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50 KB
  • 0页

福银高速公路测量施工设计方案

  • 0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福银高速公路测量施工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湖北十堰至白河(鄂陕界)公路(原称“福银高速公路十天联络线湖北省段”,简称本项目)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福州至银川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联络线在湖北省境内的路段,也是湖北省规划的“六纵五横一环”骨架公路网中的组成路段。其中本标段为第6标,起止桩号为ZK22+715(YK22+710)~ZK26+435(YK26+420),左线长3.72km(右线长3.71km)。主要工程为黄龙互通、狮子沟分离式隧道和部分路基土石方及改路工程。2.地形气象本标段属构造剥蚀丘陵-低山地貌区。山体相对高差100~300m,自然坡角25~50°,植被茂密。地表水有堵河及其支流、山涧溪流,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十堰市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山区多雾多雨,8、9、10月份为雨季,7、8月最为炎热,最高气温达40℃,1月份气温最低,可达-13.5℃。年平均气温为15.3℃,11月份至次年3月为降雪期。年平均日照时数1655~1958小时,无霜期224~255天。平均年降水量800mm以上,六至八月是本市全年雨水、热能最丰富的季节。二、编制依据1.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规定;2.十白高速工程项目施工测量管理细则;3.路桥工程施工标准、规范、规程及有关技术法规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⑵《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⑶《公路勘测细则》(JTG/TC10-2007)等;4.监理单位审核批准的交桩资料。三、测量仪器及设备针对本项目线路长,地理环境复杂,全线穿越山区、河道及林地等,通视效果差等因素,为达到施工测量的高精度和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避免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项目部配备了先进的、高精度的测量仪器以及经验丰富的测量人员加以保证。控制测量仪器:徕卡GPS1200测量系统GX1230接收机、R-322宾得全站仪、NAL132自动安平水准仪。1.测量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严格按IS09002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计量设备管理程序》之要求执行。设备管理维护由专人负责并造册登记使用情况。2.控制测量的仪器均已交付湖北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进行检定。另附仪器的检定合格证。(见附表一)四施工图审核工程开工施工放样前,项目部专业测量工程师将对工程施工图中给出的所有测量放线起始数据进行认真的复核计算,并以表格及附图的形式形成书面资料,对经过复核计算与施工图不符的测量放样数据,连同原图纸给定的数据以及其所在施工图的位置记录一起报送驻地测量监理工程师,以便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处理。五控制测量26 针对本合同段施工场地有限、地理条件复杂等不利因素,因地制宜,为了快速、高效、精确的完成本合同段的测量控制网布设及测量任务,前期先对本合同段施工进行了合理规划,积极配合湖北设计院完成了施工控制网点、水准点的交接,及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管段内的控制网点进行了复测及导线布设。1.控制测量成立小组及任务项目部所施工的本合同段所有导线控制点及高程点于2010年3月,项目办、总监办、驻地办及勘察设计单位对我部进行了现场交桩,交桩后,我部及时成立了项目测量组。成员由测量工程师3人、测量员3人组成,负责全过程的施工测量放线、施工过程的测量监控与内部测量复核工作。公司精测大队测量组人员负责定期(半年)对本工程的导线及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检。对项目办、总监办、驻地办及勘察设计院下发交桩资料及相关测量文件进行了研读并开展了为期六天的学习。2.高程控制点的交桩及复测结果施工前,项目办、设计院负责交桩的测量人员带领本合同段测量组到每个基本控制点,将每个点的位置、路线以及精度等级做了详细的介绍。并说明了控制点的保护措施和检测复核应该注意的细节。本合同段的基本控制点:GPS41、GPS42、GPS43、GPS44、GPS45、GPS46。复测结果均符合要求,具体数据结果见附表。3.加密点布设和测量过程结果根据实际的地形地貌来选择埋设点位,综合考虑测量精度要求,满足施工需要,埋设控制点时,尽量选择地质条件好,通视条件好的位置,并严格按测量规范要求进行基点埋设、编号,并做好记录。在合同段施工区间范围内,沿线路两侧的稳定位置埋设控制网加密点桩并与湖北省设计院提供的水准基点形成附合或闭合水准路线。由K24+844为起始所埋设的加密点依次为:6-A、6-B、D3、D4、D5、D6、D7、D8、D9、D10、D11、D12、D13、D14、D15。这些加密点起始自水准点GD23,经过GD22至GPS09、GPS08、GPS07结束。沿红线范围分别一左一右交替布置,相临两加密水准点间距离控制在80—120m以内,以确保在进行施工测量高程放样时能较容易引测高程。为保证及加强加密点桩的稳定性、可靠性,项目部测量组决定先用混凝土制作成半径25cm深度达80cm的小型底座,然后垂直打入长度65cm的钢筋,预留大约2-3cm高的钢筋刻十字丝,以便于对中观察定位。导线测量:以GPS07-GPS09和GD22-GD23为基准边,从GPS09点测到GD23点。(导线示意图见附表二)26 控制点平面布置图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号的保护,所有桩点均要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⑴平面控制系统的建立开工前,测量组对设计及监理单位提供的施工平面控制起始坐标点(共五个水准点,其中包括GPS07、GPS08、GPS09和GD22、GD23)采用全站仪按导线网及三角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联测复核,联测点复核完成后进行内业平差计算,测量精度指标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按总监办规定报表格式填写联测复检成果报告,报送驻地办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和总监办复测签认。起始平面控制坐标网点经联测复核合格并经驻地办和总监办签认后,测量组进行平面控制坐标点加密测量。平面控制点加密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范中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要求进行(方位角闭合差3.6√n),确保初测及复测阶段使用同一精度、同一标准。平面控制加密导线点外业测量完成,并经内业计算满足精度要求后,将填写测量成果报验单,连同加密导线计算表一同报送驻地办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认,如监理工程师提出疑议和要求对加密导线进行复核,项目部将密切配合,并提供所需测量设备和相关测量人员。经驻地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测量成果即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否则应进行补测或重测,并重新进行报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组定期对所布设的加密导线网进行复测,以防止因施工而引起控制点的位移变形而影响施工放线的质量及精度,复测结果将以文字资料报送R2驻地办。每次施工测量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对重要的主体工程至少提前2天通知监理工程师复测。取得其批准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所有质量要求均应按照《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以及《实施细则》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每一项测量工作都要进行自检—互检—交叉检。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中规定及规范为指导进行。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标识保存完好。26 施工图中各点的数据、点位的坐标,高程等必须经过验算检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轴线放完后要求进行闭合检查。⑵高程控制系统的加密布设对湖北省设计院提供的水准点的高程进行水准联测复核,按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每公里误差不大于12毫米,复核测量水准点采用DSZ-3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复核测量结果报送驻地办签认。(此项工作在外作业时,项目部将请专业监理工程师到场监督及指正)水准点加密测量和加密点的初测:加密点埋设好后用GPS测量仪器对水准点进行复核并对加密点各点的高程进行初步测量。测量方法:外业测量时采用精密水准仪,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范中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观测。在加密点稳固后,开始进行水准点的高程测量。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技术及指标来控制,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控制前后视距差等可能影响结果的不利因素,并及时进行返测,进行严格检查,保证数据成果的可靠性。并对日期天气变化等及时做到记录在案。利用设计院提供的GPS07、GPS08高程点为起始高程依据,将各导线点及BM44点联测,保证闭合差符合规范要求。外业测量完成并平差计算后,且计算满足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时将以形成文字成果报送驻地办签认后再上报总监办。4.控制测量注意的几个问题定期复核:对已测设完成的加密高程控制网随施工进度的推进,进行定期的复核测量,以确保施工全过程中高程测量系统的统一,复核测量时按初测时的技术要求进行,复核测量成果应报送驻地办确认。水准测量GPS09到GD23用水准仪采用往返测施测。并与相邻B2合同段进行了联测,保证此次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六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以上测量工作一经完成,测量组将各种资料以书面形式进行报验,经驻地办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1.施工测量总要求及内容⑴挖孔桩施工测量:桩的平面布置、桩顶标高;⑵基础承台、系梁施工测量:承台、系梁的外形尺寸、纵横向轴线位置中心坐标及底、顶面高程;⑶桥墩施工测量:墩中心坐标、外形尺寸、垂直度、支座垫石的位置及标高;(4)桥面系施工测量:根据线路横断面图、沿线路中线的纵断面图设计数据调整、桥梁上部各部分的标高及位置。2.技术要求及观测方法⑴水平位置观测采用全站仪按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⑵垂直位移(沉降)观测采用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3.挖孔桩施工定位放样及高程控制本工程桥墩位于岸上及半山坡上,测量组将用全站仪全过程监控,随时纠正其偏差,以保证其符合设计规范要求。(1)桩的定位在进行桩的定位测量时,根据设计桩位坐标利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放样,放样出桩的中心点位置。(2)护桩的定位测量用全站仪先放样出桩中心位置,先挖0.8米浇注第一节护壁,护壁顶高出原地面30cm26 ,以桩中心点在护壁四周确定出四个护桩点,四个护桩点到桩中心的水平距离大于桩半径,并做好护桩保护,挖孔过程中利用四个护桩点测出桩中心点,并与原设计中心点进行对比,进行控制,以确保孔桩位置符合设计要求。(3)高程测量在护壁顶确定二点并作标记,用水平仪测出该二点的高程取平均值作为最终顶标高,根据设计桩底高程计算设计孔深,挖孔过程中,对该点标高定期进行复测并用大钢尺进行孔深得控制。(4)成桩中心坐标及桩顶标高测量承台(系梁)基坑开挖完成,桩头按要求凿除后,测出成桩的中心点坐标并与设计坐标对比,计算误差是否达到规范要求。同时测出桩顶的高程并与设计高程对比。4.基础承台、系梁及墩柱施工定位放线及高程控制(1)基坑开挖放样在基坑开挖之前,依据基坑开挖平面图,利用全站仪进行基坑开挖放样,精确放出基坑开挖轴线,确定开挖范围,并报监理工程师复核。在基坑开挖过程,随时进行标高测量,以保证基坑开挖地标高的准确。(2)基坑开挖完成后,浇筑垫层,并进行结构物位置的精确放样,出结构物轴线边线及立模控制线,确定结构物位置。(3)承台浇筑前墩柱钢筋预埋件位置测量。承台浇筑前用全站仪放样出墩柱的轮廓线,再按照墩柱钢筋布置图放样出墩柱钢筋预埋件的位置,浇筑完成后对预埋件位置进行复测调整。(4)系梁、承台顶高程控制测量模板验收合格浇筑混凝土前在模板上进行系梁、承台顶标高找平并做好标记现场交底至施工班组,浇筑完成后对顶面标高及时抄平复测检查。(5)在进行墩柱施工前,利用全站仪精确测量放样墩柱的轮廓线及立模控制线位置。(6)在进行墩柱模板安装时,其两个方向垂直度偏差符合设计及垂直度符合设计相符。(7)墩顶预埋件放样测量首先根据帽梁轴线确定支座位置,依据支座结构图在利用全站仪精确放样,支座螺栓孔位置,利用Φ12钢筋将支座螺栓孔预埋筒焊接成框架结构,与帽梁钢筋点焊连接,定位安装。在帽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对支座预埋孔进行复测校核。(8)墩顶高程控制测量模板验收合格浇筑混凝土前在模板上进行墩顶标高找平并做好标记现场交底至施工班组,浇筑完成后对顶面标高及时抄平复测检查。5.桥梁支座及支座垫石施工定位放线及高程控制(1)依据设计施工图给定的支座在盖梁上的平面几何尺寸,计算出各支座的中心点坐标,并反算出其至测站控制点的平面距离和方位角。(2)全站仪按极坐标法测设支座中心点于盖梁上,并将其切、法向方向线用墨线标定出来,供支座垫石施工及支座安装定位时使用。(3)支座垫石及支座顶面标高及水平度控制:采用DS1高精度水准仪控制支座顶面标高,所有支座安装就位后其顶面标高需与设计标高一致,其误差不得大于±2mm,每一个支座特别是滑动支座安装就位后其上表面水平度不得大于2mm。(4)盆式支座地脚螺栓孔预埋件定位测量首先根据帽梁轴线确定支座位置,依据支座结构图使用全站仪精确放样,支座螺栓孔位置,利用Φ12钢筋将支座螺栓孔预埋筒焊接成框架结构,与帽梁钢筋点焊连接,定位安装。在帽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对支座预埋孔进行复测校核。6.架设预制梁的施工测量26 首先,确定出垫石的中心线,并实际标定出来。沿预制梁顶面中线,垂直在预制梁两侧底面各做一个点,并实际标定出来,架设预制梁时保证桥墩两侧两个点与预制梁的两个点实际重合。7.施工过程变形测量(1)基础沉降观测通过在桥头断面埋设沉降点进行观测。主要用于桥头路段沉降管理。根据实测数据调整填土速率,预测沉降趋势,确定桥头预压卸载时间和墩台下部结构的开工时间。沉降点观测采用DS1型精密水准仪,以三等水准测量控制,观测精度:红、黑面尺读数较差≤0.5mm;红、黑面尺高差较差≤0.7mm;往返较差附合允许闭合差≤±0.6√n(n为测站数),闭合差取自《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每填一层土,观测一次,当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大于10mm时,立即停止填筑,并继续加强观测,直到沉降速率减小,均匀为止,方可填筑下一层。同时绘制沉降—荷载—时间曲线图,分析判断沉降稳定趋势。(2)墩台的沉降观测a墩台沉降观测在每个墩台的左右幅4个防震挡块上布设固定观测点。测点的布设应符合测量精度和规范及设计要求。用DS1型精密水准仪两次观测精度≤0.5mm。b墩台沉位移观测位移观测点的布设同沉降观测点相一致,充分利用布设好的沉降观测点。观测仪器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测出该点坐标,与前一次所测坐标的差值,即为该观测期内桥台该点的位移值,本工程变形测量的主体是下部工程。8.路基施工测量公路路基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是根据施工的需要将设计好的线路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纵、横断面测设到地面上,为施工提供各种标志作为按图施工的依据。(1)路基施工测量的工作程序:a首先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加密,必须遵守“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2)路基中线恢复测量用全站仪将路基中线点的坐标测设到地面上。(3)纵断面测设  在线路中桩的平面位置确定后,按设计要求计算出各中桩地面的设计高程,并测设出该高程。  中桩平面位置的测设和中桩高程的测设可独立进行,也可用全站仪(测距仪)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同时测设。(4)横断面测设 线路设计的横断面,主要包括路基和边坡。线路施工之前,首先把设计的边坡线与原地面的交点在地面上标定出来,称为边桩放样,其次要把边坡和路基放样出来。横断面测设采用全站仪测设。(5)边沟放样时,用全站仪测按设计要求放样出边沟的宽度和中心线的位置,最好先做成样板架检查,也可每隔1O~20m在沟内外边缘钉木桩并注明里程及挖深。(6)路基预压沉降期观测路堤填筑完成至路面施工之日,中间的间隔时间为路堤的预压沉降期,为观测路堤的沉降,路堤顶部每20m,在路中心的两侧路肩内缘各设一固定木桩,埋深50cm26 ,在接近桥台处,桩距可适当加密,按设计要求定时用水准仪观测水平标高,掌握沉降情况。一般开始时每周观测一次,中间半月观测一次,最后每月观测一次,最后每月观测一次,规定连续两个月观测沉降速度小于5mm/月,认为路堤稳定,可进行路面基层施工;连续两个月观测沉降速度小于3mm/月,认为基层施工加载后是稳定的,方可进行面层施工。为观测位移,另在以上间隔的二侧路堤坡脚外5m外设立砼标桩,埋深2m。选择三个不同的固定点,每日定时用经纬仪分别观测各标桩的位移变化,通过以上观测记录的分析,确定沉降完成的日期。工程测量方案奥运主体育场工程占地面积大、工程规模大、造型复杂,涉及到土建施工、道路、管线大型钢结构安装及大跨度可开启屋盖安装。测量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精度,提高施测效率,体现科技奥运的精神,在测量工作中,将全面推行数字化测量控制技术,为施工过程、施工质量提供控制依据,使测量工作成为智能化施工的第一道工序。                                                                       第一节控制网测量为保证总体工程和各分项工程测量工作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延续性,本工程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控制网分为两级。第一级为长期保存高精度整体控制网,第二级为配合各项工程施工的半永久性施工控制网。1.1高精度整体控制网的布设。根据场区平面规划和招标人提供的测量基准点(红线桩或城市导线)为依据。建立以体育场中心为原点的十字型场地平面控制网。(详见示意图)首级高程控制借用平面控制网的桩点,进行布设。这两个控制网是工程整体控制和变型监测的依据和基准,用以保证各单项工程之间的连贯性和统一性。1.2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施工控制网是根据施工进度分不同阶段进行测设。它的布设原则是要满足相关施工细部测量或施工控制的要求,全面覆盖。其网形依具体使用对象而定。建筑施工平面控制网为矩形网,采用场地坐标系,市政管线施工控制网为导线网,采用城市坐标系。1.3控制网的精度设计。平面设计网的技术指标见下表:附表2-1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等级边长(m)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相邻两点距离误差第一级200~300±51/40000±3mm第二级<100±101/20000±3mm一级高程控制网的技术指标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引测,相邻两点高程误差要求小于±0.1mm。二级高程控制网的技术指标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引测,相邻两点高程误差要求小于±1.0mm。引测方法采用附和或结点水准测量。对于钢结构,比赛设施及辅助系统等高精度安装工程,建立局部高精度控制网,以保证施工测控的精度。1.4首级控制网测设平面控制网测设在满足规划主要条件的前提下,根据红线桩用坐标测量的方法首先测设出中心点KO;用全圆归零测法依次定出KN、KW、KS、KE的方向点位;依次测量相邻两点的距离及∠KN、∠KW、∠KS、∠KE的角度值;根据观测数据对控制网进行严密平差;根据平差结果对桩点进行修正。首级高程控制采用精密数字水准仪附合水准测量进行引测;引测校核精度合格后,根据观测数据对高程控制网进行严密平差;根据平差结果对桩点高程进行修正。1.5控制网的精度保证措施26 高精度控制网的精度保证的关键是其桩点的长久稳定性的保持。因此其埋设要按照国家二级变形监测基准点位的要求进行。对于施工控制网,其控制点位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位称现象,因此在使用期间要适时的对其进行校测,平差后解算出每个点位数据修正值。此项工作每月进行一次。1.6桩点的设置首级平面控制桩基准点应布设在无变形影响的区域;半永久性二级平面控制桩基准点应布设在变形影响较小的区域;监测点应设在变形量大,应能确切反映变形量和变形特征的位置;对于使用时段较短或精度要求较低的控制桩可采用木桩;水准基点借用平面控制桩。混凝土桩直径0.5m,桩顶标高为场地设计标高下0.3m,顶部预埋100mm×100mm×6mm钢板,点位中心镶嵌φ1mm铜芯,在桩顶面的角上设水准点,水准点高出钢板5~10mm,一级网埋深不小于2m,二级网埋深不小于1m。控制桩四周用钢管做1500×1500的防护栏和醒目的标记,确保桩点不被压盖、碾轧、扰动,要保持控制桩间的通视。1.7标识所有控制桩点、监测点均设标识牌,牌中注明桩点的名称、精度等级、点号、数据及管理单位;对于细部测设的点位、线段用油漆进行标识,注明其性质和相关数据。26   26 附图2-1平面控制网第二节建筑施工测量2.1建筑物定位及施工控制网的测定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控制网以首级精密控制为依据,采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的方法进行。在控制网中应包含重要点位和重要轴线;要和主要轴线保持平行关系;要保证每施工流水段中至少有四条两两相交的控制线。高程控制点布设以保证施测为原则。2.2轴线的投测与精度设计2.2.1土方及结构施工阶段主要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向待测面投测控制点,为保证测设的精度要求,在两个控制桩上进行。每个待测面至少要投测3个控制点。使用前应做角度、距离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为便于测设,每个施测面的控制点应保持上下一致。2.2.2±0.000以上结构施工阶段亦可使用激光铅直仪内控法进行竖向传递控制。内控点设在±0.000处,内控点的间距控制在30m左右,每个施工流水段内不少于3个。控制点在选点时要避开梁、柱托及构造上有特殊要求的部位;要保证通视,便于丈量。内控点必须连测,平差后才能使用。2.2.3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投测施测面上控制点的测设精度按Ⅰ级平面控制实施,测角中误差为±9",边长相对中误差1/25000,相邻两点的距离误差不大于±2.5mm。在施测面上局部临时加密的控制点相对精度为测角±10",量距1/20000。内控点的相对精度不低于1/20000。2.3高程的投测与精度设计2.3.1±0.000以下标高传递,采用全站仪间接高法进行。基坑底水准点设在塔身上,在塔身附近的混凝土底板上设水准导线点。水准路线的两端用全站仪链接到基坑上的现场水准点上。待水准路线闭合后再将水准标高引测到塔身上。标高在基底到±0.000阶段用钢尺沿塔身铅直向上传递。为减少建筑沉降对建筑物标高的影响,在±0.000处重新确定建筑物的标高基准。±0.000以上标高用钢尺沿结构外皮或塔身垂直向上传递。用钢尺传递标高时,每个施测面至少要从三处向上传递,校核合格后方可使用。2.3.2水准路线按三等水准测量进行,附合误差小于±4mmn钢尺竖向传递标高基准点的误差控制在±1mm以内。每30天对塔身上的水准基点与混凝土底板上的水准基点进行一次校测。2.4曲线测设2.4.1曲线测设时,首先测设欲设曲线的等距控制线(借线),然后依据控制线沿法线方向用小盒尺定出施工所需的轴线及结构外廓(曲)线。控制线到欲设曲线的距离控制在1m以内。曲线上相邻两点的矢高小于8mm,弹线时将墨线中间向外捻至矢高点,再分两段弹线,将曲线的实际矢高控制在2mm以内。2.4.2圆曲线测设主要采用极坐标法测设,辅以长弦纵距法、四分高法和全站仪坐标放样法,施测时视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测法,对于半径小于15m的圆曲线采用钢尺直接量设的方法。2.4.3非圆曲线的测设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在室内用计算机计算出欲设曲线上各点的坐标,绘出各欲设点编号位置图。将计算机中的数据传输到全站仪,在施测面将全站仪安置在控制点上,按编号图调出欲设点位的坐标,用坐标放样模式依次定出曲线上的各个点位。2.4.4竖曲线测设采用在竖直面上测设曲线主要采用距离交会法和直角坐标法,水平方向用水准仪确定,竖直方向以铅垂线为基准。空间曲线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测设。2.4.5法线方向的测设,可以利用原点时依据已知水平角用经纬仪直接测设,不能直接利用原点时,根据法线与控制线的交点用经纬仪间接测设。26 2.5常规要求2.5.1采用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科学、合理、简捷的测量方法,坚持测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为施工提供可靠的测量保障。2.5.2对于平面控制网、高程网采用条件平差进行误差调整,对细部轴线等碎部区域测量误差采用现场直接平差进行调整。2.5.3测量记录要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不允许涂改、转抄。细部平面位置线包括:轴线;柱(墙)结构边线;柱(墙)控制线(借线),门窗洞口位置线。控制线距结构边线的距离统一为300mm。2.5.4细部高程控制包括:一米标高线或整米数标高线;结构施工标高控制点。墨线的宽度小于1.5mm,墨线的挠度小于1mm。对控制点、控制线及其它关键点线用油漆进行标识。施工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略)二、测量准备    1.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主任工程师进行技术交底。2.向业主和项目收集进行测量工作所必须的原始测量资料、施工设计图纸及相关部门的原始文件和资料。3.请项目帮助解决进行测量工作需要的木桩等相关材料。三、 建筑物轴线控制网的测设    <一> 建筑物轴线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    1. 轴线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轴线控制网的布设要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基础及首层施工平面图进行。    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控制桩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二>轴线控制网的布设1.轴线控制测设依据及复测本工程轴线控制点测设依据经业主确认的桩基施工单位提供的基准控制点1#、2#、3#进行。在进行轴线控制点测设前,对依据的三个基准控制点进行了复测,复测结果满足轴线定位的精度要求,复测结果见附图1。2.轴线控制点测设根据基准控制点复测成果,为保证结构主体施工与桩基施工依据的一致性,经与业主、桩基施工单位协调确认,确定以基准控制点1#为基准点,基准控制点3#为后视方向,根据该点与建筑红线及建筑物的相对尺寸关系测设出本工程各建筑物的轴线控制点。根据本工程的结构形式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主楼的1轴、4轴、7轴、10轴、A轴、H轴、L轴,辅楼A的A轴、C轴、1轴、4轴、7轴,辅楼B的2轴、7轴为相应建筑物的控制轴线,其中A轴、H轴为主楼、辅楼A、辅楼B的公用控制轴线。用TOPCON-601全站仪直角坐标法测设各轴线控制点,并进行角度、距离校测,满足精度要求后作为本工程的轴线控制网。各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及相对尺寸关系如附图2所示。轴线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51/10000四、高程26 控制网的建立<一>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1.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三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等级高差全中误差(mm/km)路 线长 度(km)仪器型号水准尺与已知点联测次数附合或闭合环线次数平地闭合差(mm) 50DS1三等6DS3铟瓦双面往返各一 次往返各一次12   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    2. 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等级仪器型号视线长度前后视较差(m)前后视累积差(m)最低地面高度(m)基辅或红黑读数差基辅或红黑所测较差三等DS1100m360.31.0mm1.5mmDS375m2.0mm3.0mm3.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MW =     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        W------闭合差(mm):        L ------相应线路长度:        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  (2)、内业计算最后成果的取值:三等精确至1mm。<二>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本工程的高程控制依据为业主指定的1#、2#建筑红线界桩,经复测,该两点在业主提供地形图上标注的高程误差为10mm,基本满足施工精度要求。为保证主体施工与桩基工程施工标高控制的一致性,采用2#界桩(高程134.12米)为本工程的标高控制基准点,向施工现场引测标高控制点(±0)。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布设三个标高控制点,建立高程控制网。控制点布设在通视良好的位置,距离基坑边线不小于15米,采用S3水准仪闭合水准路线测设。控制点间标高较差和水准路线闭合差满足相应路线等级精度要求。0.00以下施工测量五、    <一> 26 平面放样测量1.开挖线放样。首先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控制轴线,然后根据开挖线与控制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开挖线,并撒出白灰线作为标志。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基槽边线和集水坑开挖边线,并撒出白灰线指导开挖。2.轴线投测。基础平面板混凝土浇筑并凝固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然后以控制轴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    3.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    4.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轴线间距允许偏差(mm)30 m±5L 30m90m±20 mm<三>±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1. 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标高控制点。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 ±0.00以下标高的施测。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对所需的标高临时控制点,必须正确测设,每一个独立坑所引测的标高临时控制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基坑的标高基准值,临时控制点应根据基坑情况设置在较稳定位置。3.土方开挖标高控制。在土方开挖即将挖到设计底标高时,测量人员要对开挖深度进行实时测量,即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临时控制点为依据,用S3水准仪抄测出挖土标高,并撒出白灰点指导清土人员按标高清土。4. 基础结构模板支好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线控制砼浇筑。拆模后,在结构立面抄测结构1米线。5.基坑标高传递示意如附图3。0.00以上施工测量六、平面控制测量一0.00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激光经纬仪内控接力传递法进行轴线投测。建筑物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1内控点布设平面内控点的布设,要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设2个点,作为该流水段的测量控制点。测量内控点根据工程施工到首层时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流水段划分情况进行布设。   1.2埋件的埋设200mm内控点所在平面层楼板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件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   1.3预埋件作法12钢筋,且与底板砼一起浇筑。预埋铁件由100×100×26 8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预埋件示意图   1.4控制点的测设 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将内控点所在纵横轴线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并用TOPCON-601全站仪进行测角、测边校核,精度合格后刻上标记作为平面控制依据。内控网的精度不低于轴线控制网的精度。   1.5激光接收靶激光接收靶由300×300×5mm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接收靶示意图2.内控点竖向投测首先将TDJ2激光经纬仪安置在已作好的控制点上,对中整平后,置竖直度盘为0°00ˊ00",仪器发射激光束,穿过楼板预留洞而直射到激光接收靶上,激光经纬仪操作人员转动仪器,使激光点在接收靶上形成圆圈,上面操作接收靶人员见光后移动接收靶,使靶交点与圆圈中点重合,此时固定靶位,接收靶中心即控制点位置。轴线投测时,测量人员互相之间用对讲机进行联络。 轴线竖向投测示意图3.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高     度(m)允许误差(mm)每    层±330m±5H30m<60m±10H60m<90mH±159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