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99 KB
  • 9页

[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生态系统、全球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二)

  • 9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生态系统、全球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二)[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生态系统、全球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二)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生态系统、全球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二)一、简答题问题:1.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共同特征有哪些?答案:生态系统就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能力;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有限,是一个动态系统。问题:2.生产者包括哪些生物类群?工人、农民是不是生产者?答案:生产者也叫初级生产者,包括所有的绿色植物和利用化学能的细菌等,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和最稳定的因素。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能利用光能把CO2和水转变成糖类,即通过光合作用把一些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起来,为以后利用。这里也包括一些光合细菌。利用化学能的细菌在合成有机物时,利用的不是太阳能,而是利用某些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太阳能和化学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源源不断输入到生态系统,成为消费者和还原者的唯一能源。工人、农民不是生态学上的生产者。问题: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各有什么特点?9/9\n[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生态系统、全球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二)答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各营养级间进行流动。当太阳能输入生态系统后,能量不断地沿着生产者、草食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等逐级流动。这种能量的流动是单方向的、逐级流动的,它不会循环,只有消耗和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物质循环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或生物地化循环,简而言之是指各种化学物质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循环运转。“循环”一词意味着这些化学物质可以被多次重复利用。问题:4.简述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能量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它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由于某些能量常常变成不可利用的热能而散失掉,因此没有一种能量能100%地从某一形态转变为其他形态。问题:5.什么是“十分之一定律”?答案:“十分之一定律”是指,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0%,也就是说,能量流动过程中有90%的能量损失了,这就是营养级不能超过4级的原因。问题:6.各种食物链如何交织成食物网?答案:生态系统中有许多食物链。各种食物链并不孤立,它们往往纵横交织,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多方向的食物网。例如,田间的田鼠可能吃好几种植物的种子,而田鼠也是好几种肉食动物的捕食对象,每一种肉食动物又以多种动物为食,如此等等。因此可以知道,各个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相互联系而成网,叫做食物网。生态系统越稳定,生物种类越丰富,食物网也越复杂。食物网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7.从生态学能量流动的角度看,为什么贫穷地区和国家的人民吃肉少、吃粮和菜多?9/9\n[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生态系统、全球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二)答案:粮食、蔬菜和肉是人的主要食物。粮食、蔬菜是属于第一性生产的产品,来自生态系统的低位营养级。人吃粮食和蔬菜在生态学金字塔中处于下部,与草食动物的位置相同。肉是第二性生产的产品,来自高位营养级。人们吃肉在生态学金字塔中处于中上部,相当于肉食动物的位置。根据“十分之一定律”,利用第一性生产的产品可以维持更多的消费者生活,可以减少能量的损失,这是经济的。如果把粮食拿来作第二性生产的原料进行再生产,收获第二性产品——肉和奶类,势必造成能量利用上的浪费,而维持消费者的个体数量将大大减少。人吃粮食、蔬菜是最短的食物链,比较经济地利用了生产者从阳光那里固定下来的能量。问题:8.什么是初级消费者?答案:草食动物也称一级消费者或初级消费者,它们直接以植物为食,例如马、牛、羊、兔、鹿、象、蜗牛、某些昆虫,等等。问题:9.什么是次级消费者?答案:肉食动物主要是指以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也称为次级消费者。包括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三级肉食动物,等等。一级肉食动物也称第二级消费者,它们以草食动物为食,如某些鸟类、蜘蛛、蝙蝠、肉食昆虫等;二级肉食动物也称第三级消费者,是以一级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例如狼、狐、蛇等;三级肉食动物也称第四级消费者,是以二级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又称为“顶级肉食动物”,这一类肉食动物都是一些凶禽猛兽,例如狮、虎、豹、鹫、鹰,等等。问题:10.什么是生态演替?答案:生态系统的发展,常常称为生态演替,可以用下面三个特征作为定义:①它是群落发展有顺序的过程,包括物种组成和群落过程随时间的改变。它是有规律地向一定方向发展的,因而是能预见的。②它是由群落引起物理环境改变的结果。也就是说,虽然物理环境决定演替型、变化速度和发展到多远的限度,但演替是受群落本身所控制的。③它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的顶点,即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以单位能量流来表示生物量,如果此生态系统有最大的生物量,则该生态系统的功能就是最完善的。9/9\n[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生态系统、全球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二)问题:11.温室气体有哪些?答案:CO2、N2O、CH4、CFCs等都属于温室气体。问题:1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答案:1980年发表的《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和发展的能力”。问题:13.农业生态系统有几种类型?答案:有以下七种类型:(1)农、林立体结构生态系统类型。(2)物质、能量多层次分级利用系统类型。(3)水陆交换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类型。(4)生物物种共生生态系统类型。(5)山区综合开发复合生态系统类型。(6)以庭院经济为主的院落农业生态系统类型。(7)多功能农、副、工联合生态系统类型。二、论述题问题:1.碳是如何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9/9\n[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生态系统、全球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二)答案:C是生命的骨干元素。C的主要循环是在空气和水(以溶解的CO2和碳酸盐两种形式)与生物体之间进行的。在这种循环中,C迅速地周转着,但若与碳酸盐沉积物和有机化石沉积物中的含C量相比,C周转一次的总量是很小的。空气和水中的CO2容易交换。水中的CO2是溶解态的,或与水结合成H2CO3,H2CO3则电离成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绿色植物借助光能,吸收CO2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发生在陆地上和水域中。水生植物利用碳酸氢根中的C源进行光合作用。被植物固定成有机分子的C又被动物、细菌和其他异养生物所消耗。这些生物又把呼吸作用的代谢产物CO2和水排出体外。如果生物在腐败之前被保存在海洋、沼泽和湖泊的沉积物中,那么,其中含有的C就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脱离C循环。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被植物直接再利用,这就是C循环的最简单形式。问题:2.水是如何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答案:地球表面与大气通过降水量和蒸发量之间的相互变化来实现水循环稳定的平衡,这是因为总的蒸发量和总的降水量是相对平衡的。但是,在陆地上的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在海洋上的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而陆地上的径流量则弥补了海洋过多的蒸发量。在生态系统中,有意义的水量是用于原生质的合成,并且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又将这部分水返还到环境中。植物在水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植物从环境中摄取的物质中,数量最大的是水,约只有5%用于维持原生质的功能和光合作用,而其余的95%成为水蒸气通过气孔返回大气中。问题:3.太阳能是如何被三级消费者利用的?9/9\n[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生态系统、全球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二)答案:生产者也叫初级生产者,包括所有的绿色植物和利用化学能的细菌等,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和最稳定的因素。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能利用光能把CO2和水转变成碳水化合物,即通过光合作用把一些能量以化学键能的形式储存起来,为以后利用。这里也包括一些光合细菌。利用化学能的细菌在合成有机物时,利用的不是太阳能,而是利用某些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太阳能和化学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源源不断输入到生态系统,成为消费者唯一的能源。消费者由动物组成,它们以其他生物为食,自己不能生产食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从植物中获得能量。消费者又可分为: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等。草食动物也称一级消费者或初级消费者,它们直接以植物为食,例如马、牛、羊、兔、鹿、象、蜗牛、某些昆虫等等。肉食动物主要是指以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也称为次级消费者。包括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三级肉食动物等等。一级肉食动物也称第二级消费者,它们以草食动物为食,如某些鸟类、蜘蛛、蝙蝠、肉食昆虫等;二级肉食动物也称第三级消费者,是以一级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例如狼、狐、蛇等;三级肉食动物也称第四级消费者,是以二级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又称为“顶级肉食动物”,这一类肉食动物都是一些凶禽猛兽,例如狮、虎、豹、鹫、鹰等等。太阳能就是这样被三级消费者所利用的。问题:4.简述常用测量初级生产量方法的原理。答案:估算初级生产量的具体方法有六种,其原理是:(1)收割法。收集初级生产者的地上部分,烘干后得到的重量就可以代表单位时间内的净初级生产量。(2)二氧化碳同化法。这种方法是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测定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利用CO2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过程释放CO2的量,测定分析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量。(3)氧气测定法——黑白瓶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利用CO2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O2,通过测定O2的释放量,来分析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量。(4)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这种方法是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测定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量。9/9\n[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生态系统、全球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二)(5)叶绿素测定法。这种方法是依据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的量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来测定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量。可以将植物定期取样,提取植物体内的叶绿素,计算出单位面积叶绿素的含量。(6)pH测定法。这种方法的原理是:水中含有的CO2量的增减改变了水的酸碱度。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变化,使溶在水中的CO2量发生变化,从而使pH发生变化。问题:5.你认为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有哪些价值?答案: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价值表现为以下七个方面:A.直接收入:通过旅游观赏、考察、钓鱼、狩猎和采摘果实等活动,直接获得物质和经济收入。B.遗传库:一种生物就是一个遗传库,其中遗传物质的保存有利于动植物品种的改良等,并且是新医药、新食品的来源。C.生态平衡:动植物自然种群保障了生态系统的稳态,例如,可以避免有害生物的大爆发。野生生物与人类都是生物圈的组成成分,他们之间休戚与共。D.教育价值:通过直接和有趣的方式,让人们知道生物世界是如何产生的,使人们从中得到教育。E.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是人们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材料,并且有益于科研工作者的训练。F.满足自然爱好:生物多样性为一些业余的自然爱好者提供兴趣基础,也为摄影家、艺术家、诗人等提供材料。G.地方特征:某些地方的特有生物多样性成为其地方特征。问题:6.全球问题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问题是如何造成的?9/9\n[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生态系统、全球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二)答案: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和酸雨问题,是目前公认的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是太阳紫外辐射的过滤器。紫外线可以杀死生物或引起人体和生物明显的生理效应,但几乎全部能够被臭氧层吸收,难以达到地表。大气中臭氧浓度的变化是复杂的光化学过程作用的结果。在没受到人为干扰时,臭氧的形成与分解速率大致相同。因此,在大气严重污染以前,臭氧水平分布状况变化很小,只是随太阳辐射的周期性循环而出现一些规律性的变化。由于人类活动产生了许多干扰臭氧动态平衡的化学物质,加速了它的分解速率。大量科学观测结果表明,等温层中臭氧浓度呈减少趋势。例如,南极上空臭氧空洞在逐年扩大。臭氧层的破坏将以多种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生态环境,包括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大气中的某些气体具有吸收近地面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之为温室效应,具有这种作用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早就存在。大气中的CO2和水蒸气等,可以让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而对其散发的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这是自然温室效应,它为地球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可能。随着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的破坏等,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从而人为地导致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增强。人们通常所说的“温室效应”,就是指的这种温室效应增强的现象。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可能是气候的周期性变化的结果,而非温室效应所致。但多数学者深信温室气体剧增导致气候变暖的作用是显著的。9/9\n[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生态系统、全球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二)酸雨是指雨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酸性物质(硫酸、硝酸、盐酸等)的降水现象,泛指pH<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酸雨是因大气受到污染而引起的,最早是由英国的化学家史密斯在1872年提出的。很多国家的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酸雨和环境酸化,并呈发展趋势。正常情况的大气降雨呈中性,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酸性气体逐年增加,从而改变了大气水的化学成分。近年来,酸雨地区呈扩大趋势。酸雨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问题:7.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有什么优点?答案: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结合起来而建立的具有高功能、高效益的农业系统。它以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为主导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结构,努力提高太阳能固定率和利用率,促进物质在系统内部循环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燃料、肥料、饲料及其他原料的外部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农、林、牧、副、渔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输出,从而获得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统一的综合性效果。生态农业的优点:①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②有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通过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农业生物,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又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物排放,使自然资源能够得到永续利用。③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生态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既为社会创造了数量多、质量好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又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农村经济。④有利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提高农民素质。生态农业是技术密集型农业,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多种经营,不仅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能够促进他们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提高文化素质。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