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7 KB
  • 14页

[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种群生态(二)

  • 14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种群生态(二)[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种群生态(二)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种群生态(二)一、选择题问题:1.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______A.以动物为研究主体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C.以植物为研究主体D.以种群为研究主体答案:B问题:2.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有机个体答案:A问题:3.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______A.环境B.生境14/14\n[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种群生态(二)C.内环境D.地球环境答案:B问题:4.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均匀分布的是______A.s2/m=0B.s2/m=1C.s2/m显著大于1D.s2/m显著小于1答案:A问题:5.dN/dt=rN(K-N/K)这一数字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______A.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B.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C.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D.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答案:D问题:6.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二者都必然有利,这种关系为______A.偏利作用B.互利共生C.原始合作D.中性作用答案:B问题:7.14/14\n[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种群生态(二)寄生蜂将卵产在寄主昆虫的卵内,一般要缓慢地杀死寄主,这种物种间的关系属于______A.偏利作用B.原始合作C.偏害作用D.拟寄生答案:D问题:8.沿海地区出现的“赤潮”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______A.季节性消长B.不规则波动C.周期性波动D.种群的爆发答案:D问题:9.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由英国引入澳大利亚,十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这种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______A.种群大发生B.生态入侵C.不规则波动D.种群大爆发答案:B问题:10.在渔业生产上为获得持续最大捕捞量,海洋捕捞时,应使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A.K/214/14\n[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种群生态(二)B.KC.K/4D.K/3答案:A问题:11.土壤固氮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______A.菌根B.根瘤C.菌丝D.子实体答案:B问题:12.在下列哪种竞争方式下,个体不直接相互作用______A.干扰性B.资源利用性C.种间D.种内答案:B问题:13.竞争剧烈时,生物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离开种群密度高的地区______A.流动B.扩散C.死亡D.隐藏答案:B14/14\n[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种群生态(二)问题:14.以下生物中,属于兼性互利共生的是______A.地衣B.菌根C.蜜蜂与月季D.珊瑚答案:B问题:15.杜鹃将蛋下在别种鸟的巢中,让这种鸟饲育其幼鸟,这一现象称为______A.社会性寄生B.寄生C.潜在寄生D.真寄生答案:C问题:16.稳态的英文是______A.homeostasisB.homeothermC.homogenonsD.homologous答案:A问题:17.雄孔雀美丽的尾巴形成的原因在于______A.竞争B.攻击C.性选择14/14\n[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种群生态(二)D.适应环境答案:C问题:18.下列哪项是生态学的一种主要影响力,是扩散和领域现象的原因,并且是种群通过密度制约过程进行调节的重要原因______A.种间竞争B.种内竞争C.个体竞争D.竞争答案:B问题:19.蜜蜂螯敌时,会释放出一种外激素,促使其他蜜蜂一起向敌害进攻,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A.种间斗争B.种内斗争C.捕食D.种内互助答案:D问题:20.分布在我国新疆和东北的雪兔、分布在华北的草兔和分布在华南的华南兔颅骨长分别为95~97mm、85~89mm和67~86mm,这种颅骨的变异可以用下列哪项解释______A.Betgman规律B.Allen规律C.Jordan规律14/14\n[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种群生态(二)D.Gause假说答案:A问题:21.年龄锥体左右不对称的原因是______A.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差异B.各年龄组的死亡率不同C.各年龄组的出生率不同D.各年龄组的性比不同答案:D问题:22.若λ=R0,则该生物种群可能为______A.种子植物B.动物C.一年生植物D.高等动物答案:C问题:23.衡释效应或许可以解释猎物的______A.利他行为B.集群行为C.领域行为D.合作行为答案:D问题:24.遗传漂变通常发生在______A.小种群14/14\n[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种群生态(二)B.大种群C.隔离的大种群D.岛屿化种群答案:A问题:25.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通常在______A.极地苔原B.热带雨林C.寒温带森林D.温带草原答案:B二、填空题问题:1.次级种群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和分布型等。答案:性比年龄分布种群增长问题:2.种群自动调节的3个学说是______、______和______。答案:行为调节学说内分泌调节学说遗传调节学说问题:3.因过渡捕捞而处于资源衰退的鱼类种群,一般在年龄结构上会出现______;性别比例上会出现______的现象。答案:下降型雌多雄少问题:4.从种群调节的角度,可将生态因子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14/14\n[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种群生态(二)答案:直接因子间接因子问题:5.种群的分布格局可以分为3种类型:______、______和______。答案:随机型均匀型成群型问题:6.根据rm=ln(R0)/T可知,内禀增长力决定于______、______和______。答案: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问题:7.______、______是物种进化的两种动力。答案:自然选择遗传漂变问题:8.根据生物因子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可将其分为______和______。答案:密度制约因子非密度制约因子三、简答题问题:1.种群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基本特征。答案: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各种群体特征:(1)数量特征:①种群密度和空间格局;②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率。出生和迁入是使种群增加的因素,死亡和迁出是使种群减少的因素;③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分布和种群增长率等。(2)空间分布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3)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即系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他物种,但基因组成同样处于变动之中。(4)系统特征:有组织、自调节系统。14/14\n[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种群生态(二)问题:2.年龄金字塔有几种类型,各具什么特点?答案:按锥体形状,年龄锥体可划分为3个基本类型:(1)增长型种群: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少,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2)稳定型种群: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增长型和下降型种群之间。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3)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问题:3.简述捕食对种群的调节作用。答案: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往往在调节猎物种群的数量和质量上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1)捕食者对猎物的种群数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2)捕食者对猎物的种群质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3)在自然环境中,捕食者于猎物的关系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往往是多种捕食者和多种猎物交叉着发生联系。问题:4.简述自然种群数量波动的类型。答案:一种生物的进入和占领新栖息地,首先经过种群增长和建立种群,以后可出现不规则的或规则的(即周期性的)波动,也可能比较长期地表现为平坦的相对稳定;许多种类有时还会出现骤然的数量猛增,即大发生,随后又是大崩溃;有时种群数量会出现长时期的下降,称为衰落,甚至灭亡。(1)种群增长:自然种群数量变动中,“J”型和“S”型增长均可以见到,但曲线不像数学模型所预测时光滑、典型,常常还表现为两类增长型之间的中间过渡型。(2)季节消长:对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首先要区别年内(季节消长)和年间变动。14/14\n[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种群生态(二)(3)不规则波动:大多数生物种群数量的年间变动属于不规则的。(4)周期性波动:群落发生周期性的种群变化。(5)种群暴发:具不规则或周期性波动的生物都可能出现种群的暴发。(6)种群平衡:种群较长期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成为种群平衡。(7)种群的衰落和灭亡: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人类过度捕猎或栖息地被破坏),其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即种群衰落,甚至灭亡。个体大、出生率低、生长慢、成熟晚的生物,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8)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问题:5.简述社会等级和优势等级的概念,并说明优势等级的作用。答案:社会等级是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等级形成的基础是支配行为,或称支配—从属关系。优势等级是指在集群生活的某些动物中,许多成员彼此接触的机会较多,形成了优势个体及各级的从属个体,这种分等级的行为称优势等级。处于优势等级的个体在采食、休息、占地和交配等方面优先于从属等级的个体。群体中优势等级的作用是:①保证首领的权威性,尤其是在群体对外关系方面;②能以威吓代替战斗,使群体内部减少争斗,降低没有必要的能耗,明显的例子是初级的、混乱的鸡群产蛋量很少,大家都在集中精力打斗,而在等级逐步确立后,产蛋量就逐步上升,这是能量用在繁殖上的表现;③优势个体在性行为和繁殖方面优先,保证种群基因库不按随机原则遗传。问题:6.简述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14/14\n[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种群生态(二)答案:(1)逻辑斯谛增长是具密度效应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无密度效应的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①有一个环境容纳量;②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按这两点假设,种群增长将不再是“J”字型,而是“S”型。(2)“S”型曲线有两个特点:①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②曲线上升是平滑的。(3)逻辑斯谛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①开始期,也可称潜伏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②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③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④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⑤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问题:7.比较在无限环境中世代不相重叠两类种群的增长模型,简要说明其生物学意义。答案:世代不相重叠,是指生物的生命只有一年,一年只有一次繁殖,其世代不重叠,种群增长是不连续的。这种最简单的种群增长模型的概念结构里,包括四个假设:①种群增长是无界的,即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生长,没有受资源、空间等条件的限制;②世代不相重叠,增长是不连续的,或称离散的;③种群没有迁入和迁出;④种群没有年龄结构。其数学模型通常是把世代t+1的种群从Nt+1与世代t的种群Nt联系起来的差分方程:Nt+1=λNt或Nt/N0=λt式中,N为种群大小,t为时间,λ是种群周限增长率。上述模型的生物学含义是假定在一个繁殖季节t0开始,初始种群大小为N0(要求雌雄个体数量相等),其出生率为B,总死亡率为D。到下一代t1时,其种群数量N1为:N1=N0+B-D周限增长率λ是种群增长中有用的参数。从理论上讲,λ有以下4种情况:a.λ>1,种群上升。b.λ=1,种群稳定。c.0<λ<1,种群下降。14/14\n[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种群生态(二)d.λ=0种群无繁殖现象,且在一代中灭亡。问题:8.高斯假说的中心内容是什么?答案: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种资源和空间时产生的种间竞争现象。两个物种越相似,它们的生态位重叠就越多,竞争就越激烈。四、论述题问题:1.解释与比较r、rm、R0的概念,Logistic模型中的N/K的意义何在?答案:一般来讲,这是在综合生命表中出现的几个概念。三者的共同点:都可以反映种群的数量动态,但表达方式不同。R0:净增殖率(或世代净增殖率)将存活率和出生率两方面数据相乘,并累加起来(R0=∑lxmx),即得净生殖率。为一个世代净增殖的个体数,例如:R0=3.096,表示种群个数经一个世代后平均增长到原来的3.096倍。r:种群增长率,它是瞬时变化的,即r=lnR0/T。不同的生物,其世代时间的长短不同,为保证不同种群的净增殖率具有可比性,将R0/T相比较。T为世代时间,即种群中子代从母体出生到子代再产子的平均时间。rm:最大瞬时增长率(rmax)又叫内禀增长率,指特定条件下的种群瞬时增长率,即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在食物与空间不受限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在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最适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的种群瞬时增长率,也是最大的种群瞬时增长率。即最佳环境条件下能测得的种群瞬时增长率,常作为种群数量动态理论研究中的最大值。14/14\n[专升本(国家)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种群生态(二)Logistic模型中的N/K,当N趋近于0时,种群的个体数量很少,密度增长缓慢。当N<K/2时,密度增长逐渐加快。当N=K/2时,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的一半,增长最快。N>K/2时,密度增长逐渐变慢。当N=K时,种群的个体数达到K的饱和值。问题:2.试举例说明生物如何通过调节其耐性限度来渡过不良生境的。答案:我们知道生物的存在和繁殖,都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的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时,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亡。生物的耐性限度会因发育时期、季节、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当一种生长旺盛时,会提高对另一些因子的耐性限度。相反亦反。生物的耐性限度是可以通过自然驯化和人为的驯化来改变生物的耐受范围,使适应生存范围的上下限发生移动,形成一个新的最适点。这种耐性的变化是直接与生物化学、生理、形态及行为的特征等相关。生物也可以通过控制体内的环境来使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减少对环境的依赖。例如:随冬季向夏季的转变。水的温度也会慢慢的上升。其鱼的耐性限度也会在体内酶系统的调节下而增加,而这个温度在冬季则可使鱼致死。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