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10 KB
- 6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第八章生态农业\n第一节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中国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从中国国情特点出发,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农业结构,通过物质良性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在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n第一节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中国生态农业是适应中国国情特点下产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它体现了生态与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又是一项农民自发创造、政府积极支持、科技人员主动参与的伟大事业实践。\n第一节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中国的生态农业实践,在主流上已被广泛认为是“成功的持续农业模式”。中国生态农业从开始研究试验就在常规“现代农业“的基础上,注意合理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有机农业”的精髓,批判地吸收当时国外“生态农业”的科学内涵,把提高农业生产力与经济效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投入合理化和实现“资源合理、永续利用”作为研究目标。\n第一节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可以说,中国生态农业就是把最新的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科学和农学等到知识综合应用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种系统工程,是一种新型的知识化农业经济体系,是当前“知识经济”大潮在农业领域的体现。\n第二节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一、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中期为生态农业小型试验阶段,这一阶段从理论上探讨国外生态农业模式,并与我国传统农业进行比较,从实践上开始了生态农户和生态村的建设,提出诸多模式、技术及操作方法。\n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为生态农业正式起步阶段,这一阶段涌现出大量的生态农业建设典型,而且由从前的生态户和生态村规模扩大到生态乡和生态县,这些典型模式多样、做法各异,但其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表现突出,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肯定和重视,使生态农业建设从试验探索开始向有计划示范推广阶段发展。一、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发展过程\n一、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发展过程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为生态农业正式发展阶段,从中央到地方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并制定出相应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措施。\n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1200多个,而且从1994年起,国家政府7个部委局在全国开始了5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工作,使生态农业建设正式纳入政府行为。生态农业成为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向。一、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发展过程\n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及历史背景。集中体现在:1.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其重要议题就是环境要与经济发展并重并行。60多个国际组织代表以及16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会议,并取得共识,保护生态环境与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面临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尤其严重,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更大,需要为全世界作出贡献。二、中国生态农业产生发展的背景。\n2.中国生态农业追求生态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与西方生态农业排斥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现代化先进技术的做法不同。中国生态农业是以提高生产力及效益为基本目标,遵循农业生产中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核心是注重资源的充分利用与环境的保护,符合我国具体国情。因此,在实践中易于发展。二、中国生态农业产生发展的背景。\n1.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强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国外生态农业是以减少和避免环境污染为主要目的,而中国的生态农业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强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统一。中国生态农业一开始就把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放在重要的位置。三、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n三、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2.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传统农业注重农业生态系统中自身调节作用,但由于缺乏现代科学技术及现代工业产品的装备,其生产力水平及效益不高,而工业化农业又对资源与环境带来种种弊端。因此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技术有机融合,充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效率,合理投入并注重生产要素的现代化组合是中国生态农业的优势与特色。\n三、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3.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紧缺,通过劳力与农业生态工程技术双重集约投入,在较小的生产规模上获得较多的产品,并通过循环再生利用及深度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这种做法适合我国农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种集约经营起到了巨大作用,我国不少地区在人均耕地较少情况下能维持食物需求的平衡,也正是这种农业特色的体现。\n三、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4.模式多样化因地制宜建立多样性农业为一体的结构,这是我国生态农业特色之一。农田的立体种植,立体种养,基塘复合系统等,都以其精巧的搭配组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系统生产力及效益。我国地形地貌及资源环境条件复杂多样,各地区创建的各种各样的立体农业模式,实现了高功能与高效益,是我国生态农业中独特的内容。\n三、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5.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按照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食物链网络等,建立种、养、加一体化农业生产系统,使资源得到多层次的循环利用,一方面提高了资源效率和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对改善环境与无废弃物生产起到重要作用。6.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及整体优化功能。我国生态农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按照当地自然资源特点及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合理组织生产,做到因地制宜,发挥地域优势。同时,我国生态农业强调硬技术与软科学的有机结合,强调整体结构的系统优化,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功能,兼顾经济、生态、社会各种效益的统一。\n第三节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一、整体效应原理这是根据系统论观点,即整体功能大于个体功能之和的原理,对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利用系统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进行调控,从而提高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其稳定性。农业生态系统是由许许多多不同层次的子系统构成,系统的层次间也存在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价值转移和信息传递来实现的,合理的结构将能提高系统整体功能和效率。农业生态系统包括农、林、牧、副、渔等若干亚系统,种植业亚系统又包括作物布局,种植方式等等。从具体条件出发,运用优化技术,合理安排结构,使总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系统生产力最大,是生态农业整体效应原理的具体体现。\n二、生态位原理各种生物种群在生态系统中都有理想的生态位,在自然生态系统生物种种类多,生态位丰富并逐渐达到饱和,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而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单一,存在许多空白生态位,容易使杂草病虫及有害生物侵入占据。因此需要人为填补和调整。利用生态位原理,把适宜的、价值较高的物种引入农业生态系统,以填补空白生态位,如稻田养鱼,把鱼引进稻田,鱼占据空白生态位,鱼既除草又除螟虫,又可促进稻谷生产,还可以产出鱼等产品提高农田效益。另一方面,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使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的生态位,防止生态位重叠造成的竞争互克,使各种生物相安而居,各占自己特有的生态位,如农田的多层次立体种植、种养结合、水体的立体养殖等,能充分提高生产效率。\n三、食物链原理根据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转化的食物链原理,调整农业生产体系中的营养关系及转化途径。农业生态系统往往食物链较短而简单,这不仅不利于能量转化和物质的有效利用,而且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此,生态农业根据食物链原理,通过食物链加环,使生物能多层次利用,经济效益提高。如谷物喂鸡、鸡粪还田,蚯蚓喂鸡、鸡粪喂猪等形式都是食物链原理的应用。\n四、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自身适应能力与组织能力,可以自我维持和自我调节,而其机制是通过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流动转化。中国生态农业根据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通过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循环利用,实现无废弃物生产,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如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n五、生物种群相生互克原理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利用各种生物种群的相生相克原理,组建合理高效的复合系统(如立体种植、混合养殖等),使其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内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生产更多的产品。我国普遍运用的多熟制种植(间作、套种、混种、复种)及立体种养等都是利用各物种间的竞争互补关系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实现高效生产的目的。同时,利用生物种间的相克作用,可有效控制病、虫、草害,目前正兴起的生物杀虫剂、杀菌剂、生物除草剂等生物农药技术已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n六、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是指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作用于环境,对生态环境有一定改选的能动性,从而使得环境与生物平衡发展。生态农业运用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行原理,根据地域生态环境条件,安排生态适应性较好的生物种群,获得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同时利用生物来保护生态环境。如植树造林、牧场改发及草场治理、合理轮作以及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区等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使生物与环境得到协同发展。\n第四节中国生态农业技术一、立体种植与立体种养技术这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技术,是浓缩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的技术模式。这种立体种养技术通过协调作物与作物之间,作物与动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充分利用互补机制并最大限度避免竞争,使各种作物、动物能适得其所,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效率。这类模式在我国农区相当普遍,尤其是光、热、水资源条件较好、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更是类型多样,成为解决人多地少、增产增收的主要途径。\n二、有机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通过物质多层次、多途径循环利用,实现生产与生态的良性循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是生态农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手段。其技术主要通过种植业、养殖业的动植物种群、食物链及生产加工链的组装优化加以实现。生物物质的多层次利用技术可大幅度提高物质及能量的转化利用效率,用饲料喂鸡、鸡粪喂猪、猪粪发沼气,沼渣种蘑菇、养鱼、养蚯蚓的综合多级利用,能量利用率由一次利用的64.7%增加到90.5%,其中氮素利用率由45%提高到92.4%。\n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多级利用技术主要方有:1、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利用干燥膨化鸡粪替代粗饲料及粗蛋白饲料,因为鸡的消化道短,饲料未被充分吸收利用就排出体外,鸡粪中有约70%左右营养成分未被消化吸收,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作为猪、鱼等动物的优质饲料。畜禽粪便作为沼气原料,可以作为能源利用,而沼渣沼液不仅可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料供作物利用,而且可作为食用菌培养料,猪、鱼饲料等。二、有机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n2、秸秆综合利用农作物的秸秆产量是相当多的,能占到生物量的60%左右,我国每年产出的作物秸秆在5亿吨以上,如何加以合理利用是相当关键的问题。目前的秸秆有相当一部分烧掉了,不仅污染大气,而且把所含的粗蛋白、纤维素及大量微量元素等浪费掉。秸秆利用途径目前除部分直接用作有机质补充农田外,还有一部分作为饮料供牛、羊等草食动物食用。秸秆还可通过氨化处理、微生物发酵及添加剂处理等,使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大大提高,并可替代部分粮食。秸秆还可作为食用菌(蘑菇等)的培养料、沼气原料。\n三、生物防治病、虫、草害技术1、利用轮作、间混作等种植方式控制病、虫、草害。轮作是通过不同作物茬口特性的不同减轻土壤传播的病害、寄生性或伴生性虫害、草害等,其效果甚至是农药不能达到的。间作及混作等是通过增加生物种群数目,控制病、虫、草害,如玉米与大豆间作造成的小环境,因透光通风好减轻大小叶斑病、粘虫、玉米螟的危害,又能减轻大豆蚜虫发生。\n三、生物防治病、虫、草害技术2、通过收获和播种时间的调整可防止或减少病、虫、草害。各种病、虫、草都有其特定的生活周期,通过调整作物种植及收获时间,打乱害虫食性时间或错开季节,可有效地减少危害。此外,利用抗病虫品种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途径。\n三、生物防治病、虫、草害技术3、利用动物、微生物治虫、除草。在生态系统中,一般害虫都有天敌,通过放养天敌(或食虫性动物)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如稻田养草食性鱼类治草、治虫,棉田放鸡食虫,利用七星瓢虫、食蚜虫等捕食蚜虫;及真菌类的白僵菌防治蛴螬,细菌类的蛴螬乳剂防治天蛾、粘虫等。4、从生物有机体中提取的生物试剂替代农药防治病、虫、草害技术。利用自然界生物分泌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运用生物化学、生态学技术与方法开发新型农药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新趋势。\n四、再生能源开发技术1、沼气发酵技术。沼气发酵是通过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把淀粉、蛋白质、脂肪、纤维等有机大分子降解为可溶性碳、氮小分子化合物,同时产出甲烷(CH4)等可燃性气体的有机化学反应过程。从生态系统角度看,将秸秆、粪尿、有机废弃物等通过沼气发酵产生可利用能源,还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强化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实现无污染生产。\n2、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能是恒定的、可再生的、清洁的能源,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基本能源。目前所采用的常规技术包括地膜覆盖、塑料大棚、太阳能温室、太阳灶等,它们都可有效地增强太阳光能的吸收利用,解决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热量需求及生活用能。3、风能、地热能、电磁能利用技术在一些海拔高风力强大的地区,风力能发电、照明、取暖,有相当的利用潜力。一些地区利用地热能开展的蔬菜、瓜果、高价值植物栽培,效益也非常显著。\n五、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合的生态治理技术水土流失是我国农业发展和环境变劣的重要原因。实施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的综合治理技术对改善环境和控制水土流失的效果显著,通过种草种树提高地表覆盖度,利用根系固定土壤、减缓径流、降低风速,配合修筑梯田、蓄水坝、等高种植等工程措施,是控制水地流失的有效手段。对盐碱地、沙荒地等改选治理,也需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如通过种抗盐碱的牧草、向日葵等作物,结合开沟挖渠等工程措施,能有效控制和改良盐碱地,并逐步发展成为高产高效农田。\n第五节中国生态农业主要模式与效益(一)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1、粮—猪—沼气—果、菜模式农田种粮,粮食养猪,猪粪进行沼气发酵,沼气肥用于种果种菜。实现农业生态系统有机物多层次利用,能源再生,保护山林,改善农村生态环境。\n2、作物秸秆—牛—沼气—果、菜模式作物秸秆加工牛饲料,养牛,牛粪进行沼气发酵,再生能源,沼气肥用于种果种菜。.\n3、桑—蚕—沼气—鱼模式农田种桑、桑叶养蚕、蚕粪入沼气池、沼气池肥水养鱼、鱼塘泥肥田。\n4、鸡、猪、沼、蚯蚓模式利用鸡粪作为猪饲料养猪,猪粪进行沼气发酵,沼气渣养蚯蚓,蚯蚓用于养鸡。\n5、菌、猪、沼、肥模式作物秸秆培养食用菌,菌糖养猪,猪粪生产沼气,沼气肥肥田.\n6、禽、桑、猪、沼气、鱼、蟹结合生态农业模式在桑园内放养鹅、鸭,这样既解决家禽部分饲料,鹅、鸭粪又能肥田养桑;鸡粪、蚕粪、剩桑叶混合发酵成综合饲料喂猪,猪粪进入沼气池;用沼气渣喂鱼、饲养螃蟹。.\n(二)以畜禽养殖为主体的生态农业模式1、草、牛、鱼种养循环模式利用野草和种植的牧草饲喂肉牛,肉牛粪喂鱼形成种养互为利用模式。种粮种草,养畜养地。\n7、鱼、猪、沼配套养殖模式采用“两池一栏”(即鱼池、沼气池、猪栏)猪鱼结合配套养殖模式。“两池一栏”养殖技术,是以沼气为纽带,以猪产粪,以粪养沼,以沼养鱼,以沼煮饭,以沼照明,以猪促鱼;又以鱼促猪,猪沼鱼结合,实行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向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增殖的生态渔业发展。\n(二)以畜禽养殖为主体的生态农业模式1、草、牛、鱼种养循环模式利用野草和种植的牧草饲喂肉牛,肉牛粪喂鱼形成种养互为利用模式。种粮种草,养畜养地。即玉米间草木犀,玉米的茎秆、籽实产量基本不减,每亩多收草木犀鲜草1000多千克,加上秸秆成熟玉米青贮,可解决半年吃不到青草的问题。\n2、牛—鸡—猪—鱼循环养殖模式(1)牛粪喂鸡:收集一头牛一天所排的粪便,加入糠麸15kg、小麦粉2.5kg、酒曲3.5kg,然后兑水(以手抓成团,松手能散为易)、拌匀,装入塑料袋或缸内封口。使其发酵,夏天约需1-3天,春秋约需5-7天,冬天约10-15天。发酵好的牛粪松软,无臭,呈黄色,带酒酸味。发酵的牛粪与35kg鸡日粮混合,可喂350-400只鸡两天。\n(2)鸡粪喂猪:用同样的方法将鸡一天排出的粪便收集,加2.5kg糖*、2.5kg小麦粉,2.5kg酒曲混合发酵,发酵好的鸡粪呈黄绿色,无臭味。加猪饲粮25kg。青饲料15kg,可喂15-20头猪两天。\n(3)猪粪养鱼:收集猪粪堆积发酵7-15天,倒入鱼塘,培养出大量的浮游生物,它们是滤食性鱼类(黄白鲢)很好的饵料,从而可降低投饵量的30%~50%,肥水养鱼面积可达10-15亩。\n3、以养兔为主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以饲料或草养兔,兔粪养土鳖虫或加稻草粉养猪。兔、土鳖虫、猪的废弃物作肥料。做法是在住房后面建45m2的兔舍,房右侧建15m2的土鳖虫饲养池,兔笼为三层二联式排列。规格为0.6m×0.5m×1.2m,兔舍可置160笼位,饲养肉用母兔15只、种公兔3只,常年繁殖,年存栏数保持在400只左右。每日每只按排粪量100g计,400只兔日产粪40kg,每天取24kg兔粪作土鳖虫饲料,取15kg兔粪加兔未食尽的精粗饲料养3头猪、3头仔猪,肥粪全部用于种植业。\n4、鸡—猪—鱼—粮综合经营生态农业模式(1)鸡粪喂猪:取鸡粪70%,玉米面15%,谷糠10%,麦皮5%混合搅匀,入缸封口发酵,温度控制在20~30℃之间,当鸡粪发酵色呈黄绿,没有臭味时即可。用鸡粪喂猪,每头猪可节粮125kg,降低成本100元以上。\n(2)猪粪养鱼:将猪粪收集成堆或入坑发酵,再投入鱼塘,使水变肥,不久浮游生物便大量繁殖起来,为塘中的鲢鱼、鳗鱼等上层鱼类直接吸收。每公斤鱼可节粮50%,生长期可提前3个月。(3)塘泥肥田:在冬季,抽干塘水,捕净鱼后将塘底过的淤泥挖出,分散放置于塘埂上,晒干后打碎撒到田里,肥田壮苗,即节省了资金,又避免了土壤板结现象,亩产可达500kg。\n5、以禽为龙头的种养能源配套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房屋后空闲地在庭院里上下左右、水陆空统一安排,种、养、沼综合利用。建成140m2的新型畜舍,内装栏圈,外悬笼巢,左设鱼池,右立果园,中有一个60m2的沼气池,前靠厨房,后接猪圈。养肉鸽350对,鸭40只,鹅5只,肥猪4头,母猪2头,植果木100多株。\n6、禽、蚓、菇、鱼结合模式江苏如皋县某农民,搞立体开发,综合利用,收效很大。一地三用:笼养鸡3000多只,把笼安装在离地66.7cm高的空中,使鸡笼通风、透气,阳光充足。鸡粪发酵处理后,放在鸡笼下饲养蚯蚓,解决鸡、鸭的动物蛋白质饲料。在鸡笼上面搭葡萄架,共节省葡萄占地面积340m2。\n一水三用:该农民利用屋后一条河和承包的2亩水池,河与水池里放养鸭子,鸭子的粪便喂鱼,河塘上空搭葡萄架。一料三用:该农民除用鸡粪养蚯蚓外,还把剩余的喂养22头肥猪,用猪粪种蘑菇、产沼气,用沼肥养鱼。这样养一只鸡比过去节省成本1.8元,养一头猪节省55.4元。6、禽、蚓、菇、鱼结合模式\n7、果园养禽生态农业模式果园养鸡、鸭,一方面果园为养鸡、鸭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养出来的鸡、鸭肉质好,另一方面鸡粪、鸭粪以肥地,减少果园用肥。此外,鸡、鸭在果吃虫,果园虫害。\n8、鱼、鸭、草结合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养鸭肥水,肥水养鱼,鱼粪肥泥,肥泥种草,形成一个良好的人工生态系统,促进鱼、鸭增产。\n(三)基塘高效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珠江三角洲低洼渍水地面积分布很广,当地农民因势利导,把一些低洼地索性挖深成塘(池)养鱼,把挖出来的泥土在塘的四周筑堤(基)保护鱼塘,在塘里养鱼,塘基上种桑、蔗、花、果、菜等,形成了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花基鱼塘、菜基鱼塘等生态农业模式。\n1、桑基鱼塘桑基鱼塘是基塘系统最重要的类型,最早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北部南海县的九江、两樵、大同一带,以九江圩为中心。桑基鱼塘以结构完整、部门协调、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高为特征。该系统以桑为基础,桑叶养蚕,蚕沙、蚕蛹喂鱼,塘泥肥基,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桑多、蚕多、蚕沙多、鱼多、塘泥肥,泥肥则返回基面,又促进桑多。\n2、蔗基鱼塘蔗基鱼塘结构比较简单,嫩蔗叶可以喂鱼,塘泥肥蔗,仍有一定水陆相互作用,塘泥对甘蔗生长作用也很大,起催根作用,使甘蔗发育生长快,塘泥含大量水分,对蔗基能起明显作用。有的农民在蔗基养猪,以嫩蔗叶、蔗尾、蔗头喂猪,猪粪尿肥塘。这样蔗、猪、鱼联系生产,也是一个良好的水陆相互作用,经济效益也很高。\n3、果基鱼塘塘基种的果品种类很多,有香蕉、大蕉、柑橘、木瓜、芒果、荔枝等,其中以香蕉、大蕉构成的蕉基鱼塘最普遍,经济效益较显著,生态效益也好。塘泥使香蕉、大蕉生长茂盛、结果多。一般旱地种的香蕉结果只有一串蕉,而基面种的有2串,多的达4串,因此产量一般比较高。蕉树下结合养鸡(鸭、鹅),则生态循环好,经济效益较高。\n4、花基鱼塘花的品种多,花基鱼塘比蔗基鱼塘、蕉基鱼塘更为复杂。华南主要花卉有茉莉、白兰、菊花、兰花以及各种柑橘等。花基对鱼塘的作用主要是花盆的残肥和花盆内的杂草。暴雨或用塘水淋花后,花基和一些残肥随流水回到鱼塘,增加了塘水的肥力;花基使塘面开朗,阳光充足,利于增加溶氧;花基和花盆之间生长的杂草,又是塘色重要的青饲料。据说,1h㎡花基生长的杂草,可供1h㎡塘鱼的青饲料。\n5、杂基鱼塘塘基上种植的作物多种多样,以象草、蔬菜、花生、豆类、玉米、香蕉、薯类等混种较为普遍,但数量都不大,商品性生产少,主要充作塘鱼和基面禽畜的饲料,部分送到市场上有的基上以象草居多,有的以蔬菜、瓜类、花生或豆类为主,各基不一。杂基鱼塘分布零散,但水陆相互作用仍然较好,其基面杂作往往与饲养家禽、家畜结合。前者供给后者饲料、禽畜粪便肥基肥塘,历而基面作物、禽、畜和塘鱼相互促进,共同发展。\n四、农林复合系统的生态农业模式1、林—果—农生态农业模式在山区山顶种经济林,山腰种果,山脚种农作物。例如武鸣县双桥镇下禄村,在山顶种松树,山腰种荔枝、龙眼,山脚种玉米、水稻。\n2、桐(泡桐)—农生态农业模式泡桐进入农田和农作物复合,形成桐农复合型人工栽培群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经营模式。泡桐(Paulownia)不仅具有生长快、分布广、材质好、繁殖容易、经济价值高等优良特性,而且具有树干高、枝叶稀疏、发叶迟、落叶早、透光率高等特性,使其能进入农田,与农作物复合,既改善生态环境条件,促进农业稳产高产,又在短期内提供大量的商品用材,增加经济收益。因此,桐农复合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n2、桐(泡桐)—农生态农业模式桐(泡桐)农系统模式在生产上应用主要有几种类型:(1)以农为主复合型:适宜在风沙危害轻、地下水位在2.5m以下的农田。只栽少量泡桐,株距5-6m,行距30-50m,每公顷30-45株。轮伐期早,5-6年即采伐利用。经营的目的是为农作物创造稳产、高产的有利条件,又可培育中径材,供商品和农家之用。\n2、桐(泡桐)—农生态农业模式(2)以桐为主复合型适宜在沿河两岸的沙荒地及人少地多的地区营造泡桐丰产林。株行距5m×5m或5m×6m,每公顷390株或330株,林木郁闭前间种农作物,到第5年时隔行间伐,伐后仍可间种农作物。经营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商品材基地。\n2、桐(泡桐)—农生态农业模式(3)桐农并重复合型:适宜风沙危害较重的农区或地下水位在3m以下的低产农田。以株距5-6、行距10-20m,每公顷83-200株为宜。经营目的是防风固沙、保障作物稳产,同时为农村提供中小径材,此种类型在20世纪80年代应用最为普遍。\n3、林—药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林药复合经营,在农业产业结构上促进了多种产业的协同发展,生产经营时间上实现了长、中、短结合,在土地空间利用上实现了上、中、下配置,在效益上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因此,林药笔合经营在未来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林区生产的转变和生态环境建设中都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西部大开发的植被建设,也为其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n林药复合型模式目前在生产上应的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1)以林(果)为主前期间种药用植物类型造林或果园建造前期(林地或果园未郁闭前),在林间间种或套种药用植物,获得短期的经济效益;林地或果园郁闭以后以林业或果品生产为主,适量种植一些耐阴性药用植物。其最大的特点是充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弥补了幼树不能对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的缺陷。\n林(果)药长期间作类型林木(果树)与药用植物间作种植长期共存,药材生产一般作为主要经营目的,通过药材栽培获取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其最大特点是大跨度的树林栽植行距或林带间距为药用植物长期种植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在整个经营期内树木行间或林还之间不形成郁闭,药用植物可以获得充足的阳光。在复合经营系统内,林带或树木的庇护作用,改善复合系统的小气候和微域土地环境,使其更适合药用植物生长,为培育优质、稳产、高产中药材提供良好的保障作用,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林果产品,既丰富了市场,又增加了药农收入。\n(3)林下药用植物野生化培育类型林下药用植物野生化培育,系指在具有某种药用植物自然生存环境的天然林或人工林中,实施适度的人工措施(如播种、栽植、抚育管理等)促进药用植物在林下自然生长,以获取较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的一种生产方式。如红松林下栽人参,杉木林中种植黄连,毛竹林下栽天麻等。