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52 KB
  • 27页

生态学问答题(答案)整

  • 27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生态学四、问答题1、什么是生态学简述其研究对象和范围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由于生物是呈等级组织存在的,因此,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2、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分类: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与全球生态学等;根据生物类群分类: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根据生境类型分类: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沙漠生态学等;根据交叉学科分类: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等;根据应用领域分类:农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3、生态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分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4、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窆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5、种群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基本特征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各种群体特征,大体分3类:(1)种群密度和空间格局(2)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natality)、死亡率(mortality)、迁入和迁出率出生和迁入是使种群增加的因素,死亡和迁出是使种群减少的因素(3)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分布和种群增长率等6、常用生命表的主要有哪些类型及各自的特点常用生命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简单的生命表只是根据各年龄组的存活或死亡数据编制的(2)综合生命表与简单生命表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描述了各年龄的出生率(3)称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存活数动态监察资料编制而成这类生命表或称为同生群生命表动态生命表中个体经历了同样的环境条件(4)静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年龄结构调查资料编制的静态生命表中个体出生于不同年(或其他时间单位),经历了不同的环境条件因此,编制静态生命表等于假定种群所经历的环境是没有变化的,有的学者对静态生命表持怀疑态度,但在难以获得动态生命表数据时,如果将静态生命表应用得法,还是有价值的7、写出逻辑斯谛方程,并指出各参数的含义dN/dt:rN(1-N/K)=rN(K-N/K)式中:N表示种群大小;t表示时间;dN/dt表示种群变化率;「表示瞬时增长率;K表示环境容量。或写该方程的积分式:Nt=K/l+ea-rt”\n式中:e表示自然对数的底;a表示曲线对原点的相对位置8、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包括哪些类型(1)季节消长(2)不规则波动(3)周期性波动(4)种群爆发或大发生(5)种群平衡(6)种群的衰落与灭亡(7)生态入侵9、动物的领域性及决定领域面积的规律。领域性是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空间,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以鸣叫、气味标志或特异的姿势向入侵者宣告具领主的领域范围;以威胁或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等的行为。决定领域面积的几条规律:(1)领域面积随领域占有者的体重而扩大。(2)食肉性种类的领域面积较同样体重的食草性种类大,并且体重越大,这种差别也越大。(3)领域行为和面积往往随生活史周期性变化,尤其是繁殖节律而变化。例如,鸟类一般在营巢期中领域行为表现最强烈,面积也大。10、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可区分为哪几种类型种群出生率是描述任何生物种群产生新个体的能力或速率。出生率还可分为下列几种:(1)绝对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个体增加的数目。(2)专有出生率是指每个个体的绝对出生率。(3)最大出生率是指种群处于理想条件下(无任何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生殖只受生理因素所限)的出生率。(4)实际出生率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实际的出生率,亦称生态出生率。死亡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死亡个体数表示;也可以用死亡的个体数与开始时种群个体数之比来表示。死亡率亦可区分为以下几种:(1)最低死亡率是指在最适环境条件下测得的死亡率,种群中的个体都是由于活到了生理寿命才死亡的。(2)实际死亡率是在某特定条件下的死亡率,它随种群状况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亦称生态死亡率。11、生物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1)偏利(2)原始合作(3)互利共生(4)中性作用(5)竞争(6)偏害(7)寄生(8)捕食12、高斯假说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种资源和空间时产生的种间竞争现象。两个物种越相似,它们的生态位重叠就越多,竞争就越激烈。13、自然选择的类型有哪些以选择结果分三类:(1)稳定选择(2)定向选择(3)分裂选择以生物学单位分四类:(1)配子选择(2)亲属选择(3)群体选择(4)性选择14、简述谢尔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一理论被称为谢尔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该定律认为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下限或耐性上限的因子都是限制因子;每一种生物对任何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能够耐受的范围,即生态幅;在生态幅当中包含着一个最适区,在最适区内,该物种具有最佳的生理和繁殖状态。15、简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有效积温法则的含意是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生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全年的农作物茬口必须根据当地的平均温度和每一作物所需的总有效积温进行安排,否则,农业生产将是十分盲目的。在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中,也要根据当地的平均温度以及某\n害虫的有效总积温进行预测预报。16、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决定于哪些因素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决定于待分解者的质量,分解者的生物种类和分解时的理化环境条件。三方面的组合决定分解过程每一阶段的速率。17、顶极群落有哪些主要特征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极群落的主要特征有:(1)生物量高;(2)总生产量/群落呼吸小;(3)净生产量低;(4)群落结构和食物链(网)复杂;(5)物种多样性和生化多样性高;(6)群落稳定性高。18、引起种群波动的原因有那些①时滞或称为延缓的密度制约,存在于密度变化及其对种群大小的影响之间。②过度补偿性密度制约③环境的随机变化19、怎样估计次级生产量1按同化量和呼吸量估计生产量即P=A-R;按摄食量和扣除粪尿量估计同化量即A=C-FU2利用种群个体生长和出生的资料来计算动物的净生产量。3净生产量=生物量变化+死亡损失20、动物集群的代价有那些①增加对食物的竞争②对于捕食者增加显眼性③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21、食草动物对植物群落的作用有那些①许多食草动物的取食是有选择性的,影响群落中物种多度②啃食抑制了竞争物种的生长,从而加速和维持了低竞争物种的多样性22、种群密度制约有哪几种形式简单解释一下这几种形式。①过度补偿②补偿不足③准确补偿23、在高度富养化的湖泊中蓝绿藻能成为优势浮游植物的原因\n1浮游动物和鱼类宁可吃其他澡类也不愿意以绿澡为食。2很多蓝绿藻都能固定大气中的氮,因此当氮短缺时它们就处于有利竞争地位24、测定初级生产量的方法有哪些1收获量测定法2氧气测定法3二氧化碳测定法4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5叶绿素测定法25、概括出生态系统次级生产量过程的一般模式。食物种群动物得到的被同化的动物吃进的未同化的动物未吃进的净初级生产量呼吸代谢更高营养级取食未被取食动物未得到的26、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生态系统次级生厂量过程的一般模式(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4)阶段性作用;(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6)限制性作用。27、植物对水分的适应类型有哪些(1)水生植物有三类:①沉水植物;②浮水植物;③挺水植物。(2)陆生植物有三类:①湿生植物;②中生植物;③旱生植物。28、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2)不同物种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是简单的物种集合;(3)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4)具有一定的结构;(5)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7)具有边界特征。29、生态平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1)系统结构的优化与稳定;(2)系统的能流、物流收支平衡;(3)系统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功能的保持。30、简述环境、生态环境和生境的区别与联系。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生态环境是指围绕着生物体或者群体的所有生态因子的集合,或者说是指环境中对生物有影响的那部分因子的集合;生境则是指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31、环境的类型都有哪些\n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被人类破坏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类;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或称星际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32、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生态因子分为哪几类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其可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33、、请回答协同进化所包含的内容⑴竞争与协同进化⑵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协同进化⑶食草动物与植物的协同进化⑷寄生物与宿主的协同进化34、简述李比希(Liebig)最小因子定律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这一理论被称做“Liebig最小因子定律”应用这一定律时,一是注意其只适用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平稳的情况;二是要考虑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35、简述谢尔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一理论被称为Shelford耐性定律该定律认为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下限或耐性上限的因子都是限制因子;每一种生物对任何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能够耐受的范围,即生态幅;在生态幅当中包含着一个最适区,在最适区内,该物种具有最佳的生理和繁殖状态36、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太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太阳光本身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因子,太阳光辐射的强度、质量及其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37、简述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光照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影响不同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反应不一样,形成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两个生态类型38、简述光质的生态作用(1)太阳光由红外光、可见光区和紫外光三部分构成,不同光质对生物有不同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只是可见光区;红外光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紫外光主要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等(2)可见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化、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发育等也有影响39、简述日照长度的生态作用与光周期现象太阳光在地球上一天完成一次昼夜交替,而大多数生物的生命活动也表现出昼夜节津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即光周期现象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物尤其是鸟类的迁徙和生殖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40、简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死亡此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41、简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n有效积温法则的含意是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生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全年的农作物茬口必须根据当地的平均温度和每一作物所需的总有效积温进行安排,否则,农业生产将是十分盲目的在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中,也要根据当地的平均温度以及某害虫的有效总积温进行预测预报42、简述植物温周期现象自然界温度有规律的昼夜变化,使许多生物适应了变温环境,多数生物在变温下比恒温下生长得更好植物生长与昼夜温度变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形成温周期现象其主要表在:(1)大多数植物在变温下发芽较好;(2)植物的生长往往要求温度因子有规律的昼夜变化的配合43、简述物候节律及其意义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植物的物候变化非常明显;动物对不同季节食物条件的变化以及对热能、水分和气体代谢的适应,导致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周期性变化物候研究观测的结果,可应用于确定农时、确定牧场利用时间、了解群落的动态等,特别是,对确定不同植物的适宜区域及指导植物引种工作具有重要价值44、简述极端低温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温度低于一定的数值,生物便会因低温而受害,这个数值便称为临界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下,温度越低生物受害越重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很多明显的适应45、简述极端高温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温度超过生物适宜温区的上限后就会对生物产生有害影响,温度越高对生物的伤害作用越大如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的这两个重要过程失调,还可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3个方面46、简述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水生植物在水体环境中形成了与陆生植物具有很大不同的特征:一是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二是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退化,以增强植物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适应于水体流动47、简述土壤物理性质对生物的影响土壤的质地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紧实的粘土和松散的沙土都不如壤土能有效的调节土壤水和保持良好的肥力状况土壤结构可分为团粒结构、块状结构、片状结构和柱状结构等类型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结构良好的土壤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决定着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状况,而土壤水分、空气和温度及其配合状况又对植物和土壤动物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48、简述土壤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土壤酸碱度是土壤各种化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它对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各种营养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以及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都有着重要影响土壤有机质虽然含量少,但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影响很大,同时它又是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养分和能量的源泉植物所需的无机元素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49、简述土壤母质对生物的影响母质是指最终能形成土壤的松散物质,这些松散物质来自于母岩的破碎和风化(残积母质)或外来输送物(运移母质)土壤的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和质地深受母质的影响基性岩母质多形成土层深厚的粘质土壤,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营养元素,呈碱性或中性反应冲积物母质质地较好,营养丰富,土壤肥力水平高50、空气主要组成成分的生态作用有哪些\n氮是一切生命结构的原料大气成分中氮气的含量非常丰富,但绿色植物一般不能够直接利用,必须通过固氮作用才能为大部分生物所利用,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固氮的途径一是高能固氮;二是工业固氮;三是生物固氮氧气是动植物呼吸作用所必需的物质,绝大多数动物没有氧气就不能生存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增加对于动物来说,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影响动物的呼吸代谢51、简述生物对风的适应风是许多树种的花粉和种子的传播者,风媒植物特有的花形和开花时间均是风媒植物对风的适应在多风、大风的环境中,能直立的植物,往往会变得低矮、平展,并具有类似旱生植物的结构特征“旗形树”也可以说是树木对盛行强风的适应52、简述焚风对生物的影响焚风是一种翻越高山,沿背风坡向下吹的干热风焚风效应使背风坡山麓形成干热少雨的雨影区,并与山前出现完全不同的生境,在山前的迎风坡面比在背风坡面植物生长的更茂盛,动植物的种类也更多53、简述高原气候对生物的影响高原地面的太阳总辐射量和有效太阳辐射增加,在水热条件比较好的地区,植物生产量很高在海拔较高的地方,气温低,风速大,太阳辐射富于短波和紫外线,导致植物茎干短矮,叶面缩小,毛茸发达,茎叶富含花青素、花朵鲜艳,树冠形状奇异,有些呈匍匐状或坐垫状54、简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整个生物界的生存和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影响每个生物的生存,而且还把各个生物连接为复杂的生命之网,决定着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生物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产生了协同进化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寄生作用、偏利作用、偏害作用、竞争作用、他感作用等方面动物和动物之间,除了互相产生不利的竞争和捕食关系之外,还有偏害、寄生、互利等相互作用方式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除了植食作用以外,还表现有原始合作、偏利作用和互利共生作用等微生物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互利共生和寄生等55、简述节律性变温的生态作用温度因子和光因子一样存在昼夜之间及季节之间温度差异的周期性变化,称节律性变温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迁移、集群活动等有重要影响(1)昼夜变温对许多动物的发育有促进作用;植物生长与昼夜温度变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对种子萌发和植物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形成植物的温周期现象(2)变温对于植物体内物质的转移和积累具有良好的作用(3)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n56、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种类组成特征;(2)外貌和结构特征;(3)动态特征。57、生物群落的数量特征有哪些(1)多度和密度;(2)频度;(3)盖度;(4)优势度;(5)重要值。58、简述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1)水平结构:①镶嵌性;②复合性;③群落交错区。(2)垂直结构(3)年龄结构59、生态位有哪些特征(1)生态位的重叠;(2)生态位分离;(3)生态位宽度。60、简述生物群落的演替特征。(1)演替的方向性:①群落结构由简单到复杂;②物种组成由多到少;③种间关系由不平衡到平衡;④稳定性由不稳定到稳定。(2)演替速度:先锋阶段极其缓慢,中期速度较快,后期(顶极期)停止演替。(3)演替效应:前期的生物和群落创造了适应后期生物和群落生存的条件,但对自己反而不利,最终导致群落的替代。61、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改变。(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4)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活动。62、群落交错区有哪些特征(1)位置上:位于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2)生态环境:较复杂多样。(3)种类多样性高,某些种的密度大。63、比较镶嵌性和复合体。镶嵌性复合体(1)内部斑点为同一群落的部分内部斑点属于不同群落(2)任一斑点都具有整个群落的一切层各斑点具各自所属群落的层次斑块较大斑块间生物相互间影响小(3)斑块较小(4)斑块间生物相互间影响大64、简述群落成层现象。(1)植物的地上成层现象,主要原因光照。(2)植物的地下成层现象,主要原因矿物质、养分、水。(3)动物的成层现象,主要原因食物。(4)水生群落的成层现象,主要原因光、食物、温度。\n65、层片具有哪些特征(1)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生活型相同,并具有相当地个体数目,而且相互间有一定的联系。(2)在群落中具有一定的小环境。(3)在群落中占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66、简述生物群落的发生过程。(1)物种迁移: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迁移。(2)定居:生物在新地区能正常生长繁殖。(3)竞争:生物密集,种间产生竞争,竞争成功者留下,失败者退出,竞争成功者各自占有独特生态位,群落形成。67、简述生物群落的发育过程。(1)发育初期:①种类组成不稳定;②群落结构未定型;③内环境无特点。(2)发育盛期:①种类组成稳定;②群落结构已定型;③内环境有特点。(3)发育末期:①老物种,尤其建群种生长渐弱;②新物种不断进入,进入新老交替。68、生物群落的演替有哪些类型(1)按演替延续时间:①世纪演替;②长期演替;③快速演替。(2)按演替起始条件:①原生演替;②次生演替。(3)按基质性质:①水生演替;②旱生演替。(4)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①内因性演替;②外因性演替。69、简述以裸岩开始的早生演替过程。(1)地衣群落阶段;(2)苔藓群落阶段;(3)草本群落阶段;(4)灌木群落阶段;(5)森林群落阶段。70、简述以湖泊开始的水生演替过程。(1)浮游生物群落阶段;(2)沉水生物群落阶段;(3)浮叶根生生物群落阶段;(4)挺水生物群落阶段;(5)湿生草本生物群落阶段;(6)森林生物群落阶段。71、简述云杉砍伐迹地上的次生演替系列。(1)采伐迹地阶段(杂草群落阶段);(2)先锋树种阶段(阔叶树种阶段);(3)阴性树种定居阶段(云杉定居阶段)(云杉、阔叶混交林);(4)阴性树种恢复阶段(云杉恢复阶段)。72、顶级群落有哪些主要特征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极群落的主要特征有:(1)生物量高;(2)总生产量/群落呼吸小;(3)净生产量低;(4)群落结构和食物链(网)复杂;(5)物种多样性和生化多样性高;(6)群落稳定性高。73、陆地生物群落有哪些分布规律(1)纬度地带性;(2)经度地带性;(3)垂直地带性。74、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1)群落学-生态学原则(2)分类依据:①种类组成;②外貌和结构;③地理分布;④动态特征;⑤生态环境。75、在中国植物群落分类中,三级主要分类单位的含义是什么(1)群丛(基本单位):①层片结构相同;②各层片优势种相同(2)群系(中级单位):建群种相同(3)植被型(高级单位):①建群种的生活型相同;②水热条件一致76、简述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体系。(1)植物区系分类原则;(2)所有分类单位都以种类成分为依据,具体分类时以特征种和区别种为标准,相同的群丛纲,群丛目,群属应具有类似的特征种和区别种,群丛是具有一个或较多特征种的基本分类单位。77、英美学派和法瑞学派群落分类体系有何区别\n(1)分类原则的区别:①英美学派为动态原则;②法瑞学派为植物区系原则。(2)对群丛的理解和确定不同:①英美学派:凡是外貌,生态结构和种类组成相似的群落属于一个群丛;②法瑞学派:一个或多个特征种相同的群落属于一个群丛;③英美以优势种确定群丛,法瑞以特征种确定群丛。(3)分类系统不同,英美二个系统,法瑞一个系统。(4)群丛命名方法不同。78、生物群落的外貌特征包括哪些内容(1)生活型;(2)叶性质:①叶级②叶质③叶型;(3)季相79、主要顶极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各是什么(1)单顶极:同一气候区内,无论其他生态条件如何,只有一个气候顶极群落。(2)多顶极:同一气候区内除气候顶极外,还有土壤,地形等顶极群落。(3)顶极-格局:同一气候区内,可有多个顶极,但各顶极呈连续变化格局。80、简述热带雨林群落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1)分布:赤道及其两侧湿润地区。(2)生境:终年高温多雨。(3)群落特征:①种群组成较为丰富;②群落结构极其复杂;③乔木具有板状根、裸芽、茎花等特征;④无明显季相变化。81、简述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1)分布:主分布亚热带大陆东岸,中国东南部为世界面积最大,最典型。(2)生境:亚热带季风季候,夏热冬温,无太明显干燥季节。(3)群落特征:①种类组成丰富(不及热带雨林);②群落结构复杂(不及雨林);③板根,茎花等现象几不见;④优势植物为樟科,壳斗科,山茶科,和木兰科;⑤无明显季相变化。82、简述落叶阔叶林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1)分布:北美大西洋沿岸,西、中欧,亚洲东部。(2)生境:欧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北美为温带季风季候,共性是四季分明,冬季较干冷。(3)群落特征:①种类组成较丰富;②优势树种为壳斗科,械树科,桦树科,杨柳科;③群落结构简单;④季相明显。83、简述北方针叶林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1)分布:北半球寒温带,贯通欧亚、北美大陆。(2)生境:气候寒冷、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和,终年湿润。(3)群落特征:①种类组成较贫乏;②乔木以松属、云杉属、冷杉属和落叶松属组成;③群落结构简单;④不同树种的森林外貌和季相不同。\n84、简述热带草原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1)分布:热带森林与热带荒漠之间。(2)生境:终年高温,降水分配不均,干湿季明显。(3)群落特征:①有星散分布的耐旱乔木;②喜热禾本科植物占优势;③季相明显;④大型草食动物和大型肉食动物丰富。85、简述温带草原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1)分布:温带大陆内部,荒漠与森林之间。(2)生境:半干旱、半湿润气温,低温。(3)群落特征:①种类组成贫乏;②以耐低温、旱生禾本科,豆科为主;③草本具典型旱生特征;④季相明显而华丽;⑤群落结构简单,仅草本层。86、简述荒漠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1)分布:极端干旱地副热高压带和大陆中心。(2)生境:极端干旱。(3)群落特征:①种类组成极其贫乏;②优势植物是超旱生灌木,肉质旱生植物和短命植物;③群落结构极其简单,许多地方连一个层次都没有;④生物量和生产力极低。87、简述苔原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1)分布:北冰洋沿岸。(2)生境:冬季酷寒且漫长,夏季凉而短促,土壤具永冻层。(3)群落特征:①种类组成贫乏;②优势植物是苔群、地衣和极耐寒小灌木;③植株低矮;④生长极其缓慢;⑤多年生地面芽为主。88、比较热带草原与温带草原的异同。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与温带森林之间低温,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无乔木耐低温旱生禾草占优势热带草原分布热带荒漠与热带森林之间生境终年[Wj温群落特征散生有耐旱乔木喜热旱生禾草占优势相同处均为旱生禾草占优势的草本群落89、分析比较远洋生态系统表层和深层的特征。表层:光照充足、生产者多、生物种类和个体数量多、生产力高。深层:光线微弱、生产者几乎无、生物种类和个体数量少、生产力低。90、为什么说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类非独立性的生态系统(1)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的依赖性大。(2)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资料靠其他生态系统输入。(3)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废弃物要运到其他生态系统去。91、简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概况。(1)先由绿色植物把太阳光能变成植物体内的生物能(化学能)。\n(2)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食物网把能量逐级传递下去。(3)能量在每一营养级都有呼吸消耗,而且,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也不可能全部转化到下一营养级中,因此,能流越来越细。92、简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小循环)和地球化学循环(大循环)的特点。小循环:必须有生物参与,范围小、流速快、周期短。大循环:可以无生物参与,范围大、流速慢、周期长。小循环寓于大循环之中,没有大循环就没有小循环。小循环对大循环也有影响,自从生物界诞生以后,许多物质的大循环都有了生物的参与。93、简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途径。(1)陆地:大气二氧化碳经陆生植物光合作用进人生物体内,经过食物网内各级生物的呼吸分解,又以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另有一部分固定在生物体内的碳经燃烧重新返回大气。(2)水域: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经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进入食物网,经过各级生物的呼吸分解,又以二氧化碳形式进入水体。(3)水体中二氧化碳和大气中二氧化碳通过扩散而相互交换,化石燃料燃烧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参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生物残体也可沉入海底或湖底而离开生态系统碳循环。94、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与标志。概念: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标志:能量和物质输入、输出平衡,生物种类和数目相对稳定,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营养结构相互协调。95、简述生态失调的概念及标志。概念: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干扰超越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阈限而使其丧失自我调节能力时,谓之生态失调。标志:物种数量减少,环境质量降低,生产力衰退,生物量下降。96、简述当前世界不可更新资源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原因。趋势:日益枯竭。原因:全球储量有限,地域分布不均,过量开采和消耗,不能更新。97、简述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区别。生物量是指生态系统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面积上生产的有机物质的量,单位是:干重g/m2或J/m2。而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产的有机物质量,表示的是速率,单位是:干重g/mTa或J/mTa。98、简述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的后果。(1)出现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升高。(2)导致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速度加快、海水受热膨胀,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受到海水的侵袭。(3)改变了全球水热分布格局,部分湿润地区可能变得干燥,而部分干燥地区可能变得湿润。(4)改变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一部分生物可能不适应环境的改变而濒危或灭绝。99、请简述生态因子的几个特点答:⑴综合性: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是在与其它因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起作用的,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1上引起其它因子的变化。⑵非等价性: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必有1—2个起主要作用的主导因子。主导因子的改变常引起许多其它生态因子发生明显变化。\n⑶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但其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一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⑷限定性: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因此某一生态因子的有益作用常常只限于生物生长发育的某一特定阶段。⑸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100、请简述层片的特征是什么答:⑴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但同一生活型的植物种只有其个体数量相当多,而且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时才能组成层片。⑵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⑶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⑷在群落中,每一个层片都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而且可以按其作用和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优势层片、伴生层片、偶见层片等。101、二十世纪,生态学界出现了四大著名生态学派,请写出学派的名称及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研究重点。答:英美学派:英国坦斯列,美国克莱门茨研究重点:植物群落的演替。法瑞学派:法国布朗-布兰柯,瑞士卢贝尔研究重点:特征种和区别种对植物群落进行分类并且建立了一套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北欧学派:德日兹研究重点:对群落进行分析,研究了森林群落与土壤ph值的关系。前苏联学派:苏卡切夫研究重点:以欧亚大陆寒温带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着重于草原利用、沼泽开发,北极的资源评价。102、请说出生物体对低温和高温的适应有哪些答:一、低温植物⑴形态上:落叶,芽具有鳞片,油脂,植物体表面有绒毛和蜡粉,植株矮化。⑵生理上:细胞中水分减少,细胞液浓度上升,导致糖类、脂肪积累,束缚水保存好,自由水失去,降低冰点,使植物在冰点以下不结冰。动物⑴降低热传导(最直接方式)⑵增加产热⑶局部异温性⑷降低体内温度⑸行为调节⑹耐受冻结⑺超冷二、高温植物⑴形态上:叶变小,其排列发生变化,叶变态,密生绒毛。⑵生理上:细胞汁液浓度增加,通过旺盛的蒸腾带走大量热量。动物\n⑴通过皮肤血流量来散热⑵改善身体外部环境⑶蒸发散热,如出汗、呼吸等。103、请说出变温的生态作用有哪些答:一、植物⑴促进种子萌发。⑵促进植物生长。⑶提高植物产品的品质。⑷促进植物开花结实。二、动物⑴加快发育速度。⑵增加昆虫的产卵数。104、请说出火的来源、分类及火的生态作用。答:火来源于天然的火山喷发、闪电、陨石下落等火分为树冠火、地面火、地下火等火的生态作用是:⑴焚烧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⑵压力作用:火烧掉老枝,利于新枝条生长⑶火在物种竞争中起重要作用。⑷灾害作用:引起物种绝灭。105、其说出土壤生物性质的生态作用。答:⑴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和还原者,它们能分解有机物,释放养分。⑵微生物的分泌物和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产物对岩石矿物可以直接分解。⑶微生物产生一些生长激素和维生素类物质对植物的生长有具体作用。⑷某些微生物与某些植物形成共生体。106、请回答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有哪些答:一、生物因素⑴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⑵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二、干扰⑴自然干扰⑵人为干扰三、空间异质性四、岛屿效应107、请简述生态系统的特点答⑴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⑵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的能力。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功能。如: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⑷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数目有限。⑸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108、种群的年龄结构通常用年龄锥体图表示,包括哪三种类型,各个类型各代表什么含义答:年龄锥体图是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上到下配置而成的图。横柱的高低位置表示不同年龄组,宽度表示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百分比。按锥体形状,年龄锥体可划分为3个基本类型:\n⑴增长型种群: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⑵稳定型种群: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增长型和下降型种群之间。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⑶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109、K-对策者生物与r-对策者生物的主要区别。答:r-选择和k-选择的某些相关特征的比较。r-选择K一选择气候死亡存活数量种内、种间克争选择倾向寿命最终结果多变,不确定,难以预测具灾变性,无规律非密度制约幼体存活率低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定远远彳氐于环境承载力多变,通常不紧张⑴发育快⑵增长力高⑶提高生育⑷体型小⑸一次繁殖短,通常少十-年高繁殖力稳定,较确定,可预测比较后规律密度制约幼体存活率局时间上稳定通常临近K值经常保持紧张⑴发育缓慢⑵竞争力高⑶延迟生育⑷体型大⑸多次繁殖长,通常大H年局存活力\n110、请写出生物种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种1种2特征L偏利作用+0种群1偏利者,种群2无影响2.原始合作十十对两物种都有利,但非必然3.互利共生十十对两物种都必然有利4.中性作用00两物种彼此无影响5.竞争:直接干涉型一一一物种直接抑制另一种6.竞争:资源利用型一一资源缺乏时的间接抑制7.偏害作用一0种群1受抑制,种群2无影响8.寄生作用十一种群1奇生者,通常较佰主2的个体小9.捕食作用十一种群1捕食者,通常较猎物2的个体大111、答生落所的基征有请回物群具有本特哪些答:⑴具有一定的外貌⑵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⑶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⑷形成群落环境⑸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⑹一定的动态特征⑺一定的分布范围⑻群落的边界特征112、生态规划的含义是什么,其理论基础有哪些,具有哪些特点答: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别、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生态规划的理论是:⑴整体优化理论;⑵趋适开拓原理;⑶协调共生原理;⑷区域分异理论;⑸生态平衡原理;⑹高效和谐原理;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规划具有以下特点和科学内涵:⑴以人为本\n⑵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⑶系统开放、优势互补⑷高效、和谐、可持续113、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哪些方面。答:1)全球变化: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异乎寻常的人类生态环境的变化,就是当今科学界,全国政府及公众关注的全球环境变化或简称全球变化。2)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3)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4)景观生态学:起源于中欧,是80年代后期较年轻的交叉学科。近年来,日益成为生态学一个新兴研究热点。114、简要回答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根据生态农业的定义,它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点:1))整体性;2)可调控性;3)地域性;4)高效性;5)持久性;6)稳定性;115、生态系统的动态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解释。答:生态系统的动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进化和生态系统演替。生态系统进化是长期的地质、气候等外部变化与生态系统生物组分活动结果所引起的内部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早期的生态系统应该是水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演替就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改变。演替有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之分,也有正向演替和逆向演替的区别。四、论述题1、现代生态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趋势是什么(1)研究层次向宏观和微观方向发展。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理学、微形态解剖学结合。(2)研究范围的扩展。一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扩展到人类社会,渗入到人类的经济活动,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接的桥梁之一;二是应用生态学得到迅速发展。(3)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野外自计电子仪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建模等现代化测试技术、设备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及系统生态学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本学科的方法论。(4)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日益增强。2、试论述生态学的基本视角。(1)整体观和综合观。生物的不同层次是由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生态整体;组成生态整体的各个要素总是综合地发挥作用。整体性观点是生态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观点,他要求始终把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生态整体来对待,注意其整体的生态特征。一般来说,科学研究需要由整体到部分的还原方法和从部分到整体的综合方法这两者的结合,但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着还原有余而综合不足的倾向,尤其是要解决目前全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等生存危机,所以生态学特别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研究,该观点的意义还在于,尽管人类文明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步,但人类仍然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仍然是世界生态系统这一整体的一部分(2)层次结构理论层次结构理论是整体观和综合观的基础该理论认为客观世界\n的结构都是有层次的,而且这种层次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是无限的组成客观世界的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对任一层次的研究和认识都不能代替对另一层次的研究和认识(3)新生特性原则当低层次的单元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较高层次的功能性整体时,总会有一些在低层次从未有过的新生特性产生3、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1)综合作用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都是在其他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中,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是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因子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如地形因子;另外一些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起直接的作用(4)阶段性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5)生态因子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重要性,不可缺少;但是某一个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外一个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6)生态因子限制性作用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4、生态学研究更加注重生物的生境与小环境,为什么答:生态学研究更加重视生物的小环境显然,研究生活在地表凋落物层的甲虫,是没有必要了解树林20米高度以上的温度情况的此外,即使生物是处于同一地区、同一季节和同一天气类型之中,但由于小环境的不同,它们实际上是受到彼此不同的小气候影响而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例如,在严寒季节,即使雪被上的气温是零下60-70度,雪被下土壤表面的气温仍维持在10-20度;雪上生活的动物忍受着低温,而雪下生活的动物,实际上是生活在类似南方的小气候中,它们是因为有了适宜的雪下小环境,才能在冬季寒冷的地区生活下来植被个体表面不同部位也存在着不同的小环境5、试述光的生态作用太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1)光照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影响(2)不同光质对生物有不同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只是可见光区,红外光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紫外光主要是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等此外,可见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化、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发育等也有影响(3)日照长度的变化使大多数生物的生命活动也表现出昼夜节律;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即光周期现象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大多数动物尤其是鸟类的迁徙和生殖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6、论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一般说来,生物生长发育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变缓。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死亡。此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和深刻的影响。温度对生物的生态意义还在于温度的变化能引起环境中其他生态因子的改变,如引起湿度、降水、风、氧在\n水中的溶解度以及食物和其他生物活动和行为的改变等,这是温度对生物的间接影响。7、试述水因子的生态作用。(1)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是生物新陈代谢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水是生命现象的基础,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活动。此外,水有较大的比热,当环境中温度剧烈变动时,它可以发挥缓和、调节体温的作用。(2)水对生物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水量对植物的生长也有最高、最适和最低3个基点。低于最低点,植物萎蔫,生长停止;高于最高点,根系缺氧、窒息、烂根;只有处于最适范围内,才能维持植物的水分平衡,以保证植物有最优的生长条件。在水分不足时,可以引起动物的滞育或休眠。(3)水对生物的分布的影响。水分状况作为一种主要的环境因素通常是以降水、空气湿度和生物体内外水环境三种方式对生物施加影响,这三种方式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空间分布。降水是决定地球上水分状况的一种重要因素,因此,降水量的多少与温度状况成为生物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我国从东南至西北,可以分为3个等雨量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可分为3个区,即湿润森林区、半干旱草原区及干旱荒漠区。8、试述陆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根据植物与水分的关系,陆生植物又可分为湿生植物、旱生植物和中生植物3种类型。(1)湿生植物还可分为阴性湿生植物和阳性湿生植物两个亚类。阴性湿生植物根系不发达,叶片极薄,海绵组织发达,栅栏组织和机械组织不发达,防止蒸腾、调节水分平衡的能力差。阳性湿生植物一方面叶片有角质层等防止蒸腾的各种适应,另一方面为适应潮湿土壤而根系不发达,没有根毛,根部有通气组织和茎叶的通气组织相连,以保证根部取得氧气。(2)旱生植物在形态结构上的特征,一方面是增加水分摄取,如发达的根系;另一方面是减少水分丢失:如植物叶面积很小,成刺状、针状或鳞片状等。有的旱生植物具有发达的贮水绢织。还有一类植物是从生理上去适应。(3)中生植竹—中生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介于旱生植物和湿生植物之间,具有一套完整的保持水分平衡的结构和功能。9、试述土壤微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或还原者,它们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养分,促透±壤肥力的形成。微生物直接参与使土壤有机体中营养元素释放的有机质矿质化过程和形成腐殖质的过程。在形成土壤团粒结构方面,微生物也起着直接的和间接的作用。土壤中某些菌类还能与某些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体,如菌根、根瘤,它们有的能增加土壤中氮素的来源,有的能形成维生素、生长素等物质,利于植物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还有一些特殊的微生物,能使土壤环境得到改善而促使植物生长。10、试述风的生态作用。(1)风对区域环境的影响。风带来的空气流动,产生大气中热量、水分等物质与能量的输送,影响和制约着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风还对区域环境尤其是大气环境的净化产生重要影响。(2)风对生物的影响风力大小不同,其生态意义也不同风对植物的直接影响有风媒(藉助风力传送花粉)、传播种子、风折和风倒等,并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量、形态与结构风的有害影响主要表现在,当风达到一定程度会降低植物的生长量,使植物矮化、变形,严重的引起风倒、风折等危害风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动物的生命过程及其行为、数量和分布11、试述地形要素的生态作用地形因子对生物只是起间接的作用,但它可以通过控制光、水、气候、土壤及生物因素发挥其影响陆地表面复杂的地形,为生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境地形要素的生态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坡向、坡度、坡位和海\n拔高度(1)坡向主要影响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并引起温度、水分和土壤条件的变化南坡植物多为喜光的阳性植物,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旱生特征;北坡植物多为喜湿、耐阴的种类(2)坡度的陡缓,控制着水分的运动,控制着物质的淋溶、侵蚀的强弱以及土壤的厚度、颗粒大小、养分的多少,并影响着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形态(3)坡位不同,其阳光、水分和土壤状况也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讲,从山脊到坡角,整个生境朝着阴暗、湿润的方向发展(4)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山地的光照强度、气候、土壤按一定规律发生变化,并对生物的类型和分布产生相应地影响山体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垂直地带谱越复杂、越完整,其中包括的动植物类型也越多12、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逻辑斯谛增长是具密度效应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无密度效应的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将不再是“J”字型,而是“S”型“S”型曲线有两个特点:(1)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2)曲线上升是平滑的逻辑斯谛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1)开始期,也可称潜伏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13、论述捕食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另一物种的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性状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的进化现象称协同进化。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适应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捕食者通常具锐利的爪,撕裂用的牙,毒腺,••…或其他武器,以提高捕食效率,猎物常具保护色、警戒色、假死、拟态,……等适应特征,以逃避被捕食。蝙蝠能发放超声波,根据回声反射来确定猎物的位置;而一些蛾类能根据其腹基部“双耳”感受的声纳逃避蝙蝠的捕食不仅如此,某些灯蛾科(Arctidae)种类能发放超声波对付蝙蝠的超声波,并使其堵塞或失灵更有趣的是,为了对付蛾类这种“先进”的防卫系统,蝙蝠还能通过改变频率,避免发放蛾类最易接受的频率,或者停止回声探测而直接接受蛾所产生的声音以发现猎物。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适应是进化过程中的一场真实的“军备竞赛”。在捕食者与猎物相互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常常是有害的“负作用”倾向于减弱。捕食者如有更好的捕食能力,它就更易得到后裔,因此自然选择有利于更有效的捕食。但过分有效的捕食可能把猎物种群消灭,然后捕食者也因饥饿而死亡,因此“精明”的捕食者不能对猎物过捕。14、论述他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1)他感作用使一些农作物不宜连作(2)他感作用影响植物群落中的种类组成他感作用是造成种类成分对群落的选择性以及某种植物的出现,引起另一类消退的主要原因之一。(3)他感作用是影响植物群落演替重要的因素之一\n15、论述物种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方式。物种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1)地理隔离;(2)独立进化;(3)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物种形成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类:(1)异域性物种形成;(2)领域性物种形成;(3)同域性物种形成16、试述捕食对种群数量和质量的调节作用。捕食者于猎物的关系,往往在调节猎物种群的数量和质量上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1)捕食者对猎物的种群数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2)捕食者对猎物的种群质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3)在自然环境中,捕食者于猎物的关系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往往是多种捕食者和多种猎物交叉着发生联系。17、论述顶极群落的特征。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比较,顶极生物群落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量最高;(2)总生产量/群落呼吸小,约为1;(3)总生产量/生物量小;(4)群落净生产量低;(5)食物链(网)复杂多样;(6)群落结构复杂;(7)物种多样性最高;(8)生化多样性最高;(9)生物与环境物质交换速度慢;(10)矿质养分循环封闭;(11)生物的生活周期长而复杂,生物体积大;(12)群落稳定性高、熵低、信息多。18、论述陆地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并举例。陆地生物群落地带性分布规律有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又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1)纬度地带性是由于热量带沿纬度变化而变化,导致群落类型也随纬度变化依次更替,如亚洲大陆东岸从赤道向北极依次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苔原。(2)经度地带性是由于降水自沿海向内陆依次减少导致群落类型沿经度方向依次更替,如亚洲温带大陆东岸,由沿海向内陆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3)垂直地带性是由于山地随海拔升高,温度和降水依次变化从而导致群落类型自下而上依次更替,如马来西亚的基那巴卢山,从下向上依次是山地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叶林-高山灌丛。19、举例说明山地的垂直地带性。(1)山地随海拔高度升高,群落类型依次更替。(2)山地带谱的基带就是当地的水平地带性群落。(3)湿润地区山地带谱类似于当地向高纬的纬度地带性群落系列,如(略)。(4)干旱地区山地带谱由基带干旱类型向上逐渐过渡为湿润类型,但超过一定高度后,又向寒冷类型变化,如(略)。20、论述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1)水平结构:水平结构是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主要表现在镶嵌性、复合体和群落交错区。①镶嵌性是指群落内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配置现象。②复合体是指不同群落的小地段相互间隔的现象。③群落交错区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群落的过渡地带,其生境复杂多样,物种多样性高,某些种群密度大。(2)垂直结构:①分层现象:A.地上成层现象;B.地下成层现象;C.动物种群的分层现象;D.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②层片,也是群落的结构部分,它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具有一定的环境。(3)年龄结构。21、论述生物群落的外貌。生物群落的外貌特征包括生活型,叶性质和季相三项内容:(1)生活型:植物的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受一定环境综合影响所表现的适应特征。(2)叶性质:包括叶级,叶质,叶型等,群落不同,叶性质不一样。\n(3)季相:是外貌的动态变化随季节更替而变,季节越明显地区,群落季相救明显。22、论述生态位的基本概念和特征。(1)空间生态位;(2)营养生态位;(3)n维超体积;(4)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5)生态位的重叠;(6)生态位分离;(7)生态位宽度,生态位压缩,生态位释放。23、论述中国植物群落分布的原则、系统和单位。(1)分类原则:群落学-生态学原则(2)分类依据:①种类组成;②外貌和结构;③地理分布;④动态特征;⑤生态环境。(3)分类系统:植被型组-植被型-植被亚型-群系组-群系-亚群系-群丛组-群丛-亚群丛。(4)主要分类单位:①群丛(基本单位);②群系(中级单位);③植被型(高级单位)。24、论述英美学派和法瑞学派群落分类体系及其二者间的区别。(1)英美学派①代表人物:和②分类原则:群落动态发生演替③基本观点:把成熟与未成熟群落分开,建成两个平行的分类系统,高级单位以动态特征为依据,群丛及其以下以优势种为依据。(2)法瑞学派①代表人物:②分类原则:植物区系③基本观点:以植物区系为基础,所有分类单位都以种类成分为依据,具体分类时以特征种和区别种为标准。(3)二者区别①分类原则不同:英美动态原则,法瑞区系原则。②对群丛理解不同:英美以优势种为依据,法瑞以特有种为依据。③分类系统不同:英美两个相同,法瑞一个相同。④群丛命名不同25、论述单元顶极、多元顶极和顶极格局三种理论,并找出三者间的异同点。(1)单元顶极①代表人物:Clements②主要观点:在同一气候区域内,无论演替初期条件如何,经演替最终都停止在一个最适应大气候的群落上,只要气候不变,人为或其他因素不干扰,此群落一致存在,一个气候区只有一个气候顶极群落,区域内其他生境给以充分的时间,最终都会演替到气候顶极。(2)多元顶极①代表人物:Tansley②主要观点:一个气候区内除有气候顶极外,还有土壤顶极,定型顶极等多个顶极。(3)顶极-格局①代表人物:Whittaker②主要观点:赞成多顶极论,但认为各种顶极不呈离散状态而呈连续变化,形成一个以气候顶极为中心的顶极群落连续变化格局。(4)共性和区别\n①共性:A都承认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B.都承认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何时间相适应的。②区别:A.单元论认为,只有气候顶极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多元论认为,除气候顶极外,其他因素也可以成为演替决定因素。B.单元论认为,一个气候区最终只形成一个气候顶极,多元论认为,除气候顶极外,还有土壤、地形等顶极。26、说明演替的基本类型。(1)按演替的延续时间:①世纪演替:以地质年代计算时间;②长期演替:几十年〜几百年;③快速演替:几年〜十几年。(2)按演替的起始条件:①原生演替:起始于原生裸地;②次生演替:起始于次生裸地。(3)按基质的性质:①水生演替:始于水生环境;②旱生演替:始于陆地干旱缺水的基质。(4)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①内因性演替:由于群落本身形成的特有生境导致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而有利于新群落的替代;②外因性演替: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演替。(5)按群落代谢特征:①自养性演替:光合作用导致群落生物量越来越高;②异养性演替:有机污染的水体重,演替过程,因微生物的分解而使有机物越来越少。27、论述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1)生物的迁移和定居:迁移能力强,定居能力强者可成为群落中一员,反之不能占领环境。(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先期的群落创造了群落内环境,为后继的群落进入铺平道路,但自己由于不适应而逐渐退出。(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群落随生物密度增大而竞争变得激烈,导致今年国政处于劣势者空间缩小,甚至退出群落,强者留下。(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气候、地貌、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群落演替发生相应的变化。(5)人类活动: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砍伐、垦荒、火烧等)。28、论述生物群落的发育过程。(1)发育初期特点:①建群种明显;②种类组成不稳定;③每个物种个体数量不稳定;④群落结构尚未定型,层次不明显;⑤群落内部特有小环境正在形成中。(2)发育盛期特点:①种类组成稳定;②群落结构已定型,层次分化良好;③群落内特有小环境有较典型的特点;④通常建群种生长和更新正常。(3)发育末期特点:①群落不断改造,群落内小环境导致原物种生存不利,尤其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②新物种不断迁入、定居并与原来生物竞争并处于竞争优势;③种类组成开始混杂;④原来的群落结构和内部环境特点逐渐发生变化。29、论述以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系列。(1)裸岩:生境恶劣,无水无土壤,光照强烈,温差大。(2)地衣群落阶段:地衣可忍耐裸岩生境,并以代谢酸和腐殖酸及有机质加速岩石风化为土壤。(3)苔藓群落阶段:地衣所创造的生境迎来了苔藓植物,同时苔藓通过竞争又排挤了地衣,苔藓进一步风化岩石,并产生有机质,使土壤更加深厚,肥沃。(4)草本群落阶段:由于苔藓对环境的进一步改造作用,使得草本植物开始进入,并逐渐占据优势,草本植物对土壤及其他环境因子仍进行着改造作用。(5)灌木群落阶段:当草本群落把环境改造的更好时,需要更优越生境的灌木进入,与草本竞争并逐渐占据优势。\n(6)森林群落阶段:灌木群落继续改造环境,使土壤更加深厚,群落内湿度、温度、光照,变得越来越有利于乔木生长,导致森林群落出现,由于森林群落于当地大气候最为适应、协调,所以演替停止。以上每个阶段都有相关的动物参与群落形成,美国群落在为下一群落创造适宜环境的同时,越为不利本身的生存和发展。30、论述水生演替系列。(1)浮游生物群落阶段:由于湖水较深,湖底光照弱,故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主。浮游生物不断死亡形成有机物沉底,流水携带泥沙沉积,使湖底上升,为下一群落创造条件。(2)沉水群落阶段:沉水群落的生物死亡形成有机物沉入水底,水中泥沙不断沉积使湖底继续上升,湖水变浅,为浅水环境的生物创造了条件。(3)浮叶根生群落阶段:湖水浅时,浮叶根生植物竞争处于优势并排挤了沉水植物,随着浮叶根生植物不断死亡形成的有机物和泥沙的沉积,湖水进一步变浅,导致浮叶根生植物生长越来越不利。(4)挺水植物群落阶段:挺水植物适应更浅的水环境,它们不断死亡,不断形成有机质,逐渐使湖底露出水面。(5)湿生草本群落阶段:此阶段由于土壤蒸发和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壤向中生环境转化,并伴随着中生草本的不断进入。(6)森林群落阶段:由于地下水位较深及土壤趋向于中生,木本植物不断进入,开始灌木为主,以后以乔木代替灌木,最终形成森林。以上每个阶段都伴随相关的动物与植物共同形成群落。每个阶段的生物群落为下一群落创造了适宜环境的同时,却越来越不利本身的生存和发展。31、论述次生演替系列。(1)采伐基地阶段(草本群落阶段):乔木层消失,形成强光环境,阴生植物消失,阳生草本植物为主。(2)先锋树种阶段(阔叶树种阶段):云杉幼苗怕强光、霜冻,故喜光阔叶树首先进入草本群落,并很快成林。阔叶林的密闭造成林下弱光环境,不利本身幼苗生长,却为云杉幼苗生长创造了条件。(3)阴性树种定居阶段(云杉定居阶段,或针阔叶混交林阶段)云杉幼苗在阔叶林的荫蔽下逐渐长大于原阔叶树种形成混交状态。(4)阴性树种恢复阶段(云杉恢复阶段):当云杉高度超过阔叶树种后,由于阔叶树种不适应弱光环境,便逐渐退出,最终云杉林恢复。32、论述演替过程中群落特征的变化趋势。(1)生物量由低到高;(2)总生产量/群落呼吸(P/R)由高到低;(3)总生产量/生物量(P/B)由高到低;(4)群落净生产量由高到低;(5)食物链(网)由简单到复杂;(6)群落结构由简单到复杂;(7)物种多样性由低到高;(8)生化多样性由低到高;(9)生物与环境物质交换速率由快到慢;(10)矿质养分循环由开放到封闭;(11)群落稳定性(抗干扰能力)由低到高;(12)嫡由低到高;(13)信息由少到多。\n33、比较森林群落的生境及群落特征。热3刘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分布赤道及两侧亚热带大陆东岸西中欧、北美和亚洲北半球寒温带湿润地区温带大陆东岸生境终年高温多夏热冬温,无明显四季分明,冬季较干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雨旱季冷和季相不明显不明显明显洛叶松林明显用其匕林不明显种类组成:丰富贫乏1群落结构:复杂■<简单<高位芽比例:高低净生产力:高34、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流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指的是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热力学第二定律指的当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时候,转化率并非百分之百,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消散于环境中。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发出的光能,被绿色植物转化为植物体内的化学能,经食物链再转化为消费者和分解者体内的化学能。在能流过程中,一部分化学能转变为供生物取食和运动的机械能并进一步以热能形式散失于环境中。由于能量的转化率不是百分之百,在上一个营养级向下一个营养级转化过程中,能量逐级减少,因此,各营养级所能维持的生物量也逐级减少,营养级的个数一般不超过4〜5级。35、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由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转变为能够任意改变自然的主宰者。人类在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危害到了人类的自身生存。人类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用生态学观点指导生产,规范人们的行为,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控制人口数量,可为其他生物留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并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在改造自然,服务于人类的时候,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避免生态失衡带来的危害。在取用自然资源的时候,要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并使可更新资源能持续利用,使不可更新资源能长久利用。要彻底摒弃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点。36、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1)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功能体系。(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37、论述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包括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人口问题。纷繁复杂的环境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生活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如农药、化肥、重金属、二氧化硫等造成的污染;另一类是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水土淹失、沙尘暴、沙漠化、地面沉降等。\n资源问题是指自然资源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及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的自然资源枯竭,包括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人口问题包括人口数量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的快速增长,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加大了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世界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与人口的快速增长有关;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延缓经济增长速度,因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国家必须加大社会福利、救济保障、医疗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以保护老年人的利益。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对策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减轻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提高全人类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减轻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与利用程度,实现持续发展;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手段保护环境和资源;发展科学技术,用科技力量解决全球生态问题。38、论述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及反馈调控。(1)稳态机制: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达到一种稳态或平衡状态,使系统内的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这种平衡状态是通过自我调节过程来实现的,借助于这种自我调节过程,各个成分都能使自己适应于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任何变化。例如,某一生境中的动物数量决定于这个生境中的食物数量,最终这两种成分(动物数量和食物数量)将会达到一种平衡。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如雨量减少)使食物产量下降,因而只能维持比较少的动物生存,那么这两种成分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了,这时动物种群就不得不借助于饥饿和迁移加以调整,以便使自身适应于食物数量下降的状况,直到调整到使两者达到新的平衡为止。(2)反馈调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反馈有两种类型,即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反馈,它的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例如,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数量。另一种反馈叫正反馈,正反馈是比较少见的,它的作用刚好与负反馈相反,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正反馈的实例不多,下面我们举出一个加以说明:如果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因此,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重,鱼类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正反馈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是它常常是爆发性的,所经历的时间也很短。从长远看,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和自我调节将起主要作用。39、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1)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功能体系。(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础,是生态系统运转、做功的动力,没有能量的流动,就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太阳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在细胞代谢中又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生态系统的物质,主要指生物生命所必须的各种营养元素。生态系统中流动着的物质具有双重作用。首先,物质是储存化学能的运载工具,如果没有能够截取和运载能量的物质,能量就不能沿着食物链逐级流动。其次,物质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的结构基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功能单位。\n在生态系统中,除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还有有机体之间的信息传递。40、论述生态学的基本视角。(1)整体观和综合观。生态学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整体性观点是生态学区别于其他许多学科的基本观点。一般来说,科学研究需要由整体到部分的还原方法和从部分到整体的综合方法这两者的结合,但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着还原有余而综合不足的倾向,尤其是要解决目前全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等生存危机,所以生态学特别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研究,该观点的意义还在于,尽管人类文明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步,但人仍然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仍然是世界生态系统这一整体的一部分。(2)层次结构理论。层次结构理论是综合观和整体观的基础。该理论认为客观世界的结构都是有层次的,而且这种层次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是无限的。组成客观世界的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对任一层次的研究和认识都不能代替对另一层次的研究和认识。(3)新生特性原则。当低层次的单元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较高层次的功能性整体时,总会有一些在低层次从未有过的新生特性产生。41、在生态系统发育的各阶段中,初级生产主要能量参数,即生物量、总初级生产量呼吸量和净初级生产量是如何变化的答:生态系统发育的早期,生物量、总初级生产量、呼吸量和净初级生产量都低。随着生态系统的发育,各能量参数都逐渐增加,到了生态系统的青壮年期,生物量继续增加,总初级生产量和净初级生产量达到最大。当生态系统成熟或演替达到顶级时,生物量最大,呼吸量也最大,总初级生产量和净初级生产量反而最小。随着生态系统的衰老,各能量参数都逐渐减小。42、概括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及其意义。答: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方向和不可逆的②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减少,因为在每一个营养级生物的新陈代谢的活动都会消耗相当多的能量,这些能量最终都将以热的形式消散到周围空间中去。意义: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果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断绝对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灭亡。43、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占总入射日光能的比率都不高,那么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有哪些分析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限制因素的差异。答:影响初级生产量的因素除了日光外,还有三个重要的物质因素(水、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和两个重要的环境调节因素(温度和氧气)。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最易成为限制因子的是水,各地区降水量与初级生产量有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植物的初级生产量几乎与降水量有线形关系。其次是光和温度。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光和二氧化碳,对于水域生态系统来说水总是过剩的,而光强度随水深度而减弱,二氧化碳在水中的含量也比陆地少,从而限制水生生物的呼吸。在水域生态系统中水中叶绿素含量,营养物质(如N、P)也是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