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50 KB
- 2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或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研究对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研究方法:野外调研、实验研究、数学模拟研究。农业生态学: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学科。内容: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组分结构:农业生态和环境结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时间结构)、功能(物理循环,能量流动,价值转移信息传递)及其调控的原理和技术途径。特点:理论实用性、学科交叉性、研究统一性、宏观层次性。任务:运用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农业领域中的生态问题,探讨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近代生态学的发展及学科分化阶段:A.生态学科分化阶段: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学。B.研究对象的生物类别划分: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人类生态学。C.按栖息环境划分: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草原生态学、太空生态学。D.按交叉学科分:数学生态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理E.按研究方法的内容划分:理论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种群的特征:各类生物在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下,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不包括个别种群在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特殊适应特征。A.空间分布特征:均匀型、随机型、成群型(繁殖特性、微域差异、天然障碍、动物及人为活动影响);B.数量特征:a.种群大小和密度b.出生率和死亡率c.种群年龄和性别结构(增长、稳定、衰退型种群)d.种群迁入和迁出;C.种群的遗传特征;D.邻接效应。种群的增长模型:A.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a.几何级数增长Nt=N0λt指数型增长Nt=N0tnB.与密度有关的增长模型:逻辑斯蒂增长(S增长)分为开始、加速、转折、减速、饱和期。种群的数量动态:种群增长,季节消长,不规则波动,周期性波动,种群的爆发,种群平衡,种群的衰落和死亡,生态入侵。种群的空间动态:种群个体对空间的需要,空间结构,空间利用方式,扩散和迁移。种群波动的原因:非密度制约和密度制约两种。前者受与种群数量无关的因素如温度、降水等的影响。后者由于种内竞争食物和领地、某些特殊生物种的增长、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反馈控制作用、致病病原菌和寄生物的影响。种群波动的调节:A.密度调节,包括种间调节和食物调节;B.非密度调节;C.种内自动调节,包括行为调节生理调节遗传调节。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基本类型有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A.正相互作用:a.互利共生:2个物种长期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依存,直接进行物质交流的一种相互关系;b.偏利共生:种间相互作用仅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的一种相互关系;c.原始协作:2个种群相互作用,双方均能获利的协作关系。B.负相互作用:a.竞争:种内竞争(直接干涉型、资源利用型)--—发生在同种个体之间的竞争、种间竞争---—发生在2个或更多物种个体之间的竞争;b.捕食与寄生:捕食—--高一营养级动物取食或伤害低一营养级的动物和植物的种间关系,包括食肉动物捕食食草动物或其他是否动物、食草动物食绿色植物、昆虫的拟寄生者、同类相食,寄生-----寄生生物以寄主为定居空间靠吸取寄主的营养而生活分为寄生和半寄生,化感作用------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种群间相互关系在农业中的应用:A.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种;B.稻田养鱼、养萍,稻鱼稻萍互作;C.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利作用;D.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土壤生物的生态作用:A.促进土壤形成;B.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C.提高土壤质量;D.影响土壤覆盖层。森林的生态作用: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调节气候,增加雨量;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净化空气,防治污染;E.降低噪声,美化环境;F.提供燃料,增加肥源。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A.农田生物是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主要来源,是土壤肥力的主要调节者;B.农田生物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C.农田作物对农田小气候具有调节作用;D.农田生物具有净化环境的作用。水的生态作用: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动植物数量和分布;影响生物的分类。土壤的生态作用:A.土壤自然体的生态作用:a.土壤是许多生物栖居的场所b.是生物进化的过度环境c.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d.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所;B.土壤化学物质的生态作用:a.土壤PH值得生态作用b.土壤有机质的生态作用c.土壤矿物质元素的生态作用;C.土壤物理性质及其生态作用: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光的生态作用:A.光对植物的生态作用:a.光质影响光合作用色素的形成,光合产物的类别和形态建成;b.光强影响植物的形态建成和发育;c.光照长度对植物繁殖特性有影响。B.光对动物的生态作用:a.光质中可见光对动物的升值、体色变化、迁徙、羽毛变换等有影响;b.光强对动物生长发育、形态建成有重要影响;c.光照时间对动物的繁殖存在不同的作用。环境:作用于生物个体或群体的外界条件。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着的一种协调状态。最适温度:使各种生物作用的反应速率进行得最快的温度。生态因子: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生存因子: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生态幅:耐受定律中把最低和最大因子合并,把任何接近或超过耐受性下限或上限的因子都成为限制因子,把耐受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资源因子:可作为原料和能量输入系统并能在系统中转化为生物产品的因子。总积温:生物完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的总和。最大有效积温:维持生物正常发育的最高温度。发育阀温度:指生物的生长发育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开始的,低于这个温度生物就不发育。有效积温:高于生长发育温度以上的有效温度的总和。有效积温法则: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提取一定的数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阶段的总需热量为一常数。N=K/T(N*T=K,N为发育时期,T发育期间平均温度,K总积温)。有效积温法则的应用:A.预测生物繁殖代数;B.预测第二年虫害发生程度;C.用于指导农业的区划;D.推测生物生长发育的过程;E.预测生物地理分布边界。生态因子的分类:A.按性质: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B.按有无生命特征: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C.按生态系统稳定性及作用:稳定因子、变动因子。生态因子作用的综合特征:A.生态因子作用的综合性;B.同等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C.主导性;D.直接性和间接性;E.阶段性。生物因素作用的一般特征:A.生物因素对某个物种影响只涉及到某种群内某种个体,只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出现一个地区种群全部受影响的情况;B.生物因素对生物种群的影响程度通常与种群密度有关;C.生物因素之间关系复杂,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产生协调进化;D.生物因素一般仅直接涉及到两个物种与其邻近密切相关的物种之间的关系。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谢尔夫特)耐受性定律:一种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一种综合环境全部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种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超出,就超过了该种生物的耐受限度。耐受性定律的主要内容:A.每种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性是不同的,能够对一个因子的难受范围很广而对另一种因子耐受范围很窄;B.耐受性会因年龄、季节、栖息地区的不同产生差异;C.对所有生态因子的耐受性很宽的生物,它的适应性一般很广;D.在一个因子处于不适状态时另一个因子的耐受力可能下降;E.自然界中生物实际上并不在某一特定的环境因子最适的范围内生活。生物的生态适应性:生物在生存竞争中,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的特定性状的一种表现。趋同适应: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环境中,通过变异、选择、适应在器官形态等方面出现相似的现象。趋异适应: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差异,长期接受不同环境影响,不同个体群之间在形态、生理等方面产生的相应的生态变异。生态型: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分为气候、土壤、生物生态型3种)。生活型: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或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分为浮游植物、土壤微生物、内生植物、一年生植物、水生植物、地下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上芽植物、高位芽植物、树上的附生植物)。系统:由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仍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系统的组成条件:A.具备2个以上构成因素;B.各要素之间具有某种联系;C.各要素必须以整体的形式完成特定功能。系统的基本特征:A.系统结构的有序性;B.系统的整体性;C.系统功能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生态系统的组分:A.生物组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非生物组分:太阳辐射、无机物质、有机物质、土壤。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A.根据环境特性划分:海洋生态系统、森林、、草原、、淡水、、B.根据人类干预程度划分:自然生态系统、人工、、半自然、、C.根据分类单位划分:生态系统型、生态系统纲、~~目、~~属、~~从。生态系统基本特征:A.是生态学上的一个重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B.生态系统内部有自我调节的功能;C.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D.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数目一般不会超过5-6个;E.是一个动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搞笑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农业生态系统特点(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比较):A.农业生态系统生物构成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B.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C.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D.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E.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特点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F.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程度高于自然生态系统;G.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特征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H.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特点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I.农业生态系统服从的规律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J.农业生态系统运行的目标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研究内容包括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内部关系、分类和分布规律。生物群落的类型:动物、植物、微生物群落三种类型。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A.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B.具有一定的外貌;C.具有一定的结构;D.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E.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相互影响;F.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G.具有一定的分布环境;H.据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群落的种类组成:A.生态优势种:在群落中地位、作用比较突出并具主要控制权的种类或类群;B.亚优势种:个体数量和作用都词语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任能起一定作用的植物种;C.伴(泛)生种: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不起主要作用;D.稀(偶)见种: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多半由于种群本身数量稀少。群落的的数量特征:A.种的个体数量指标:a.多度:生物群落中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b.密度:单位面积上生物个体数目;c.盖度:投影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基部盖度(真盖度)----植物基部着生面积;d.频度:群落中某植物出现在样方内的频率;e.高度:测量植物体长的指标;f.体积:植物所占空间大小;g.重量:生物有机部分重量。B.种的综合数量指标:a.优势度:不同群落中确定优势种的指标,表示某生物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b.重要值:表示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c.综合优势。C.物种多样性:生物群落中种的丰富度:a.香农-威纳指数:b.辛普森指数。生物群落的结构:A.垂直结构:生物在空间的垂直分布上所发生的成层现象,保证了生物对生物资源的利用。B.水平结构:由于环境因素在不同地点上的不均匀性和生物本身特性的差异而在水平方向上分化形成不同的生物小型组合。C.时间结构:自然环境因子的时间节律所引起群落各物种在时间结构上相应的周期变化。D.环境梯度与群落分布。E.群落的交错区域(群落、生态系统间过渡区域)边缘效应。生态位: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的综合适应特征,是一个生物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生态位宽度(广度、大小):被一个有机体单位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基础生态位:在没有竞争或敌害的条件下,一个而有机体单位所利用的活生物群落中能够为某一物种所栖息理论的最大空间。实际生态位:物种在生存中实际所占用的生态位。生态位理论的内容:A.同意生境不存在对2个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物种;B.在一个稳定群落中没有任何2个物种是直接竞争者,不同或相似物种必然进行某种空间时间营养或年龄等生态位的分异和分离;C.群落是一个生态位分化了的系统,物种的生态位之间通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重叠;D.多物种组成的群落比单一物种组成的群落更有效利用资源,有较高生产力和稳定性。生态位理论的应用:A.利用不同作物中间在形态、生态习性、生理特征、时间上的差异性,通过间套复种组建合理的作物复合群体;B.在水域进行立体养殖;C.利用林果冠层下的空间培养食用菌,种植药材;D.通过控制农田中病原微生物、杂草以及水体中的有害生物等以控制其对生态位的争夺,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发展变化的过程。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A.外因演替:外部环境的改变所引起,有气候性、土壤性、生物性、人为。B.内因演替:群落城院改变群落内部环境,改变了的内部环境反过来又改变着群落成员。群落演替的特征:A.是一个有序的过程;B.是生物与物理环境反复作用的结果,同时还是群落内种群之间竞争的结果;C.以稳定的生态系统发展为顶端,亦即以顶极群落所形成的系统为其发展顶点。群落演替的类型:A.按时间进程:快速演替、长期演替(森林)、世纪演替。B.按土地利用情况:原生演替(从未有过任何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次生演替(在原有生物群落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C.按基质的性质:水生演替、旱生演替。D.按群落代谢特征:自养性演替、异养性演替。顶极:演替中群落结构变化开始较快,随着演替的进行,变化速度变慢而趋于稳定,最后达到稳定阶段称为顶极。顶极群落: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群落。亚顶极(偏途顶极):演替在人为干预下,延续或改变方向以致向相反方向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较长期地保持某种稳定的群落状态。顶极群落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A.对撂荒地植被演替的控制;B.农田土壤肥力变化与作物演替的利用;C.仿群落演替的人工模拟群落;D.建立仿自然演替群落结构的人工群落;E.农田杂草防除。7.边缘效应:由于群落交界区生境条件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使得相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一生境的交错区域中,不但增大了交错区中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密度,而且增大了某些生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的现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可以在不同的介质中被传递,在不同的形式中被转化,但数量上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Q=△U+W.(应用于生态系统:绿色植物同化的太阳能=植物体贮存的化学潜能+植物呼吸消耗的热能+其他能量损失)。热力学第二定律:自然界的所有自发过程都是能量从集中型转变为分散型的衰变过程,而且是不可逆的过程。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源:A.太阳能(主要);B.辅助能:自然辅助能和人工辅助能(有机、无机)。辅助能不能转化为生物能,只能对生物能的合成、转化起辅助作用。生态效率:指各种能量流参数中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和营养级内部的比值关系。生态金字塔:反映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生物个体数量、生物量、能量比例关系的一个图解模型。十分之一定理(林德曼效率):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平均大致为1/10,其余9/10由于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浪费以及呼吸排泄被消耗了。能量传递的特征:逐级减少、单向流动。耗散结构:利用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等不断的交换,使趋向无序和混乱状态的系统变得有序和稳定的状态。营养结构:生物之间通过营养关系联结起来的结构。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农业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主要特点:A.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构成是按人类生产的目的安排的,具有高效性;B.农业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群都是在人类干预下执行各种功能,具有不完全性;C.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具有较强的课调控性和可开发性;D.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是无机物质和有机化合物无机化过程的统一;E.无机物质的有机化发生在系统内,有机物质的无机化可能发生在系统外。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连接起来的一个序列。食物链的类型:A.捕食食物链:以获得有机体为能量来源的食物链类型。B.腐生食物链:以死亡有机体或生物排泄物为能量来源,在微生物或原生动物参与下,经腐烂、分解将其还原为无机物并从中取得能量的食物链类型。C.寄生食物链:以获得动植物有机体为能量来源,以寄生方式生存的食物链。D.混合食物链:既有活食性生物又有腐生性生物甚至还有寄生性生物的食物链。食物链的特点:A.同一条食物链市场包括食性、生活习性极不相同的多种生物;B.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可能有多条生物链,长、短、营养级数目不同;C.不同食物链中包含的各种食物的类型比重不同;D.任何食物链中各类型生物协同起作用。食物链的加环:人为的增加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转换盒效益的调节措施。食物网: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员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形成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联结的网络。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时应注意的问题:A.分解者不参与营养结构;B.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C.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营养级;D.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的关系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差别;E.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食物链分析的结果不同;F.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初级生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光能并转化为储存在植物有机体中的化学潜能的过程。初级生产力:初级生产者在单位时间、面积内所储存的能量或物质。提高初级生产力的途径:A.选育高光效率的品种;B.提高作物群体光能载流量;C.降低呼吸消耗;D.优化种植制度。初级生产力和光能利用率较低的原因:露光损失、光饱和限制、呼吸消耗、环境条件和生理状况限制。/////次级生产:消费者、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的有机物质进行同化作用,表现为自身的生长、繁殖和营养物质的储存。次级生产力:各异养生物在单位时间内直接或间接消费绿色植物,制造或形成产品的数量。提高次级生产力的途径:A.改善次级生产者的结构,得到多次转化;B.提高饲养量和饲料粮的关系,提高能量转化效益;C.选择和生产优质饲料;D.科学的饲养技术;E.控制家畜的非生产性消耗。影响次级生产能量转化效率的因素:A.饲养的家畜的能量转化效率高于自然生态系统;B.品种差别;C.饲养方式;D.饲料配比;E.科学的饲养方法能量转化效率比较高。次级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A.转化农副产品,提高利用价值;B.生产动物性食品,改善人类膳食结构;C.促进物质循环,增强生态系统的机能;D.提高农业产品的经济价值;E.增强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物质循环)地球上各种化学元素和营养物质在自然动力和生命动力的作用下,在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内,乃至整个生物圈里,沿特定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从生物体再到环境,不断进行流动和循环的模式。营养物质循环:生活必不可缺少的各种元素和物质化合物的运动。营养物质循环的类型:A.按范围时间划分:a.地质大循环:物质和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体内,生物有机体再以死体、残体、排泄物形式将物质、元素返回环境的循环;b.生物小循环: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多层次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B.按物质形态划分:a.气相型循环:以气态物质为载体进行的循环如CO2、N2、H2O;b.沉积型循环:以固态物形态进行的循环。生物系统内能量流与物质流的关系:A.同时存在,相伴而行,相辅相成,不可分割;B.能量流是物质流的动力,物质流是能量流的载体;C.都遵循守恒原则;D.相对生态系统而言,由于日光能为主要能源,是无限的,而物质却是有限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E.能量流是单向的,物质流是多向的;F.能量流是递减的并最终全部离开生态系统,而物质在流动过程中只改变其形态,可在生态系统中永恒存在;G.都对生态系统中发展和存在起作用,缺一部分会危及生态系统的延续和存在。库:物质在运动过程中被暂时固定、储存的场所。类型:储存库(容积较大、物质交换活动缓慢,一般为非生物成分的环境库),交换库(容积较小,与外界物质交换活跃,一般为生物成分)。流:物质在库与库之间转移的运动状态。生物量:在一定观察时刻,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积存的有机物质总量。减少量:由于被取食、寄生或死亡、脱毛、产茧等损失的量,不包括呼吸损失。周转率R: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后,某一组分(库)中的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所流出量F0或流入量F1占库存总量S的份额,R=F1/S=F0/S。周转期T:R的倒数,表示该组分的物质全部更换平均需要的时间,T=1/R。循环效率(EC):循环物质FC占总输入物质F1的比例,EC=FC/F1。碳循环:A.碳的地质大循环:碳以植物有机体形式埋入地下,在还原条件下,形成化石燃料,进入地质大循环后,再次进入大气;B.碳的生物小循环:来源于空气和水中的CO2通过光合作用,在食物链中传递而形成的循环;C.碳生物小循环的主要途径:a.在光合、呼吸作用之间的细胞水平上的循环,b.大气CO2和植物个体水平上的循环,c.大气、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在食物链水平上的循环。氮循环:A.N的输入:工业、大气、生物固氮;N的输出:有机体燃烧,产品输出,反硝化作用,淋溶、流失、挥发。B.N循环的调控途径:a.充分发挥生物固氮作用b.增大动植物残留及排泄物还田,c.控制土壤中氮的非生产性消耗。磷循环:A.特点:较简单的气机循环循环缓冲力小,主要以无机态循环,磷肥利用率低(10%-20%),土壤磷素的有效性是磷素调控的基本依据。B.人对磷循环的影响和调节途径:a.影响:收获农产品使农田磷素下降、施肥不当肥效差破坏土壤质量、水土流失及肥料流失、水域富营养化;b.调解途径:开发新的磷矿资源、重视多条途径实现磷的再循环、尤其是有机磷利用途径、提高肥效节约磷肥减少流失、注意磷肥使用中的环境污染问题。钾循环:A.特点:除一些根茎作物外,钾大多在作物茎叶中,籽实中相对较少、土壤及母质中含量较丰富,土壤中绝大数量是难溶性的,作物不能利用、当季作物能利用速效钾只占土壤含钾量的1%-2%,土中可溶性钾损失主要是淋失,一部分可能被土壤物质固定失活。水循环:A.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特征:a.总供应不能满足总需求b.地表地下水开采过量c.破坏植被导致区域水平衡失调d.用水效率低工农业用水矛盾大e.受污染日益严重。B.农业生态系统中水循环的调控:a.保护森林草地植被b.修筑水库c.减少地下水开采d.减少有毒物质排放e.节约用水。温室效应:大气中CO2、CH4、NO、O3、H2O蒸汽等可吸附太阳向地球辐射的红外线,使地温升高,导致气候变暖的现象。温室效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A.有利于提高部分植物光合作用,提高产量;B.使作物栽培范围扩大;C.减弱大气环流,从海洋向陆地的大气输送量减少,陆地降水量减小,蒸发量增大,干旱增加,直接影响农业生产;D.使基地冰盖融化;E.对部分作物生长直接造成不利影响,禾谷类作物株高降低,不育小穗增加;F.可能引起农业病虫害加剧。钾肥利用应注意的问题:A.秸秆还田,施用草木灰,以保持钾平衡及满足作物需要;B.通过耕作等措施使土壤难溶性钾有效化;C.在A和B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施用钾肥,注意含钾工业废渣的利用。\n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土壤------植物-----动物-----土壤,该模式包括3个主要养分库:植物库P、家畜库L、土壤有效养分库A。动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是经由土壤-----植物-----动物----土壤。土壤库分类:有效养分库A、土壤矿物库C、土壤有机参与物库B。生物多样性: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边际产量:投入1单位必要资源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平均产量:产品的总量与资源投入总量的比值。污染:是指空气、陆地、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来了人们不希望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有害于人类的生命有益的物种,工农业生产、文化、财产等,他可能将会废弃和恶化人们所需的资源。污染的分类:A.污染物分类---非降解性污染、生物降解性污染;B.环境分类----大气、水体、土壤污染。化肥施用对环境的污染:A.对土壤的污染;B.对水体的污染;C.水体富营养化;D.地下水污染;E.对大气的污染。农药施用对环境的污染:A.农药对大气的污染;B.对水体的污染;C.对土壤的污染;D.生物的浓缩。农牧生产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A.地膜的污染;B.秸秆的污染;C.畜禽废弃物的污染;D.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污染。有机农业:利用农牧结合,轮作,堆肥等保持土壤养分平衡,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通过土壤耕作调节其结构性能,降低成本与能耗,保护环境,提高产品质量。自然农业:最大限度利用自然作用和过程使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循环农业:以资源低消耗、污染物低排放、资源利用高效率为特征,通过调整优化生产结构和转变生产方式,将农业清洁生产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运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吸收现代科学成就,因地制宜,合理组织农林牧副渔业生产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整体效应原理、食物链原理、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生态位原理、生物种群相生互克原理、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原理。生态农业技术:A.多维利用技术;B.有机物质的多层次利用技术;C.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D.生物防治病虫草害技术;E.生物能及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F.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合的生态治理技术。农业资源的分类:A.按来源分:a.自然资源: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水平下能够生产生态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或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自然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综合;b.社会资源: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的有助于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人工资源。B.按可更新型分类:a.可更新资源;b.不可更新资源。C.按可存留性分类:a.可存留性资源;b.不可存留性资源;c.半存留性资源。我国农业资源资源状况:A.土地资源B.气候资源C.降水资源D.水资源E.生物资源F.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的特点:A.整体性;B.地域性;C.变动性;D.多用型;E.数量有限性、潜力无限性。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指农业生产成果与资源投入量的比值。我国农业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森林覆盖率下降、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土流失严重、生物物种的灭绝加速、土地沙漠化加剧、耕地面积不断缩小。资源的合理利用原则:A.因地制宜发挥优势;B.做到利用、保护、改造相结合;C.综合开发提高利用效率;D.充分发挥资源的综合效益。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A.能源过度消耗;B.水资源消耗量增大,供需矛盾加剧;C.生产成本增加;D.污染加剧;E.人口压力不断增大;F.其他问题。中国农业生产的特点:A.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B.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C.多样性与专业性生产密切结合;D.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E.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及整体优化功能。保持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平衡的途径:A.种植制度中合理安排归还率较高的作物及其类型;B.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C.农林牧结合,发展沼气,解决生活能源问题,推广秸秆还田;D.农产品就地加工,提高物质的归还率。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特征:A.有较高的养分输入量和输出量;B.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运转快;C.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保持能力弱,容易造成流失;D.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是一个动态过程,各个库完成一次循环所需要时间不同;E.养分在各个库中的平衡状态决定净输入量和净输出量;F.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供求易造成不平衡。土壤有机质来源:A.作物根茎、落花、落叶留给土壤有机物;B.秸秆直接还田和牲畜饲料后以畜类厩肥还田;C.土壤中各种生物遗体和排泄物;D.人类补加的有机物。有机物分解的基本条件:A.有机质以C/N比(25/1—15/1);B.适宜的含水量;C.适宜的温度;D.通气性良好;E.合理微生物种群结构;F.土壤动物的辅助作用。有机质在养分循环中的作用:A.有机质是各种养分的载体;B.有机质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生活物质,促进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状况,提高土壤潜在肥力;C.有机物具有吸附阳离子的能力;D.有机质具有保蓄水分,提高土壤抗旱能力;E.抑制有害线虫繁殖;F.形成对作物有刺激作用的腐植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