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 MB
- 1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景观生态分析在水保中的应用小组成员:张浩杜正浪范树涛普国民\n思考景观结构与功能分析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n水土保持与荒漠防治景观生态学\n必须讨论的几个问题1什么是景观生态学?2什么是水土流失?什么是持荒漠化?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水土流失与荒漠化防治?3水土流失是引起景观变化的一种原因吗?各种土地的荒漠化是一种景观的动态变化吗?4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过程中的应用?\n一景观生态学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地理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多重价值。2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学科。\n3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3.1基本理论耗散结构与自由组织理论等级系统理论空间异质性与景观格局空间镶嵌与生态交错带景观连接度与渗透理论岛屿的生物地理学理论\n3.2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景观的系统整体性原理景观生态研究的尺度原理景观生态流与空间再分配原理景观的镶嵌结构原理\n4景观的结构与功能景观的结构:景观中景观要素要素的类型、分类属性和数量关系的特征(斑块-廊道-基质)景观的格局:景观中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组合配置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规则均匀聚集线状平行)景观功能:景观内能量和物质的流动所引起的景观各要素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及其表现出的效果(生产生态美学文化)\n二水土流失与荒漠化1水土流失: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2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区土地退化(包括盐渍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3进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原因\n\n三景观的动态变化原因任何景观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但景观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景观在一定的时空和尺度上表现为特定的稳定状态。其中引起景观动态变化驱动力有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而水土流失就是在各种外营力和人为干扰下产生的引起地貌和各种生态条件变化的现象。所以,水土流失能引起景观的变化。在各种外营力作用下产生的荒漠化景观是一种有异质性很高的景观向同质性景观转变的过程,其实质是景观退化的过程。\n四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水土流失与荒漠化一直是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一个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水土流与荒漠化失造成了大面积的生态系统退化和环境灾变,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程。然而,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这项严峻的工程呢?现在我们普遍采用的方法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耕措施。\n我们进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目的是为了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或者可以说减缓景观的破碎化。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气象条件,不同的生态环境,我们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当然生物措施是我们首选的措施,如果条件实在不允许我们才考虑用工程措施。在采用生物措施的时候,在规划设计时我们必须考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合理性。然而从土壤侵蚀的角度可以将景观理解为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地格局的特别结构。因此,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就能够很好地指导我们进行稳定生态系统的建设,以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n\n谢谢!\n水土流失与荒漠化一直是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一个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水土流与荒漠化失造成了大面积的生态系统退化和环境灾变,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土壤侵蚀的角度可以将景观理解为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地格局的特别结构基质、廊道、斑块是景观生态学的3个核心概念。基质是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常见的基质有森林、草原、城市和农田等。随着空间尺度的变化,斑块、廊道和基质互相转化,在特定的空间尺度下,景观基质控制着主要生态过程。森林植被对防治土壤侵蚀均有明显作用。枯落物层有吸水,削减降水能量,削减地表径流流速,提高入渗能力,增强土壤抗蚀的能力。植被根系同样具有很强的抗剪防蚀作用从广义上来说,景观格局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景观空间格局(林地、草地、农田、裸露地等的不同配置)对径流、侵蚀和化学元素的迁移影响也不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坡面的有效排列组合建设了不同的景观格局,可以通过树冠截留、地表滞留、植物根系固定土层,以及改变坡度坡长的途径减少水土流失。梯田具有降低坡度、缩短坡长的作用;位于耕地的下坡位置的林草带能够起到有效阻滞土壤流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