渣场单元、取土场单元、施工临建单元、临时道路单元的顺序排列依次为5812.42t/km2.a、6148.10t/km2.a、3975.51t/km2.a、3480.00t/km2.a、11021.28t/km2.a、10155.63t/km2.a、7116.33t/km2.a、7108.83t/km2.a,与最小流失强度(服务设施区3480t/km2.a)之比依次为1.67、1.77、1.14、1、3.17、2.92、2.04、2.04。因此,水土流失强度以弃渣场单元最大,填方单元、挖方单元89\n7水土流失预测、取土场单元次之,施工临建单元、临时道路单元较小,服务设施单元、桥梁单元最小。表7-17施工期各部分流失量分析表部位主体工程单元弃渣场单元取土场单元施工临建单元临时道路单元挖方单元填方单元桥梁单元服务设施单元 流失强度(t/km2.a)5812.426148.103975.513480.00217.541253.56426.98130.80 与最小强度之比1.671.771.141.003.172.922.042.04针对项目建设水土流失特点,应采取不同的防治对策和措施。弃渣场区要遵循工程措施为主、植物为辅的原则,发挥工程措施的速效控制功能。取土场单元坚持植物与工程兼顾的原则,施工期以工程为主,运行期以植物为主。填方单元和挖方单元水土流失强度次之,施工期应以排水、临时拦挡等工程措施综合防治,发挥临时措施的即效性,自然恢复期主体工程将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施工期桥梁单元采取临时拦挡,特别是桥梁连接部位;临时道路单元修建排水渠道;自然恢复期采取植物措施恢复迹地。服务设施单元、施工临建单元地势平坦,水土流失强度最小,施工期采取临时防护措施。服务设施单元自然恢复期由主体工程防护,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标准,不需采取额外的措施;施工临建单元主体工程未作专门安排,应以场地平整及植物措施为主,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3)水土流失时段分布分析根据本项目预测期各时段水土流失量分布结果可以看出,工程施工期的是水土流失最大的时段,为7607.41t,占新增水土流失量的91.77%,其次是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量为657.25t,占新增水土流失总量的7.93%。(4)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区段、部位和时段根据上述水土流失分布的区域和部位、水土流失强度、水土流失时段等不同方面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区段为中低山区和中高山区;监测的重点部位为主体工程挖方单元、填方单元89\n7水土流失预测、弃渣场单元、取土场单元;监测的重点时段为时段2009年~2010年的土建施工期。89\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1防治目标编制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取土场区、施工临建区和临时道路区等区域及部位,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进行防治,通过实施包括主体工程中已考虑的防护工程在内的各项防治措施,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美化生态环境的目标。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本工程经过的**县是**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县是国家级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参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规定,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统一执行Ⅰ级标准,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方案,总体防治目标如下:①扰动土地整治率达95%;②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95%;③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0.8左右,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减小到1000t/km2.a以下;④拦渣率达95%;⑤运行期3年内恢复原有植被状况,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7%;⑥林草植被覆盖率达25%。本方案各分区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详见表8-1。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①分区治理原则。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各区域水土流失强度不同,故在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基础上,确定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和一般防治项目,制定最优方案和措施。②互补性原则。从水土保持要求出发,结合主体工程建设特点,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形成以工程保植物,以植物促工程的互补防治形式,实现水土流失防治由被动控制到预防治理的转变。97\n\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表8-1**设计水平年各分区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表一级分区工程阶段防治指标分区防治标准分区防治标准修正按降水量、土壤侵蚀强度、地形修正防治目标分区防治标准综合防治目标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取土场区施工临建区临时道路区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取土场区施工临建区临时道路区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取土场区施工临建区临时道路区中低、中高山区施工期扰动土地整治率(%)*****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水土流失控制比0.70.70.70.70.70.30.30.30.30.3111111拦渣率(%)9595959595-5-5-5-5-5909090909090林草植被恢复率(%)***** ******林草覆盖率(%)***** ******试运行期扰动土地整治率(%)9595959595 9595959595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59595959522222979797979797水土流失控制比0.80.80.80.80.80.20.20.20.20.2111111拦渣率(%)9595959595-5-5-5-5-5909090909090林草植被恢复率(%)979797979722222999999999999林草覆盖率(%)252525252522222272727272727冲积平原区 施工期扰动土地整治率(%)*****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水土流失控制比0.70.70.70.70.70.30.30.30.30.3111111拦渣率(%)9595959595 959595959595林草植被恢复率(%)***** ******林草覆盖率(%)***** ******试运行期扰动土地整治率(%)9595959595 9595959595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59595959522222979797979797水土流失控制比0.80.80.80.80.80.20.20.20.20.2111111拦渣率(%)9595959595 959595959595林草植被恢复率(%)979797979722222999999999999林草覆盖率(%)25252525252222227272727272797\n\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③突出重点原则。对重点部位的措施布设方案、工程类型和形式进行比选,推荐优选方案和措施。④效益优先原则。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尽量与当地的利益相结合,为当地生产建设提供便利条件,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⑤绿化美化原则。植物措施布设尽量与周围绿化美化相协调,以当地适生优势树种为主。8.3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8.3.1防治措施体系依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及防治分区划分结果,根据水土流失的不同部位、强度及水土保持措施的效能,对位配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采取系统的防治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详见图8-1。8.3.2防治措施总体布局本方案在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基础上,确定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制定最优方案和措施。主体工程区(填方区、挖方区)、弃渣场区、取土场区是本方案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主体工程区(填方区、挖方区)防护措施标准高,主要需补充施工期临时防护措施的设计。方案措施设计以弃渣场区和取土场区为重中之中,防治措施布设时,弃渣场按照“先拦后弃、拦弃同步”的思路,弃渣场的永久占地首先布设排水沟,之后土地整治、植物恢复等防治措施,防止弃土(渣)流失;对弃渣场临时占地堆放的清理表层土则设计编织袋拦挡防护措施,防止弃土流失,堆渣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进行土地整治。取土场布设排水系统和削坡、土地整治等措施,形成完善、系统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使新增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施工临建区和临时道路布设防洪排导、废弃物清除、土地平整等工程和植物措施,分区防治措施见表8-2,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及措施总体布局见附图-08。97\n\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图8-1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框图97\n\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表8-2分区防治措施表防治分区防治措施主体工程区主体工程已有路基排水工程、路基防护工程、路面及服务场地硬化和植物措施等设计。本方案主要进行施工期临时防护措施设计,设置临时围堰、修建临时排水沟等措施。弃渣场区弃渣场坡脚修建排水沟,堆渣结束后对堆渣表面覆土整治,最后移植草皮。取土场区开挖截、排水沟,取土结束后削坡,最后整治土地,移植草皮。施工临建区修建临时排水沟及时排水。完工后清运各种弃渣,土地平整后移植草皮。临时道路区路基上游侧开挖排水边沟,废弃后清除路面砂砾,土地平整、深翻后种草。8.4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8.4.1主体工程区8.4.1.1中低山区分段防护(1)填方路段本工程在中低山区填方路段长8.5km,占该路线填方路段总长的22.7%,平均填高6.50m,最大填高12.0m。主体工程在填方路基坡脚设1~2m宽护坡道,护坡道外侧设120cm×40cm×40cm(上底×下底×高)的梯形边沟,将水流排入沟、渠、河流中。全路段的排水沟均采用浆砌石或混凝土预制块铺砌;在填方路基边坡,当边坡填土高度>4.0m时,边坡防护进行衬砌拱植草、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预制块)格网植草等多种方案比较,选择布设合理的防护形式,故本方案不再重复设计。(2)挖方路段本工程在中低山区挖方路段长6.15km,占该线路挖方路段总长的41.0%,平均挖深9m左右,最大挖深24m(K5+850—K6+250),主体工程在路基两侧设120cm×40cm×40cm(上底×下底×高)的梯形边沟,路堑较高路段,每6~10m高差设平台截水沟一道,汇集路堑边坡来水;路堑坡顶5m以外设置截水沟,以拦截坡面来水,采用急流槽、消力池等设施把拦截水流排至路基范围之外,该区段主体工程防护措施设计全面、标准高,故本方案不再重复设计。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4.1.2中高山区分段防护(1)填方路段本工程在中高山区填方路段长18.63km,占该路线填方路段总长的59.2%,平均填高6.50m,最大填高15.0m。主体工程在中高山区填方段的防护工程措施为在填方路基坡脚设1~2m宽护坡道,护坡道外侧设120cm×40cm×40cm(上底×下底×高)的梯形边沟,将水流排入沟、渠、河流中。全路段的排水沟均采用浆砌石或混凝土预制块铺砌;在填方路基边坡,当边坡填土高度>4.0m时,边坡防护进行衬砌拱植草、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预制块)格网植草、浆砌片石护坡等多种方案比较,选择布设合理的防护形式,故本方案不再重复设计。(2)挖方路段本工程在中高山区挖方路段长8.52km,占该线路挖方路段总长的59%,平均挖深9m左右,最大挖深25m,主体工程在中高山区挖方段的防护工程措施和中低山区挖方段的防护工程措施基本一样,即在路基两侧设120cm×40cm×40cm(上底×下底×高)的梯形边沟,路堑较高路段,每6~10m高差设平台截水沟一道,汇集路堑边坡来水;路堑坡顶5m以外设置截水沟,以拦截坡面来水,采用急流槽、消力池等设施把拦截水流排至路基范围之外,该区段主体工程防护措施设计全面、标准高,故本方案不再重复设计。8.4.1.3冲积平原区防护本工程在冲积平原区没有挖方路段,只有填方路段,该区填方路段长6.83km,占该路线填方路段总长的18.2%,平均填高1.0m,最大填高5.0m。由于该区域地势很平缓,填方深度不大,故不需做工程措施防护设计。主体工程已有水保工程措施工程量见表8-3。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表8-3主体工程区已有水保工程措施工程量表一级分区工程措施名称及数量护坡工程截、排水工程综合护坡截水沟、边沟、排水沟长度截水沟、边沟、排水沟土方开挖截水沟、边沟、排水沟M7.5浆砌石hm2mm3m3中低山区1.411360078884352中高山区5.73338501963310832冲积平原区合计7.144745027521151848.4.2弃渣场区(1)场址选择对于弃渣的处理,弃渣场的选址,方案编写组根据主体工程布设特点、施工方案以及本段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充分考虑河(沟)道行洪安全,力求少占耕地或不占耕地,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因素,遵循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要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等原则,在实地查勘的基础上,与主体设计单位多次沟通,初步在主体工程沿线拟定了3个渣场(中低山区2个,中高山区1个),渣场占地面积2.07hm2。其中堆渣占地面积1.97hm2,剥离表土临时堆放占地面积0.1hm2,渣场总库容21.45万m3,渣场总弃渣量21.16万m3,渣场全部靠近公路,上游来水基本被路基边沟和排水沟排走,故所有渣场上游几乎不存在汇水,各渣场的具体情况详见弃渣场布设情况表8-4。表8-4弃渣场布设情况表一级分区编号位置渣场库容(万m3)渣场实际堆渣量(万m3)占地面积桩号左(m)右(m)小地形堆渣剥离表土(hm2)(hm2)中低山区1#弃渣场K2+800100坡地型1.91.860.630.032#弃渣场K5+750100坡地型3.053.00.330.02中高山区3#弃渣场K22+400100坡地型16.516.31.010.05合计21.4521.161.970.1(2)防治规划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本方案路基土石方调配平衡后,再与同区段路基防护、排水工程的土石方再进行综合平衡,共计弃渣21.16万m3,全部堆放在方案所拟定的3个渣场,具体情况详见表8-4。在堆渣过程中,尽量遵循“集中堆放,分段分区”的原则,先上游后下游,同一段区堆放要遵循“先堆石料,后堆土料”的原则,在前一段区的渣料堆放达到设计高程时,即进行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再继续下一段堆渣,以减少弃渣裸露时间;针对弃土(渣)的数量、特点及堆放位置,堆渣前修建排水工程以防止弃渣流失;堆渣结束后对所有渣场进行覆土整治,渣场覆土为各渣场临时堆放的渣场剥离表土。(3)弃渣场典型设计本方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渣场进行典型设计,从弃方数量多少、占地地形及占地面积大小等,综合选取中低山区具有代表性的2#弃渣场进行典型设计。①2#弃渣场工程措施典型设计Ⅰ.截、排水工程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要求,矸渣场周边截、排水设施的防洪标准确定按10年一遇设计、按20年一遇校核。根据现场勘察,2#弃渣场上游几乎不存在汇水,故该渣场不需布设截水沟,只在渣场下游布设坡脚排水沟。①排水沟水文计算A:现在使用,预计在方案服务期末堆渣结束的矸渣场根据各矸渣场库容曲线及各矸渣场在方案服务期内增加的矸渣量,5#矸渣场、6#矸渣场、7#矸渣场、10#矸渣场、在方案服务期末堆渣结束,根据现场勘查,6#矸渣场不需修建排水沟,7#矸渣场在方案服务期堆渣结束后修建排水沟。B:现在使用,预计在方案服务期末堆渣没有结束的矸渣场根据各矸渣场库容曲线及各矸渣场在方案服务期增加的矸渣量,预计1#矸渣场、2#矸渣场、3#矸渣场在方案服务期末堆渣还没有结束,本方案建议以上几个矸渣场在堆渣结束后,补修排水沟。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C:现在已经废弃的矸渣场现在已经废弃的矸渣场有4#矸渣场、8#矸渣场、9#矸渣场,根据现场勘查,这三个矸渣场都不需要修建排水沟。、6#矸渣场、7#矸渣场、和9#矸渣场由于布设排水沟的矸渣场都正在使用,故排水沟只能在方案服务期末堆渣结束后修建,在修排水沟前,首先将矸渣顶部沿沟道方向或下边坡方向按5%的比降整平,周边修整一圈5cm高的埂,埂的开口在矸渣平面最低处与矸渣坡面排水沟相连,大小与各矸渣场排水沟断面一样。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小集水面积的洪峰流量按以下公式计算:清水洪峰流量Qb=0.278KiF(8-1)式中:Qb—最大清水洪峰流量,m3/s;K—径流系数,一般取0.64;i—平均1h降雨强度,mm/h;F—山坡集水面积,km2。含泥沙洪峰流量Qs=Qb(1+φ)(8-2)Φ=(rc-1)/(rh-rc)(8-3)Qb—最大清水洪峰流量,m3/s;φ—修正系数;rc—高含沙山洪容重,rc=1.3m3/s;rh—高含沙山洪中固体物质容重,rh=1.5m3/s;由《甘肃省暴雨图集》查得i=23.6mm,将2#渣场集雨面积F=0.069km2代入(8-1)算得2#渣场的最大清水洪峰流量Qb=0.13m3/s;将2#渣场最大清水洪峰流量QbQb=0.13m3/s代入(8-2)、(8-3)算得2#渣场含泥沙洪峰流量Qs=0.3m3/s。最后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确定排水沟的断面结构和大小,2#渣场最大清水洪峰流量Qb、含泥沙洪峰流量Qs及排水沟断面计算结果水文、水力计算结果见表8-575、8-6、续表8-7。,2#渣场排水沟设计计算结果见表8-87。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表8-752#渣场排水沟水文计算表集水面积F(km2)设计流量(m3/s)最大清水洪峰流量含泥沙洪峰流量0.0040.010.026矸渣场名称断面尺寸经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1#矸(渣)渣场周边排水沟断面为0.5m×0.5m的矩形排水沟,用浆砌石衬砌。排水沟断面典型设计见附图XFSBZ-JMWJSMK-5。表8-5矸渣场洪峰流量及排水沟断面计算表表8-862#渣场排水沟水力计算结果表截、排水沟底宽(m)水深(m)过水面积(㎡)水力半径(m)湿周S(m)糙率坡降i流速(m/s)设计流量(m3/s)0.30.10.030.150.20.0250.13.570.11表8-7矸渣场截、排水沟水文计算表矸渣场名称集水面积F(km2)设计流量(m3/s)集水面积F(km2)设计流量(m3/s)集水面积F(km2)设计流量(m3/s)10%5%10%5%10%5%1#矸渣场 0.020.050.050 2#矸渣场 0.0160.040.0400.210.480.533#矸渣场 0.0140.030.035 5#矸渣场0.0430.10.11 7#矸渣场 0.0080.020.020 10#矸渣场 0.0160.040.040 表8-872#渣场排水沟设计计算结果表排水沟断面材料形状规格m×m矩形0.30m×0.30m浆砌石矸渣场 坡脚排水沟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名称)底宽(m)水深(m)过水面积(㎡)水力半径(m)湿周S(m)糙率坡降i流速(m/s)设计流量(m3/s)Ⅱ.土地整治工程2#弃渣场在堆渣过程中,应遵循”先堆石料,再堆土料”的原则,堆渣结束后,渣坡面修整为1:1.5的边坡,渣平面整平碾压,最后在渣坡面和平面覆剥离的表层土30cm,实施土地整治措施,恢复土地生产力,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2#渣场工程措施工程量见表8-8。表8-82#渣场工程措施工程量表排水工程土地整治排水沟长度排水沟土方开挖排水沟M7.5浆砌块石排水沟土方夯实(m)(m3)(m3)(m3)(hm2)21899.1956.6822.890.3(4)其它弃渣场工程措施设计依据弃渣规划原则,结合各弃渣场的具体情况,不管是中低山区的1#渣场还是中高山区的3#渣场,其工程措施设计和2#渣场一样,主要是排水和土地整治,其排水沟规格和断面大小和2#渣场的同样,本方案不再重复计算。(5)弃渣场水保工程措施工程量弃渣场水保工程措施数量见表8-9。表8-9渣场工程措施工程量表一级分区渣场序号排水工程土地整治排水沟长度(m)排水沟土方开挖(m3)排水沟M7.5浆砌块石(m3)排水沟土方夯实(m3)平整土地(hm2)覆表土(m3)中低山区1#弃渣场35616292.5637.380.5718662#弃渣场21899.1956.6822.890.3121.5小计574261.19149.2460.270.871987.5中高山区3#弃渣场652299.92169.5271.720.913105合计1226561.11318.761321.785092.5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4.3取土场区本项目1#、2#2个取土场位于中低山区,3#~6#4个取土场位于中高山区,7#~9#3个取土场位于冲积平原区,总占地面积为12.34hm2,取土量为70.87万m3,各取土场特性见表8-10。取土场水保工程措施布置总体原则为:对表层腐殖土采取拦挡措施,在可能产生坡面汇流的地方用截、排水沟进行截流,取土结束后进行削坡,最后对取土场进行土地整治。本方案对中高山区具有代表性的6#取土场做典型设计。表8-10取土场特性表一级分区取土场序号取土场位置左(m)右(m)取土数量(万m3)占地面积(hm2)最大挖深(m)中低山区1#取土场K3+9005004.230.9682#取土场K13+80010019.704.208中高山区3#取土场K29+1005000.010.0164#取土场K34+16050010.111.0785#取土场K36+50010010.121.28106#取土场K37+42010010.750.9310冲积平原区7#取土场K50+5001007.241.2688#取土场K56+3001002.160.27109#取土场K60+8202006.542.3610合计70.8712.34(1)取土场工程措施典型设计①截、排水工程6#取土场为局部取土,存在较大坡面汇水,拟取土前在6#取土场上边坡开挖边缘线外5m处修梯形截水沟,并用M7.5浆砌片石砌筑,根据当地降雨情况,截水沟水文根据公式(8-1)、(8-2)、(8-3)计算,截水沟断面结构及尺寸按照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经计算,截水沟断面为120cm×40cm×40cm(上口宽×底宽×高)。在开挖形成的平台内侧及坡脚处开挖排水沟(断面为120cm×40cm×40cm),并用M7.5浆砌片石砌筑,使排水沟连接到天然排水渠中。②削坡工程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取土结束后,取土场将形成部分高陡坡面,由于该取土场取土高度小于10m,故按照自上而下1:1.5削坡。③土地整治取土场取土结束后,应及时治理。进行平整、回填表层腐殖土,为尽快恢复地表植被作好准备。(2)其它取土场工程措施设计①截、排水工程除2#、3#及9#取土场为平地型取土外,不管是中低山区、中高山区、还是冲积平原区,其余取土场均为山坡型局部取土,都存在较大坡面汇水,取土前在取土场上边坡开挖边缘线外5m处均修梯形截水沟,在开挖形成的平台内侧及坡脚处均开挖排水沟,截、排水沟规格同6#取土场。②削坡工程取土结束后,除2#、3#及9#取土场外,其余取土场将取土形成的部分高陡坡面按照自上而下1:1.5削坡。③土地整治所有取土场取土结束后,应及时治理。进行平整、回填表层腐殖土。为尽快恢复地表植被作好准备。取土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工程量见表8-11。表8-11取土场工程措施工程量统计表一级分区取土场编号截水沟工程排水沟工程削坡土地整治截水沟长度截水沟土方开挖截水沟土方夯实截水沟M7.5浆砌块石排水沟长度排水沟土方开挖排水沟土方夯实排水沟M7.5浆砌块石平整土地覆表土(m)(m3)(m3)(m3)(m)(m3)(m3)(m3)(m3)(hm2)(m3)中低山区1#取土场174184.4410.44173.68132139.927.92131.6820880.9148002#取土场3.9921200小计174184.4410.44173.68132139.927.92131.6820884.926000中高山区3#取土场0.01149154#取土场170180.210.2169.685255.123.1251.6820401.0226855#取土场162171.729.72161.682021.21.219.6819441.2232056#取土场140148.48.4139.68188199.2811.28187.6816800.881540小计472500.3228.32471.04260275.615.6259.0456643.1322345冲积平原区7#取土场174184.4410.44173.6896101.765.7695.6820001.2062958#取土场134142.048.04133.68288305.2817.28287.6816080.2613509#取土场2.2411795小计308326.4818.48307.36384407.0423.04383.3636083.719440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合计9541011.2457.24952.08776822.5646.56774.081136011.72677858.4.4施工临建区该区域的水保工程措施主要是土地整治,待施工结束后清除杂物,掘除构造物,恢复原地貌并覆剥离表土30cm,为植被恢复做好准备,共计土地整治面积为6.0hm2,覆表土18000m3。施工临建区工程措施工程量详见表8-12。表8-12施工临建区工程措施工程量表一级分区土地整治平整土地(hm2)覆表土(m3)中低山区2.06000中高山区3.09000冲积平原区1.03000合计6.0180008.4.5临时道路区施工结束后结合路基进行整治,施工便道在弃用后全线清除砂砾石,进行土地整治,最后覆剥离表土。经计算,施工便道土地整治面积为1.84hm2,共覆土5520m3。临时道路区工程措施工程量详见表8-13。表8-13临时道路区工程措施工程量表一级分区土地整治平整土地(hm2)覆表土(m3)中低山区0.722160中高山区0.842520冲积平原区0.28840合计1.8455208.5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设计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针对项目区具体情况,为了使工程新增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保障工程安全,结合本工程实际,进行植物措施设计,并通过绿化、增加植被覆盖度的途径,减少径流冲刷,降低土壤侵蚀,增强土壤蓄水保土能力,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美化项目区生态环境。8.5.1设计原则(1)从保持水土、治理工程建设中的扰动面角度出发,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当地栽植的树种和草种,贯彻”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提高防护效果,注重生态效益。(2)明确植被栽植的技术措施与具体要求。(3)植物措施设计既要体现良好的水土保持性能,同时还要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为主体工程服务。通过恢复植被,使项目区弃渣场、取土场、施工临建区、施工临时道路区及沿线的环境、景观得到明显的改善。8.5.2措施布局及面积对因施工而导致的地表形态的改变和植被的损坏,均应通过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来恢复植被。在主体绿化设计基础上,本方案对弃渣场区、取土场区、施工临建区、施工临时道路区等区域布设植物措施,共计布设植物措施面积68.76hm2,以利于尽快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植物措施布设面积见表8-14。表8-14植物措施布设面积表单位:hm2防治分区面积合计中低山区中高山区冲积平原区主体工程区14.6932.2446.93弃渣场区0.920.991.91取土场区5.063.233.812.10施工临建区2.03.01.06.0临时道路区0.720.840.281.84总计23.3940.295.0868.768.5.3立地因子分析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以亚高山草甸土为主,间有草甸土、沼泽土。土壤肥沃,同时气候条件适合高寒灌丛、草甸和草原的生长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根据现场勘察各施工扰动区在平面能栽植耐寒的灌木和种草,在坡面适合种草;在根据当地水土保持治理经验调查,该项目各施工扰动区恢复植被效果最佳的方法就是移植草皮,即将各区在施工前人工切割放好的原地貌草皮待施工结束土地整治后移植到各区。8.5.4分区植物措施设计8.5.4.1主体工程区(1)中低山区植物措施设计①填方路段主体工程在中低山区填方段的绿化措施为:当边坡填土高度小于4.0m时,采用植草皮或喷播草籽的形式绿化,当边坡填土高度大于4.0m时,采用综合护坡防护,本方案不再重复设计。②挖方路段主体工程在中低山区挖方边坡的绿化采用喷播植草的形式,本方案不再重复设计。(2)中高山区植物措施设计①填方路段主体工程在中高山区填方段的绿化措施为:当边坡填土高度小于4.0m时,采用植草皮或喷播草籽的形式绿化,当边坡填土高度大于4.0m时,采用综合护坡防护,本方案不再重复设计。②挖方路段主体工程在中高山区挖方边坡的绿化采用喷播植草的形式,本方案不再重复设计。(3)冲积平原区植物措施设计①填方路段主体工程在冲积平原区填方段的绿化措施为植草皮,本方案不再重复设计。②服务设施区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服务设施区为主体工程沿线的点状工程,占地面积小,主体工程对该区域采取铺草皮的形式绿化,本方案不再重复设计。主体工程区植物措施面积见表8-15。表8-15主体工程区植物措施工程量表一级分区植草皮喷播植草hm2hm2中低山区4.159.14中高山区0.2831.96冲积平原区1.4合计5.8341.108.5.4.2弃渣场区本方案设计中低山区和中高山区的弃渣场绿化措施全部为移植草皮,草皮来源于堆渣前切割整放的渣场原地貌草皮,共计弃渣场移植草皮面积为1.91hm2,各渣场移植草皮面积详见表8-16。表8-16渣场移植草皮面积数量表一级分区渣场编号移植草皮面积(hm2)中低山区1#弃渣场0.602#弃渣场0.32中高山区3#弃渣场0.99合计1.918.5.4.3取土场区本方案设计中低山区、中高山区、冲积平原区取土场绿化措施也全部为移植草皮,草皮来源于取土前切割剥离整放的取土场原地貌草皮,共计取土场移植草皮面积为12.10hm2,各取土场移植草皮面积详见表8-17。表8-17取土场移植草皮面积数量表一级分区取土场编号移植草皮面积(hm2)中低山区1#取土场0.942#取土场4.12小计5.06中高山区3#取土场0.014#取土场1.055#取土场1.266#取土场0.91小计3.23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冲积平原区7#取土场1.238#取土场0.269#取土场2.31小计3.8合计12.108.5.4.4施工临建区施工临建区待施工结束后清除杂物,掘除构造物,移植切割剥离的原地貌草皮,共计移植草皮6.0hm2。8.5.4.5临时道路区施工完毕后,经土地整治,全部撒播草籽,草种选用披肩草,撒播草籽量为40kg/hm2,共计撒播草籽面积为1.84hm2,所需草籽为73.6kg。8.6水土保持临时防护措施设计8.6.1主体工程区8.6.1.1分段防护(1)填方路段针对公路施工特点,本方案初步拟定在中低山区高填方段(K1+900~K2+200、K3+350~K3+500、K3+950~K4+300)和中高山区高填方段(K25+300~K25+400、K25+700~K25+900、K28+650~K28+800、K30+150~K30+250、K42+600~K43+100、K46+600~K46+700、K50+300~K50+400、K51+500~K51+650)设置编织袋拦挡防止水土流失,编织袋总长4600m,遇到大雨或暴雨时用PE彩条布自上而下覆盖高填方路基边坡,防止路基边坡受到冲刷。根据本工程施工强度及该地区雨季发生规律,路基编织袋拦挡宽度0.5m,高度0.5m,分层错缝填筑;在剥离表土堆放区周边采用编织袋临时防护措施,其断面为直角梯形,底宽1.0m,高度1.0m,外坡比1:0.25,剥离表土堆放区编织袋拦挡总长600m。经计算,需彩条布面积27600m2,编织袋1675m3。(2)挖方路段本方案只在中低山区深挖方段(K1+300~K1+500、K3+650~K3+850、K5+750~K6+250、K7+600~K7+800、K8+550~K8+750)和中高山区深挖方段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K22+400~K22+500、K22+750~K22+950、K24+550~K25+050、K25+950~K26+250、K27+800~K27+900、K28+250~K28+450、K28+900~K29+100、K47+450~K47+750、K50+450~K50+550、K50+850~K51+200、K51+750~K51+900、K52+750~K52+850、)设置编织袋拦挡,围护宽度0.5m,高度0.5m,分层错缝填筑,设置编织袋总长度为7600m,需编织袋1900m3。(3)桥梁路段拦挡措施:桥墩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钻孔施工时将需要大量泥浆,除部分用于巩固孔壁外,其余将从孔口外溢,为减少粘土(或膨润土)的开采量及外运泥浆量,建议对外溢泥浆回收利用。因此,桥墩施工前每组桥墩应修建泥浆池1个,并设2个沉淀池(串连使用)。根据桥梁施工规范计算,每个泥浆池容积8m3(长、宽、深均为2m),每个沉淀池容积6m3(长、宽均为2m,深1.5m),主体工程桥梁设计桩基桥墩共计12组,所需泥浆池及沉淀池土方开挖量约168m3,开挖土方及钻渣应堆放在附近空地并压实,待施工结束后回填泥浆池、沉淀池及桥墩基础。排水措施:为输导桥墩钻孔施工过程废水及降水,施工前沿桥梁桥墩钻孔线两侧需修梯形临时排水沟(断面尺寸0.9m×0.3m×0.3m),与周边排水系统形成统一整体,排水沟开挖土方置于沟道两侧并压实,经计算,人工挖排水沟长800m,土方144m3。(4)服务设施区服务设施区是主体工程的点状工程,本工程沿线只有一个服务设施区,在冲积平原区,面积为0.33hm2,本区地势平缓,主体工程设计已含场地硬化和绿化,完工后将不造成水土流失。本阶段主体工程尚无排水措施设计,本方案拟定在服务设施区两侧开挖排水沟,将雨水全部顺畅地引入旁边的沟渠。排水沟采用断面尺寸为0.9m×0.3m×0.3m的土质梯形沟;沟底夯实后不加衬砌,施工简单且易于后期恢复。经计算,人工挖排水沟长200m,土方36m3。主体工程区临时防护措施工程量见表8-18。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表8-18主体工程区临时防护措施工程量统计表一级分区工程措施名称及数量土质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土方开挖泥浆池、沉淀池土方开挖彩条布编织袋剥离表土mm3m3m2m3m3中低山区200364210764139462478中高山区400728416836218197722冲积平原区4007242 合计10001801682760035751602008.6.2弃渣场区弃渣场剥离表土堆放区需要做临时防护措施,选中低山区2#渣场剥离表土堆放区做典型设计。(1)拦挡工程对2#渣场在堆渣前先将地表草皮人工切割,并单独码放整齐,以备恢复利用。草皮剥离后对表层的熟土堆渣前推置一旁集中堆放,待堆渣完毕后覆盖平铺,以尽快恢复弃渣场生产能力。本方案对2#弃渣场的剥离表土临时堆放场地四周采取编织袋围护的临时防护措施,其断面为直角梯形,底宽1.0m,高度1.0m,外坡比1:0.25。其它弃渣场剥离表土的临时防护措施同6#弃渣场。弃渣场区临时防护措施工程量见表8-19。表8-19弃渣场区临时防护措施工程量表一级分区编号清表土(m3)编织袋拦挡(m3)中低山区1#弃渣场1866112.22#弃渣场121.528.6小计1987.5140.8中高山区3#弃渣场3105144.8合计5092.5285.68.6.3取土场区取土场剥离表土堆放区同样需要做临时防护措施,选中高山区6#取土场剥离表土堆放区做典型设计。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1)拦挡工程对6#取土场在取土开挖前先将地表草皮人工切割,并单独码放整齐,以备恢复利用。草皮剥离后对表层的熟土取土前推置一旁集中堆放,待取土完毕后覆盖平铺,以尽快恢复取土场生产能力,6#取土场在开采过程中将产生表层腐殖土1540m3。该表层腐殖土拟堆放于6#取土场山脚处,平均堆高3m,下边坡用编织袋临时拦挡,编织袋采用矩形断面,断面宽0.5,平均垒高0.5m。为避免增加临时征地面积及减少水土流失量,剥除的腐殖土应尽量堆放在取土场内。并利用取土场集雨面积汇水出口处的低洼地作为沉沙池,拦截泥沙,同时可兼做水土保持监测设施。其它取土场剥离表土临时防护措施同6#取土场,取土场区临时防护措施工程量见表8-20。表8-20取土场区临时防护措施工程量表一级分区取土场编号剥离表土编织土袋(m3)(m3)中低山区1#取土场480034.642#取土场2120072.8小计26000107.44中高山区3#取土场1491561.064#取土场268525.915#取土场320528.316#取土场154019.62小计22345134.9冲积平原区7#取土场629539.678#取土场135018.379#取土场1179554.3小计19440112.34合计67785354.698.6.4施工临建区施工临建区主要包含路线施工场地、施工生活区、预制场等,本工程沿线共设置施工临建区6处,均选在沿线地势开阔平坦处,总占地面积6.00hm2。可在场地建设前,将地表植被切割剥离,表层土推至一边集中堆放,表土堆放周边用编织袋临时拦挡防护,其防护断面宽0.5,平均垒高0.5m。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同时为了减轻地表径流对施工临建区的冲刷影响,快速将雨水排走,不影响生产和工人生活,在施工队伍进场前,在施工临建区周边开挖排水沟,将雨水及其生产、生活用水全部顺畅地引入自然沟渠。排水沟采用断面尺寸为0.9m×0.3m×0.3m(上口宽×底宽×深)的土质梯形渠;渠底夯实后不加衬砌,施工简单且易于后期恢复。施工临建区工程量见表8-21。表8-21施工临建区临时防护措施工程量表 工程措施数量一级分区 排水沟土方开挖剥离表土编织袋防护(m3)(m3)(m3)中低山区72600025.82中高山区108900038.73冲积平原区36300012.91合计2161800077.468.6.5临时道路区施工临时道路主要为了是连通现有公路与弃渣场、取土场、施工临建区而修建。本工程公路沿线以草原为主,大部分地区均有良好植被覆盖,因此更应合理规划各种施工临时道路,宽度一般取在4~5m之间,每200m设一会车处,各种机械和车辆不得下道行驶,以保证周围地表结皮和植被不受破坏。据统计,本项目共布置施工临时道路计18条,总长4600m,其中连接取土场的9条,连接渣场的3条,连接施工临建区的6条。临时道路设计宽度均为4.0m,总占地面积1.84hm2。本项目临时道路可直接在原地面上修筑,不铲除地表植被,施工期在首先路面覆土0.3~0.5m,上铺0.3m厚砂砾垫层。当路面在车辆的碾压下变实后,路面土壤入渗能力下降,集中的路面径流冲刷路基边坡,因此,即在路基上游一侧开挖临时排水边沟,边沟为梯形断面(0.9m×0.3m×0.3m),采用土质边沟,不加衬砌,施工结束后结合路基整治。施工临时道路因受到车辆等碾压,致使土壤结构板结、植被枯死,并在施工后形成条状裸露地面,严重影响高原的自然景观。需要在弃用后全线清除砂砾石,覆土,进行植被恢复。经计算,施工便道共需覆土5520m3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铺砂砾石5520m3,排水沟土方开挖828m3。临时道路区临时防护措施工程量见表8-22。图8-5临时道路区排水沟断面图注:图中单位为cm表8-22临时道路区临时防护措施工程量表一级分区工程措施数量排水沟土方开挖覆土铺砂砾m3m3m3中低山区32421602160中高山区37825202520冲积平原区126840840合计82855205520施工期路基工程临时防护设计见附图-09;2#弃渣场典型设计见附图-10;6#取土场典型设计见附图-11。8.7水保措施工程量汇总本项目水保工程措施工程量汇总见表8-23、植物措施工程量汇总见表8-24、临时防护措施工程量见表8-25。表8-23工程措施工程量汇总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合计中低山区中高山区冲积平原区第一部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一主体工程防治区 1路基截、排水工程 ①截水沟、边沟、排水沟长度m1360033850 47450②截水沟、边沟、排水沟土方开挖m3788819633 27521③截水沟、边沟、排水沟M7.5浆砌石m3435210832 151841路基边坡防护 ①综合护坡hm21.415.73 7.14二弃渣场防治区 1排水工程 ①基础开挖m3261.19299.92 561.11②土方夯填m360.2771.72 132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③浆砌块石m3149.24169.52 318.762土地整治工程 ①清理表层土m31987.53105 5092.5②覆表层土m31987.53105 5092.5③土地平整hm20.870.91 1.78三取土场防治区 1截水工程 ①基础开挖m3184.44500.32326.481011.24②土方夯填m310.4428.3218.4857.24③浆砌片石m3173.68471.04307.36952.082排水工程 ①基础开挖m3139.92275.6407.04822.56②土方夯填m37.9215.623.0446.56③浆砌片石m3131.68259.04383.36774.083削坡工程 削坡m3208856643608113604土地整治工程 ①清理表层土m326000223451944067785②覆表层土m326000223451944067785③土地平整hm24.93.133.711.72四施工临建区防治区 1土地整治工程 ①覆表层土m360009000300018000②土地平整hm22.03.01.06.0五临时道路防治区 1土地整治工程 ①覆表层土m3216025208405520②土地平整hm20.720.840.281.84表8-24植物措施工程量汇总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合计中低山区中高山区冲积平原区第二部分水土保持植物措施 一主体工程防治区 ①草皮护坡hm24.150.281.45.83②喷播植草hm29.1431.96 41.10二渣场区防治区 ①移植草皮hm20.920.99 1.91三取土场防治区 ①移植草皮hm25.063.233.812.10四施工临建区 ①移植草皮hm23.02.01.06.0五临时道路区 ①撒播草籽(披肩草)hm20.720.840.281.84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②用种量(披肩草)kg28.833.611.273.6表8-25临时工程工程量汇总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合计中低山区中高山区冲积平原区第三部分水土保持临时工程 一主体工程防治区 1路基边坡防护 ①编织袋拦挡与拆除m313942181 3575②铺彩条布m21076416836 276002桥梁区防护 ①排水沟土方开挖m3367236144②泥浆池、沉淀池土方开挖m34284421683服务设施区防护 排水沟土方开挖m336 36二弃渣场防治区 编织袋拦挡与拆除m3140.8144.8 285.6三取土场防治区 编织袋拦挡与拆除m3107.44134.9112.34354.69四施工临建区 ①排水沟土方开挖m37210836216②编织袋拦挡与拆除m3 25.8238.7312.9177.46五临时道路区 ①排水沟土方开挖m3324378126828②覆土m3216025208405520③铺砂砾m32160252084055208.8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8.8.1设计原则(1)与主体工程相互配合、协调,在不影响主体工程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主体工程创造的水、电、交通等施工条件,减少施工辅助设施工程量。(2)按照“三同时”的原则,水土保持实施进度与主体工程建设进度相适应,及时防治新增水土流失。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3)施工进度安排坚持“保护优先、先拦后弃、科学合理”的原则,临时堆土场先采取拦挡措施,临建工程施工完毕后,按原占地类型及时进行恢复,植物措施在土地整治的基础上尽快实施。(4)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防护措施的实施,按照主体工程组织设计进行。8.8.2施工条件项目建设区交通便利,满足水土保持工程施工交通要求;工程区水源、水质良好,能够满足施工用水需要。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用电利用主体工程施工用电条件。8.8.3施工组织形式(1)工程措施本方案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实施,均与主体工程配套进行,故其施工条件与设施,原则上利用主体工程已有设施和施工条件。施工时应根据各防治区域具体的工程措施安排各施工时序,减少或避免各工序间的相互干扰。(2)植物措施主要包括各区的植物保护、植被恢复。实施时应与当地水土保持和林业部门协调合作。种植过程中科学使用保水剂、长效肥、微量元素、激素等先进材料和技术,以保证草的成活率。种植后,注重草的成活率检查,决定补植(成活率41—85%)或重新播植(成活率在40%以下)与合格验收((成活率在85%以上,且分布均匀),补植应根据检查结果拟定补植措施。(3)土地整治施工迹地等需进行土地整治的区域,在施工结束时需完成场地清理和土地整治。对有植被恢复的施工迹地,需按植被恢复要求覆上一定厚度的表土。(4)临时工程要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及拦挡防护,施工结束后及时实施场地清理、土地整治和绿化措施。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与临时防护措施,严格控制施工用地,严禁随意扩大占压、扰动面积和损坏地貌、植被,开挖土石必须及时利用,禁止随意堆放,临时堆放须采取防护措施,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8.8.4施工质量要求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后,各项治理措施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并经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要求。水土保持各项治理措施的基本要求是总体布局合理,各项措施布置符合规划要求,规格尺寸质量、使用材料、施工方法符合施工和设计标准,经设计暴雨考验后基本完好。排水沟要求能有效地控制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排水去处有妥善处理,经设计暴雨考验后基本完好。水土保持种草所选种植地块的立地条件应符合相应草种的要求,种草密度要达到设计要求;采用经济价值高、保土能力强的适生优良草种,当年出苗率与成活率在80%以上,三年保存率在70%以上。8.8.5主要材料供应水土保持措施施工所需的水、电、路等尽可能利用主体工程已有的施工条件,所需草种等在市场上统一择优采购,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采取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保证质量、进度和资金得到全面落实)。8.9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安排根据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建设”三同时”的原则,参照主体工程的施工进度安排,本方案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进度应与相对应的主体工程进度衔接,确保各防治区内的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实施,相互协调,有序进行。由于部分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发生在不同部位、不同时段,应合理布置水土保持措施。通过合理安排,抓住春、秋季种草、绿化的有利时机,力争与主体工程同时完工。具体安排如下: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2009年4月为主体工程施工准备阶段,至2009年5月前完成临时道路的排水及临时道路路面砂砾垫层的铺设工作;完成施工临建区的临时排水工程。2009年5月~2009年10月,完成主体工程区50%的排水工程、编织袋临时拦挡工程、泥浆池和沉沙池开挖工作;完成弃渣场50%的排水和临时拦挡工程、10%的土地整治工程;完成取土场50%的截、排水沟工程和临时拦挡工程、10%的削坡和土地整治工程。2010年5月~2010年10月,完成主体工程区50%的排水工程、编织袋临时拦挡工程、泥浆池和沉沙池开挖工作;完成弃渣场50%的排水和临时拦挡工程、90%的土地整治工程和全部的绿化工程;完成取土场50%的截、排水沟工程和临时拦挡工程、90%的削坡、土地整治工程和全部的绿化工程;完成施工临建区和临时道路区全部的绿化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见表8-26。121\n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表8-26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表123\n\n9水土保持监测9水土保持监测9.1监测目的和意义水土保持监测是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及时掌握主体工程建设引发水土流失的影响因子、扰动范围和土壤侵蚀强度及其动态变化,评价主体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分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状况及危害,探索研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演变规律。掌握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和运行状况,检验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护效果,并对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治效果作出科学的评价,总结水土保持工作的防治经验,发现水土保持工作的薄弱方面,为进一步修正和优化水土保持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水土保持监测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的具体要求,通过监测为行政监督和及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主体工程竣工验收服务,为生态环境保护大局服务。9.2水土保持监测规划由于该工程项目为线形工程,涉及的线路较长,沿线路的水土流失情况有一定差异,因此,水土保持监测点位的布设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填方区、挖方区、取土场区、弃渣场区为重点监测对象,2009年~2010年的土建施工期是重点监测时段。依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和本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监测专题内容编制。9.2.1监测内容(1)水土流失因子监测。(2)主体工程占用土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及其类型的监测。(3)主体工程挖方、填方数量,以及弃土、弃石数量监测。(4)水土流失量监测,即土壤侵蚀量、弃渣流失量监测。(5)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防护状况及运行效果监测。161\n9水土保持监测(6)水土保持林草成活率、覆盖度、生长情况监测。(7)重大水土流失事件监测。9.2.2监测时段根据本公路建设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安排,将整个监测期划分为工程建设期监测和工程自然恢复期监测二个时段,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具体时段如下:(1)工程建设期监测时段与主体工程建设期一致,施工准备期2009年4月,施工期从2009年5月~2010年10月,共计19个月,各分项工程依据各自的监测内容和要求来定。(2)工程自然恢复期监测该时段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第1年,监测期1年。9.2.3监测方法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的规定,水土保持监测采用地面观测法、调查监测法和巡查法,在注重最终观测结果的同时,对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全面定位监测,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实现监测资料的连续性。具体监测方法如下:(1)水土流失因子监测主要监测降雨因子,采用自记雨量计及当地搜集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计算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2)主体工程占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及其类型面积的监测根据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对扰动和破坏区及其类型,采用GPS线路监测与抽样调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项目扰动原地貌类型、面积等情况,包括弃渣场区、取土场、施工临建区、临时道路区的位置、面积及其扰动土地类型等,进一步核实、明确防治责任范围。(3)主体工程挖方、填方数量,以及弃土、弃石数量监测161\n9水土保持监测通过查阅设计文件、工程监理月报和实地测量,监测建设过程中的挖填数量,以及弃渣数量。(4)水土流失量监测按不同的工程类型分类进行监测,主要包括简易坡面测量法、桩钉观测法、闭合小区观测法。原地面采用简易坡面测量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坡面,量算侵蚀沟的体积,计算水土流失量。桩钉观测法是根据坡面面积,按上中下、左右等距离、均匀布设钢钉,钉帽与地面平行,定期观测钉帽与地面的高度,计算土壤侵蚀厚度和水土流失总量。同时结合主体工程、取土场、弃渣场排水沟出口沉沙池进行观测。对闭合小区,泥沙就地淤积的,可采取闭合小区观测法。(5)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效益监测,即拦蓄泥沙量监测取土场、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采用排水沟出口径流泥沙断面监测法。结合排水沟出口沉沙池进行观测。(6)水土保持林草成活率、覆盖度和生长情况监测在项目建设前后进行林草面积变化情况、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实施情况、单位面积成活率、植物生长量和植被覆盖度情况的调查。(7)重大水土流失事件监测在工程施工期间,进行不定期巡查,查找重大水土流失隐患,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并公告可能影响区域。9.2.4监测点的选择及布设(1)水土流失量监测①中低山区a.路基扰动地面监测点。在K3+700布设扰动挖方区土壤侵蚀观测场1个,面积均为50m2(长10m×宽5m),监测扰动地面路基边坡水土流失量。b.取土场监测点。在K13+800的2#取土场布设土壤侵蚀观测场1个,面积为50m2(长10m×宽5m),监测取土场水土流失量和防治效果。②中高山区161\n9水土保持监测a.路基扰动地面监测点。在K25+800布设路基填方边坡观测点1个,面积均为50m2(长10m×宽5m),监测扰动地面水土流失值。b.弃渣场监测点。在K20+460—K22+400的3#弃渣场布设水土流失状况监测场1个,面积为50m2(长10m×宽5m)。监测弃渣场水土流失量和防治效果。c.取土场监测点。在K36+500的5#取土场布设土壤侵蚀观测场1个,面积为50m2(长10m×宽5m),监测取土场水土流失量和防治效果。③冲积平原区a.路基扰动地面监测点。在K56+300~K57+100区段路基填方边坡观测点1个,面积均为50m2(长10m×宽5m),监测扰动地面水土流失值。b.取土场监测点。在K60+820的9#取土场布设土壤侵蚀观测场1个,面积为50m2(长10m×宽5m),监测取土场水土流失量和防治效果。(2)其它内容监测主体工程建设扰动、破坏地表和植被面积的监测,水土流失面积变化情况监测,工程挖方、填方数量,弃土、弃石数量监测,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林草成活率和生长情况监测,采取巡查监测及调查,不进行具体点位的选择和布设。其它不良地质段监测采用地表巡查。重大水土流失事件监测不设固定点,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固定巡查人员,设立组织,形成网络,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发现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公告可能造成的重大水土流失隐患区域,根据预案能快速处理隐患。水土流失监测点布设见附图-08。9.2.5监测频次水土保持监测频次应根据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具体安排确定,各监测点监测频次如下:①扰动路基边坡监测。2009年5月~2010年10月监测期为1.5年。在汛期(3~9月)每月测量一次,计算水土流失量。161\n9水土保持监测②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取土场、施工临建区、临时道路区建设期工程区扰动、破坏地表和植被面积,主体工程区挖方、填方数量,以及弃土、弃石数量监测。监测时段为2009年5月~2010年10月,建设期1.5年,监测频次为按每个季度1次,每年4次。③取土场水土流失量监测。水土流失量监测时段2009年~2010年1.5年,雨季每月1次,每年7次;取土场水土流失量防治防治效果监测2010年11月~2011年10月(自然恢复期1年),雨季每月1次,每年7次。④弃渣场水土流失监测。水土流失量监测时段2009年~2010年1.5年,雨季每月1次,每年7次;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治防治效果监测2010年11月~2011年10月(自然恢复期1年),雨季每月1次,每年7次。⑤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取土场、施工临建区、临时道路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防护状况、运行效果及水土保持林草成活率、覆盖度、生长情况监测监测。监测时段2010年1月~2011年10月(自然恢复期1年),雨季每月1次,每年7次。9.2.6监测规划一览对上述监测内容、时段、点位、方法、频次进行统计,项目主线、支线、连线监测规划一览情况分别见表9-1、表9-2、表9-3、表9-4。9.3监测设施和设备9.3.1监测设施(1)弃渣场简易土壤侵蚀观测场1个。(2)取土场简易土壤侵蚀观测场3个。(3)扰动后土壤侵蚀观测场3个。9.3.2监测设备设施配备:照相机1台,GPS定位仪1套,笔记本电脑1台,自记雨量计4个,流速仪1台、电子天平2161\n9水土保持监测台,皮尺、钢卷尺、比重计、三角取样瓶及其它监测仪器一批。详见表9-4。表9-1中低山区水土保持监测规划一览表监测点位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时段监测期(年)监测频次(次/年)挖方区路段边坡监测点1个(K3+700)扰动地面挖方区边坡路堤土壤侵蚀情况简易坡面测量法,结合排水出口沉沙池观测2009年5月~2010年10月;建设期1.5年1.57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取土场、施工临建区、临时道路区建设期主体工程区扰动、破坏地表和植被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变抽样调查、测量监测2009年5月~2010年4月,建设期1年14程挖方、填方数量,以及弃土、弃石数量跟踪调查和测量2009年5月~2010年4月,建设期1年14取土场水土流失量监测点1个,2#(K13+800)取土场水土流失量监测桩钉观测场2009年建设期1年、2011年自然恢复期1年27取土场防治效果监测断面监测法,结合排水出口沉沙池观测2010年11月~2011年10月,自然恢复期1年17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取土场、施工临建区、临时道路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防护状况及运行效果监测;水土保持林草成活率、覆盖度、生长情况监测。抽样调查、测量监测2010年11月~2011年10月,自然恢复期1年14161\n9水土保持监测表9-2中高山区段水土保持监测规划一览表监测点位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时段监测期(年)监测频次(次/年)填方区(K25+800)路段边坡监测点1个扰动地面填方区边坡路堤土壤侵蚀情况简易坡面测量法,结合排水出口沉沙池观测2009年5月~2010年10月;建设期1.5年1.57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取土场、施工临建区、临时道路区建设期主体工程区扰动、破坏地表和植被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变抽样调查、测量监测2009年5月~2010年4月,建设期1年14程挖方、填方数量,以及弃土、弃石数量跟踪调查和测量2009年5月~2010年4月,建设期1年14取土场水土流失量监测点1个,5#(K36+500)取土场水土流失量监测桩钉观测场2009年建设期1年、2011年自然恢复期1年27取土场防治效果监测断面监测法,结合排水出口沉沙池观测2010年11月~2011年10月,自然恢复期1年17弃渣场水土流失量监测点1个,3#(K20+460—K22+400)弃渣场水土流失量监测桩钉观测场2009年建设期1年、2011年自然恢复期1年27弃渣场防治效果监测和降雨因子观测断面监测法和结合排水出口沉沙池观测2010年11月~2011年10月,自然恢复期1年17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取土场、施工临建区、临时道路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防护状况及运行效果监测;水土保持林草成活率、覆盖度、生长情况监测。抽样调查、测量监测2013年1月~2013年12月,自然恢复期1年14161\n9水土保持监测表9-3冲积平原区水土保持监测规划一览表监测点位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时段监测期监测频次(次/年)填方区(K56+300~K57+100)路段边坡监测点1个扰动地面填方区边坡路堤土壤侵蚀情况简易坡面测量法,结合排水出口沉沙池观测2009年5月~2010年10月;建设期1.5年1.5年7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施工临建区、临时道路区建设期主体工程区扰动、破坏地表和植被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变抽样调查、测量监测2009年5月~2010年4月,建设期1年14程挖方、填方数量,以及弃土、弃石数量跟踪调查和测量2009年5月~2010年4月,建设期1年14取土场水土流失量监测点1个,9#(K60+820)取土场水土流失量监测桩钉观测场2009年建设期1年、2011年自然恢复期1年27取土场防治效果监测断面监测法,结合排水出口沉沙池观测2010年11月~2011年10月,自然恢复期1年17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施工临建区、临时道路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防护状况及运行效果监测;水土保持林草成活率、覆盖度、生长情况监测。抽样调查、测量监测2010年11月~2011年10月,自然恢复期1年14161\n9水土保持监测表9-4水土保持监测设施和设备分类监测设施单位数量监测损耗计费方式1径流泥沙观测设备 ①称重仪器(电子天平、台秤)台2按50%折旧②泥沙测量仪器(1L量筒、比重计)个、支30易损品,全计③烘箱台1按50%折旧④取样仪器(三角瓶)个50易损品,全计⑤流速仪台1按100%折旧⑥采样工具(铁铲、铁锤、水桶等)批1易损品,全计2降雨观测仪器 ①自记雨量计、雨量器个4按50%折旧3侵蚀简易观测小区观测设备 ①观测仪器(钢钎)支100消耗品,全计②观测仪器(皮尺)把2易损品,全计③观测仪器(钢卷尺)把2易损品,全计4植被调查设备 ①植被高度观测仪器(测高仪)个2按50%折旧②植被测量仪器(测绳、剪刀、坡度仪)等批1易损品,全计5扰动面积、开挖、回填、取土场、弃渣量调查 ①GPS定位仪套1按50%折旧②测杆个3按50%折旧6其他设备 ①摄象设备台1按50%折旧②笔记本电脑台1按50%折旧9.4监测机构与人员因本项目为中型建设工程,工程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情况复杂,因此对监测机构的要求也相应较高。本工程水土流失监测机构应满足的条件为:⑴监测机构应为具备监测中型工程项目水土流失的能力和经验,并具有乙级监测资质以上的单位。⑵受委托的监测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水土流失常规监测设备外还应具有能够模拟降雨、小区观测分析设备以及相应软件。161\n9水土保持监测⑶能够按时提供高质量的监测成果。监测成果应包括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监测表格及相关图件。根据水土保持方案和规程规范编制监测工作细则,并根据监测项目和监测内容,委托具有甲级监测资质的监测单位及人员从事具体的监测工作。根据本项目方案设计的监测内容、方法、点位和频次,初步确定监测每次需2人,每次完成2组固定监测点。9.5监测经费根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和《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SL277-2002)要求,水土保持监测经费包括监测设施费和人工费。监测经费必须纳入水土保持方案投资总估算和主体工程投资总估算中,具体数额见第10章水土保持投资估算章节。9.6监测成果及制度9.6.1监测成果(1)水土保持监测报告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SL277-2002)的要求,按要求编报季度报表和年度总结,形成文字资料。完成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内容包含6个章节:①前言;②项目及项目区概况;③水土保持监测;④监测结果分析;⑤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的经验和特点;⑥项目综合评价及建议。(2)相关监测表格监测成果执行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要求,按操作规程进行监测,以记实的方式,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监测表格,记录监测数据。(3)相关图件161\n9水土保持监测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图、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工程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现状图、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图、工程竣工后的水土流失现状图。9.6.2监测制度(1)每次监测前,应对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修、校正,合格后方可使用。(2)每年末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并做出简要评价,提交反映六项指标动态变化的年度报告,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采取补救措施,使水土保持设施保持良好状态。(3)施工结束后,应对监测成果做出综合评价,编制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监测报告中应包括六项防治目标的计算参数。提交业主和上报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的重要依据。161\n\n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10.1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估算10.1.1水土保持工程概况项目所在地位于**西南部。东与四川省若尔盖县接壤,南与四川省阿坝县相邻,西与青海省久治县、甘德县、玛沁县相连,北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相接。研究项目起点为**县**,接国道213线K386+400,经李恰如牧场、**县尼玛镇、中间穿越西倾山,终点为**县城,与**县城街道顺接,全长60.3km。10.1.2编制原则(1)水土保持工程作为主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费用估算的编制依据、价格水平年、费用计取等与主体工程一致,不能满足要求部分,选用水利行业标准;(2)主要材料价格与主体工程一致;(3)植物措施单价依据当地市场价格水平确定;(4)水土保持投资按工可阶段进行估算;(5)水土保持方案投资纳入主体工程投资。10.1.3编制依据(1)文件依据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总[2003]67号关于颁布《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2003.1.25;②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投资[1999]1340号文”发”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对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概算中‘价差预备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计投资[1999]1340号文件”);③交公路发[1996]612号文交通部关于完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的有关内容的通知;④甘肃省甘交建[2004]第1号文”关于印发《甘肃省执行交通部161\n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一九九六年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⑤甘交建[2005]第133号《关于完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有关内容的通知》。(2)定额依据①《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2003.1.25);②《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2003.1.25);③《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611号)及《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612号,以下简称《编制办法》);④《公路工程估算指标》(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611号)、《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及《甘肃省公路工程预算补充定额》(交公路发[2004]1号);⑤《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投资估算指标》(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611号)。(3)其他依据①《**可行性研究报告》(甘肃省交通规划勘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2008.5);②《甘肃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甘肃省人民政府(1995)11号);③**至玛**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图纸及其它资料。10.1.4基础单价编制(1)人工预算单价:按主体工程26.08元/工日计。(2)材料预算价格161\n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本方案主要材料单价采用主体工程预算单价,不足部分采用当地2008年第3季度市场价格,并参考外业调查的当地有关材料单价计算运杂费综合取定工地价格。(3)水、电预算价格水保方案用电、用水预算价格与主体工程相一致。施工用电:1.0元/kW·h。施工用水:2.5元/m3。(4)施工机械使用费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定额。(5)混凝土、砂浆材料价格根据工程特点,选用混凝土C20,砌筑砂浆M7.5,抹面砂浆M10,按照《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附录中的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表计算而得。10.1.5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单价编制(1)工程措施单价工程措施单价与主体工程相一致。不足部分执行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取费费率与主体工程相一致,标准见表10-1。表10-1工程措施取费费率表编号费用名称计算基础分类费率建筑工程安装工程一其他工程费直接费×其他工程费率排水及防护工程土方工程4.817%石方工程二其他直接费指标直接费×(1+其他工程费率)×相应费率排水及防护工程18.36%土方工程46.35%石方工程33.43%三现场经费指标直接费×(1+其他工程费率)×相应费率排水及防护工程10.721%土方工程10.85%石方工程7.731%四间接费[指标直接费×(1+其他工程费率)+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相应费率排水及防护工程2.38%土方工程2.1%石方工程1.87%五企业利润直接费+间接费2%六税金直接费+间接费+企业利润3.31%161\n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2)植物措施单价植物措施单价根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计算,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直接工程费由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组成。直接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二项。费率见表10-2。(3)措施估算单价措施估算单价在概算单价的基础上扩大10%。表10-2植物措施取费费率表序号取费名称计算基础植物措施取费标准一其他直接费直接费2.0%1冬雨季施工增加费直接费1.5%2夜间施工增加费直接费不取3其他直接费0.5%二现场经费费率直接费4%1临时设施费直接费1%2现场管理费直接费3%三间接费费率直接费3%四企业利润直接费工程费+间接费5%五税金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3.41%10.1.6水土保持工程估算编制(1)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估算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进行编制。(2)植物措施植物措施费由苗木、种子等材料费及种植费组成。植物措施材料费由苗木、种子的预算价格乘以数量进行编制。栽(种)植费按《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进行编制。(3)施工临时工程161\n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临时防护工程:施工期为防止水土流失采取的临时防护措施,按设计方案的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编制。其它临时工程:按工程措施投资与植物措施投资之和的2%编制。(4)独立费用建设管理费:按第一至第三部分之和的2%计算。工程建设监理费:按实际工作量法计算核定,监理工程师2人(10万元/人.年),计算结果为20万元。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参照水保水利部司函保监[2005]22号文,按实际合同计列。水土流失监测费:参照水保水利部司函保监[2005]22号文,按实际工作量计列。计算建设期人工费为20万元,监测设施设备费为7.04万元,总计水土流失监测费为27.04万元。(5)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第一至第四部分之和的6%计算;价差预备费因年物价指数为零,按规定不计列。(6)水土保持补偿费根据《甘肃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甘肃省人民政府(1995)11号)计列,本方案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按平均每平方米0.3元计算,**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143.93hm2,经计算水土保持补偿费为43.18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见表10-3。表10-3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单位:hm2线路行政区域补偿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hm2)补偿标准(元/m2) 补偿费(万元)甘肃荒坡0.610.50.31河滩0.210.50.11草地128.940.564.47旧路14.160.57.08合计143.93 71.55(7)估算水平年161\n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估算水平年与主体工程一致,即定为2009年。10.1.7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主要指标**水土保持工程估算总投资3136.17万元,其中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投资1982.80万元,占总投资的63.22%,方案中新增水土保持措施投资1153.37万元,占总投资的36.78%。在新增水土保持投资中工程措施投资403.91万元,占新增投资的35.17%;植物措施投资72.10万元,占新增投资的6.25%;施工临时工程投资292.46万元,占新增投资的25.36%;独立费用为138.10万元,占新增投资的11.97%;基本预备费为173.47万元,占新增投资的15.04%;水土保持补偿费为71.55万元,占新增投资的6.20%。表10-4工程投资主要指标表单位:万元主体工程已列水土保持投资1982.8063.22%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投资1153.3736.78%工程总投资3136.17100.00%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投资工程措施405.6935.17%植物措施72.106.25%临时工程292.4625.36%独立费用138.1011.97%基本预备费173.4715.04%水土保持补偿费71.556.20%合计1153.37100.00%10.1.8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估算表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投资估算见表10-5~表10-10。表10-5土保持工程总估算表单位:万元161\n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植物措施费设备购置费独立费用合计栽(种)植费苗木、草、种子费第一部分工程措施1955.62 1955.62一主体工程防治区1549.93 1549.93二弃渣场防治区30.92 30.92三取土场防治区318.14 318.14四施工临建防治区43.33 43.33五临时道路防治区13.29 13.29第二部分植物措施504.97 504.97一主体工程防治区432.87 432.87二弃渣场防治区6.84 6.84三取土场防治区43.31 43.31四施工临建防治区21.48 21.48五临时道路防治区0.47 0.47第三部分施工临时工程292.46 292.46一主体工程防治区138.00 138.00二弃渣场防治区4.54 三取土场防治区5.64 四施工临建防治区1.63 五临时道路防治区93.44 六其他临时工程49.21 49.21第四部分独立费用 138.10138.10一建设管理费 55.0655.06二工程建设监理费 20.0020.00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 30.0030.00四水土流失监测费 27.0427.04五工程质量监督费 0.000.00六竣工验收报告编制费 5.005.00七技术文件咨询服务费 1.001.00一至四部分之和 2891.14基本预备费 173.47静态总投资 3064.61水土保持补偿费 71.55水土保持工程投资 3136.17表10-6分部工程估算表161\n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万元)第一部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1955.62一主体工程防治区 1549.93 路基排水m315184.00 1492.26 防护工程m3586.80 57.67二弃渣场防治区 30.92 剥离表土m35092.5016.088.19 土方开挖m3561.1118.231.02 覆土还原m35092.5020.8810.64 土方夯填m3132.0012.490.16 土地平整hm21.789571.051.70 浆砌块石m3318.76288.829.21三取土场防治区 318.14 剥离表土m367785.0016.08109.00 土方开挖m31833.8018.233.34 削坡m311360.002.673.03 土方夯填m3103.8012.490.13 覆土还原m367785.0020.88141.56 土地平整hm211.729571.0511.22 浆砌块石m31726.16288.8249.86四施工临建区防治区 43.33 覆表层土m318000.0020.8837.59 土地平整m36.009571.055.74五临时道路防治区 13.29 覆表层土m35520.0020.8811.53 土地平整m31.849571.051.76第二部分水土保持植物措施 504.97一主体工程防治区 432.87 人工整地hm25.839571.055.58 人工切割草皮m258300.000.331.92 骨架框内植草m271400.00 80.76 人工铺草皮m258300.003.2518.94161\n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喷播植草hm241.10 325.66二弃渣场防治区 6.84 人工切割草皮m219100.000.330.63 人工铺草皮m219100.003.256.21三取土场防治区 43.31 人工切割草皮m2121000.000.333.99 人工铺草皮m2121000.003.2539.32四施工临建区防治区 21.48 人工切割草皮m260000.000.331.98 人工铺草皮m260000.003.2519.50五临时道路防治区 0.47 撒播草籽(披肩草)hm21.84579.640.11 用种量(披肩草)kg73.6050.000.37第三部分水土保持临时工程 292.46一主体工程防治区 138.00 编制土袋填筑、拆除m33575.00158.9956.84 编制土袋拆除m33575.00158.9956.84 塑料布覆盖m227600.008.5823.69 排水沟土方开挖m3180.0018.230.33 泥浆池、沉淀池土方开挖m3168.0018.230.31二弃渣场防治区 4.54 编制土袋填筑、拆除m3285.6158.994.54三取土场防治区 5.64 编制土袋填筑、拆除m3354.69158.995.64四施工临建区防治区 1.63 排水沟土方开挖m3216.0018.230.39 编制土袋填筑、拆除m377.46158.991.23五临时道路防治区 93.44 排水沟土方开挖m3828.0018.231.51 覆土m35520.0020.8811.53 铺砂砾m35520.00145.6680.40六其他临时工程 49.21 其他临时工程% 2.0049.21161\n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表10-7分年度投资表序号工程及费用名称合计建设工期(年)20092010第一部分工程措施1955.621173.37782.25一主体工程防治区1549.93929.96619.97二弃渣场防治区30.9218.5512.37三取土场防治区318.14190.89127.26四施工临建防治区43.3326.0017.33五临时道路防治区13.297.975.32第二部分植物措施504.97100.99403.97一主体工程防治区432.8786.57346.29二弃渣场防治区6.841.375.47三取土场防治区43.318.6634.65四施工临建防治区21.484.3017.18五临时道路防治区0.470.090.38第三部分施工临时工程187.21149.7737.44一主体工程防治区138.00110.4027.60二弃渣场防治区 三取土场防治区 四施工临建防治区 五临时道路防治区 六其他临时工程49.2139.379.84第四部独立费用138.1082.8655.24一建设管理费55.0644.0511.01二工程质量监理费20.0010.0010.00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30.0030.000.00四水土流失监测费27.0416.2210.81五工程质量监督费 0.000.00六竣工验收报告编制费5.000.005.00七技术文件咨询服务费1.000.500.50一至四部分之和2891.141734.691156.46基本预备费173.47104.0869.39静态总投资3064.611838.771225.84水土保持补偿费71.5542.9328.62水土保持工程投资3136.171881.701254.47表10-8独立费用计算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编制依据及计算公式金额(万元)一建设管理费按一至三部分之和的2%55.06二工程建设监理费按实际工作量核列,见计算表20.00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参照水保水利部司函保监[2005]22号文,按实际合同计列30.00四水土流失监测费参照水保水利部司函保监[2005]22号文,按实际工作量计列。见计算表27.04五工程质量监督费 七竣工验收报告编制费按水保水利部司函保监[2005]22号文计列5.00八技术文件咨询服务费按水保水利部司函保监[2005]22号文计列1.00合计 138.10161\n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表10-9水土保持监测设备费估算表分类监测设施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监测损耗计费方式预算价格(元)1径流泥沙观测设备16600①称重仪器(电子天平、台秤)台515006000按50%折旧3000②泥沙测量仪器(1L量筒、比重计)个、支301506000易损品,全计6000③烘箱台2500010000按50%折旧5000④取样仪器(三角瓶)个50502500易损品,全计2500⑤采样工具(铁铲、铁锤、水桶等)批1100100易损品,全计1002降雨观测仪器3750①自记雨量计、雨量器个325007500按50%折旧37503侵蚀简易观测小区观测设备5525①观测仪器(钢钎)支500105000消耗品,全计5000②观测仪器(皮尺)把1050500易损品,全计500③观测仪器(钢卷尺)把5525易损品,全计254植被调查设备1300①植被高度观测仪器(测高仪)个3200600按50%折旧300②植被测量仪器(测绳、剪刀、坡度仪)等批25001000易损品,全计10005扰动面积、开挖、回填、弃渣量调查15180①GPS定位仪套13000030000按50%折旧15000②测杆个630180按50%折旧1806其他设备18000①摄象设备台160006000按50%折旧3000②笔记本电脑台21500030000按50%折旧150007材料费1100001000010000合计70355表10-10水土保持监测人工费计算表序号费用名称金额(万元)备注1水土保持监测设备费7.04 161\n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2人工费20.00 合计 27.04 表10-11水土保持监理费计算表监测时段取费标准(万元/年)人数人工实际出勤时间(年)合计(元)备注2008监理工程师101110参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修订建设监理与咨询服务收费标准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05]632号)和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结合本工程实际,按人工费收取。小计102009监理工程师101110小计10合计20161\n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10.2水土保持效益分析10.2.1分析与评价的原则和内容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必须优先考虑国家生态建设总体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优先考虑方案实施的基础与生态效益,其次是方案实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主体工程防护措施和本方案设计新增的临时防护工程、拦渣工程、土地整治工程、植物措施,定量计算方案实施后的方案六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对生态、社会及经济损益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进行说明。10.2.2防治效果(1)六项指标计算①扰动土地治理率和水土流失治理度统计本方案项目建设区扰动土地面积和项目建设区扰动土地整治面积,计算扰动土地整治率。从表10-12可以看出,项目中低区、中高山区、冲积平原区、项目总体土地面积全部整治,扰动土地整治率均为99%。依据本方案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面积和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治理达标面积,计算水土流失治理度。从表10-13可以看出,项目中低区、中高山区、冲积平原区、项目总体治理度分别为96%、96%、98%、96%。②林草覆盖率和植被恢复系数统计项目建设区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项目建设区林草植类被面积、项目建设区面积计算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率。从表10-14可以看出,项目中低区、中高山区、冲积平原区、项目总体可恢复林草植被基本全部绿化,计算植被恢复系数均为98%。从表10-15可以看出,项目中低区、中高山区、冲积平原区、项目总体草覆盖率分别28%、83%、161\n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45%、48%。表10-12扰动土地整治率项目水土保持措施面积(hm2)永久建筑物占地面积(hm2)项目区扰动地表面积(hm2)指标计(%)中低山区主体工程区16.6457.7575.3999%弃渣场区0.960.96100%取土场区5.165.16100%临时道路区0.720.72100%施工临建区2.002.00100%小计25.4857.7584.2399%中高山区主体工程区1.7036.8039.0099%弃渣场区1.011.01100%取土场区4.554.55100%临时道路区0.840.84100%施工临建区3.003.00100%小计11.1136.8048.4199%冲积平原区主体工程区0.287.007.3899%弃渣场区取土场区2.632.63100%临时道路区0.280.28100%施工临建区1.001.00100%小计4.197.0011.2999%项目总体主体工程区18.63101.55121.7899%弃渣场区1.971.97100%取土场区12.3412.34100%临时道路区1.841.84100%施工临建区6.006.00100%161\n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合计40.78101.55143.9399%表10-13水土流失治理度项目水土保持措施面积(hm2)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面积(hm2)指标计(%)项目建设区面积(hm2)永久建筑物占地面积(hm2)场地硬化面积(hm2)水面面积(hm2)区域内未扰动的微度侵蚀面积(hm2)中低山区主体工程区16.6475.3957.7594%弃渣场区0.960.960.00100%取土场区5.165.160.00100%临时道路区0.720.720.00100%施工临建区2.002.000.00100%小计25.4884.2357.7596%中高山区主体工程区1.7039.0036.8077%弃渣场区1.011.010.00100%取土场区4.554.550.00100%临时道路区0.840.840.00100%施工临建区3.003.000.00100%小计11.1148.4136.8096%冲积平原区主体工程区0.287.386.670.3374%弃渣场区取土场区2.632.630.00100%临时道路区0.280.280.00100%施工临建区1.001.000.00100%小计4.1911.297.0098%项目总体主体工程区18.63121.78101.5592%弃渣场区1.971.970.00100%取土场区12.3412.340.00100%临时道路区1.841.840.00100%施工临建区6.006.000.00100%161\n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合计40.78143.93101.5596%表10-14林草植被恢复系数项目林草植被面积(hm2)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hm2)指标计(%)中低山区主体工程区14.6914.9998%弃渣场区0.920.9399%取土场区5.065.1299%临时道路区0.720.7399%施工临建区2.002.0399%小计23.3923.8098%中高山区主体工程区32.2433.1997%弃渣场区0.991.0099%取土场区3.233.2599%临时道路区0.840.8599%施工临建区3.003.0499%小计40.3041.3398%冲积平原区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取土场区3.803.8499%临时道路区0.280.2899%施工临建区1.001.0199%小计5.085.09100%项目总体主体工程区46.9348.1897%弃渣场区1.911.9399%取土场区12.0912.2199%临时道路区1.841.8699%施工临建区6.006.0899%161\n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合计68.7770.2698%表10-15林草覆盖率项目林草植被面积(hm2)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hm2)指标计(%)中低山区主体工程区14.6975.3919%弃渣场区0.920.9696%取土场区5.065.1698%临时道路区0.720.72100%施工临建区2.002.00100%小计23.3984.2328%中高山区主体工程区32.2439.0083%弃渣场区0.991.0198%取土场区3.234.5571%临时道路区0.840.84100%施工临建区3.003.00100%小计40.3048.4183%冲积平原区主体工程区7.380%弃渣场区0.000%取土场区3.802.63145%临时道路区0.280.28100%施工临建区1.001.00100%小计5.0811.2945%项目总体主体工程区46.93121.7839%弃渣场区1.911.9797%取土场区12.0912.3498%临时道路区1.841.84100%施工临建区6.006.00100%合计68.77143.9348%③方案拦渣率工程经过土石方平衡后,弃土石渣21.17万m3,在线路沿线分3个渣场堆放,均在主线沿线布设。其中中低山区弃土石渣4.87万m3,堆放在2个渣场,堆渣量4.87万m3左右,拦渣率为99%;中高山区弃土石渣16.30万m3,堆放在1个渣场,堆渣量16.30万m3左右,拦渣率为99%。工程区弃渣几乎全部集中安全堆放于渣场,占总弃渣量的99%左右,故工程总体方案拦渣率均为99%。④水土流失控制比工程区域水土流失背景值为300t/km2.a。经保土效益计算项目终期中低山区、中高山区、冲积平原区、项目总体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161\n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290t/km2.a、300t/km2.a、270t/km2.a,280t/km2.a,水土流失控制比依次为:1.02、1.00、1.12、1.07。(2)六项指标复核根据上节计算的项目中低山区、中高山区、冲积平原区、项目总体水保方案六项指标,与第八章各对应区域提出的水保方案六项指标目标值进行复核,工程总体上扰动土地整治率、治理度、拦渣率、植被恢复系数、林草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控制比分别为99%、96%、99%、98%、48%、1。各项指标计算情况与项目防治目标值对照,均达到了方案的防治目标,满足了方案编制的要求。10.2.3水土保持损益分析(1)水资源损益分析线路降雨量多年平均为615mm,根据调查资料项目区各地类荒地、草地、河滩地、道路径流系数依次为0.4、0.3、1、1,计算建设前径流量总计为53.30万m3,见表10-16。项目实施后大部分土地类型变成了硬化路面,径流系数增大,径流量也就增大。根据项目实施后面积统计,径流量为95.79万m3,见表10-17。建设后径流量减去建设前径流量则为水资源损失量,计算结果表明本工程建设每年大约造成42.49万m3水资源损失。表10-16建设前水资源流失量统计表项目占地类型及数量合计荒坡河滩草地旧路中低山区面积(hm2)0.000.0084.230.0084.23径流系数0.401.000.301.00 径流量(万m3)0.000.0025.270.0025.27中高山区面积(hm2)0.610.0038.609.2048.41径流系数0.401.000.301.00 径流量(万m3)0.240.0011.589.2021.03冲积平原区面积(hm2)0.000.216.124.9611.29径流系数0.401.000.301.00 径流量(万m3)0.000.211.844.967.01项目总体面积(hm2)0.610.21128.9414.16143.93161\n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径流量(万m3)0.240.2138.6814.1653.30表10-17项目实施后水资源流失量统计表项目占地类型及数量合计荒坡河滩草地道路、建筑物 中低山区面积(hm2) 23.3960.8484.23径流系数0.401.000.301.00 径流量(万m3)0.000.007.0260.8467.86中高山区面积(hm2) 40.308.1148.41径流系数0.401.000.301.00 径流量(万m3)0.000.0012.098.1120.20冲积平原区面积(hm2) 5.086.2111.29径流系数0.401.000.301.00 径流量(万m3)0.000.001.526.217.73项目总体面积(hm2) 68.7775.16143.93径流量(万m3)0.000.0020.6375.1695.79(2)土壤资源损益分析根据该公路建设水土流失预测可知,在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整个预测时段内本项目水土流失总量为9357.68t。如采取水土保持方案措施,采用措施实施前后直接对比法,根据甘肃省有关单位水土保持监测自然恢复期相同或类似防护工程资料确定保土指标,计算本项目建设可保土量为8061.80t,各项目具体保土量详见表10-18。本方案共设3个弃渣,对渣场进行了综合防治,拦渣量为21.17万m3左右,拦渣率为99%。按土壤流失量分析结果,自然恢复期末项目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80t/km2.a左右,超过项目区原地面土壤侵蚀模数300t/km2.a,因此,本项目建设,总体来说对保持土壤资源是有益的。表10-18工程保土量计算项目施工期流失量(t)指标(%)保土量(t)恢复期流失量(t)指标(%)保土量(t)中低山区4839.33854113.43340.5990306.53中高山区3040.32872645.08374.1290336.71冲积平原区591.2890532.15141.8995134.80项目总体8470.93907290.66856.690770.94(3)生态环境损益分析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原有草地面积128.94hm2,林草覆盖率为90%,项目建设过程损坏林草面积128.94hm2,实施过程中布设林草面积161\n10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68.77hm2,林草覆盖率由实施前的90%减少为实施后的48%,减少林草地面积60.17hm2,减少42%。由于林草面积的减少,从而使生态环境向差的方面发展,总的来说本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将产生负面影响。(4)社会经济损益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占用草地128.94hm2,水保工程实施过程中尽可能恢复草地,恢复草地面积68.77hm2。但项目实施中不可避免地减少了草地面积60.17hm2,这些土地将全部变成公路建设用地,对当地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本项目对保护尕海湿地,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家的积极意义。由于本方案采取了临时防护工程、土地整治工程、拦渣工程、植物防护措施,主体工程采取路基工程和边坡防护工程,基本杜绝了该项工程建设弃土弃渣挤占河道、草地,消除了对下游水利、水电、灌溉的不利影响,保证了当地和下游公路、村镇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该公路的安全运营。水保方案通过实施覆土还原、土地平整、恢复迹地等工程措施,维持了土地的生产力,有效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水土保持工程为主体工程安全施工运行服务,因而也就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分析,对社会经济影响是有益的。161\n11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11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11.1组织领导与管理本方案由建设单位负责实施,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验收。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机构,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管理的管理等,建立水土保持工程档案,专门负责本方案的实施,固定水土保持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工程开工时应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11.1.1明确施工责任水土保持工程实行合同管理。发包书中应有水土保持要求,并列入施工合同,使施工承包商明确防治水土流失的防治责任范围,明确防治水土流失的具体责任和义务;外购土石料应明确水土流失的防治责任。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达到防治标准,争创精品工程。11.1.2加强日常检查和验收工作本项目线路长、地类多,项目法人要邀请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起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执行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和验收,建设单位和水土保持工程承包方应自觉接受水土保持预防监督部门的执法检查。项目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要定期或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方案顺利实施。对没有完成的水土保持设施的要采取行政和经济的办法督促完成,水土保持工程不完成,主体工程不得验收,不得投入使用。11.1.3坚持水土保持定期报告制度建设单位要要定期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进度提出具体的改进和补救措施,从而确保水土保持的全面完成。161\n11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11.2水土保持工程的后续设计本方案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后,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工程资质的单位完成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查通过后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同时建设单位必须将方案的实施纳入主体工程建设计划中,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水土保持方案和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水土保持方案和主体工程的设计变更时,建设单位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报批,变更批准后方可进行下阶段工作。水土保持工程投资要控制在可研阶段方案的投资估算之内。在主体工程初步设计必须有水土保持的专章或专篇,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时应有原方案审批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11.3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根据本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中防治措施,在招投书中应明确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水土保持责任和具体要求等,并在合同条文中列入,以保证水土保持措施在工程建设中顺利实施。此外,在签订项目建设所涉及的购料等协议时,也应将水土保持作为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保证其协议单位落实。水土保持工程全部实行招标投标制度,严格执行水利部发布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规定”,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实行水土保持工程总承包或分部工程单价承包方式,实行合同管理。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水保方案及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要求进行施工过程控制,严禁偷工减料,严禁降低防治标准。11.4水土保持工程监理161\n11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根据国家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的要求,健全行政领导负责制,建立“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贯彻《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水利部水建管[2003]79号)等文件精神,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并签订书面监理合同,合同中应包括监理单位对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投资、进度进行全面控制的条款,监理单位应依据合同,公正、独立、自主地开展监理工作,维护项目法人或项目责任主体和承建单位的合法权益。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承担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必须持有水土保持岗位证书后。监理单位应组织监理人员编制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规划,依据工程建设进度,按单项措施编制监理细则,按规定向项目法人或项目责任主体提交监理月报和专题报告,应建立施工临时措施摄影档案资料,监理业务完成后,提交工程监理工作报告,移交档案资料。水土保持竣工验收时需提交水土保持专项监理报告、临时措施的摄影资料和质量评定的原始资料。11.5水土保持监测建设单位要按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保监[2002]12号)文件精神,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开展监测工作。监测单位要按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计划,并报省级水行政部门审批。监测成果要定期向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时需提交水土保持专项监测年度报告和设计水平年的监测总报告。监测报告作为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的依据。11.6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管理161\n11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应建立健全领导协调组织、专职机构和工程技术人员,协调好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关系,应和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方签定施工责任书,建章立制,明确施工责任,提出水土保持验收标准细则,确保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的变更应及时按规定报批,另外施工方应在方案划定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扩大施工范围,同时施工方应建立健全内部相关制度,对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突发问题及时解决,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时自检,并随时修正,确保工程质量。11.7检查与验收在本方案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的水土保持机构要对施工单位进行水土保持工程的监督与检查,建设单位应积极自觉接受各级水行政部门的监督与检查。地方水行政部门也应制定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随时随地对水保工程进行质量和进度抽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依据水土保持法及其相关条例的有关规定,水土保持工程验收合格后主体工程方可投入运行。因此在水土保持工程结束后,要及时准备相关技术资料(包括方案的初步设计报告、施工记录、监理日志、监理报告、监测记录、监测报告等),并提请地方水行政部门验收,验收内容、程序等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规定》执行。在主体工程竣工前要进行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切实做到“三同时”,以有效防治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11.8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161\n11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水土流失防治费,从基本建设投资中列支;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水土流失防治费用,从生产费用中列支”等规定,本方案实施所需经费在工程建设总体投资中列支,与主体工程建设的资金同时拨付使用,防止挤占、挪用或截留,要做到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合理使用,确保专款专用,确保水土保持经费投资额度、资金流向和使用情况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水土保持防治费应专户存储,建立资金档案,专项管理。根据《甘肃省水土流失危害补偿费、防治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甘肃省水利厅、财政厅、物价委员会1995年9月),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11.9竣工验收主体工程投入运行前,应上报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委托有水土保持生态咨询评估资质的单位进行评估,提交评估报告,同时必须邀请设计、施工、监理参加,验收内容、程序等按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执行。161\n\n12结论与建议12结论与建议12.1结论**工程位于**西南部,甘、青、川三省交界处。项目起点为**县**,接国道213线K386+400,终点为**县城,与**县城街道顺接,全长60.3km。工程总挖方142.40万m3(不含表土);总填方192.10万m3;借方总量为70.87万m3,产生弃方21.17万m3,临时堆放表土23.31万m3。项目预计征占土地143.93hm2,其中永久占地121.78hm2、临时占地22.15hm2。主体工程在可研阶段经过比选,选线方案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与评价,无制约性因素,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为3个一级分区(中低山区、中高山区、冲积平原区)和5个二级分区(主体工程防治区、弃渣场防治区、取土防治区、临时道路防治区和施工临建防治区)。工程建设过程将损坏原地貌面积143.93hm2,弃土(石、渣)量为21.17万m3,预测期内水土流失总量为9357.68t,新增水土流失量8290.10t。方案防护措施采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方案在路基段、弃渣场、取土场、不良地质段等部位共布有7个监测点位。工程水土保持工程估算总投资3136.17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为71.55万元。方案实施后,扰动土地整治率、治理度、拦渣率、植被恢复系数、林草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控制比分别为99%、96%、99%、98%、48%、1,达到或超过了防治目标。163\n12结论与建议12.2建议(1)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在下阶段设计中对隧道方案作进一步比选,优化设计、对高填深挖路段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2)本方案对弃渣场进行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设计,建议业主委托具有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在后续工程设计中认真落实相应阶段的水土保持初步和施工设计,并将有关设计文件报送本方案审批主管部门备案。(3)建议业主签定承包合同时,要明确施工单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严禁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扩大扰动面积,严禁随意弃土弃渣。(4)落实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制度,建议业主委托具有相应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承担水土保持工程监理。(5)落实水土保持工程监测制度,建议业主委托具有相应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制定水土保持监测规划,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6)地方水土保持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以保证水土保持方案各项措施的落实。163\n附件、附图、附表\n\n附表1工程单价汇总表单位:元序号工程名称单位预算单价扩大10%单价其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工程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企业利润税金1沙包拦挡m3158.9914.45144.5354.2041.18 0.0031.897.372.522.744.632铺彩条布m28.580.787.800.413.99 0.212.140.500.150.150.253剥离表层土m316.081.4614.620.200.827.230.404.010.940.290.280.474覆土还原m320.881.9018.994.850.299.690.710.411.690.370.360.615削坡开级m32.670.242.431.340.04 0.070.650.160.050.050.086沙砾垫层m3145.6613.24132.4220.6866.79 0.0029.246.762.312.474.167基础开挖m318.231.6616.589.220.28 0.214.611.080.330.310.538机械夯填m312.491.1411.353.580.734.560.430.251.010.220.210.369人工整地hm29571.05870.108700.954352.102825.00 146.79162.49293.58233.40400.67286.9210草皮铺种m23.250.302.952.490.01 0.050.100.080.140.1011挖草皮(借用园林工程)m20.33 12浆砌块石(主体工程列)m3288.8226.26262.5789.2089.590.7114.5016.4622.175.5416.288.1213直播草籽(披碱草)hm2579.6452.69526.95244.50200.00 8.8917.7814.1424.2717.38\n\n附表2主要材料价格预算表单位:元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预算价格其中原价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1水m32.50 2电KW·h1.80 3风m30.12 4柴油kg7.50 5汽油kg7.30 6水泥t421.99 7钢材t4641.49 8铁件t5000.00 9原木m31311.28 9板枋材m31050.00 10砂m337.98 11碎(卵)石m364.83 12块石m394.07 13肥料kg5.00 14黏土m320.00 15编织袋个1.20 16塑料薄膜m23.50 17粘合剂kg15 18复合肥料kg25.00 19草籽kg50 附表3施工机械台时费汇总表单位:元编号机械名称及规格机械台时费其中(元/台时)折旧费修理及替换设备费安拆费人工费动力燃料费1031推土机74kW130.6519.0022.810.868.4879.501051手扶拖拉机11kw19.110.812.210.083.2612.752002砂浆搅拌机0.4m329.423.295.341.074.2415.481001挖掘机0.5m3130.8321.9720.471.488.8078.111077蛙式夯实机13.380.171.011.186.524.503059胶轮架子车0.900.260.64\n附表4主要工程量汇总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填筑浆砌块石第一部分工程措施一主体工程防治区m33027999015771二弃渣场防治区m3561132319三取土场防治区m318341041726四施工临建防治区m3五临时道路防治区m3第二部分植物措施m3一主体工程防治区m3二弃渣场防治区m3三取土场防治区m3四施工临建防治区m3五临时道路防治区m3第三部分施工临时工程一主体工程防治区m3二弃渣场防治区m3三取土场防治区m3四施工临建防治区m3五临时道路防治区m3六其他临时工程附表5混凝土及砂浆材料单价计算表混凝土及砂浆名称材料用量单价(元)水泥(元/t)砂(元/m3)碎(卵)石(元/m3)水(元/m3)421.9937.9855.002.50数量小计数量小计数量小计数量小计砌筑砂浆M7.50.29123.221.1142.16 0.290.72166.10\n附表6工程措施单价分析表附表6-1编织袋拦挡定额编号:工程概算定额03053+03054工作内容:人工封包、堆砌、拆除堰体。单位:100m3堰体方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一直接工程费 12726.75(一)直接费 9538.151人工费 5419.75 人工工时1330.003.265419.752材料费 4118.40 尼龙袋个3300.001.203960.00 其他材料费%4.00 158.40(二)其他工程费% 0.00(三)其它直接费%33.43 3188.60二现场经费%7.73 737.39三间接费%1.87 251.78四企业利润%2.00 274.32五税金%3.31 463.08工程概算单价 14453.32可研阶段扩大10% 1445.33可研阶段工程估算单价 15898.66附表6-2铺彩条布定额编号:工程概算定额03005工作内容:场内运输、铺设、搭接。单位:100m2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一直接工程费 675.27(一)直接费 440.211人工费 40.75 人工工时10.003.2640.752材料费 399.46 塑料薄膜m2113.003.50395.50 其他材料费%1.00 3.96(二)其他工程费%4.82 21.20(三)其它直接费%46.35 213.86二现场经费%10.85 50.06三间接费%2.10 15.23四企业利润%2.00 14.81五税金%3.31 25.00工程概算单价 780.38可研阶段扩大10% 78.04可研阶段工程估算单价 858.42\n附表6-3剥离表层土定额号:01155 单位:100m3工作内容:推松、运送、卸除、拖平、空回。编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一直接费 1264.96(一)基本直接费 824.621人工费工时4.903.2619.97 2材料费 81.72 零星材料费%11.00 81.723机械使用费元 722.93 推土机74kW台时3.57130.65722.93(二)其他工程费%4.82 39.72(三)其它直接费%46.35 400.62二现场经费%10.85 93.78三间接费%2.10 28.53四企业利润%2.00 27.75五税金%3.31 46.84工程概算单价 1461.85可研阶段扩大10% 146.19可研阶段工程估算单价 1608.04附表6-4覆土还原定额编号:工程概算定额01118工作内容:装、运、卸、空回。单位:100m3自然方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一直接工程费 1595.91(一)直接费 1483.491人工费 484.93 人工工时119.003.26484.932材料费 29.09 零星材料费%2 29.093机械使用费 969.48 手扶拖拉机11KW台时32.7319.11969.48(二)其他工程费%4.82 71.46(三)其它直接费%46.35 40.96二现场经费%10.85 168.71三间接费%2.10 37.06四企业利润%2.00 36.03五税金%3.31 60.83工程概算单价 1898.54可研阶段扩大10% 189.85可研阶段工程估算单价 2088.40\n附表6-5削坡开级定额编号:工程概算定额01067工作内容:划线、挖土、将土抛到填方处。单位:100m2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一直接工程费 210.19(一)直接费 138.091人工费 134.07 人工工时32.903.26134.072材料费 3零星材料费%10.00 4.02(二)其他工程费%4.82 6.65(三)其它直接费%46.35 65.45二现场经费%10.85 15.70三间接费%2.10 4.74四企业利润%2.00 4.52五税金%3.31 7.63工程预算单价 242.80可研阶段扩大10% 24.28可研阶段工程预算单价 267.07附表6-6砂砾垫层定额编号:工程概算定额03001工作内容:摊铺、找平、压实、修坡。单位:100m3实方编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一直接工程费11671.46(一)直接费8747.261人工费2068.47人工工时507.603.262068.472材料费6678.79碎石m3102.0064.836612.66其它材料费%1.0066.133机械使用费(二)其他工程费%0.00(三)其它直接费%33.432924.21二现场经费%7.73676.25三间接费%1.87230.90四企业利润%2.00246.95五税金%3.31416.35工程预算单价13241.92可研阶段扩大10%1324.19可研阶段工程预算单价14566.12\n附表6-7人工基础开挖定额编号:工程概算定额01020工作内容:挂线、使用镐、锹开挖。单位:100m3自然方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一直接工程费 1432.17(一)直接费 949.421人工费 921.77 人工工时226.203.26921.772材料费 27.65 零星材料费%3.00 27.65(二)其他工程费%4.82 21.49(三)其它直接费%46.35 461.25二现场经费%10.85 107.97三间接费%2.10 32.85四企业利润%2.00 31.46五税金%3.31 53.11工程概算单价 1657.56可研阶段扩大10% 165.76可研阶段工程估算单价 1823.31附表6-8蛙式打夯机夯填定额编号:工程概算定额01295 工作内容:人工平土、刨毛、洒水、蛙夯夯实。单位:100m3实方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元)一直接费 955.15(一)基本直接费 887.301人工费 358.19 人工工时87.903.26358.192材料费 3机械使用费 455.84 蛙式打夯机台时21.9813.38455.844零星材料费%9.00 73.26(二)其他工程费%4.82 42.74(三)其它直接费%46.35 25.11二现场经费%10.85 100.91三间接费%2.10 22.18四企业利润%2.00 21.12五税金%3.31 35.69工程预算单价 1135.05可研阶段扩大10% 113.50可研阶段工程预算单价 1248.55\n附表6-9浆砌片石定额编号:工程概算定额03024工作内容:选石、修石、冲洗、拌浆、砌筑、勾缝。单位:100m3砌体方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一直接工程费 21045.17(一)直接费 17949.281人工费 8919.57 人工工时863.900.008919.572材料费 8958.70 块石m3108.000.8086.40 砂浆m335.500.000.00 其它材料费%0.50 0.433机械使用费 71.01 砂浆搅拌机0.4m3台时6.540.905.89 胶轮架子车台时163.4479.5913008.03(二)其他工程费%8.08 1450.30(三)其它直接费%17.07 1645.59二现场经费%11.43 2217.37三间接费%2.38 553.65四企业利润%7.00 1628.38五税金%3.41 812.13工程预算单价 26256.70可研阶段扩大10% 2625.67可研阶段工程预算单价 28882.37附表6-10人工整地定额编号:工程概算定额08044适用范围:全面整地,耕深0.2~0.3m。工作内容:人工施肥、畜力耕翻地。单位:hm2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一直接工程费 7486.38(一)直接费 7177.101人工费 4352.10 人工工时1068.003.264352.102材料费 2825.00 复合肥t0.505000.002500.00 其它材料费%13.00 325.00(二)其他工程费%2.26 162.49(三)其它直接费%2.00 146.79二现场经费%4.00 293.58三间接费%3.00 233.40四企业利润%5.00 400.67五税金%3.41 286.92工程概算单价 8700.95可研阶段扩大10% 870.10可研阶段工程估算单价 9571.05\n附表7植物措施工单价分析表附表7-1草皮铺种定额编号: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08058工作内容:翻土整地、铺草皮、清理。单位:100m2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一直接工程费 264.14(一)直接费 249.191人工费 248.58 人工工时61.003.26248.582材料费 0.61 草皮m237.000.00 其它材料费%5.00 0.61(二)其它直接费%2.00 4.98(三)现场经费%4.00 9.97二间接费%3.00 7.92三企业利润%5.00 13.60四税金%3.41 9.74植物措施概算单价 295.40可研阶段扩大10% 29.54可研阶段植物措施估算单价 324.94附表7-1直播种草(披肩草)定额编号: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08057工作内容:种子处理、人工撒播草籽、覆土。单位:hm2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一直接工程费 471.17(一)直接费 444.501人工费 244.50 人工工时75.003.26244.502材料费 200.00 草籽kg80.0050.004000.00 其它材料费%5.00 200.00(二)其它直接费%2.00 8.89(三)现场经费%4.00 17.78二间接费%3.00 14.14三企业利润%5.00 24.27四税金%3.41 17.38植物措施概算单价 526.95可研阶段扩大10% 52.69可研阶段植物措施估算单价 57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