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2.94 KB
  • 53页

生态学视野下的道德教育

  • 53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n\n目录摘要.....................................................................................................................................IAbstract.............................................................................................................................III绪论.....................................................................................................................................1一、选题缘由............................................................................................................1二、文献综述............................................................................................................3(一)生态学及其对道德教育影响的研究..................................................3(二)国内外生态学视野下道德教育的研究概况.....................................4三、研究方法............................................................................................................7四、论文创新............................................................................................................7五、概念界定............................................................................................................7(一)生态学及生态世界观...........................................................................7(二)道德教育................................................................................................8(三)生态学视野下的道德教育..................................................................9第一部分生态学概述..................................................................................................13一、生态学的人文转向.........................................................................................13二、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生态系统........................................................13三、生态学的核心理念.........................................................................................14(一)关于整体与部分.................................................................................14(二)关于主体与客体.................................................................................15第二部分基于生态学视角的道德教育问题分析....................................................17一、基于生态学主客关系的道德教育问题分析................................................17(一)教育对象的被动性.............................................................................18(二)道德教育内容无视个体需求............................................................19二、基于生态系统开放性的道德教育问题分析................................................20(一)社会环境消解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成效............................................20(二)对社会环境影响的片面认识............................................................21三、基于生态学整体效应的道德教育问题分析................................................22\n(一)知与行的脱节.....................................................................................23(二)道德教育的无位与孤立.....................................................................24第三部分生态学视野下道德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26一、树立道德教育改革的理念.............................................................................26(一)变道德问题为改革机遇.....................................................................26(二)增强道德教育改革意识.....................................................................27二、道德教育生态系统内部改革.........................................................................27(一)改革教育目标,塑造完满人格........................................................27(二)变革教育方式,发挥主体精神........................................................29三、协调外部生态环境.........................................................................................32(一)发挥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合力........................................................32(二)实现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33结语...................................................................................................................................38注释...................................................................................................................................40参考文献...........................................................................................................................4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4致谢...................................................................................................................................45\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在迈向现代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迫切地寄希望于道德教育来改善社会频发的道德失范现象,引领和重塑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主流道德价值体系。但道德教育的实效与人们的期望仍有相当的距离,在实践中呈现出许多不足之处。如何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培养具有独立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的一代新人,寻求行之有效的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和改革成为当前道德教育的紧迫任务。随着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从自然界逐渐转向人类自身,这门科学日渐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成为研究问题的一种新视角。教育生态学的出现可谓令人们对教育问题有了耳目一新的认识,因此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观点指导学校道德教育改革或许可以拓宽思路,开辟一条全新而有效的道路。本研究以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生态学的视角探讨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生态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基本理论观点,首先是生态学的产生及其在研究人文现象中的应用,并由此演化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论述了集中体现生态学基本理论的研究领域——生态系统,该领域的系统论和联系观对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最后特别阐释了生态学关于整体与部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思想。第二部分,对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以生态学的相关理念对其进行了剖析。我国当代道德教育的困境,外在于环境的封闭性,内在于道德教育的保守性与新的时代精神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忽视了“完整的人”的培养(2)德性创造的缺失,道德教育缺乏创新与活力(3)社会环境对学校道德教育成效的消解。从生态学的层面上来讲,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以下方面:首先是没有从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角度去看待道德教育,从外部生态看,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从内部生态看,道德教育要培养的人是知情意行整体统一的人。其次是绝对的主客二分限制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道德教育缺乏活力,此外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的动态发展性亦被忽视,道德体系不断更新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再次没有认识到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学校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应正确认识、接受、利用社会环境对道德教育的影响。I\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部分,基于生态学视野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优化对策,这是本论文的重点内容。要改善当前的现状,道德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一是观念层面的变革:我们应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问题是改革的动力,从中发现改革的契机,另外应努力提高人们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二是生态系统内部的调整与变革:首先在教育目标的设置上,要以生态学整体性的理论为指导,培养完善人格的人,其次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精神,促进新的道德精神的产生,在动态平衡中实现道德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三是与生态系统外部环境的协同合作:以开放性的态度接纳、吸收、以及合理利用社会环境对道德教育的影响,但同时应树立核心价值体系,防止道德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关键词:生态学道德教育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分类号:G40-012.9II\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Intheprocessofmodernization,thereisagrowingneedformoraleducationtosolvethesocialmoralquestionsthatoccurfrequently,toestablishthemainvaluesyste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Buttheeffectofmoraleducationisfarawayfrompeople’sexpectation.Manyproblemsarewaitingforsolving.Howtoimprovetheeffectofmoraleducation,andtocultivatestudentswhocanmakemoraljudgmentandchoiceindependently?Whichtheorycanweusetoguidetheeducationreform?Theresearchobjectofecologyhasbeenturnedtohumanpeople,soecologyisgraduallybeenanewperspectiveofresearch.Theappearanceofeducationecologygiveanewconceptabouteducationquestions.Usingtheviewpointofecologytoguidetheschoolmoraleducationcanhelpusfindanewdevelopmentpathofmoraleducation.Instructedbyecologytheory,thisstudyisgoingtoanalysistheproblemsofmoraleducation,andputforwardmeasurestoimprovetheactualeffectofmoraleducation.Thethesisisdividedintothreeparts:Inthefirstpart,theauthorgiveadetailedinstructionofecologytheory,suchastheproductionandapplicationofecology,aswellasthenewworldoutlookandmethodology.Inthefollowingpart,Iexplaintheecologicalsystemthatreflectthemaintheoryofecology.ItssystemtheoryandcontactviewgiveusmanyBeneficialenlightenment.Inthefinal,Idiscussedintegrity、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subjectandobjectespecially.Inthesecondpart,thethesishasdiscussedthemainproblemsofmoraleducation,andanalyzedthecausesofthem.Thedilemmasofcurrentmoraleducationareitsclosuretoenvironmentandconservatismtonewspiritoftheage.Itcanbedividedintothereaspects:(1)Ithasignoredthecultureof“completehumanbeings”.(2)Lackofcreativity.Moraleducationlackinnovationandvitality.(3)Theadverseinfluenceofsocialenvironmentnegatedthepositiveeffectofschoolmoraleducation.III\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Fromtheecologicallevel,causesoftheproblemsembodiedinthefollowingpoints.Firstly,wedidn’tviewmoraleduc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ecosystemintegrity.Fromtheexternalperspective,moraleducationecosystembelongstothewholeeducationecosystem.Fromtheinternalperspective,whatthemoraleducationshouldcommittedtoispersonwhocanrealizecomprehensivedevelopmentinknowledge、emotion、willpowerandconduct.Secondly,weignoredthedynamicdevelopmentofmoraleducation,onlyconstantlyupdatecanmoralsystemobtainsustainabledevelopment.Thirdly,wehaven’trealizedtheopennessofmoraleducationecosystem,Theschoolcannotbedivorcedfromsocialinfluencethatshouldbecorrectlytreated、acceptedandutilized.Inthethirdpart,theauthortrytoproposecountermeasuresbasedontheecologyperspectivewhichisthekeyelementsofthethesis.Toimprovethepresentsituation,weshouldmakesomeeffort.Thefirstpoint,havingapositiveattitudetocurrentdilemmaswhichistheimpetusforreform.Wemustlearntofindtheopportunityofdevelopment.Inaddition,wemustRealizetheimportanceofmoraleducation.Thesecondpoint,Ecologicalsysteminternaladjustmentandchange.Settinguptheeducationgoalsguidedbyecologicaltheoryaboutintegrity,andrealizingsustainabledevelopmentofmoraleducationindynamicbalance.Creatingnewmoralvalueanddevelopingthesubjectstatusofstudents.Thethirdpoint,Cooperatingwiththeexternalenvironment,andopeningtheschoolmoraleducationecosystemtosocialenvironment,butatthesametime,establishingnucleusvaluesystemtopreventmoralrelativismandmoralnihilism.Keywords:Ecology;moraleducation;integrity;dynamic;opennessCategoryNumber:G40-012.9IV\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一、选题缘由(一)道德教育与生态学的契合道德,从它的产生来看,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维持社会生产和自身的生存秩序而订立的社会契约,反映的是社会成员的集体意愿,处理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存在于各种关系之中,是各种关系在人类行为中的反映。古代儒家思想便强调有德即要做到“仁”,就是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道德就是一种关系的存在,是人类生活中诸多关系的体系与总和。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系统阐述生物体周围环境对其生存发展的影响,以及生物体的行为对环境的反作用。近年来,生态学的研究范围已不再局限于自然界的动物领域,而是逐渐过渡到以人的生存时空为核心,研究人的行为、发展与其所在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等的关系,分析生态环境中促进和制约人发展的生态因子,以谋求人在当前环境中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各种关系的集中体现,必然是生态学视角下人类行为、发展研究的应有之义。作为研究自然问题、社会问题的理论学说,生态学自然可以用来关注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道德教育。用生态学考察道德教育有其前提和依据:道德教育本身具有生态性。道德本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产物,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因此道德教育的实施需遵循这一性质,从关系和环境中找寻发展的机制,这与生态学具有内在一致性。(二)时代背景下道德危机的出现“面对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多层次、多侧面的变迁,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1]286挑战,而在整个教育中,德育受到了最强烈的震撼,受责难最大”。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社会转型期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亦逐渐凸现出来。西方的平等自由、个性解放等观念深入人心,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泛滥的道德失范现象、社会丑恶现象和社会公害屡禁不止。不同民族的文化借助媒体、网络等工具超越时空的限制,在各个领域内正面相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激荡,导致我国本就不甚明确系统的道德传统、价值体系更加支离1\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破碎,威信扫地。人心浮躁、信仰危机和价值混乱、漠视生命等道德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人类。诸多伦理道德问题日渐蔓延,使得道德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道德教育受到的批评和指责集中体现在长期以来道德教育的实效低。学生德性的发展需要适宜的环境,社会大环境的变迁消解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成效,出现“5+2=0”怪现象。我们在反思学校道德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亦应积极寻找策略,充分发挥学校道德教育在个体德性塑造方面的主导作用,有效应对和改善社会环境。(三)生态学为道德教育研究提供新视野虽然生态学起源于自然界的研究,但生态的智慧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自然和社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路径。生态论的基本原理,已被用于人类自身及人类所从事的各项实践活动之中,近些年来,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取向等名词逐渐受到国内教育界研究人员的重视,亦有学者尝试构建起教育生态学这门新兴学科。教育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探究诸多教育现象,指导教育实践而形成的一门科学。它力图把教育看作拥有自在运行规律的系统,从生态学的视角对教育现象和问题作出解释,使人们对教育的目标、制度、结构以及影响因素等重新审视,确定教育应有的对策。尤其是生态系统生态学中关于生态环境与生态规律的研究,给予当今的教育改革以莫大的启示,学者们开始在教育生态系统的内外部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中研究教育存在的问题,把各个影响因子相互联系起来,使得对问题的认识更加系统、全面。道德教育作为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自然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在学术界,有诸多的与人的发展和道德教育有关的生态取向的理论,这些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道德教育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视界中去研究,将道德教育的主体看做生活在整体、真实的情境中的人,从宏观至微观各个层面上综合考察影响个体道德发展的因素,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当人们将道德教育放置于生态情景中去考察和研究,那就好比是将一个关在笼子里的麻雀放归到大自然中[2]去考察和研究,那么对麻雀的研究就会丰富得多。”道德问题的层出不穷以及道德教育实效低的尴尬境地需要寻求生态学的解2\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释。道德教育的实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个体德性的发展是由学校、家庭、社会、个体等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各种要素的有效整合、协同推进。强调整体性、有机关联性、开放性的生态世界观恰好适应了这种需求,能够为增强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建立有效机制。二、文献综述(一)生态学及其对道德教育影响的研究生态学作为一门现代的科学,是在20世纪末形成的。“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生物有机体与其生存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研究主体既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还包含人类本身,就客体性质而言,既有自然环境,也[3]有社会环境”。虽然生态学的历史较短,但它较强的综合性、研究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引领了现代跨学科研究的一些新领域和新的关注点。从历史的角度看不同生态取向的学科发展的足迹,能让我们发现,这些学科的走向与当今道德教育领域的许多焦点有诸多交织的地方。研究人类社会,解释人类行为和发展的生态学理论基本是从心理学领域出发的,逐步向各社会科学领域推进。“从心理学中的生态学开始历史地看待生态学的发展,着重强调人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人与历史文化的关系,以及着重强调这些关系在生态[4]4环境中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这些思考问题的角度是探究人的发展以及相关问题的革新,影响着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以巴克和赖特为代表的生态心理学家们致力于对生态环境的研究,探索生态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巴克指出,人的行为是十分复杂的,反映的是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对人的行为进行生态学研究,不能以相互隔离的方式考察环境的各个部分。在生态理论研究中,被教育学术界所熟知并广泛引用和运用的当属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布朗芬布伦纳等人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人的发展问题,将对人的行为和发展的研究放置于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生态系统之中,探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态环境因子对人的行为和发展的[4]65作用。”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特色在于,它将人的发展放在一个庞大的生态体系中加以考察,人是生活在具体情境中的人,人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并且受到小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与大系统四类系统的影响和制约,3\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这些崭新的思想使得人们对道德教育的生态环境的认识更加深刻,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此后,海恩德的复杂社会关系多层次结构理论对人际关系的聚焦,以及罗高福人类发展的文化本质理论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注重,都强调了布朗芬布伦纳没有强调的理论和实践要点,也是教育生态研究的一部分。这些理论帮助人们“从‘关系’中去深入地思考人的发展、行为以及与此有关的问题。”在生态学的历史发展中,“相互关系”“有机联系”是人们在研究问题时贯穿其中的核心思想,这种观念正在进入道德教育领域,推动着道德教育的发展。(二)国内外生态学视野下道德教育的研究概况国外的研究资料中,关于道德教育生态环境缺乏直接的相关文献,但可以从其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以及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中了解生态视野下道德教育的有关思想。1.国外教育生态学及道德教育生态取向的相关研究将生态学引入教育最早在20世纪20年代。“生态学”一词在教育研究中正式使用可能始于美国教育学者沃勒(Waller,W),1932年,他在著名的《教学社会学》中曾提出“课堂生态学”的概念。1966年美国学者阿什比(Ashby,E)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是教育研究中首次正式使用“生态学”一词,在他的专著中运用比较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丰富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内容。在教育学与生态学的交叉研究方面,克雷明(LawrenceArthurCremin)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在《公共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术语。谈晓奇的《克雷明教育生态学理论述评》提出,克雷明注重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相互影响,借用生态学的系统观和联系观,把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集合在一起,彼此之间以及与更大的社会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教育结构”,学校只是教育机构群中的一种。“将生态学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是有益的,即把各种教育机构与结构置于彼此联系、以及与维持它们并受它们影响的更广泛的社[5]会之间的联系中加以审视。”《德育生态论—当代德育生态危机与重构》(李金宝)一文在论及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在教育学领域的渗透时提到,20世纪80、90年代,理论界把教育放在4\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日益被重视的环境和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研究,对生态危机等教育问题深入细致地探讨,其中鲍尔斯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鲍尔斯(Bowers,C.A.)主张建立一个以生态为本的教育,旨在强调建立一种文化与社会环境和睦相处的社会[6]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态意识。”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对它研究之时也必然承袭这种理念。文中在阐述道德教育领域的生态学思想萌芽时提到,学者“麦克拉伦(PeterMcLaren)主张道德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建立各种社会责任感。马丁(Martin,JR)在《未来内部平和的教育》一文中,对美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新的审视,提出道德教育目标应在于整个社会充满和谐。”这说明了西方学者逐渐把德育研究的目光投向了影响德育的各种社会因素,把德育放在更宏观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考察。2.国内生态学视野下道德教育的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在生态视野下的道德教育这一领域,还没有专门的著作出版,关于道德教育的生态论研究散见于教育生态学的论著中。我国大陆的教育生态学研究起步较晚,以生态学为理论依托的道德教育研究更是刚刚开始,尚未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研究成果零星地存在于各论文中,现综述如下:关于生态德育的研究。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危机日益突出,生态德育应运而生。它不仅关注人际关系,而且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性,试图协调人类发展与保护自然的矛盾。生态德育的内容主要围绕生态平衡、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三个主题展开。这是生态视野在审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中的重要应用。广义德育的生态学研究。近年来生态学不再仅仅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的学科,而是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照世界的观念、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体系。把生态学的基本理念作为方法论基础引进德育研究之中,将形成一个新的概念:德育生态。德育生态是生态学的理论框架在德育领域的演绎,把德育视作类似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试图把德育问题作为生态问题加以解释和描述,并以生态论的思维方式研究和解决德育问题,以生态视角构建一种理论体系。关于德育生态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侧重总体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德育生态模式的探索,如华中师范大学朱家安的论文《德育生态论》,聚焦于德育生态本质的阐明,以及德育生态系统要素、结构、过程和功能的解释。吉林大学李金宝的博5\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士论文《德育生态论—当代德育生态危机与重构》在架构德育生态理论框架的同时还结合当前我国德育面临的危机,给予生态学的分析,并从宏观与微观等角度进行德育生态的重构。第二,关注德育生态环境的研究。如易连云和张学敏的《德育生态环境研究》,分析影响德育的环境因素,把德育生态环境分为物理、生物、社会和主体环境,旨在构建德育的大环境观。第三,从德育的内外生态系统及相互联系入手。德育生态系统的内部要素主要涉及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学校德育的内在生态。学校德育的内在生态问题,涉及到德育模式的建构和发展,以及德育模式与新时代社会背景及社会道德生态系统的冲突与适应、吻合与偏离等问题。如樊浩的《“德”—“育”生态论》。德育生态系统的外部因素主要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等环境及其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德育的外在生态。学校德育的外在生态问题,涉及到促进和制约德育的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关系,关注此方面研究的文献有《德育社会生态研究》(岳滢,2005)。狭义德育的生态学研究,即生态学视域的道德教育研究。它是在德育生态的广阔背景下,对道德教育进行生态分析,寻找道德教育与生态学的契合点,对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社会道德、信仰危机给予生态化的剖析,提出生态化的合理建议,对道德教育进行符合生态原理的构建。关于生态学视野下的道德教育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着眼于道德教育生态观的理论叙述。用生态哲学世界观关照道德教育,论说对道德教育进行生态学视角考察研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详细描述道德教育生态观的内在规定性,或生态学视域中道德教育具备的特征。杨孝志的《生态哲学视野下的道德教育》即为此方面研究的代表。(2)关注于道德教育生态环境的阐释。高正荣的《道德教育生态环境研究》和《论道德教育生态环境》主要是对道德教育生态环境的概念、分类、结构和功能进行描述,并对道德教育生态环境的特点——循环与平衡进行了初步探讨。文中对道德教育环境的因子从不同层面进行归类,并探讨了生态学基本原理与道德教育生态环境的关系,对本文写作产生了重大影响。(3)立足于道德教育现实问题的生态化剖析。《道德教育的一种生态化分析》(邬林洁,2004)是从生态学的视角,如主体与环境、遗传与变异、平衡与6\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失衡、选择与适应等为切入点,对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学校德育存在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当前道德教育的某些方面违背了生态原理,从分析我国当前德育生态环境和公民道德现状入手,借鉴国外道德教育的先进思想和方法,尝试从生态学的角度探索一条道德教育的新路子,切实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以应对当前所面临的道德教育危机。三、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为了保证此研究的合理性和充实性,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期刊以及学术论文,收集前人提出的相关观点、建立的相关理论,为本研究的开展和论述提供理论依据。四、论文创新把学校道德教育视作一个生态系统,将影响道德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视作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对内外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整体把握,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中探寻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此外,对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态学的视角进行分析,试着提出符合生态学理念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五、概念界定(一)生态学及生态世界观从生态学的发展历程来看,“生态学”被德国动物学家科学家恩斯特·海克尔首次提出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这个定义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结合近代生态学发展动向,归纳各种观点,可将生态学定义为:生态学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相互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与环境)的[7]协调发展。”在科学研究中,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由原来的孤立、分离逐步走向综合,交叉学科不断兴起,加之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相似性与关联性逐渐被揭示,诸多研究自然现象的学科理论逐步应用到对人类自身和社会现象的研究中,从而使得人文研究多了几分客观的色彩而更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在此背景下,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从自然科学扩展到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成为关照自然和社会问题的一种理论学说和方法论体系,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把握世界与7\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人类生存的关系。现代的“生态”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专业术语,而是逐渐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的一种理念、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当生态学发展到人和自然普遍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层次时,就已经具有了哲学的性质和资格,它已经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与思维方式,具有[8]了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性质。”因此,生态学已经上升为具有哲学意义的生态世界观,即用生态学的理念“确认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有一种基本的相互[9]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同时也促使人们采取生态的思维方式,从生态学的视角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生态学理论发展成为生态世界观,成为一种观看世界的视角,是在生态学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它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动态网络结构,转向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世界观。综上所述,生态学虽然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但在人文研究领域,它更多的是一种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论体系。本文所提到的生态学指的便是一种观念、立场及思维方式,一种强调整体、联系、互利共生的分析视角,从总体上把握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本文所说的生态学视野就是指生态学以及由生态学衍生出来的生态世界观的范畴。(二)道德教育本文对道德教育的界定,在传统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使其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因此本文所论及的道德教育,除了发展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品德,亦包括形成受教育者正确价值观和良好精神风貌的学校教育活动。以往所谓的道德教育通常是指不包含政治教育(政治立场、方向和态度的教育)、思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及其他思想观念)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狭义的德育。《辞海》中对道德教育的解释为“道德观念、原则的灌输,道德品质的培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道德教育主要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社会,个体[10]与自然的行为规范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人格塑造和培养,包括道德知识的学习、道德情感、信念的培养、道德思维能力的锻炼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道德教育旨在使人们树立正确清晰的道德,使学生的行为合乎道德规范,并形成良好品德。然而道德教育有其相对独立性,在实践中,很难找到完全孤立的、纯粹狭义8\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德育,即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尤其是和思想教育在内容和影响上总存在一定的交叉与重合,因为在对个体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或多或少总会涉及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变化,因此这些重叠的方面也应涵盖在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中。此外,从哲学角度看,价值观念是人们对日常生活各领域之善恶、美丑、得失、利弊等基本价值的判断、信念,是人们精神追求的目标,它包括了道德价值的判断和选择,所以,部分价值观的教育也应归属道德教育的任务和目标。针对当今社会中存在的行为失范、信仰危机、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价值冲突等诸种困境,道德教育的范围理应涉及个体德性、信仰、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三)生态学视野下的道德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道德教育,就是“用生态世界观的观点和方法来探讨道德教育发生发展的规律、道德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理[11]论观点,是以相关联事物相统一协调的原则来处理道德教育问题”。用生态世界观的理念和方法探讨和反观道德教育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道德教育系统各要素之间及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学视域下的道德教育具有以下规定性:1.整体性在生态学系统论的背景下,道德教育被看作是“由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介体(目标、途径、方法等)、环体(环境)等要素构成的不断矛盾[12]运动的生态系统”,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一定的有序结构和有机整体。道德教育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形成更大的系统,既属于教育系统的子系统,亦属于社会系统的子系统,道德教育内部各要素与其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在动态中实现要素与环境的平衡与和谐。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都是有机联系的,其中一个要素的变动会影响到其他因素乃至整个系统,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整体关联的全局意识,既要考虑道德教育内部生态的发展,又要在物物相关、事事相连思想的指导下,考虑影响和制约道德教育的诸多外部因素和关系的总体,优化和利用环境因素,避免单方面着力及系统分割的现象。贯彻这一原则,需做到:第一,道德教育培养完整的人。道德教育的过程是对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全面培养提高的过程。道德认知是品德形成的基础,而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9\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必须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既要让学生饱读诗书,了解基本的行为规范,又要引导学生践履道德行为。道德存在于“关系”和“交往”之中,存在于个体的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离不开个体生活经验和具体生活情境的影响。第二,道德教育不能脱离整体的教育而自我独立。既应明确道德教育在育人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又要充分利用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作为道德教育的有效渠道,做到“没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也没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2.开放性开放性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特性。任何生态系统都不能独立与其所处环境而存在,在与外部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中存续和发展,系统对环境是开放的,无法抗拒外界影响,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协同进化。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道德教育与其生态环境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大系统,学校道德教育置身于社会环境之中,不可逃避地受到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道德的实践性决定了学校道德教育不可以自我封闭,隔绝于环境独立进行,学生时刻面临着社会盛行的价值、是非观念与自身道德认知的冲突。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道德教育愿意接受来自外部的意见和信息,易于接受外部的推动和压力,敏于进行目标、观念、内容和方式方法的改革,从而实现各要素的共同发展。开放性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系统与社会环境之间充分的交流,只有道德教育系统的内外部保持密切联系,才能对社会变化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对社会有更强的洞察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学校应把社会因素纳入到教育中来,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对社会道德问题形成清晰的理解和表征,积极参与到对社会道德问题的讨论中来,深化对道德规范的认识,提高其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进行道德判断、选择的能力。3.动态平衡性生态系统的存续和发展依赖于系统内部诸要素及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也就是说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生态平衡指的是生态系统各要素相互适应与协调,从而使得系统的结构稳定,每一要素各安其位,发挥自身的作用,系统功能得到充分实现。然而平衡是动态的而非绝对静止的,是存在于一定范围之中的,因为道德教育的内外因素是变动不居的,道德主体的身心发展、社会转型、文化价值观的多10\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元冲突等,生态系统某一部分或某一环节的改变,均会打破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稳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调或失衡。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主要表现在:第一,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观念与社会文化观念的更新及文化导向的冲突。第二,道德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能力结构和素质方面,都不能有效应对社会环境和满足社会的需要。第三,学校道德教育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未能采取主动适应的竞争机制,对环境迅速作出反应,把客观生态环境的要求及时反馈到教育与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生态系统的平衡还是失衡,在某一时点上是静态的,但在一定时期内却是动态变化的。当系统结构与环境失调时,系统能够依靠自身的调节机制或者外在的人为的有益影响,建立起新的平衡,从一个平衡点转向另一个平衡点,达到更合理的结构、功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从而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在动态中实现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4.可持续发展性生态世界观所追求的是在矛盾、冲突中动态演进,在和谐、平衡中持续发展。在当今提出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概念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出现了信仰危机、道德危机,人自己的片面发展也到了极致。如今,“可持续发展观已不再局限于自然和生态的领域,而是扩展到人类的整个生存时空,以寻[1]139求人、社会、自然和谐、长久的发展。”“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是其整体和谐观和动态平衡观的终极指向和必然归宿。在现实的道德教育实践中,由于环境的不可控性,内部结构的复杂性,都会使其出现生态性危机,削弱了系统的[12]整体效力,影响道德教育的发展与价值实现。”所以道德教育要解决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危机,有效促进自身、个体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道德教育生态系统应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处理好系统内部诸要素的关系,使其协调一致,避免只注重某一要素、某一部分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处理好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既要适应环境的要求,快速准确地对环境的改变及其提出的挑战作出回应,又要积极以自身的努力改善环境,促进社会的发展。其次,道德教育应促进教育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与倡导要求教育必须为个体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使其掌握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11\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与基本技能。道德是关系的体现,而关系存在于具体的生活情境和社会环境中,所以道德学习完全是一种关系型思维,道德教育作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一环,更应为个体适应社会环境,进行合理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做出贡献,使其学会生存、学会关心。12\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部分生态学概述一、生态学的人文转向生态学最初是研究自然现象的学问。在古代便有一些萌芽状态的生态学知识,如关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食物链知识等。19世纪末“生态学”的概念被提出,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把它定义为研究有机体和它们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把环境因素纳入研究范围。20世纪后,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学科内部研究逐步深化,而且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现代生态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桥梁,生态学的研究主体已由原来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逐渐向以人为研究主体过渡。也就是说,它不仅要研究自然现象,而且要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世界和人类生存的生态性逐步显现,使得生态学超越了它的学科界限,成为人们观察世界和发现世界的方式,上升为一种哲学观念。“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它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和解释现实世界。[13]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方法论,它以生态学方式思考,是科学的生态思维”。生态世界观是生态学研究对象人文转向的集中体现,就是引导人们以一种万物有机联系、相互依赖的视角看待事物,这是生态学的核心观念。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强调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以及与外部事物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与生态世界观的理念可谓不谋而合。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矛盾双方也有着互益互补的可能,正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以生态世界观对待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就是要防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既要抓住事物的内部矛盾,又要分析外部矛盾,从矛盾中寻求问题解决的有利因素,促进事物发展。二、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研究如特征、运行规律凝结了生态学的核心观念,也是本文着重借鉴的地方。随着生态学的人文转向及生态世界观的形成,人们逐渐把个体和事物与其所13\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的背景视作一个整体有序的生态系统,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影响。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应用生态学研究人类行为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主张,不断成长的有机体与其所处的变化着的环境之间相互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环境相互交织,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布朗芬布伦纳将之称为生态环境。系统论和和联系观是生态系统生态学的主要方法论,认为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有机联系,生物或事物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受到周围环境的有力影响,应把事物和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不可将其孤立于环境而考察。生态系统呈现出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多样性等特征,不断输入能量,在自我和外部的调节下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三、生态学的核心理念(一)关于整体与部分生态学超越了机械论的局限性,强调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相互依赖的整体性,事物整体与部分的区分只有相对意义,它们的相互作用是更基本的。生态系统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它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生态学的发展。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指一定空间区域内,生物与其周边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可以与周围环境形成更大的系统,而生态系统本身又可以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生态系统内部诸因素及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与交换,以维持系统本身的平衡,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发展中,实现系统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是生态学的基本观点,生态系统是各种生态因素普遍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一概念从它的提出开始,便是以它的整体性为特征表述的。“生态学的前提是自然界所有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它强调自然界相互作用过程是第一位的。所有的部分都与其他部分及整体相互依赖作用。生态[14]共同体的每一部分、每一小环境都与周围生态系统处于动态联系之中。”生态学将“人—自然”视作一个统一整体,处于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之中,是内在统一的,而不是主客二分的,人类现在面临的生态危机便是由于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内在关联性,对自然过分的巧取豪夺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最终造成对14\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人类自身生存的反噬。正因如此,以生态学审视人类生活和社会问题也必然要求把“人——社会——自然”视作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视作一个包含了许多子系统的复合生态系统。道德教育作为重要的人类活动,不可避免地具有这种生态性。以生态学的理论视角研究道德教育就是对道德教育的生态化分析,“所谓生态化思想意指这个思想把任何事件、信息或知识放置于它们与其环境的不可分离的联系之[15]中。”这个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小到一个家庭、社区,大到一个社会、共同体,当然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种类的,事物与它所在的生态环境便构成了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二)关于主体与客体在传统的关系模式中,主体与客体是决然分开的,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主体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拥有绝对的主动权,然而生态世界观反对这种“主动—被动”“征服—被征服”的关系,认为虽然可以作主客分析,但二者的统一是更根本的。在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一方面有机体通过自身的活动改造环境,引起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又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依赖环境,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不是主客对立,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所有生命都是自主活动的系统,它对环境的反应不是被动的,而是具有主动性的。生态系统中每一个个体都是系统网络关系上的一个结点,占据一定的生态位,并且依赖其他个体而存在,即任何一方发生危机都会威胁到其他各方的生存与发展。在生态系统中,主体与客体没有绝对的不可逾越的界限,不仅人是主体,生物个体、群落、环境等也都是生态主体,某一种情境下的客体在另外一种情境中便有可能反客为主,发挥主体作用。在道德教育活动中,道德教育与其周围环境之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摆脱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正确认识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成效受到其之外的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对环境产生促进或阻碍的制约,受教育者既是道德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教育的主体,这些均是以生态学视野关照道德教育时应关注的重要问题。以生态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审视道德教育时,便赋予道德教育以生态性,就应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考察道德教育实施的生态环境,超越道德教育狭小15\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范围的束缚,把道德教育活动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中,与社会生活保持一致,加深同家庭、社区及身边的人的交流沟通,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多方面教育的合力,同时丰富道德教育内容,促进学生的道德生命自由生长。16\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部分基于生态学视角的道德教育问题分析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多方面、多层次的变迁,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化的社会实践给学校教育,特别是给道德教育提出了大量新问题。虽然道德教育一再被呼吁应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学校道德教育也不断地在课程、内容、方法方面的改革,但面对社会的道德失范、价值混乱以及信仰危机,学校道德教育显得无奈亦无力。对于社会转型期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特殊问题,研究者们以各种视角去审视它的存在。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道德“爬坡”,它反映着对既有道德传统的突破,为道德的发展和重建提供了新的机遇,是新道德产生的契机,当今的道德失落与混乱是秩序重建前的混沌。有人认为这是道德上的“滑坡”,是对过去的稳定的道德秩序的一种破坏,整个社会信仰缺失、腐化堕落,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无论双方如何争论不休、僵持不下,无论哪一方对事实的认识更为准确,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事物和问题,能够看到事物和问题的不同侧面,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开阔的视野和多维的思路。在研究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时,我们也应该努力追寻不同的角度和视野,换一个角度就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从一个新的层面看待原本的事物。生态学把事物与其生态环境的关系作为一个系统,用整体、开放、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眼光去看待事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立场来审视道德教育,对于现实中存在的那些问题,可以总结以下几点:一、基于生态学主客关系的道德教育问题分析生态学把人视为有“生命力”的主体,人的生命的活力来自于创造,在于人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发展应该是内部与外部、主体与客体双向决定的,个体通过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接纳生态环境施加的影响。而且无论是外界环境还是有机体本身,时刻都在经历着变化,因而生态系统是动态变化的。如果一个生态系统的内外部要素长期恒定不变,虽然可以保持暂时的平衡与和谐,但这个生态系统却丧失了发展的可能,如同一潭死水。事物是变动不居的,生态系统唯有在动态中调节各生态因素才能实现发展。以此来反观道德教育,就需厘清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及教育内容的关系和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应引导学生一方面通过道德体验完成道德的内化,教育并不是让人去“出席”教育的场合,17\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它必须是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当中,与教育情境发生有机的联系,这种教育[1]129才有发展的意义。”另一方面培养他们对既有道德规范进行反思与批判的主体精神,为道德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实现道德价值体系的更新,促进道德及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可以使其在既有的社会道德规范面前,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者和忠实的执行者,而是在师生互动中实现德性创生,丰富道德内涵。然而实践中仍存在绝对的主客二分,忽视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千篇一律、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的现象。(一)教育对象的被动性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唤醒了人们心中沉睡已久的自我意识,为每个人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机遇。受整个社会对主体追寻的影响,青少年的的主体意识被激发,越来越意识到“自我”以及“个人利益”,意识到自我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自我的兴趣和对教育的需要。在道德教育中这种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学生要求成为道德活动的当事人,去体验道德,创造道德,不再满足于“美德袋”式枯燥无味的道德教育形式,要求对道德规范进行自我层面的再认识,而不是成为刻板规则的接受者和执行者。然而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知识的主动建构性,仍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一味强调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单向的知识灌输,把学生仅仅作为被动的个体,任何对道德传统、道德权威的质疑都被小心翼翼地控制着。个人盲目地模仿指定的榜样,盲目地遵从既定的规范,在与道德的相互作用中,人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个体生命的主体性受到忽视。单向授受的教育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妨碍了道德的内化。就道德主体的自身理解与内化来说,它是特殊的,具有个体性,每个主体心中的“道德世界”都要经过自己的创造性理解和体验,包括主体在面临一个境遇、一个真实的关系时对既有规范的处理,也包括适应新秩序时创造的新规范、新道德。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经济、文化急速发展的时代,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增强,在对社会进行适应,接受道德规范,实现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同时,还在进行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的双向互动、双向建构,以多样化、个性化的道德实践使社会的伦理观念与结构得到改善,更新规范。另一方面导致了学18\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对道德教育的逆反心理,不利于道德行为的培养。(二)道德教育内容无视个体需求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颂扬的一直是一种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似乎道德不是为人服务的,反而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存在的。在平等意识、主体意识日渐苏醒的今天,这种一心为公的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排斥,难服人心。拿最近发生的大学生勇救落水儿童自己却永远离世的事件来讲,我们在为这些大学生们的善良而感动,为他们的离开而遗憾的时候,是否也应该认真反思,他们的牺牲到底值不值?他们的行为是不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们的教育有没有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道德并不意味着自我牺牲,不尊重人的生命和利益的道德教育自然也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所以道德教育到底应该宣扬什么精神,怎样调整道德教育的内容使其既反映时代特征,又满足个体的需求,是今后道德教育努力的方向。新时代的受教育者有着许多不同以往的鲜明特征,他们视野开阔,思想独立,勇于质疑,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而且善于捕捉和接受时代的变化,是充满活力的一代。如果道德教育在内容上固守传统,不能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变更,及时注入与周围环境变化相适应的新鲜元素,就会与受教育者之间形成“代沟”,导致道德教育陷入一种时空割裂的状态,缺少动态的生机与活力。受教者经常面临教育者的传教授道与受教育者已有认知的矛盾,你强调勤俭节约,学生却认为应该促进消费,你主张克制欲望,学生却认为应该及时行乐,面对思想认识受到社会浸染的受教育群体,如何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有所更新,在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充实道德的意义,是道德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比如以往的勤俭节约教育强调的是珍惜身边的一丝一缕、一粥一饭,然而在主张消费的今天就要增加对节约与消费关系的认识,以及两者之间度的合理把握。一切道德价值体系都是在吐故纳新中得到发展的,道德概念,诸如公正、正义等充满着变化,会随同时间、场景的改变而有所不同。知识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当时代和社会环境发生变迁,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有了变化时,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就要针对具体的情境进行调整,有所突出与侧重。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社会上出现一些前所未有的道德状况,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也对个体的道德素质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要求。在19\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利益至上、物欲横流、价值冲突的今天,社会以及受教育者更需要接受勤劳、诚信、义利观方面的指导,同时赋予这些道德以符合时代要求的涵义,把这些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学校,才能更好地提高受教育者对社会的适应性。二、基于生态系统开放性的道德教育问题分析生态学强调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背景,有机体的发展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通过自身内部因素的调节,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对环境施以反作用。所有的个体都无法独立于环境而存在,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既利用环境提供的诸多条件获得成长,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的制约,这就决定了有机体必须时刻与环境互动,不能躲避环境独善其身,必须在接受、适应与改造环境中实现更好的发展。这种开放性就要求学校道德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变迁持一种接纳的态度,适应社会大环境,接受社会道德状况带来的挑战,促进自身变革,也积极吸取其中蕴含的有利因素。社会变革是学校的“晴雨表”,学校是社会的“影子”。学校道德教育环境呈现出开放性、弱控性等特征,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所发生的事件以及与之相关的价值信息,都可以快速地进入学校和学生的视野当中,学校已不再是“社会的孤岛”。加之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工具以及信息传播媒介的影响,大大缩短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不同文化相互交流,文化所承载的不同价值观也不断发生着碰撞与交融,西方世界的民主、自由、个性解放等价值观冲击着原有的社会秩序。传统的一元价值独占鳌头的形式不复存在,学校在价值选择和价值控制方面的优势日渐式微。面对多元文化的背景,有的学校道德教育选择固守传统,以各种方式“堵住”其他价值观的影响,日渐力不从心,有的选择让各种价值观各放异彩,不加区分地引入教育教学,无论是何种方式,均导致了青少年学生道德观念的虚无。(一)社会环境消解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成效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一个充满了挑战、困惑与机会的世界,伴随着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人们在享受着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物质丰裕与繁荣之时,日益感受到一种道德上的失落与精神家园的迷失。处于急速变迁的社会转型期,唯20\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经济主义、唯科学主义盛行,“人们越来越陶醉于经济变革和物质富饶所带来的物质享受之中,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已被各种实用的知识与技术所取代,对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怀与人格精神的塑造已不再被人们热情追寻”,这些变化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形成强烈冲击,过度的物欲诱惑导致人们精神价值的消解甚至丧失,置人的道德于风雨飘摇之中,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失范,使整个社会面临许多新的道德问题。社会的道德失范现象通过种种形式影响到校园,进而影响到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的心灵世界。人们往往把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念和信仰的弱化归咎于学校道德教育,虽然个体道德的成长受到各方面环境的影响,把责任完全推卸给学校有失偏颇,但学校作为对学生道德成长起着引领性、主导性作用的机构,亦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职责。学校按部就班地传递继承下来的道德传统,试图在净化的环境中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学生的完善人格,却常常感叹事与愿违,学生在学校里还能表现出要求的道德行为,走出学校就仿佛变成另外一个人,令人不得不叹息学校道德教育影响的微弱。这一问题的关键便在于,学校未认识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特征,总是试图在瞬息万变、价值冲突的社会中保持一方净土,努力把环境的不良影响摒绝在外。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偏重于“堵”,学校总是担心环境的不良现象会削弱道德教育的成效,所以想方设法把学生与社会环境隔绝开来,然而道德教育的开放性及事实证明,这样做其效果是难如人意的,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不能也不应该成为“社会的孤岛”。当学生走出校门面对充满变化的外界环境时,学习到的道德规范全无应对之力,甚至与接受的教育存在矛盾、冲突,从而使学生对学校道德教育的权威产生质疑,消解了学校道德教育对个体德性发展的作用。(二)对社会环境影响的片面认识当今道德教育的另一问题就在于对现状缺少辩证的认识。面对社会上的道德失范现象,很多人慨叹世风日下,三观遭到颠覆,人们以钱权为美,仿佛道德的约束力越来越弱。当炫富成为一种风尚,乐于助人需要承担被讹诈的风险,勇救落水者却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等一系列事件冲击着人们的视野时,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把它作为无关乎道德教育的事件,更不是捶胸顿足、夸大事实,悲观地指责这是个思想腐化堕落、无可救药的社会,而是要善于21\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利用问题,从问题中寻找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正面教育的基础上对社会道德问题的合理利用,实现由“堵”向“用”的转变,实现道德教育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是道德教育今后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固然重要,但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信仰,还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对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进行分析和批判,只有认识到道德缺失的危害,对负面问题进行深刻地反思,才能对道德的内涵和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例如,对学生实施有关诚信的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做到诚信,还应把生活中、社会上存在的诈骗现象引入课堂,让学生对此进行讨论与交流,在对问题的分析中理解诚信对于人的不可或缺性,掌握应对非诚信行为的方法。对负面道德现象的深入剖析,不仅不会削弱道德教育的影响,反而能够使学生对是非善恶形成更明确的认识。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社会环境与学校教育的冲突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削弱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也可以为今后的改革指明方向,就如同黑暗是黎明的前奏,怎样利用好这段黑暗的时期,如何使用好这把剑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基于生态学整体效应的道德教育问题分析“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教育生态系统,发现这是由各[16]层次的教阶结构单元和外界多维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所构成的网络。”在这种网络关系中,各个单元和因子之间相互调节和制约,形成教育合力,产生整体效应。俗语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这种效应的体现。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道德教育生态系统整体效应的发挥,有赖于系统内外生态的有机协调,协同进化。从道德教育目标的层面来讲,学校要培养的人是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人;从道德教育渠道的层面来讲,学校应当把德育与其他诸育,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统一起来,使其协调一致,发挥教育合力。人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其生命的整体性是指“人的生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整合体;生命有各方面的需要: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价值的、信仰的;任何一种活动,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17]方式参与和投入,而不只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参与和投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界70年代初的报告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人“学会生存”,要将“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22\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受教育者由知、情、意、行构成的内在道德平衡自律体系,但道德情感、信念、行为的形成远比一般的知识传授更为复杂,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一味强调知识灌输,忽视了更深层次的东西,使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因为没有经过内化的道德认识是肤浅的,道德实践是脆弱的,最终造成受教育者内部的道德因子失衡。而个体道德任何一部分的“短板”,都会影响到整体的人的发展。(一)知与行的脱节道德是在人的关系中产生的,源于人的生活,“道德是在一个人的完整生活中体现的,生活中处处有道德,人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都会表现出道德的问题。若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这些道德问题时没有人去引导,而到一个集中的时段再去教育,效果就不会好。”道德包含在人类各种活动和关系中,因此道德教育并非简单地记诵某些道德规则、良训箴言,而是通过参加社会活动,积累道德经验,深化对道德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认同,实现道德的内化,践履道德行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之一便是把道德作为一种外在于人的知识来对待,忽视了道德起源于生活的“卑微”身份。在学校教育中,我们经常把儿童作为一个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一个个成人世界和社会经验的继承者,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主动地发展的生命,因而“道德告知”或“道德知识的习得”便成了学校道德教育的常态,不仅导致了个体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分裂,而且破坏了生命的完整性。道德原本来自生活,与生活须臾不可分离,但如今学校道德教育已然从日常的生活转向了课堂学习,退化为脱离现实的教学活动,丧失了社会生活的属性。道德的特征是它的情境性,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道德现象、问题,对道德规范有不同的理解。现行的学校道德教育恰恰忽视了这一特征,把道德理解为刻板的、僵化的教条知识,只重现成规范的传授,不重视挖掘生活中的道德教育资源,所接受的道德知识与现实的道德境遇之间缺乏必然联系,学生无法利用已有的道德认知来处理和解决生活情境中所遭遇的道德问题和道德冲突。这在导致学生知行脱节、困惑迷茫的同时,也给学校学校道德教育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带来了挑战,如果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冲突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势必23\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影响课堂教学中的道德认知,从而导致学生道德认知结构的涣散及行为上的紊乱。学校道德教育脱离人的完整生活造成个体知、情、意、行的分裂,也致使个体生命整体性的肢解,个体的道德被人为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脱离现实情境的理论认知,一部分是与所接受的教育无甚联系的实践活动。在学校进行的学习一旦遇到真实的情境就立即被束之高阁,“假”、“大”、“空”的道德学习只存在于口头上,停留在课堂中。(二)道德教育的无位与孤立教育要培养的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是知识与精神均衡发展的人,虽然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仍存在只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发展的现象。自古以来,德性的涵养都被视为为人处世的根本,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大学》里的“三纲八目”,以及坚持德育为先的战略主题,均把个人道德的发展放在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现实教育活动中,无论是在学校、家长还是个体面前,德育总要为智育让行,处于一种理论上首位而实际上无位的尴尬境地。于是品德课始终摆脱不了“副科”的命运,成为了学生的“放松课”,把道德视为不太重要的知识来学,把品德课当作不考试的学科来看待,课堂再也不现严肃认真的态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渐渐成为对既定课程安排的敷衍,道德失去了它神圣的光环,纵使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内容力求贴近学生心灵,教学方法力争生动活泼,却依然无法打动学生的内心。重智育而轻德育,重知识积累而忽视精神充实的教育现象,割裂了个体的完整性,学生片面发展的弊端日益凸显,同时德育与诸育的时空分割也是导致学校道德教育低效的因素。道德教育究竟是不是一种单独时空中的活动?从教育的目标上来说,讲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但并不是要在时间和空间上为各育划分独立的领域。我们却把德育从完整的教育中抽离出来,把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变成了仅仅是某一门课的任务、某一本教材和一个教师的任务,变成了在一个集中的时段里进行的事情。于是道德也变成了只在某门课上才会被想起来的知识,而非融入到一言一行之中的思想意识。道德来源于人的生活,贯穿于人的言行举止、举手投足24\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间,因此道德的培养应是随时随地,融会在各科教学之内的,道德教育必须依托于诸育而进行,以诸育为载体,而且其他学科的教学也应该渗透道德教育的因素,并非要等到专门的品德课时才去对学生进行精神、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把教育中智力的、体力的、美感的、道德的和社会组成部分加以分隔,这[18]98是人类相互疏远、轻视和支离破碎的一种迹象。”25\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部分生态学视野下道德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面对着重重困境,在对所有的问题进行了层层分析之后,我们便要回答这一问题,道德教育究竟该何去何从,出路在哪里?怎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型期建立新的道德秩序,构建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理想,真正使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突出重围,走出困境呢?我们可以尝试着从思想观念上、道德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因子的协调统一上,为当今道德教育问题的有效解寻求突破。一、树立道德教育改革的理念(一)变道德问题为改革机遇对于当今存在的社会道德问题,亦不必如“滑坡”论者一样急于对现在的道德状况持一种否定的态度。“滑坡”论者立足于既有的道德立场与观念,认为我国当代社会中,人们的道德生活出现了大量的无序、失范现象,传统的道德观念与信仰被彻底打破,从而显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不可否认,在我国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上出现了许多甚至越来越多以前未曾遭遇过的道德问题,其中不乏诸种性质恶劣、令人警醒和深思的道德现象,青少年学生中出现的道德观念和信仰的弱化等问题也令人堪忧。然而,事物皆具有两面性,任何时代的发展都是以传统的变革为线索,以问题与矛盾为开端的,每一种新的进步,都表现为对某一种“神圣”的亵渎,这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必然的。由此而言,对目前我们面临的道德无序现象,不能简单地定性为人们道德的堕落与滑坡,亦不能仅凭表面现象而武断地将人们视为失落或垮掉的一代,这种消极的态度不仅会使我们的社会与教育陷入一片埋怨与叹息声中自暴自弃,还会让我们忘却了暂时的道德“倒退”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新道德的产生与建立总是以对该社会传统道德价值与信仰的突破为前奏,对既有道德观念的怀疑,实质上是对过去长期奉行的虚幻的道德目标的反叛,虽然结果造成了社会稳定状态的“破坏”,然而还应看到在冲突与矛盾的夹缝中燃起的新希望。暂时的动荡只是一种新价值与新道德尚未建立起来之前的困惑,“是一种进步的先兆,它预示着由道德的社会经济基础及相关的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变化而造成的一场新的道德革命的开端,也是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新的立足点。”[19]26\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万物相生相克,善恶并行,问题暴露得越多越深刻,就越容易找到问题的根源,越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对症下药,少做治标不治本的表面功夫。根据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生态系统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某一方面发展的欠缺与过度势必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要素的发展,生态学中存在不少相关事例,比如某一物种因为在一定环境中缺少天敌而大肆繁衍,最终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结果反而深受其害。道德是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是用来维护人的基本利益和社会秩序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物欲的不断膨胀,人们选择牺牲道德来满足自己的物质和其他利益,然而在物质富裕的同时却感到内心的失落,社会秩序的混乱让人们对自己的既得利益越来越缺少安全感,幸福指数下降,反而开始呼吁道德秩序的回归。恶的显露越深刻,也就意味着人们对善的诉求越急切,这是改革的动力,是社会道德发展的契机。(二)增强道德教育改革意识对现实的肯定并不意味着可以静观其变、坐待其成,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改造环境,加快问题解决的进程。道德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应时刻保持改革意识,积极寻求有效理论指导教育改革。学校也应反思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认识到道德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校道德教育要想取得成效,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增强人们,尤其是教师和学生们对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道德教育摆在实际教学工作的首位,在内心深处意识到道德对于人们处理不同时期遇到的道德问题的必要性,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号上。道德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对社会进步与发展起着重要的稳定和推动作用,是人在社会中生存必须要面对和利用的,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必须让学生意识到道德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更好地认识道德、理解道德、践行道德才能过上道德、和谐的生活,社会才会更加有秩序,更加稳定。二、道德教育生态系统内部改革(一)改革教育目标,塑造完满人格“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27\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8]12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一个完整的人,在道德上不应是被分割的,而是知、情、意、行全面发展,人格完善的。人通过实践活动接受外界的影响,学校为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唯有在活动中对道德的体验才能够深入内心,引起个体情感的共鸣,以及将之付诸行动的意志。首先,道德具有情感性,即道德教育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道德。道德学习不同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它必须要有情感上的认同、接纳才能真正内化为人的品德,因此,道德教育一定要以人的情感体验为中介,通过体验把道德教育的内容带入人的生活情境,与个体的生活经验及其感受联系起来,从而理解道德的价值、体验价值、力行价值。新课程改革倡导教育应培养“完整的人”,完整的人离不开人的完整生活,创造完满人格与德性的学校道德教育自然也离不开人完整的道德生活。道德具有一般知识所没有的独特个性,即情感性,道德教育并不只是简单的关于道德知识的教育,也不能想当然地把道德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道德的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之间是存在着实质性差距的。《论语》中在论及学习之道时提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说明学习时人的内部心态的重要性,道德学习亦是遵循这一规律,如果只是知之,却在情感喜好上并不趋向之,就不能说美德已经形成,道德外部行为的内部相应心态是重要的,正所谓“行道而得之于心谓之德”,外在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对人的教育、熏陶和影响关键在于能否启发个体内心的“体悟”,从而达到自觉以实现修德的目的,美德必须是有意识的选择和下决心坚持到底。道德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也只有在真实的社会关系中才可以体验道德,内化规范,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完整生活,把生活中的道德境遇纳入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真正去体验道德。现在很多学校试图通过音乐渲染、角色扮演等方法创设教学情境,模拟冲突的道德环境,使受教育者在意识和无意识层面尽可能活跃,积极参与到道德情境中,从一个道德的旁观者变为身临其境的参与者,在情境中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接纳和运用规范。这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革新与进步,但仅仅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虚拟的课堂可以部分地解决道德认识问题,还可能引发道德情感,但毕竟无法代替现实,无法产生真实的道德冲突,并导致真实的道德行28\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为,所以学校道德教育还应多让学生进入真实的道德情境,教师可以把社会上发生的道德事件引进课堂,也可以利用在家庭中、校园里真实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来教育学生,比如讲到勇敢,可以多讲述一些小朋友在生活中表现勇敢的例子,同时让他们找出自己身边勇敢的人,说说他的勇敢事迹等,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可以把美德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而非抽象空洞的理论,让学生参与到教育和自我教育中来。其次,道德具有实践性,也就是道德教育一定要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在我国古代,道和德是分开而言的,道为理体,是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律,而德者得也,是对道的遵循与践行,明道不行道,永远不会有德,否则就是“有道无德,必定招魔,有德无道,一座空庙”,道德实际上指“得道”并“依道而行”,也就是我们今天学校道德教育中所强调的知行统一。道德上的知与行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知与行功夫须着并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全面统一发展是学校道德教育的责任。可是在现实的教育中,常常忽视由知到行的转化,把道德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的说教,缺少道德实践,有些学生嘴上能说一套大道理,可一旦面临现实道德情境时却难以付诸有道德的行为,所以道德教育一定要让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活动和交往是个体品德形成的源泉,并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德性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多做,在做中学习、体会、反思,在做中养成道德习惯,使践行道德行为成为个体自觉、自律的事情。所以道德教育一定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组织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活动,比如通过真实的劳动体验让他们体会到幸福的来之不易,通过社会公益和社区服务让他们体会到实现自我价值、奉献的快乐等,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践履道德,选择行为方式,在活动中发展品德。但这种活动道德教育应该是常规的,学生主体参与的,而不是偶尔搞的形式主义花架子。(二)变革教育方式,发挥主体精神道德教育生态系统不仅要打造自身强大、持久的生命力,随社会的变革而变革,不断构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实的道德价值体系,实现道德及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要培养受教育者道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顺应和服从既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形成对道德的独特认识和创造性理解,使“死的知识”变为29\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活的教育”,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受教育者作为未成熟的个体,其主体性的发挥应在教育者的指导下,以防止自我中心主义的膨胀。1.在动态情境中更新道德促进道德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根据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赋予道德规范以充分的灵活性,改变其刻板、僵化的简单释义,鼓励人们思考道德规则在不同情境中的涵义及行为体现,让道德成为每个人自己的心得体会。因为一方面就道德自身来说,其内容如诚实、勤劳、勇敢等是可以分解的,即是说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因差异而有所不同。人们对生存于其间的世界的认识总有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人们在不断地探索并赋予世界以新的意义,对道德的认识亦是如此,人们总是在不断建构并创造着适应新时代的新道德,或者对既存道德进行新的发现与解释。另一方面,道德对于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意义。由于生活经验以及能力的限制,道德规范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即道德的标准是多层次、多样化的,这也决定了道德规范内涵的多层次性。另外,任何道德规则都包含着“度”的把握与运用方式的合理性,这与具体情境的具体条件密切相关。例如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对“勇敢”的道德品质进行了不同以往的反思,过去我们对勇敢的定义大都是不惧艰难,越是在险境中斗争越值得敬佩,因此我们对那些以身犯险、勇斗邪恶的人高度宣扬,有些道德的彰显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的,然而在尊重生命的今天,人们不禁反省,以生命和牺牲来体现道德的做法是否值得提倡,道德的本质是为人的,以人来体现道德是否恰恰是不道德的、违背人性的?“勇敢”是在保证个人安全的前提下实施的道德行为,如何把握“勇敢”与“莽撞”、“懦弱”的界限,都要根据具体的情境进行不同的定义。道德的更新与创造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必须允许并培养个体对道德的创造性理解。道德从本质上乃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而不是某种固定的观念和习惯,所以接受教育只是一个开始,在不断的开始中,通过个体对传统道德中优秀东西的掌握与继承,去形成个体所特有的道德精神,创造出新的道德,而不是终结其道德生活与道德精神的建构。在杜威看来,任何道德都必须服从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更新或丰富它的内涵,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的生活。既然道德本身是不断变动的,那么以道德为基础进行的学校道德教育就应改30\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革其思想,从“教会顺从的道德教育”转变为“教会选择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智,对自己的道德取向能够进行意义上的选择,在现实的道德情境中合理把握道德的意义和内涵,形成对道德的创造性的自我认识,从而做出恰当的道德理解、判断和选择,而不是无条件地认同既定的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道德教育的过程不只是一种自上而下支配、渗透和转化的外铄过程,更是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适应、表现和创生的过程。2.防止主体意识苏醒过程中的暂时迷失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出现了大量的新事物、新现象,整个社会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裂变。人们的独立意识增强,把自身的主体地位发挥到极致,开始对学校道德教育灌输的教条的规则质疑和挑战,以自我利益和自我需要为出发点建立自己的道德世界。无论是道德体系的更新还是个体德性的合理培养与创生,都要以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为基础。生态学将人视为有生命力的个体,这种生命力的体现就在于个体的“创造性”,因此面对学校道德教育的规训,个体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顺从者,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现代学生群体要求对道德规范进行自我层面的解释,将道德为我所用。然而个人主体性不加节制的发挥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道德常规和权威的消解,人们普遍追求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道德,丧失了社会的共同标准。于是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与内心平衡被打破,新的道德价值体系尚未建立,人们陷入创造适应新环境道德的探索和迷茫时期,道德生活中涌现大量的无序和紊乱,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中所出现的价值观念与信仰的弱化、对道德教育的漠视、道德行为上的失范等,不仅是学校道德教育应解决的问题,它已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在道德教育中,给青少年学生以自由思考的空间,让他们成为能够在道德上自己教育自己的人是可能的,也是有效的选择,然而自由是相对的,在强调学生的个人道德体验和理解的同时,亦应防止陷入自我中心的泥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道德进行正确地理解,增强其明辨是非、自我教育的能力,在面对外界道德影响时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盲目从众,随波逐流。在追求道德教育个性化的同时,防止道德虚无主义倾向,努力构建具有普遍性的人类共同的道德准则。31\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三、协调外部生态环境环境在人的德性发展中扮演着无形而又无时不在的角色,是使人的发展由可能状态转变为现实状态的有力因素。改变目前个体德性发展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学校道德系统内部的改革是必要的,然而仅仅靠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的调整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道德教育置于整个教育和社会生态系统之中,系统考察影响个体德性发展的其他要素如家庭、社会环境等,基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推进教育改革。从人的发展角度上看,环境是个体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是与人的发展同存共在、相互交融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在人类生活领域,人的活动中的一切关系都可以被视为人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社会、人际以及自我环境的关系,各种关系构成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网,制约、调节着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道德是个人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一个好的环境是个体道德发展的支持性力量。“走路取决于两腿的力量和能力,但也要看是走在沼泽中还是走在平坦的大街上„„如果说道德水准低下,那是因为个人与其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所提供的教育有缺陷。当整个社会都崇尚成功人士,即崇尚那些因掌握了金钱或其他[20]权力而出人头地受人羡慕的人们时,宣扬谦逊朴实和自足自乐又有何用?”(一)发挥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合力从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来看,道德教育效果的改善,除了需要积极调整内部生态,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变革,此外道德教育的实施还离不开其他诸育的配合,其他各科教学既是个体成长的有效环境,也是道德教育的生态环境,共同构成教育生态系统。根据生态学的生态位原理,任何事物在它所处的环境中都占据一定的时空位置、资源及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在个体的发展中,道德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占据各自的时空,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这些不同教育因子之间既存在生态位的排斥和竞争,又存在重叠与共享关系,只有当这些因子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时,才能形成合力,提高教育的整体实效。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既相互独立又相联系,德育为个体的道德发展提供方向和动力,直接丰富个体的道德经验,提高认识、激发情感,而智育则为德育的实32\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施提供认识和能力基础,体育为个体的道德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比如道德认知主义主张发展个体的道德选择和道德思维能力,而这种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多地依赖于智育的作用。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对丰富个体的情感体验,发展个体的意志力,激发个体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培养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全面发展的人奠定基础,各育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完整人格的实现。学校以教学为主,因此思想品德课之外的其他各科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渠道和途径,只要充分发掘各科教学内容中固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就能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收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形成良好品德。(二)实现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从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来看,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施还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这是从影响学生发展的外在因素而言的。学生德性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多种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学校道德教育生态系统属于社会系统的子系统,与社会系统中的其他因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学校道德教育作用的发挥还受到其他因子的影响,所有因素的相互配合、通力协作才能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个体,生活在诸多生存关系中,这些大大小小的生存关系,大到国家社会,小到社区、学校、家庭都在个体的道德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尤其是社会流行的道德价值观念、道德现象、道德行为对个体的道德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耳濡目染中个体不自觉地接受着社会环境所宣扬的道德观念。因此,学校道德教育不可忽视社会生态系统中其他因子的作用,努力协调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力量的教育影响,实现各种力量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因此,我们既要积极吸纳社会多元价值中对道德教育影响的有利因素,又要合理把握利用的限度,不可丢掉本土的民族价值体系内核。1.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价值变迁在生态学中,开放性是其核心思想之一,意指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在封闭的时空内独立存在,都是在与其周围环境的互动中实现自身发展的。俗话说“马厩里练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生态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花盆效应”,33\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也称局部生境效应,即在封闭或局限性的空间内,或在人为创设的非常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短期内有机体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状态,但从长远影响来看,这种适宜的小生境会导致有机体对生态因子的适应阈值下降,生态幅变窄,生态位下降,一旦离开了这种环境,将难以适应、生存。当今社会急速变革,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各种思想通过种种不同的形式进入到我国,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社会的精神动荡使人们感到世态的“炎凉”,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与评价标准被普遍怀疑,而新的观念体系又尚未确立,社会陷入严重的道德困境之中。社会的道德标准便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悄然的改变,这些因素都影响到青少年的思想与道德价值观念,使得以传递传统道德价值为己任的学校道德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以往学校道德教育存在封闭性和自在性,试图为学生打造一种完全净化、正向、积极的环境,把社会的道德混乱与失范挡在门外,结果却适得其反,学生成为温室中的花儿,面对复杂的道德现实不知所措,学校道德教育所传递的道德价值观念被质疑,陷入了局部生境效应的僵局,如何打破这种效应是我们在今后的道德教育改革中应着力解决的困惑与难题。生态系统不是孤立、封闭的系统,它不停地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是个开放的系统,正是这种开放性,使得学校道德教育生态系统能够在与外界环境交流的过程中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做到“与时俱进”,实现对时代和社会的“适应”,体现出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校不是独立于社会的存在物,恰恰相反,它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社会的雏形。教育家杜威曾提出“学校即社会”,主张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学校应顺应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以此来培养适应生活的人。任何事物都无法超脱其所在的社会,学校亦是如此,它被裹挟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成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当今学校道德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便是学校总是视社会的道德问题为洪水猛兽,试图把一切不良信息和影响摒绝在学校之外,固守传统、因循守旧,以为尽可能地避免冲突学生就不会遇到冲突。然而冲突的化解不是极力避免它的发生,而是在它发生之后能够理性面对,合理解决。社会在快速变迁,学校道德教育却囿于自身内部的改革,长此以往,教育的步伐远远落在社会之后,越来越难以满足、适应34\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会的需求,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教育的“改良”在社会和教育稳步发展时期更容易取得成效,而在当今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思想火花碰撞的特殊时期,学校道德教育必须以更为开放的态度面对社会的变化,实现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有机融合,促进道德观念、价值体系的变革,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当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不同地域文化跨越时空限制在全世界不同地区汇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互碰撞,价值冲突不可避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汇与变异,冲击着传统文化的内核,文化所蕴含的基本价值悄然发生转变,这些变化都深刻影响着学校道德教育。”[21]104这个时期学校道德教育是最为艰难的,因为社会文化本身正在转换之中,学校所代表的社会价值体系本身也处在消解之中,文化的交流既让我们看到了发达地区文化价值体系的先进性,同时也造成了社会上唯经济主义、唯科学主义泛滥,社会道德冲突频发,旧的价值体系已不能合理解释当下的社会生活,学校正逐渐失去传统道德教育的权威地位。社会转型、价值冲突是学校的现实环境,学校道德教育已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些因素都将成为今后学校必须考虑的问题。价值冲突不可避免,“但这种冲突并不完全是消极的。相反,它正是社会道[22]德、个体道德生成、运动、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原动力。”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同文化、思想、多元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道德价值体系革新的助力,个体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的转化是个体道德成长的关键。社会转型给传统道德价值体系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学校道德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新的社会环境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新的挑战、新的气息,丰富了学校道德教育的资源,使道德教育生态系统更加富有生机。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从另一方面看,不同道德价值的激荡打破了传统道德教育的僵局,各种价值观彼此观照,相互学习,借助经济与信息的全球化,进行着全方位的渗透与融合。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东西交汇与变迁,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激活了人们的思想,丰富了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资源,为实现道德价值体系的更新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为避免局部生境效应,学校道德教育生态系统在发展中应时刻与社会环境保持动态一致,与时俱进,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这样才能做到不与社会35\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脱节,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学校不能一味墨守成规、排斥异己,在当今也无法做到封闭式、自在式的教育,只有以开放的胸怀包容冲突,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中推陈出新、不断进步。而且“我们应当坚信: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中,人才可能具有免疫力;也只有在充满诱惑的环境中,人才能生长出具有获得健康发展的能力。”[21]63任何生态系统的维持与发展都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调试中动态前进的。2.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生态系统有时会因外界因素的介入而打破原有的平衡,面对失衡,系统就要做出相应调整来实现新的稳定性,这种调整可以是对外在威胁的清除,可以是对外界环境的人为改造,但更多的是通过系统自身的调节来实现对环境新的适应。只有把生态系统本身建构得更完善、更强大,才能增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在自然与社会存在规律的洪流中不被历史淘汰。社会道德的变迁、价值的多元扰乱了原有的社会秩序,学校道德教育系统失去原本的平静与稳定,我们接受所发生的改变,积极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却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放任、宽容道德和价值的混乱无序,采取道德虚无主义、相对主义倾向。学校在个体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作为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主阵地,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必须担负起道德教育基础性的责任。在一个越来越开放、多元、差异化的时代,学校更加需要探寻和传承人类德性生活的普遍性、共同性。价值多元不仅不排斥价值教育,而且还为我们开展有效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可能性。任何国家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一个民族的人民屹立于各种价值的冲击之中,而不盲从、随波逐流的精神支柱,只有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在经济、信息全球化和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下,时刻保持意识清醒,防止价值、信仰的迷失。学校作为社会的代言人,作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应该肩负起指引个体道德方向,引领社会价值观的责任,创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核心价值体系。一方面任何一种道德体系,都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新的价值体系不能凭空搭建,并非完全超然于旧有的道德而独立或孤立地存在,而是密切结合的,它36\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总要以历史的继承为基础,吸取民族精神价值体系的精髓,选择传统道德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批判性地选取那些符合时代要求的德目。另一方面,构建价值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它本身必须具有明确的可行性、操作性。如今人们出现价值无序、信仰危机,并不是因为社会没有统一的、既定的价值体系,而是这套价值规约过于空泛、笼统,无法渗透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因而也就失去了对人的约束力。新的价值体系必须克服这一弊端,在价值观的规定上应尽可能地具体化、生活化,能够贯穿于人的行为之中,是可执行、可实施的,不须面面俱到,但求详尽易懂。比如关于道德价值的传递,可以从许许多多的道德规范当中选取部分基本德目:正义、责任感、自律、反省、爱心等等,对这些德目、实施情境及其相应行为做出充分解释,让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对这些德目形成不同的理解和认识,逐渐内化。此外,构建合理的道德教育生态环境,树立大德育观,充分利用社会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以及实现学校德育的生态式管理等均是生态学给予道德教育的有益启示。37\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语道德教育的问题俨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它的解决也需要社会诸种力量的协同合作。社会道德的进步还需依赖学校道德教育的特殊价值与作用,因为学校是传递和塑造主流价值的中心阵地,而且学校教育对象——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广大青少年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关系着民族和社会的希望,所以学校道德教育的深层次、全面、系统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道德教育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包括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可持续发展性等特征。基于生态学视角分析道德教育,这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生态系统,作为生态系统它有自身的运行法则、组织有序的结构以及有效的功能。本文主要在生态学关于整体与部分、主体与客体以及系统论、联系观的理论范围内探究我国道德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尝试从生态学的视角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论是对问题的分析还是对策略的探寻,本文基本是按照道德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部分分别进行的。在系统内部,主要涉及道德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完整的人,也就是道德四要素在个体身上的有机统合,此外是关于教育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系统外部生态环境的探讨,初衷是要把道德教育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中,考察它是如何受其背景的影响而又作用于其背景的,此背景主要是指其所在的包摄面更广的、更高层次的教育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对道德教育进行生态化分析,目前我国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生态系统内部,忽视了个体完整人格的塑造,片面追求道德知识的积累,导致个体言行不一、知行脱节;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倾向于授受关系,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发挥,不能把握创新才是道德价值体系及道德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被忽视。二是在与生态系统外部环境的关系中,道德教育一方面孤立于其他诸育,成为一种单独时空中的活动,在实践中处于被抛弃的境地,另一方面受到来自社会政治、经济尤其是文化变迁带来的冲击,使其对学生的影响逐渐削弱。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的暂时失衡,解决道德危机,必须通过生态化的途径,使生态系统重新恢复平衡。道德教育危机的生态化矫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38\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是要树立正确的理念,辩证地看待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既要直面挑战又要从问题中看到积极因素,寻找发展的机遇。二是道德教育生态系统内部的改革,包括树立全面的目标以及正确认识师生的主客体关系,鼓励个体的创造性理解,实现个体德性的创生。要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建立新道德,体现时代性,实现道德及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要防止放任自流,学校与教师地位的缺失。三是构建和谐的道德教育生态环境,既要考虑到教育生态系统各因素整体作用的发挥,又要协调广阔的社会背景,以开放的态度面对社会的道德变迁、价值多元,积极利用其中有价值的因素,增强适应性,同时树立具有我国特色的核心价值。从生态学的角度对道德教育进行分析,有助于从生态价值观层面认清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当然,鉴于笔者能力有限,对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理解不够深入,应用过程中略显肤浅,在论文中提出的解决策略仍存在许多不成熟之处,有待进步和完善。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关注相关研究,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有关生态学视野下道德教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尚须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在生态学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学校道德教育的不断改革,所有教育工作者不懈地努力,以及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相信道德教育必会逐见成效,迎来“柳暗花明”的时代,取得实质性的进展。39\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注释:[1]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86,139,129.[2]朱家雄.从对科学主义的崇拜到主张学前教育走向生态——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2007,(11).[3]尚玉昌.生态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4]薛烨,朱家雄.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65.[5]L.A.Cremin.PublicEducation[M].NewYork:IncPublishers,1976:36.[6]李金宝.德育生态论——当代德育生态危机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9.[7]孙振钧,王冲.基础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4.[8]余正荣.生态智慧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1.[9]刘贵华.生态哲学与大学教育思想变革[J].高教探索,2001,(3).[10]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92.[11]朱家安.德育生态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12]杨孝志.生态哲学视野下的道德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6,(1).[13]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7.[14]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10.[15]李家成.重建学校德育生态——“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7,(4).[16]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158.[17]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1994,(10).[1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8,12.[19]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70.[20]杜威.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02.[21]靖国平.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04,63.40\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肖川.教育的视界[M].长沙:岳麓书社,2003:130.41\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一、著作文献[1]薛烨,朱家雄.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3]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靖国平.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孙振钧,王冲.基础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9]余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0]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二、期刊类[1]杨孝志.生态哲学视野下的道德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6,(1).[2]张等菊.生态性道德教育论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3]刘贵华.生态哲学与大学教育思想变革[J].高教探索,2001,(3).[4]乔学斌.论道德教育的生态性建构——当代道德教育困境审视和革新路径的新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6).[5]鲁洁.道德危机:一个现代化的悖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1,(4).[6]朱小蔓,其东.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J].教育研究,2005,(3).[7]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1994,(10).[8]廖昌荫.学校道德教育的冲突与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10).[9]杜时忠,程红艳.“无德而富”与道德教育的根本性危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1).42\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0]李韬,文晓红.关于德育的生态学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0,(7).[11]付晓容.新时期关于学校德育的生态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2]冯秀军.现代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J].教育研究,2013,(5).[13]李家成.重建学校德育生态——“新基础教育”研究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7,(4).[14]蔡元森,黄正泉.德育生态研究综述[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5]易连云,张学敏.德育生态环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1).[16]朱家雄.从生态学视野看学前教育[J].教育导刊,2006,(4).[17]樊浩.价值冲突中伦理建构的生态观[J].哲学研究,1999,(12).[18]樊浩.“德”—“育”生态论[J].东南大学学报,1999,(5).三、论文类[1]邬林洁.道德教育的一种生态化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4.[2]朱家安.德育生态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3]李金宝.德育生态论——当代德育生态危机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9.[4]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5]高正荣.道德教育生态环境研究[D].河海大学,2003.[6]张帆.学校德育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3.[7]岳滢.德育社会生态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8]武艳艳.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9]阮阳.生态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43\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冯瑞娜.当今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出路——基于生态学的视角[J].新校园,2015,(1).独立.44\n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论文至此就要告一段落了,这是对三年研究生生涯的一个总结,虽然在结束的那一刻长长舒了一口气,然而内心却并未松懈,论文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之路还很漫长。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努力有所超越,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反复地推敲修改,此论文才得以完成。在写作过程中,我收获了知识也得到了学术研究能力的提高,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与帮助,满满的感动无以言表,在此深表感谢:首先,感谢我的导师王向华老师对我的关怀和指导,王老师知识渊博,治学态度严谨,她对待学术的认真与追求一直感染和激励着我。三年的时间我从王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必将终身受益。老师对我的论文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正是在王老师悉心地支持与指导下,我的论文才得以顺利完成。其次,感谢读研期间遇到的所有的执教教师,你们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着我,每一位教师传授的知识都让我受益匪浅,给予我思想的启发,每一位教师执着严谨的态度都让我深深敬佩,给予我行动上的指导,在此谨向你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再次,我还要感谢至亲至爱的同学们,是你们在生活中帮助我、理解我,让我这段写论文的时光紧张却又美好,是你们在一次次的学术探讨、辩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给了我论文撰写的灵感。最后,感谢在论文的答辩和评审中给我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谢谢您们!总之,我为我能够在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期间,有幸结识指导我的各位老师和众多好友而感动,我会更加努力,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来回报所有指导我、关心我、帮助我和支持我的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