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00 KB
  • 21页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室内甲醛含量毕业论文可编辑精选

  • 21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室内甲醛含量毕业论文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室内甲醛含量目??录摘要2关键词.2前言31实验内容51.1原理51.2仪器设备和试剂..52.采样.73.分析步骤73.1标准曲线的绘制..73.2样品的测定83.3结果计算.84.结果与讨论.94.1测量范围、干扰和排除..94.2有关问题的建议与探讨.104.3对气体采样的要求与体积换算.124.4甲醛清除剂的制备.15 4.5其他注意事项15致谢..17参考文献.17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室内甲醛含量摘要:装修热加剧了室内空气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甲醛作为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内外学者对甲醛污染防治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研究了室内空气中痕量甲醛的测定方法-酚试剂分光光度法,选择了最佳实验条件,并考察了该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此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对分析原理、试剂及配制、仪器和设备、采样、分析步骤、结果计算、测量范围、干扰及排除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加强环境监测,对保障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关键词:分光光度计甲醛测定酚试剂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能使家居环境更加舒适和美观,就成了人们越来越苛刻的要求。然而,在追求更高的居家享受的同时,装修和家具给室内环境带来的空气污染也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其中主要为甲醛。甲醛HCHO又名蚁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型气味的气体,分子量30.03。对空气比重为1.04。易溶于水、醇和醚。其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此溶液在室温下极易挥发,加热更甚。甲醛易居合成多聚甲醛,这是甲醛的水溶液混浊的原因。甲醛的聚合物受热易发生解聚作用,在室温下能放出微量气态甲醛。 甲醛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上制造树脂(酚醛树脂、脲醛塑料?电玉等、合成纤维如合成维尼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皮革工业、医药、染料、造纸等。在消毒、熏蒸和防腐等过程中均要用到甲醛可以说甲醛是化学工业中的多面手,但任何东西的使用都必须有个限量,有一个标准,一旦使用超越了标准和限量,就会带来不利的一面。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粘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指甲角化和脆弱、甲床指端疼痛,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新生婴儿畸形,甚至死亡。甲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达到0.06~0.07mg/m3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达到0.1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mg/m3时,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一般住宅装修后甲醛浓度平均为0.2mg/m3,最高可达0.81mg/m3,严重超出标准。家具用的颗粒板、聚合板、碎料板等多以脲甲醛树脂做粘合剂,当遇热、潮解时释放甲醛,此外地毯、烟草、除臭剂、消毒剂等也释放甲醛,因此甲醛时室内最广泛的空气污染物之一,已引起严重的环境卫生问题。甲醛对人体危害除引起刺激性慢性疾病外,还能与空气中离子性氯化物反应生成致癌物??二氯甲基醚,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11.1万人,平均每天死亡304人,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空气中常用的甲醛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三种1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2)AHWT分光光度法;(3)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乙酰丙酮法原理是甲醛气体经水吸收后,在pH6的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中,与乙酰丙酮作用,在沸水浴条件下,迅速生成稳定的黄色化合物,在波长413nm处测定。AHMT法原理是甲醛与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AHMT)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然后经高碘酸钾氧化成紫红色化合物,丙比色定量检测甲醛含量的方法。酚试剂法即甲醛与酚试剂3-甲阿基2-苯并曝吐脸盐酸盐,MBTH反应牛成嗪,凑在酸性济液中被铁离子氧化成蓝绿色化合物,室温下经15min后显色,然后根据颇色深浅,进行比色定量。乙酸丙酮分光光度法不受乙醛的干扰,方法简便,稳定性好,误差小,但需在沸水浴中j加热显色。AHMT分光光度法由于测试成本太高,难以被普通市民接受;而酚试剂比色法在常温下显色,且灵敏度比上述两个方法都好,已被推荐为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本文阐述了用酚试剂风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甲醛含量以及测量范围、干扰和排除。 1实验部分1.1原理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生成蓝绿色化合物,在波长630nm下比色定量。 1.2仪器设备和试剂本法中所用水均为重蒸馏水或去离子交换水,所用试剂纯度一般为分析纯。1.2.1大型气泡吸收管:出气口内径为1mm,出气口至管底距离等于或小于5mm。1.2.2恒流采样器:流量范围0~1L/min。流量稳定可调,恒流误差小于2%,采样前和采样后应用皂沫流量计校准采样系列流量,误差小于5%。1.2.3具塞比色列管:10mL。1.2.4日本岛津UV24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630nm测定吸光度。1.2.5吸收液原液:称量0.10g酚试剂[C6H4SN(CH3)C:NNH2?HCl,简称MBTH],加水溶解,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放冰箱中保存,可稳定三天。1.2.6吸收液:量取吸收原液5mL,加95mL水,即为吸收液。采样时,临用现配。1.2.71%硫酸铁铵溶液:称量1.0g硫酸铁铵(NH4FeSO42?12H2O)用0.1mol/L盐酸溶解,并稀释至100mL。1.2.8碘溶液[C(1/2I2)0.1000mol/L]:称量40g碘化钾,溶于25ml水中,加入12.7g碘。待碘完全溶解后,用水定容至1000ml。移入棕色瓶中,暗处贮存。1.2.9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量40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1.2.100.5mol/L硫酸溶液:取28mL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L。1.2.1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1000mol/L]:可用从试剂商店购习的标准试剂,也可按附录A制备。1.2.12 0.5%淀粉溶液:将0.5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后,再加入100mL沸水,并煮沸2~3min至溶液透明。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保存。1.2.13甲醛标准贮备溶液:取2.8mL含量为36%~38%甲醛溶液,放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mL约相当于1mg甲醛。其准确浓度用下述碘量法标定。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的标定:精确量取20.00ml待标定的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20.00ml[C(1/2I2)0.1000mol/L]碘溶液和15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放置15min,加入0.5mol/L硫酸溶液,再放置15min,用[C(Na2S2O3)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淡黄色时,加入1ml5%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恰使兰色褪去为止,记录所用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V2),ml。同时用水作试剂空白滴定,记录空白滴定所用硫化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1),ml。甲醛溶液的浓度用公式(1)计算:甲醛溶液浓度(mg/ml)(V1-V2)×N×15/20……………………(1)项目序号12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V2(ml)28.7628.72空白溶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V1(ml)29.5629.52甲醛溶液浓度(mg/ml)0.0240.024甲醛溶液浓度平均值0.024相对平均偏差0式中:V1??试剂空白消耗[C(Na2S2O3)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V2―― 甲醛标准贮备溶液消耗[C(Na2S2O3)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N――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准确当量浓度;15――甲醛的当量;20――所取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的体积,ml。二次平行滴定,误差应小于0.05ml,否则重新标定。1.2.14甲醛标准溶液:临用时,将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用水稀释成1.00ml含10μg甲醛、立即再取此溶液10.00ml,加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5ml吸收原液,用水定容至100ml,此液1.00ml含1.00μg甲醛,放置30min后,用于配制标准色列管。此标准溶液可稳定24h。采样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限值是0.10mg/m小时均值,对于小时均值的采样,该标准中规定:1小时平均浓度值要求至少连续采样45min。而酚试剂分光光度法GB/T18024.26?2000中建议的采样时间是20min,从实验操作上无疑后者更加方便快捷。为此进行采样时间实验,按图4组装实验装置进行采样实验。用一个内装5ml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以0.5L/min流量,采气10L。并记录采样点的温度和大气压力。采样后样品在室温下应在24h内分析。3.分析步骤3.1标准曲线的绘制取10ml具塞比色管,用甲醛标准溶液按下表制备标准系列。管号012345678标准溶液(mL)00.10.20.40.60.811.52 吸收液(mL)54.94.84.64.44.243.53甲醛含量(μg/mL)00.10.20.40.60.811.52吸光度A0.0100.0410.0630.1180.1710.2280.2740.4030.538各管中,加入0.4ml,1%硫酸铁铵溶液,摇匀。放置15min。用1cm比色皿,以在波长630μm下,以水参比,测定各管溶液的吸光度。以甲醛含量为横座标,吸光度为纵座标,绘制曲线,并计算回归斜率,以斜率倒数作为样品测定的计算因子Bg(微克/吸光度)。标准曲线见手下表。3.2样品测定采样后,将样品溶液全部转入比色管中,用少量吸收液洗吸收管,合并使总体积为5ml。按绘制标准曲线的操作步骤(见3.1)测定吸光度A;在每批样品测定的同时,用5ml未采亲的吸收液作试剂空白,测定试剂空白的吸光度(A0)。3.3结果计算1将采样体积按公式换算成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这里将≈ρd空气密度近似相等为101.3kPa为293.2K为96kPa为298.2KQd为0.5Qn0.5×0.5×1.0360.518那么Vn0.518×2010.36再用气体方程将VN换算成VSVSVn×10.36×9.65L 2空气中甲醛浓度按下公式计算C(A-A0)×Bg/V0式中:C――空气中甲醛mg/m3;A――样品溶液的吸光度;A0――空白溶液的吸光度;Bg――由3.1项得到的计算因子,微克/吸光度;V0――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4.结果与讨论4.1测量范围、干扰和排除4.1.1测量范围用5ml样品溶液,本法测定范围为0.1~1.5μg;采样体积为10L时,可测浓度范围0.01~0.15mg/m3。4.1.2灵敏度本法灵敏度为2.8微克/吸光度4.1.3检出下限本标检出0.056μg甲醛。4.1.4干扰及排除10μg酚、2μg醛以及二氯化氮对本法无干扰。二氧化硫共存时,使测定结果偏低。因此对二氧化硫干扰不可忽视,可将气样先通过硫酸锰滤纸过滤器(见附录B),予以排除。4.1.5再现性当甲醛含量为0.1,0.6,1.5μ g/5ml时,重复测定的变异系数为5%、5%、3%。4.1.6回收率当甲醛含量0.4~1.0μg/5ml时,样品加标准的回收率为93~101%。4.2有关问题的建议与探讨随着各类限量标准的实施与执行力度的加大。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测定机构也愈来愈多。但在实践中发现不少实验室在测试中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是制备标准是对限量指标定性定量概念未描述或表达不清楚,使执行者无法准确的理解与实施,有一些问题是执行者对标准要求不到位或不认真、不严密,导致与标准的偏离。本文现将实践中存在或发现的几个问题分述于后,供读者在实施中加以理解与探讨。关于限值指标的理解表给出了空气中甲醛浓度限量相应指标。表1我国各类场所空气中甲醛浓度的限量NO适用场所标准依据限量值mg/m3备注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GB50325-2001Ⅰ类0.08Ⅱ类0.12供验收用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1≤0.1小时平均3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GB/T16127-1995≤0.08最高允许浓度4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9663-9673-1996≤0.125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卫法监发(2001)255号≤ (0.08-0.12)小时平均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16153-1996≤0.127人防工程平时适用环境卫生标准GB/T17216-1998≤0.12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0.5最高允许浓度GB9663表2其他国家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限量NO国家室内空气中限量mg/m3NO国家室内空气中限量mg/m31德国0.1255瑞士0.2422丹麦0.1466瑞典0.1333日本0.1277新西兰0.1344荷兰0.1288美国0.26表3与人类生活相关产品的甲醛限量标准名称限量标准依据限量值测量方法纺织品GB18401-2001室内装饰类≤300mg/kgGB/T2912.1-1998水萃取法412nm乙酰丙酮GB/T2912.2-1998蒸汽吸收法人造板及其制品GB18580-2001纤维板、刨花板穿孔萃取法E1≤9mg/100gE2≤30mg/100g胶合板、细木工板干燥器法E1≤1.5mg/LE2≤5.0mg/L饰 面人造板气候箱法E1≤0.12mg/m3干燥器法E1≤1.5mg/LGB/T17657-1999中4.11分光光度法412nm乙酰丙酮碘量法GB/T17657-1999中4.12.1~4.12.6分光光度法412nm乙酰丙酮内墙涂料GB18582-2001≤0.1g/kg附录B:分光光度法412nm乙酰丙酮胶粘剂GB18583-2001橡胶胶粘剂≤0.5g/kg水基型胶粘剂≤1g/kg附录A:分光光度法415nm乙酰丙酮5.1.5~5.1.5分光光度法412nm乙酰丙酮木家具GB18584-2001≤1.5mg/L壁纸GB18585-2001≤120mg/kg6.3分光光度(410~415)nm地板GB18587-2001A级≤0.05mg/m2hB级≤0.05mg/m2hGB/T15516-1995GB/18204.26-2000地毯地毯衬垫A级≤0.05mg/m2hB级≤0.05mg/m2h地毯粘胶剂A级≤0.05mg/m2hB级≤0.05mg/mh食品包装材料GB9680GB96825mg/L0.1mg/L3.0mg/LGB/T5009.178-2003示波极谱法GB/T5009.69-2003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些指标有的是以“最高容许浓度”来说明;有的是以“小时平均” 来说明;有的却未做说明,如GB50325;有的则在另外的标准中加以说明,如GB/T16127。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测试结果值与指标值要求相适宜,这样比较、评价或判断才是科学、合理和充分的。比如指标值规定为“小时平均”,那么此值应为“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每小时至少有45分钟以上的测量数据。”而“最高容许浓度”则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因此,我们在实施相关标准时,首先要正确理解其内涵,准确表达其结果内容,全面地、完整地、有机地、系统地将限量标准值、采样方法与程序、测定方法与结果表达、评价与判定用语描述等客观、明确、清晰地反映在结果报告中,必要时还应做一些附加说明,对结果做必要的“意见和解释。”4.3对气体采样的要求与体积换算采样是否正确、规范会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一般来说,采样点的布局、位置(高度、距墙距离)、频次、时段、体积、流量、持续时间以及门窗是否关闭、有无人群活动等都应当按照检测目的及相应规范来设计。比如公共场所,发证监测和复证监测用监测一天,上午、下午、晚上各一次,或者营业前、营业中、营业后各一次;而经常性卫生监测只做一次。卫生学评价时,则要连续监测三天。请监测者严格按相应标准、规范执行。值得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任何采样检测,按标准要求都应做“平行采样”,一般要求,两平行样测定之差与平均值的相对偏差不超过20%,然而不少检测者实施中未做平行采样。当我们执行GB50325时,在采样方面应当与其他室内空气监测有所区别,一是强调在工程完工至少7天以后才能验收采样,二是在室内采样的同时应在室外采样,并将室内测量值扣除室外测量值(室外空白),以突出室内污染物是有建筑装修材料所产生的污染。 最后特别强调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指标是mg/m3表示,这里强调m3是归一在标准状态下(101.3kPa,273.15K)的气体体积。这一点在GB/T18883的附录A5.5中作;饿说明,但在具体实施中如何将测试状态下的环境大气压和环境温度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中却出现种种偏离或错误。GB/T18883-2002A5.5给出了换算公式:V0V?T0/(273+t)?P/P0式中,V0为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Vt采样体积示值,L采样流量(L/min)×采样时间(min);T0标准状态下的绝对温度273K;t采样点的气温,℃;P0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力,101.3Pa;P采样点的大气压力,kPa。这对于一般扩散式仪器是适宜的,对于部分泵吸式采样器也是适宜的,但对于用“转子流量计”测试采样体积则不适宜。使用“转子流量计”来测量流量是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浮子的读数位置应以浮子最大直径处所对应的刻线为准。二是转子流量计测量气体流量时必须与气体状态(密度)有关,这是由其测量原理所决定的,因此,转子流量计的刻度管上一般都刻上“约定标准状态”为101.3kPa,293.2K(20℃)。若在另外状态下使用,则要经过换算才能得到“约定标准状态”的流量,而仅从流量计“示值”的读数是不能确定状态的。根据JJG257-1994《转子流量计检定规程》我们就可以得到由测量时的状态换算到“约定标准状态”的流量。为了便于描述,我们将标准状态(101.3kPa,293.2K(20℃)的流量以Qs和体积以Vs来表示;将“约定标准状态”检定/校准表达的状态,101.3kPa,293.2K的流量以QN和体积VN表示;将读数示值的流量以Qd和体积Vd来表示.请注意,由示值Qd与采样持续时间t的乘积Qd?t来计算出的体积Vd是一个不确定状态的体积,不少“标准方法”及发表的文章中,误将Vd当作测试状态如96kPa; 298K的体积,并以此体积Vd再按气体方程公式,即VsVd?来计算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有时以V0来表示)现用一实例来说明:假设测量空气中甲醛浓度;所用流量计包括大气采样器转子流量计的校准表示状态为101.3kPa,293.2K,采样流量是以0.5L/minQd,并持续采样20min,采样时的环境大气压为96kPa,温度为298K.那么将所采气体归一到标准状态(101.3kPa,293.2K)时的体积为多少L?若把流量计示值Qd当作采样状态的96kPa;298K流量,并以VdQdt来计算,则Vd0.5×2010L,然后用气体方程关系将Vd换成Vs,即VsVd×10×0.878.7L上述计算是一种常见的(某些标准及文献中),这里有一个概念性的差错,即Qd的状态并非采样状态流量。因此,Vd也就不是采样状态体积,这一点是转子流量计原理的特性所致,从严格意义上讲,上述计算是一种偏离。那么,应当怎样计算呢?首先将流量计示值Qd换算为“约定标准状态”下的流量,即QNQd这里将PN≈Pd(空气密度近似相等)PN为101.3kPaTN为293.2KPd为96kPaTd为298.2KQd为0.5QN0.5×0.5×1.0360.518那么VN0.518×2010.36再用气体方程将VN换算为VsVsVN×10.36×9.65L 很明显,Vs`与Vs相差约10%,这一换算误差偏离应当是不可忽视的。而且测量状态离标准愈远,这种偏离愈大。4.4甲醛清除剂的制备由于铵盐溶液含有NH3,可以与甲醛形成六亚甲基四胺,而亚硫酸盐溶液中的SO32-易与甲醛形成沉淀,即使亚硫酸根的浓度很低,也能很好地与甲醛反应,从而达到去除目的。实验使用Na2SO3,NH4C1,NH42SO4,NH4NO3等原料通过调节用量和pH来配制溶液,将人造板材放置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喷涂溶液,密闭24小时后测其浓度经实验测得,效果最佳的溶液可将市场出售的某种人造板材甲醛释放量由2.3mg/L降至0.08mg/L,大大低于国家标准GB18580?2001El级≤1.5mg/L的要求,清除效果明显。4.5其他注意事项4.5.1为防止甲醛被氧化,采集的样品在运输和储存中应避光,若在室温下储存应在24小时内分析。若在(2~5)℃下储存,应在48小时内分析。4.5.2方法标准中的采样要求是以低浓度为前提,若在较高浓度的情况,则应考虑采样吸收效率,也就是采集的空气中所含甲醛是否能全部被吸收液吸收完全。试验采集效率的方法是将吸收器串联采样,然后计算前面收集器中甲醛含量占总量的百分数,计算公式如下:KC1C2+C2×100%。式中,K为前面收集器的吸收效率,C1和C2,分别为前后两个收集器内甲醛含量。一般来讲,K值应大于95%,否则总浓度应为(C1+C2)之和。4.5.3关于采集气体的量,在相应标准中已有规定,若未规定或者认为其规定不适用时,可由下式计算出最小采集气体量V 式中,V为最小采气体积,L;a为样品的总体积,ml;b为分析时所取样品的体积,ml;c为测定方法的灵敏度,xμg/yml;d为最高容许浓度,mg/m3。4.5.4阻力影响。因流量计校准是在常压下进行的,使用时接在收集器的后面,收集器的阻力影响流量的准确性。如在阻力P时使用(如加滤膜),其读数为QP,则校正到大气压力下的流量为QNQp附录A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制备及标定方法A.1试剂A.1.1碘酸钾标准溶液[C(1/6KIO3)0.1000mol/L]:准确称量3.5667g经105℃烘干2小时的碘酸钾(优级纯),溶解于水,移入1L容量瓶中,再用水定溶至1000ml。A.1.20.1mol/L盐酸溶液:量取82ml浓盐酸加水稀释至1000ml。A.1.3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1000mol/L]:称量25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于1000ml新煮沸并已放冷的水中,此溶液浓度约为0.1mol/L。加入0.2g无水碳酸钠,贮存于棕色瓶内,放置一周后,再标定其准确浓度。A.2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方法精确量取25.00ml[C1/6KIO30.1000mol/L]碘酸钾标准溶液,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75ml新煮沸后冷却的水,加3g碘化钾及10ml0.1mol/L盐酸溶液,摇匀后放入暗处静置3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至淡黄色,加入1ml0.5%淀粉溶液呈兰色。再继续滴定至兰色刚刚褪去,即为终点,记录所用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V),ml,其准确浓度用下式算: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0.1000×25.00/V平行滴定两次,所用硫代硫酸钠溶液相差不能超过0.05ml,否则应重新做平行测定。附录B硫酸锰滤纸的制备取10ml浓度为100mg/ml的硫酸锰水溶液,滴加到250cm2玻璃纤维滤纸上,风干后切成碎片,装入1.5×150mm的U型玻璃管中。采样时,将此管接在甲醛吸收管之前。此法制成的硫酸锰滤纸,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效能,受大气湿度影响很大,当相对湿度大于88%,采气速度1L/min,二氧化硫浓度为1ml/m3时,能消除95%以上的二氧代硫,此滤纸可维持50h有效。当相对湿度为15~35%时,吸收二氧化硫的效能逐渐降低。所以相对湿度很低时,应换用新制的硫酸滤纸。致谢 毕业论文暂告收尾,这也意味着我在大学的三年的学习生活既将结束。回首既往,自己一生最宝贵的时光能于这样的校园之中,能在众多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老师们的熏陶下度过,实是荣幸之极。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论文的写作是枯燥艰辛而又富有挑战的。室内甲醛含量测定是理论界一直探讨的热门话题,老师的谆谆诱导、同学的出谋划策及家长的支持鼓励,是我坚持完成论文的动力源泉。在此,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姜老师。从论文的选题、文献的采集、框架的设计、结构的布局到最终的论文定稿,从内容到格式,从标题到标点,他都费尽心血。没有姜老师的辛勤栽培、孜孜教诲,就没有我论文的顺利完成。感谢各位同学,与他们的交流使我受益颇多。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以及我的朋友们对我的理解、支持、鼓励和帮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所做的一切才更有意义;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才有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信心。时间的仓促及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整篇论文肯定存在尚未发现的缺点和错误。恳请阅读此篇论文的老师、同学,多予指正,不胜感激!参考文献1.化学工业出版社黄一石主编的《仪器分析》2.化学工业出版社张家驹主编的《有机定量分析》3.中国石化出版社温铁坚主编的《化学分析实验》4.机械工业出版社丁忠浩主编的《环境规划与管理》5.化学工业出版社王向明陈正夫主编的《分析测试技术在公共污染事件中的应用》6.贾克林.室内装修材料中甲醛释放规律研究进展.环境与职业医学,20047.刘向荣,徐增康.甲醛的危害及其卫生检验方法[J]职业与健康,20038.孙凌峰.陈岩.装修污染及其防治[J]住宅科技,20059.胡宏纹.有机化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0.赵晶.范必威.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311.GB/T18024.26?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S]12.吴忠标.赵伟荣.室内空气污染及净化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3.黄智勇.张剑.室内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研究现状[J]中国公共卫生,200614.张绍原.唐蕾.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建筑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